電視劇《風箏》裡的主人公「風箏」憑「信念」二字權釋忠誠

2020-10-10 王蒙緣

《風箏》是一部沒有反面角色的奇特的諜戰劇,正是因為這種充滿敬意的真實,他才如此打動人心,「人性」二字是《風箏》為什麼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的根本原因?主人公鄭耀先雖然經歷血雨腥風卻坦蕩從容,最後,安詳落幕在天安門升旗時刻,真箇死得其所,令人看後唏噓感嘆,久久不能平靜。導演執著於內容細節,用演技、用真誠、用心打動觀眾。劇中使人淚流感動的幾場戲,我覺得是「六哥」自白身份、懇請組織尋找戰友陸漢卿遺骨、髮妻墳頭及馬小五青海找到師傅四場戲令我感嘆自己年歲大了,眼頭軟,迎風流淚。

當鄭耀先面對錢部長和陳局長說白自己的身份時,感覺刷劇的朋友們一定虐心,「我是中國共產黨員,受蘇區國家政治保衛局委派,於1932年打入國民黨內部,代號風箏。」簡短的自白,是一個有忠誠信仰的共產黨員找到家的心情,斷線的「風箏」終於回到了原來的地方。看到這裡,讓人心酸落淚。

鄭耀先被確認了自己「風箏」的身份後,對錢部長和陳局長說,它對組織有一個要求,淚流滿面的說:我原來的上線陸漢卿同志,為了掩護我一頭撞向了宮庶手裡的竹籤子,原來他經常幫我擦屁股,可是他死了,我連他的屍首都沒有找到,不瞞你們說,我真的盡力了,我盡力了,懇請組織上幫我找到老陸的屍體,把我們安葬在一塊。說這段話時候,鄭耀先淚流滿面,體味到他對戰友的思念,接受不了陸漢卿犧牲的事實,心中的痛苦無法抹去,真是心在滴血。

林桃墓前,六哥哭了,哭著對墓地裡的妻子說:林桃,六哥來看你了,六哥心裡挺想你的,這輩子你正經算是我的髮妻,這輩子你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嫁給了我,我活待跟你比起來,還不如你,人不人,鬼不鬼!我欠你和孩子的,這輩子是還不上了!等來世做牛做馬再還給你們!這段話讓人聽到心酸,為了自己的信仰,別無選擇,可鄭耀先也是人也有情感。

當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馬小五幾乎尋遍了整個中國,最後到達青海找到了師傅鄭耀先。小五被當地一個支書帶到了一座寺廟,當看到寺廟臺階上一個老人在掃地時,小五又喜又怕,當這老人察覺背後有人,回頭的那一刻,兩人都愣住了,小五驚喜交加的走向師傅,握仼師傅的手一句:師傅,我可找到您了。小五這一句話包含了太多太多,有思念,有心痛,有無奈,有不舍……等等。之後,師徒兩人相擁而泣,我這脆弱的心靈,真是被虐的體無完膚。

一部有血有肉的電視劇,不需要有什麼豪言壯語,只是用真誠和細節去感動觀眾,但劇中他們坎坷的命運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痛,他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奉獻的一切,他們的精神和人品會得到後人的敬仰,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愛。

