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探微(172):逃之夭夭——釋「夭」

2021-02-18 求知本末探尋源流

本文約5000字,閱讀約需要10分鐘

漢字探微

(172)

逃之夭夭——釋「夭」

朱英貴

 

 

一、「夭」字小引

拙論此前剛剛談到過「舞」字(參見《沂水舞雩——釋「舞」》一文)認為「舞」字的構字理據本是祭祀的時候敬神娛神的莊重行為,而並非民間自娛自樂的舞蹈;那麼,民間自娛自樂的舞蹈又是由哪個漢字體現的呢?其實,這一篇所要談到的「夭」字的構字理據才是體現的少男少女的歡快舞姿。

然而,人們通常並不是這樣來認識「夭」這個字的,人們通常認為「夭」字的古文字字形是表示人在揮動雙臂奔跑的意思。而人們接觸這個「夭」字通常又是從《詩經·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詩句中感知到的,可是這句詩中的「夭夭」卻又是形容桃花茂盛豔麗的意思,並非揮動雙臂奔跑的意思。

於是,人們又詼諧地造出了一個成語「逃之夭夭」,用來表示揮動雙臂奮力逃跑。可是,卻沒有人敢說這當中的「夭」字就是揮動雙臂奔跑的意思,通常認為這只是一種「桃」諧音「逃」同音借用的詼諧說法,那意思就是說對於「逃之夭夭」中的「夭」字的意思,可以不必較真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是一種詼諧的借用說法而已。

其實,把「桃之夭夭」中的「夭」字理解為形容桃花茂盛豔麗的意思並不是它的造字本義;若把「逃之夭夭」中的「夭」字理解為強壯有力的跑動姿勢,也可以作為「夭」字的另一個引申義,如果知道了「夭」字的構字理據和造字本義的話,這樣講也還是講得通的。

那麼,「夭」字的構字理據和造字本義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我要說它體現的是少男少女的歡快舞姿呢?這正是我們下面所要討論的核心問題。

 

 

 

二、「夭」字的字形解讀及造字本義

「夭」字的構字理據至今還沒有能夠說清楚的確鑿證據,拙文僅是一種推測與假說,是否接近造字時代的客觀真實,還有待於學人的進一步研討與考證,僅此獻疑,以求拋磚引玉。

讓我們先來看看「夭」字的古文字字形(見下圖):

 

 圖1:「夭」字的古文字形體

 

上圖為「夭」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字形。其中三個甲骨文字形均象手臂擺動的正面人形,第三個字形還顯示了頭部形象;金文字形與甲骨文字形構字理據相同,也是一個手臂擺動的正面人形,不同在於由於銅器銘鑄的原因而形體粗黑;小篆字形則發生了較大變化,不再是手臂擺動,而是兩臂下垂,頭部側傾。

那麼,「夭」字的構字理據是什麼呢?現在流行的看法是根據「走」與「奔」兩個字內含有「夭」字,進而斷定「夭」字的構字理據是甩動雙臂向前奔跑,甚至有人認為「夭」就是「走」與「奔」的初文,「走」與「奔」是「夭」的後起字。因為「走」字只不過是在其下部增加了一隻腳,「奔」字只不過是在其下部增加了三隻腳而已。甲骨文未見接近現行漢字的「走」字與「奔」字,一些學者把甲骨文的「夭」字當作「走」字的初文。下圖為「走」字與「奔」字的金文字形:

 

圖2:「走」字與「奔」字的金文形體

 

上圖共八個金文字形,前四個(上部為「夭」,下部為「止」)是「走」字,後四個(上部為「夭」,下部為三個「止」)是「奔」字,其中後兩個「走」字與最後一個「奔」字在左側還增加了表示道路的「彳」形符號,藉以凸顯在路上奔走的意思。

愚以為,上述金文字形還有兩點含義需要格外注意:

其一,「走」字與「奔」字是在金文時代才藉助「夭」字作為構件創造出來的字,甲骨文中並無這兩個字。因為只有在「夭」字基礎上添加「止」字(表示腳的意思)作為構件,有時甚至還要再增加表示道路的「彳」作為輔助構件,才能真正表示「走」或者「奔」的意思。因此,甲骨文中的「夭」不是「走」的初文,更不是「奔」的初文,它自有它的造字本義。

其二,無論是「走」字還是「奔」字的金文字形,其上部的「夭」都是雙臂擺動的形象,都沒有小篆字形的歪頭形象,那麼,小篆字形「夭」字的雙臂下垂與頭部傾側的形體是何時形成的呢?下面是一些「夭」字的戰國文字形體與傳抄古文字形體:

