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做厚「家底」 下活現代產業「一盤棋」

2020-12-25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產業是經濟建設的核心和城市發展的支撐。過去一年,伴著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激蕩鼓點,廣安市時刻以「應考」心態和「奔跑」姿態,衝破藩籬,走出了一條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

  在廣安現代產業的「成績單」上,有幾道「大題」的得分尤其引人關注——

  一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作為全省唯一廳市共建鄉村振興示範市的廣安,優了產業、來了人才、興了文化、美了生態、強了基礎;

  一年來,廣安市「341」現代工業產業產值增長10.8%,「341」現代工業產業已成為廣安工業的主幹和支撐。「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各地「341」現代工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升級加快推進,挺起廣安工業經濟「脊梁」;

  一年來,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廣安市用好紅色資源、挖掘紅色內涵、做好紅色文章,紅色旅遊成為全市旅遊業一大熱門,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吸引力、競爭力不斷增強,擦亮了紅色旅遊勝地名片……

  興產業,厚「家底」。廣安市圍繞紮實推進廣安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構建「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建設紅色旅遊勝地,從謀局、布局、破局再到格局,逐步做厚「家底」、做實產業,下活現代產業「一盤棋」。

  鄉村振興

  推進廣安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建設

  去年,賨州大地廣袤田野上升騰起新希望,廣大農民的新期盼變成現實:農村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生活美」、從「外在美」到「內涵美」……

  「去年,廣安市在書寫鄉村振興答卷上,明晰了廣安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的實現路徑,各項工作破題落地。」市政協委員、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朱小龍認為這是一大亮點。他說,廣安市以廣安龍安柚、鄰水臍橙、廣安蜜梨「三大拳頭」產業為引領,推進糧油、畜禽、蔬菜、果茶、花卉藥材、蠶桑6大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夯實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烘乾冷鏈物流3大支撐產業,紮實推進廣安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建設,各地農村實現「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的美麗嬗變,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迸發出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全省宜居鄉村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在廣安召開,廣安經驗在全省推廣。

  市政協委員、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副主任蔣智奎用3個「三」概括了去年廣安市鄉村振興取得的成效:廣安市「三大」拳頭產業提質擴面,打好了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三套」組合拳,農村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三變」取得新成效。廣安市規範使用「華鎣山」品牌的優質農產品達200多種,全市農產品商品率顯著提升,做好了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融合文章,拓寬了農民致富路。

  「農村變化很大,條件越來越好了!返鄉創業的人多了,農民就業的路子多了,大家都能在家門口掙錢。」市人大代表、嶽池縣興隆鎮楊房溝村村民林科詩點讚道,全市農業產業發展越來越講究「生態綠色」,特色農產品暢銷,甚至走出了「國門」。

  廣安龍安柚、鄰水臍橙、廣安蜜梨「三大拳頭」產業發展喜人。

  市人大代表、前鋒區代市鎮嶽廟村黨支部書記王永生:鄉村振興,選好帶頭人是關鍵。人才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備要素和重要資源,希望結合村級建制改革,搞好組織振興。

  市政協委員、武勝縣華封鎮副鎮長陳俊明:希望繼續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尤其是補齊農村農田水利、電網、道路等基礎設施短板,方便群眾生產,有效支撐起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需求。

  市人大代表、四川繆氏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敏:希望政府更加注重產業規劃布局,根據規劃區資源條件、區塊大小和道路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注重種、養、加、銷的配套規劃,逐步構建產業鏈並向全產業鏈方向發展。如:果蔬主產區就要考慮預冷設施和冷庫的建設;特色農產品就要考慮加工區的建設等。

  2019大事記

  1月 中共廣安市委五屆七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在廣安舉行。會議強調,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工程,著力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建設「美麗廣安·宜居鄉村」;廣安市農業農村局掛牌成立,負責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2月 市委農辦成立廣安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編制工作專班;廣安特優農產品走進粵港澳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5個特優農產品首次組團走進粵港澳大灣區。

  3月 四川省宜居鄉村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在武勝縣召開。

  5月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廣安市人民政府在成都籤訂了廳市工作會商議題議定書,支持廣安市打造成全省首個廳市共建鄉村振興示範市。

  6月 廣安市與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籤訂《廣安市新希望300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7月 廣安市與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籤署生態蜂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9月 廣安市政府與河海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行授牌儀式,雙方擬就人才培養、科技合作、戰略諮詢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11月 廣安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數說成效

  ●安排3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爭創省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先進鄉鎮、示範村以及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與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籤約總投資60億元的300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