相關焦點

  • 電視劇《風箏》: 唯有信仰牽繫,風箏方能高飛
    一件好的敘事作品,要有三層境界,第一層,是故事;第二層,是情感、信念;第三層,是哲學觀念。很多敘事作品,至多能做到第二層,也就是傳遞情感和信念。而能夠觸碰某種哲學觀念的,則可能成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人們很容易會忘記作為載體的故事,卻會牢牢記住作品所傳達的觀念。  楊健、秦麗編劇,柳雲龍導演和主演的電視劇《風箏》,在觸碰哲學觀念方面,做了有益嘗試。
  • 電視劇《風箏》:講信仰更要講真相
    作為開年大劇,電視劇《風箏》的熱播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總體來說,媒體對電視劇《風箏》的評價很高,大多媒體認為《風箏》在以往諜戰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無論在劇情還是演員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尤其是其中所表現出的「信仰」的力量是本劇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除此之外,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媒體指出電視劇《風箏》有幾大敗筆,值得引起注意。
  • 小說《風箏》作者訴電視劇《風箏》侵權案出結果了!
    小說《風箏》作者訴電視劇《風箏》侵權案出結果了!近日,北京東城法院審結了小說《風箏》作者訴電視劇《風箏》侵權案。1、小說《風箏》肖錨著的《風箏》講述了特工鄭耀先,在危機四伏的處境中如履薄冰,為找出「影子」完成任務,隱姓埋名三十餘年,竭盡所能、無怨無悔的故事。2、電視劇《風箏》《風箏》是由柳雲龍執導,柳雲龍、羅海瓊、李小冉領銜主演的年代諜戰劇。該劇以潛伏於軍統內部的共產黨員「風箏」的人生與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故事。
  • 電視劇 風箏 影評
    他默默選擇了繼續戰鬥,他知道自己的信仰還有價值,他還有未盡的責任和任務,他也知道革命的勝利暫時與他無關,即使是化身人物選擇,周志乾這個市井人物和在軍統呼風喚雨的鄭耀先也相去甚遠,他在負重前行,依託檔案員這個工作角色,他還是準確的將一份份可靠情報寄了出去,在需要揭發假「影子」的時候,鄭耀先終於放下多年偽裝,面對錢重文發問、面對陳國華拔槍怒向,他娓娓道來的剖白,讓錢、陳二人熱淚盈眶,在他的陳述下,過往劇情裡的謎團相繼解開
  • 電視劇《風箏》編劇署名權官司,法院一審判劇方賠15萬
    新京報訊(記者 左燕燕 通訊員 劉向智)因認為編劇署名權及原著作者署名權被侵,長篇小說《風箏》的作者林宏將同名電視劇《風箏》的出品方北京東方聯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東方聯盟)等四家公司訴至法院。據北京東城法院今日(12月6日)消息,12月5日,法院對此案一審宣判,判決北京東方聯盟等公司在電視劇《風箏》上為林宏署名為編劇及原著作者,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15萬元。
  • 電視劇《風箏》署名權糾紛:請求權競合之下基於約定和作者法定權利的署名權之爭
    ——電視劇《風箏》原著作者及編劇署名權糾紛請求權競合之下基於約定和作者法定權利的署名權之爭編輯:關卻卓瑪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原告:林宏被告:北京東方聯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新麗電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浙江東陽龍錦宸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基本案情:2009年4月30日,原告與被告東方聯盟公司籤訂《版權購買及劇本創作協議書》,約定原告為電視劇《風箏》創作劇本,同時約定原告享有原著作者署名權及電視劇編劇署名權。
  • 電視劇《風箏》的幾大敗筆
    凡是諜戰片熱播,都會引起人們的熱議,大家會紛紛揣摩誰是片中主人公的原型。《風箏》中男主人公鄭耀先的原型在電視劇的結尾已有所暗示,依次是潘漢年、李克農、錢壯飛、胡底、閻寶航、熊向暉、朱楓、張露萍、沈安娜、黃慕蘭、陳璉等,他們都有一些與鄭耀先類似或更加鮮為人知的傳奇經歷。除此之外,從現在已經公開的出版物和網絡媒體上還披露了我黨打入到國民黨軍統和中統的情工人員有王化一(1937年8月,戴笠在南京以抗日為號召,成立「軍統局」。
  • 淺議《風箏》電視劇中鄭耀先的原型及其它!
    淺議《風箏》電視劇中鄭耀先的原型及其它!
  • 《追風箏的人》觀影感悟
    這就是本片的兩個主人公,一個哈桑,一個阿米爾。    作為同父異母的兄弟,哈桑是僕人的兒子,而阿米爾卻是少爺的身份。本片中哈桑是非常好的山村孩子的畫像,十分樸實,對片中主人公阿米爾也十分忠誠。    影片開頭,兩個風箏在天空之自由自在地翱翔,暗示出當時主人公與他的夥伴友誼深刻,而且還是他們代表友誼的一個象徵。但命運註定了二人不可能一起一直的友誼守恆,一場全鎮的風箏大賽改變了他們註定不同的人生。在他的夥伴因一隻風箏被逼到牆角時,他在面臨一個很大的決策。友誼和忠誠到底選哪一個。