 

圖3:「夭」字的戰國文字形體與傳抄古文字形體

 

由上圖可以看出如下兩點意思:

其一,「夭」字的雙臂下垂形體是在戰國文字中出現的,然而,無論是楚系簡帛文字還是秦系簡牘文字,當正面人形的雙臂由擺動形象變為下垂形象的同時,都在腰部增添了一條曲線或者橫直線,藉以彌補原來的雙臂擺動的含義。但是無論是楚系簡帛文字還是秦系簡牘文字,人的頭部都沒有歪向一側。

其二,「夭」字的頭部傾側的形體是在傳抄古文字中出現的。傳抄古文字既改變了「夭」字雙臂擺動的形象,又沒有像戰國文字那樣增添曲線或者橫直線來彌補其意,而是用頭部傾側的形體來表示原來雙臂擺動的含義。

由此可知,「夭」字小篆字形的雙臂下垂與頭部傾側的形體是在傳抄古文字的基礎上形成的。而《說文解字》又正是依據小篆字形來解釋字義的,下面是許慎對「夭」字的解說:

《説文解字》卷十夭部:「夭,屈也。從大,象形。凡夭之屬皆從夭。」

許慎解釋的大致意思為:「夭」,就是屈身的樣子。它的字形採用「大」作為表意偏旁,就像人在扭頭屈身的樣子。大凡跟「夭」的意思相關的字,都可以用「夭」作為表意偏旁。

 

 

至此,關於「夭」字的構字理據和造字本義,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大致推測:

首先,「夭」字的構字理據要依據它的甲骨文字形來解讀,而它的甲骨文字形唯一的特徵就是在正面人形「大」的基礎上含有雙臂擺動的含義。

其次,「夭」字的構字理據本身不含有「走」或「奔」的時候雙臂擺動的含義,而在「走」或「奔」兩個字的金文字形中才具有這樣的含義。

再次,戰國文字和傳抄古文字所具有的曲線、橫直線、頭部傾側的符號或特徵都不是為了強調行走或奔跑的腳部特徵,而是為了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屈身擺動(屈也)的含義。

於是,我們就該重點關注許慎所謂「夭,屈也。」這屈身擺動(屈也)的含義究竟是一種什麼含義了。

愚以為,「夭」字所具有的屈身擺動(屈也)的含義應該是優美的舞蹈動作:戰國文字於腰部之處增一曲筆或直筆,可能是表示手臂飛快甩動的意思;而傳抄古文字放棄手臂飛快甩動的表意,而另闢蹊徑用頭部傾側的形象來表示頭部擺動的舞蹈含義。

拙論由此推測,「舞」字的構字理據本是祭祀時候敬神娛神的莊重行為,而「夭」字的構字理據才體現的是少壯人等歡快的舞姿,據此可以將「夭」字的造字本義設定為「少壯舞動貌」,只有這樣,才能夠找出「夭」字的各種引申義的源頭聯繫,但不知各位學人以為然否。

 

 

 

三、「夭」字的字義演變源流

綜上所述,拙論認為「夭」字的構字理據與造字本義當為少壯舞動貌,或者說是青春活潑的屈身擺動的舞蹈姿勢

「夭」字在古經傳中用得相當普遍,且大多講成少壯的意思。諸如:《詩·檜風·隰有萇楚》的「夭之沃沃」一句,傳曰:「夭,少也」;《詩·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一句,傳曰:「夭夭,桃之少壯也」;《詩·邶風•凱風》的「棘心夭夭」一句,傳曰:「夭夭,盛貌也」。由此看來,「夭」字在這些詩中,都是在引申比喻女子正處盛年,年輕貌美,「巧笑倩兮」等諸多意義。

而且「夭」字直通「妖」字,「桃之夭夭」三家詩皆做「桃之祅祅」。「妖」字本義當為女子笑貌,據《康熙字典》解釋:「妖,豔也,媚也。」《說文》中「妖」字作「祅」。而對於「祅」字,段注引《左氏傳》:「伯宗曰:『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祅,民反德為亂。』」這就又很容易引申為妖怪的「妖」,「妖」字從「夭」,可見其是十分夭豔惑眾的。

 

首先,「夭」字由少壯舞動貌的造字本義可以沿著作用於人與作用於物兩個方向加以引申:

其一,在作用於人的意義方面,「夭」字可以產生如下三種引申義:

