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幹內行 甘當「背景牆」
——四川省鄰水縣公安局民警王勝工作紀實
四川新聞網消息(黃昌斌 文/圖)王勝,男,35歲,大學文化,中共黨員,三級技術主管,四川資陽人,現為四川省鄰水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科技通信股負責人,主要負責全局信息化建設、維護、通信保障等工作。2010年入警以來,王勝始終以「在時一座山、走時一座碑」的工作態度,憑著對公安事業的忠誠、對技術工作的熱愛,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廉潔自律,剛正不阿,刻苦鑽研,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入警十年來,王勝以講政治、顧大局、幹實事的品行,甘當鄰水公安信息化建設的「背景牆」。
敢於擔當 將幹好每一項工作作為個人習慣
科技通信部門是全局信息化建設、維護、考核、培訓及日常會議保障的綜合服務性部門,部門現有民警1人、事業幹部1人、輔警3人,對上聯繫支隊、對下服務全局,王勝既是部門負責人、協調人,也是部門文員、技術員,日常工作異常繁瑣,遇設備故障加班是常態,曾為處理伺服器硬碟數據連續3天3夜奮戰在工作崗位,但王勝始終沒有抱怨。
近年來,在感知源建設中,為保障視頻效果,形成「點、線、面、格、塊、圈」的立體防控體系,做到資源有效利用、不重複浪費,王勝親力親為逐點踏勘,走遍了全縣所有的鄉鎮及行政村,成為了一名全縣感知源「鄰水通」。
工作中堅持「高效高能」,堅持學以致用,以做好技術保障服務於全局公安工作,力爭使每一項工作幹出高標準,讓領導放心,讓同事滿意。榮獲2014年全國公安系統電子數據檢驗鑑定實驗室能力驗證測驗全國第一名、個人三等功1次,省廳信息化崗位能手1次、市級信息化標兵及先進個人3次,縣局表彰6次。
業精技強 以服務好公安工作作為個人目標
近年來由於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重要會議和重大安保日益增多,通信保障順暢是警令暢通的前提,因此不能有半點差錯。為做好通信保障,王勝通過制定通信保障方案、強化信息系統維護、突出實戰演練成效,共完成了近200餘起重大安保通信保障、組織或參與通訊實戰演練70餘起。
特別是在2020年2月疫情期間,為確保疫情各值勤點的警令暢通,他冒著大雨在泥濘的山路上爬,第一時間前往主基站處理故障,雖汗水浸溼了衣襟,但及時恢復了通訊,確保了警令暢通。多年來,他本著沉著穩重、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實現了通訊保障「零事故,無差錯」的工作目標。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也在公安中得到充分應用,在緊跟科技前沿,按照省、市頂層規劃,立足公安實戰扁平化指揮需求,王勝先後牽頭完成了公安扁平化指揮調度、350兆數字集群通信系統、4G無線圖傳、圖像綜合應用與聯網平臺、各類卡口等項目建設任務。
勇於創新 以大數據智能應用作為個人任務
隨著當前公安自建採集或社會資源整合上傳的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的增多,如何將各類數據的有效匯聚、充分利用,讓數據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是擺在當前公安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應用上的一大難點,王勝經過與合成作戰中心及派出所民警的多次交流,了解了基層的應用需求,再結合省、市相關技術規範及當前數據分析技術,與相關公司科研人員多次深度溝通,最終形成了適合本地的《圖像綜合應用平臺技術要求》、《鄰水縣智慧社區系統建設標準1.0》。
為解決數據整合的問題,王勝奔走於全縣各個部門,在尋求政策支撐的同時也尋求單位支持,經過不斷努力先後完成整合交通、海事、學校、醫院、社會場所等各類感知源8000餘個。
按照《圖像綜合應用平臺技術要求》,王勝不斷優化功能要求,完成了圖像綜合應用平臺的系統建設,實現了人、車結構化分析、布控預警等功能。同時,王勝在立足視頻感知源建設上,結合實踐經驗撰寫了適用於縣級公安機關的《AI+ 城市信息化建設新模式》。
甘於奉獻 以舍小家夯實公安信息化基石
都說女兒是最喜歡爸爸的,是爸爸的「小棉襖」。但對於王勝而言,更多的是對女兒的虧欠。小時候女兒總是自豪的對她朋友說:「我爸爸是一名警察,但他不是抓壞人的,他是一名修電腦的警察,你們家電腦壞了可以找我爸爸。」但現在她不再這樣說了,因為王勝沒有一次準時接過她放學、沒有一次陪她上過編程課,更沒有兌現每年帶她出去遠足的承諾,因為很多時候都是在加班寫資料、維護網絡系統等。
作為一名「外地人」,過年回家探望父母是每一個異鄉人的願望。2020年新年假期時,為確保部門人員團年,王勝主動要求值守大年三十,這也是他連續3年的大年值守,大年初一到家剛吃過晚飯就收到了疫情全員上班的通知,第二天一早就告別了年邁的父母和親人趕回了單位,擔負起了通訊保障任務,確保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警令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