  • 「風箏」之後,再無諜戰。一部堪稱諜戰教父的電視劇
    《風箏》是柳雲龍執導的諜戰劇,由柳雲龍、羅海瓊、李小冉等主演 。該劇以潛伏於軍統內部的共產黨員「風箏」的人生與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故事。 好的劇本裡從來沒有單一的、臉譜化的好人和壞人,而是人性。人性是複雜的。一個所謂的好人也會為了自己的職責殺害同胞,一個所謂的壞人也只是在為自己的信仰儘自己的職責和本份。《風箏》再現歷史的真實,他詮釋了摧肝裂膽的人性的力量。人性高於一切,請不要遺忘歷史!遺忘會埋下重蹈覆轍的危機! 該劇中,鄭耀先一生中的三個女人,兩個是「敵人」,「影子」更是一生宿敵。
  • 柳雲龍導演的《風箏》是諜戰劇中非常優秀的劇目
    看完這部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落淚了,為主人公鄭耀先的不平凡的傳奇一生所深深地打動,真的是太難了,太不容易了。《風箏》海報這部劇雖然是2017年拍攝的作品,但是至今熱度不減,被網友們拿來對比其它的諜戰劇,幾乎認為這部劇是諜戰劇中非常出眾非常出色的電視劇作品。
  • 由《勝算》再說《風箏》和諜戰劇
    二,劇情不緊湊,看著不刺激,《風箏》不純粹。《風箏》是諜戰加反特的電視劇作品〈一〉時間跨度大(1946—≈1980年)〈二〉將諜戰、反特貫穿一生既反映了我黨情工人員在血腥殘酷戰爭年代如何同敵人鬥智鬥勇,又再現了和平時期和特殊年代情工人員對黨的忠誠和對信仰的堅守!
  • 《風箏》之後感
    剛剛看完電視劇《風箏》,心裡滿滿的惋惜和無奈,更有對先烈們的崇敬。雖說電視劇劇情是虛構,但是也有很多是真實事件。但我更願意相信他是全部真實的,每一個人個性鮮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信,無論是國家,還是團體,或者是個人。
  • 《風箏》電視劇播出2周年所感
    《風箏》電視劇播出已經兩年有餘,如今人們不但沒有忘記它,在論壇裡,在自媒體時不時能看到對這劇的評論和剖析,關注度不斷上升,它飛的越來越高了,影響越來越大,就連此劇的導演兼主演柳雲龍也說:《風箏》是酒精,可見純度之高,難怪這麼多人為之迷醉。
  • 《風箏》:信仰的答案之一
    由於未追回情報,鄭耀先被懷疑,戴笠派四哥徐百川核查鄭耀先身份,逼迫鄭耀先秘密處決曾墨怡,作為投名狀。解除了軍統懷疑之後,中統高佔龍及其弟子田湖仍懷疑鄭耀先,趁曾墨怡上級袁農報復之機,默契聯合試圖刺殺鄭耀先。鄭耀先受傷,但之後招募了殺手宮庶反殺了高佔龍,由此成為中統田湖的眼中釘。
  • 電視劇風箏為什麼禁播5年?風箏豆瓣評分為何高達8.7分劇情介紹
    被禁5年終播出的熱劇《風箏》,據說是部頗有爭議的諜戰劇,特意找來了所謂的『未剪輯送審版『,看完有所感觸。此劇與其說是諜戰劇,倒不如說是一部以情報人員的經歷為主線描摹而出的大陸地區編年史。《風箏》也不例外,潛伏在軍統的我黨特工鄭耀先深藏不露,以狙擊暗殺巧施連環計,除掉戴笠,使他成為成功的戰略特工。一部諜戰劇,更是一部寫盡人間正道滄桑的劇,演透人性,前二十集看得虐心又絕望,看完全劇,於無盡黑暗與無情的歲月中,卻也時時透露忠誠良知和情義。柳雲龍不愧是諜戰劇教父。
  • 《風箏》為什麼沒有高飛?
    中國電視劇幾大評獎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華鼎獎,已經評完的是白玉蘭、金鷹,《風箏》均無收穫,華鼎獎評選正在進行中,前景不容樂觀。從已經評過的獎來看,似乎已經給《風箏》定了調,無論觀眾怎麼說好看,口碑怎麼好,各大獎項就是把《風箏》拒之門外。我曾經問過業內人士,他們說,《風箏》能播出已屬不易,不給《風箏》獎對主辦方是安全的。這一句「安全」道破了多少玄機。
  • 追風箏的人
    聽到這段獨白的時候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本書的名字——《追風箏的人》。作者用那淡柔的文字細膩地勾勒了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我相信看過它的人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這本書講述的是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之間的友情故事。
  • 電視劇《風箏》,「諜戰」只是它的一個「殼」,「野心」是什麼?
    自然,還有《風箏》。柳雲龍在諜戰劇領域的位置眾所周知,這種事兒怎麼能拉下《風箏》?.豆瓣評分8.8,應該說相當不低了。有網友們在下邊留言,說給《風箏》打分低的,都是智商有問題,看不懂。我沒有追劇的習慣,再好的電視劇也經常看上幾集就扔那不管了。後來我來了興趣,想瞅瞅什麼劇啊還得智商的配合。
  • 我們都曾經是阿米爾,但最需要的是哈桑——回憶《追風箏的人》
    當時我就在自己的記憶裡搜尋這樣的書,這些年好像看過不少的書,又似乎沒讀過什麼書。而當瀟灑姐再次講到「打動」二字來布置今天的寫作作業時,兩個孩子突然躍入到腦海中,一個男孩穿著黑色皮衣、紅色圍巾和褪色的牛仔褲,站在魁梧的父親旁邊,他衝著對面的孩子高呼「哈桑~」,笑的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