一是表示活潑多姿,即「夭豔」的意思。例如:「佼人燎兮,舒夭紹兮。」(《詩·陳風·月出》)胡承珙後箋:「《文選•西京賦》『要紹修態』,註:『要紹,謂嬋娟,作姿容也。』《南都賦》『要紹便娟』,要紹,皆與夭紹同。」再如:「蟬綿宜愧,夭紹紆折,此女色之麗也。」(漢·張衡《七辯》)

二是表示青春年少,即「夭小」的意思。例如:「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詩·檜風·隰有萇楚》)毛傳:「夭,少也。」再如:「不麛,不卵,不殺胎,不夭夭。」(《禮記•王制》)

三是表示早逝短壽,即「夭折」的意思。《釋名》:「少壯而死曰夭。」例如:「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再如:「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彊者夭而病者全乎!」(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又如:「學生年近古稀,死亦非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其二,在作用於物的意義方面,「夭」字可以產生如下三種引申義:

一是表示草木茂盛,即「夭豔」的意思。例如:「厥草惟夭,厥木惟喬。」(《書·禹貢》)再如:「篠簜既敷,屮夭木喬。」(《漢書•地理志上》)顏師古註:「夭,盛貌也。」

二是表示禽獸幼崽,即「夭小」的意思。例如:「毋覆巢,毋胎夭。」(《淮南子》)再如:「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吳伯簫《獵戶》)

三是表示柔嫩摧折,即「夭折」的意思。例如:「毋伐木,毋夭英。」(《管子•禁藏》)再如:「今陛下踐阼,年未半周,殺僕射、尚書,如夭一草,是忠秉權矯旨,擅行誅戮。」(《魏書•高陽王雍傳》)又如:「夭其稚枝。」(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其次,「夭」字由少壯舞動貌的造字本義還可以「夭夭」疊用,疊用後的「夭夭」同樣可以沿著作用於人與作用於物兩個方向加以引申:

其一,在作用於人的意義方面,「夭夭」可以產生和舒、和睦的引申義。例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述而》)何晏集解引馬融曰:「申申,夭夭,和舒之貌。」又如:「萬石溫溫,幼寤聖君,宜爾子孫,夭夭伸伸。」(《漢書•敘傳下》)顏師古註:「此言萬石子孫既多,又皆和睦。」

其二,在作用於物的意義方面,「夭夭」可以產生繽紛、美盛的引申義。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周南·桃夭》)再如:「夭夭鄰家子,百花裝首飾。」(唐·張南容《靜安歌》)又如:「補襯些翠枝青葉,分外夭夭。」(清·孔尚任《桃花扇•寄扇》)

 

再次,「夭」字的少壯舞動貌的造字本義還可以體現在構成合體會意字的偏旁當中,同樣也可以沿著作用於人與作用於物兩個方向加以引申:

其一,在作用於人的意義方面,「夭」字可以在充當構字部件的時候含有如下三種引申義:

一是用在「」或「」字當中,表示健壯有力快跑的意思;二是用在「」字當中,表示喜樂的意思;三是用在「」字當中,表示美豔的意思。

其二,在作用於物的意義方面,「夭」字可以在充當構字部件的時候含有如下三種引申義:

一是用在「」字當中,表示肥田、沃土的意思;二是用在「」(喬)字當中,表示高大、強壯的意思;三是用在「」字當中,表示厚衣、美服的意思。

 

根據上面對「夭」字的字義演變過程的梳理,現將「夭」字字義的發展脈絡簡示如下(示意圖中的橫直線表示字義之間或者構字部件與字義之間的先後演變關係):

 

 

 

四、含有「夭」字文化含義的相關成語

含有「夭」字的成語很少,但其中的「夭」字卻含有多種意思,主要有如下幾種情形:

其一,成語中的「夭」字表示草木茂盛的意思,例如:

桃之夭夭——喻事物的繁榮興盛語見《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毛傳:「桃有華之盛者,夭夭,其少壯也。」《禮記·大學》:「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其二,成語中的「夭」字表示跑動姿勢的意思,例如:

逃之夭夭——表示逃跑,通常認為是一種詼諧的借用說法,桃,諧音「逃」。。源自《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豔麗,同音借用作「逃之夭夭」。其實若把「夭」字理解為強壯有力的跑動姿勢作為「夭」(少壯舞動貌)的引申義,也還是講得通的。

其三,成語中的「夭」字表示年輕美貌的意思,例如:

柳夭桃豔——形容女子貌美。語見唐·閻選《虞美人》:「……楚腰蠐領團香玉,鬢疊深深綠。月蛾星眼笑微頻,柳夭桃豔不勝春,晚妝勻。」

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輕貌美。

桃夭李豔——桃李盛開。泛指春日美景。

夭桃穠李——比喻年少美貌。多用為對人婚娶的頌辭。源自《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華如桃李。」

其四,成語中的「夭」字表示禽獸幼崽的意思,例如:

刳胎焚夭——剖挖母胎,殘害幼體。指兇殘不義。語見《尸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則鳳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則麒麟不往矣。」又見《戰國策·趙策四》:「臣聞之,有巢毀卵,而鳳凰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

 

相關連結:

漢字探微(170):沂水舞雩——釋「舞」

漢字探微(171):乘風破浪——釋「乘」

 

可長按上圖右側二維碼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漢字探微(141):風禾盡起——釋「禾」
    本文約2500字,閱讀約需要5分鐘漢字探微(141)風禾盡起——釋「禾」朱英貴  一、「禾」字小引「風禾盡起」這個成語含有順應天心就能得到天助的典故,它出自《尚書·金縢》一篇,原文有這樣兩段話的:秋,大熟,未獲,
  • 漢字探微(149):妄自尊大——釋「大」
    本文約6400字,閱讀約需要13分鐘漢字探微(149)妄自尊大——釋「大」朱英貴  「妄自尊大」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馬援傳》:「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本篇用「妄自尊大」這個成語作為引題,是想說「大」這個漢字的原始構字理據,就是指人的擴張四肢的正面形體要比側面形體顯得「大」,雖然不能算作「妄自」,也可算作是一種「尊大」吧。拙論此前分類解說了與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自然物相關的一些漢字,自本篇起將目光移向人類自身,來說說跟人體有關的一些漢字,那就先從最直觀的正面人體「大」字說起吧。
  • 漢字探微(097):燕燕於歸——釋「燕」
    本文約5800字,閱讀約需要12分鐘漢字探微(097)燕燕於歸——釋「燕」朱英貴  一、「燕」字小引「燕燕於歸」這個成語源自《詩經·邶風·燕燕》:「燕燕於飛,差池其羽。(《爾雅•釋鳥》)再如:「白項而群飛者謂之燕烏。」(《小爾雅》)郝懿行義疏:「今此烏大於雅烏而小於慈烏。」「燕」字跟「安」字古音相近,可以同音假借,用作形容詞表示安逸、安樂的意思。例如:「初九,虞吉,有它不燕。」(《易·中孚》)高亨註:「有意外之患則不安也。」孔穎達疏:「燕,安也。」再如:「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 漢字探微(185):民殷國富——釋「殷」
    本文約4750字,閱讀約需要10分鐘漢字探微(185)民殷國富——釋「殷」朱英貴  「民殷國富」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即著名的《隆中對》一文,其中「殷」字是殷實富足的意思,另外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殷」字的機會就是「殷商」這個朝代的「殷」了,當然也還有「殷切」、
  • 漢字探微(121):獨木不林——釋「林」
    本文約5500字,閱讀約需要11分鐘漢字探微(121)獨木不林——釋「林」朱英貴  一、「林」字小引常言道,「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藉以比喻個人力量單薄,要眾人在一起才能成大事。(《爾雅•釋地》)再如:「富貴還鄉國,光華滿舊林。」(唐·張說《和魏僕射還鄉》)又如:「朗常蔬食布衣,志耽人外……與隱士張忠為林下之契,每共遊處。」(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義解二·竺僧朗》)又如:「林下有人君側少,知公未忍說投簪。」(清·錢謙益《吳門送福清公還閩》詩之一)以上前兩例的「林」字是指野外,後兩例的「林」字則是指隱退的地方。
  • 漢字探微(211):鐘鳴鼎食——釋「鼎」
    本文約6200字,閱讀約需要12分鐘(本號逢雙日更新,敬請關注)漢字探微(211)鐘鳴鼎食——釋「鼎」朱英貴  一、「鼎」字小引鍾是古代樂器,鼎是古代炊具,「鐘鳴鼎食」的含義是指擊鐘列鼎而食,藉以形容貴族宴飲的豪華排場。
  • 漢字探微(188):赤子之心——釋「心」
    本文約8000字,閱讀約需要16分鐘漢字探微(188)赤子之心——釋「心」朱英貴  「赤子之心」這個成語出自《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相關連結:漢字探微(186):環列之尹——釋「尹」漢字探微(187):淑人君子——釋「君」  可長按上圖右側二維碼添加關注
  • 世界上難寫的漢字,172畫,不是biáng
    漢字 172畫 說到難寫的漢字,我們比較熟悉的是biáng biáng面的「biáng「。biáng biáng面是一種陝西關中地區的漢族傳統麵食。 不過,這個字只有56畫,離世界上最難寫的漢字,還有不小的差距。
  • 逃之夭夭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 義 詞:溜之大吉、桃之夭夭反 義 詞:巋然不動成語用法: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含貶義,是逃跑詼諧的說法感情色彩:貶義成語成語正音:夭,不能讀作「wù」。逃之夭夭的例句:1、三十六策,走為上計豕突狼奔逃之夭夭望風而逃聞風而逃無影無蹤。2、我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到之處,敵人聞風喪膽,早就逃之夭夭了。3、那個罪犯雖逃之夭夭了,但法網恢恢,終會將他捉拿歸案的。
  • 崩、薨、卒、終、夭、殤、喪,這些死的含義有什麼不同?
    特別是中國漢字的博大,也及對各種事物的命名,更是強大到無以復加。  打個比方,來感受一下漢字的魅力。我們常看到鳳凰這神物名,其實雄的為鳳,雌的為凰。還有麒麟、鴛鴦等都是為開的,前者為雄,後者為雌。    崩,原本指山陵坍塌的意思。後來特指古代皇帝之死。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本是洞房詩,為何會誕生成語「逃之夭夭」
    與這兩個詞句相比,本期筆者這個成語的誕生更是有些無釐頭了,它就是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逃之夭夭。這個成語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筆者目前發現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末馮夢龍的《醒世恆言》中,是否是馮夢龍發明不得而知,但它的出處卻很明顯,它來自一首2000多年前的洞房詩。
  • 足足有172畫,中國最複雜漢字,每次動筆都是大工程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字,漢字則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字書寫形式。漢字的產生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這一傳說涉及到一位名叫倉頡的人。倉頡是中國漢字的創造者,在這一傳說中主要講的是一件事情「倉頡造字」。倉頡創造字體之後,漢字就在我國開始演化和傳播,並由此衍生出許多較難的文字。
  • 散家徇真傳播漢字智慧:笑——微笑養人
    笑,上面是竹,下面是個夭。竹之有節,若君子之清高,立身密潔,難免曲高和寡,有失眾樂雅趣。當一陣清風徐徐,吹過竹林,如豔色衣香妖嬈飄過,裙袖拂面,依依含情輕望,竹君心念微蕩,竹身輕搖,此中風趣,便是發心一笑。然笑下為夭。大上一橫,出頭為夫,藏頭為天,均剛健之意。唯大上一撇,不中不正,意為刀痕,所以世俗中常見笑裡藏刀。
  • 「尪」字詞義演變探微
    「尪」字詞義演變探微 2020年02月29日 23:07 來源:《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作者:張為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桃之夭夭」本是讚賞美女,為何成了「逃之夭夭」?古人腦洞太大
    「逃之夭夭」,是一個很多見的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犯了錯的人,狼狽逃走的樣子。在漢語詞庫中,還有一個詞是「桃之夭夭」,它和「逃之夭夭」只一字之差,但因不太常使用,所以就有一些人都將其看成是「逃之夭夭」的誤寫。
  • 逃之夭夭 心碎預告,歌手張禾禾帶來全新單曲《逃之夭夭》
    由溶洞音樂出品,金牌音樂人邢榕傾情打造,抖音流量女王,新生代女歌手張禾禾推出全新個人單曲《逃之夭夭》。歌曲充滿力量的節奏與張禾禾激昂的嗓音完美結合,帶給歌迷們一份巨大的音樂驚喜!愛最怕不告而別,一個人撿著夢的殘片。
  • 「逃之夭夭」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逃之夭夭,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not see sb for dust(某人)逃之夭夭;(某人)躲得不見人影 要是你讓他知道瑪格麗特會來,他會逃之夭夭的。 If I won the lottery, you would not see me for dust! No one can borrow money from me. 如果我會中大獎,我會逃之夭夭的。誰也不能問我借錢。
  • 《qq飛車手遊》A車時之夭什麼時候出 時之夭上線時間一覽
    導 讀 qq飛車手遊新A車時之夭什麼時候上線?
  • 漢字動畫《十二生肖》、《三十六個字》能讓小孩喜歡漢字的動畫片
    漢字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是開啟中華文化巍巍大廈的金鑰匙。中華文化之根在漢字,漢字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永不磨滅的金光燦燦的身份證。
  • 博人傳172集:大蛇丸的人設改了,性格變溫和,籤名用漢字
    火影忍者博人傳動畫第172集「恐怖的籤名」已經播出,漩渦博人練成新螺旋丸後,成功打敗囚犯證城寺,由於新螺旋丸需要消耗大量查克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