  ●建設水稻育種基地1500畝,生豬種豬場7家、良種繁育基地3個

  ●累計形成接待能力的鄉村旅遊景區31個

  ●以210個示範村整體建設項目為重點,建成農村公共廁所1843個,新(改)建戶用衛生廁所10萬餘戶

  ●建成鄉鎮汙水處理站157座、農村汙水處理站16座、村民聚居點汙水處理設施880餘處

  ●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1.03%,糞汙綜合利用率達79.98%

  ●選聘916名專業人才到村工作,回引農民工返鄉創業2300人、選拔擔任村支「兩委」幹部494人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595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5570人、職業經理人2570人

  「341」現代工業產業

  點燃工業經濟「主引擎」

  蓬勃發展的「341」現代工業產業,正推動廣安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在市政協委員、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趙勝強看來,廣安「341」現代工業產業發展無論是體量還是質量,抑或是發展速度還是產業結構,都成效斐然,逐漸成長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引擎」。2019年,「341」現代工業產業發展迅猛,能源化工、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企業培育成效顯著,全年培育74戶規上企業。按照「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發展思路,各區市縣也明確了各自的重點產業,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經濟委副主任委員寇永現認為,過去的一年,「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中的「1」數字經濟是一大亮點,數字經濟穩步推進,已成為廣安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此外,廣安市整合政府涉企服務資源,引進川能智網、豬八戒網等生產性服務機構,建成投運全國首家服務政府企業市場的工業信息化服務平臺,打通政企信息孤島,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形成可供推廣的工業信息化服務的廣安模式和經驗。

  「『341』現代工業產業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高!」市人大代表、廣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楊世章說,過去一年,廣安市現代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廣安工業發展朝著結構更優、產業更強的方向前進。尤其是「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現代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優勢凸顯。按照市委部署,廣安經開區著力構建「23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園區特色更加明顯、產業生態更加完善、產業質量更加高端。值得一提的是,園區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形勢喜人,誠信化工利稅創新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4.8%;5G、數字經濟等未來產業實現從無到有。

  「去年,全市四大優勢產業異軍突起,成績令人振奮。」市政協委員、四川帕沃可礦物纖維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毅烽感觸最深的是,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四大優勢產業之一的玄武巖纖維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原料均化、池窯生產、漏板拉絲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產學研政軍金共推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有著玄武巖纖維產業發展的豐厚「家底」和產業基礎,相信廣安玄武巖纖維產業將被打造成百億級產業。

  市政協委員、四川湘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康運:希望廣安市強化「341」現代工業產業招商,招商力量要向產業溢出地集結,加強上下遊產業鏈的完整性,促進「341」現代工業產業強鏈、延鏈、補鏈發展,降低企業的採購成本、運輸成本,推進廣安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人大代表、聖上大健康有業有限公司車間組長段燦蘭:希望政府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度,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科技人員勇於投身到科技事業中去;加大培訓,培養、留住科研人才,提升「嶽池造」生物醫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市人大代表、四川省華金潤集團董事長趙貴海:希望政府立足「高端產業、產業高端」搭建平臺、引智借力,加快推動廣安市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推動終端產品向集成電路和高端智能產品轉型,提高廣安市電子信息產品國際市場佔有率,推動「341」現代工業產業實現大發展、大提升。

  2019大事記

  2月 市委書記李建勤,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帶隊赴中石油西南分公司對接,爭取到玖源、誠信、華油等企業納入直供氣範疇,計劃內天然氣在原來的基礎上每立方米下調了0.22元,破解民營企業要素保障和產業轉型升級難題。

  6月 武勝火鍋產業創新發展對接會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家部委、省直部門的有關領導、科研機構及高校專家教授等齊聚一堂,共同為廣安玄武巖纖維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10月 廣安市與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在成都籤署《共同推進廣安市工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廣安市工業提質增效升級;省發展改革委批覆了廣安市建設四川省玄武巖纖維原料均質化控制技術工程實驗室,這標誌著全省首個玄武巖類省級工程實驗室落戶廣安。

  11月- 12月 廣安市工業信息化服務平臺上線啟動儀式暨數字經濟論壇在廣安市舉行,標誌著廣安市在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型信息化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廣安市先後與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著名高校在北京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和產業優勢,攜手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科技成果在廣安轉化應用。

  數說成效

  ●全市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74戶,新籤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0個

  ●「341」現代工業產業中七大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36.6億元,同比增長10.8%,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高1.4個百分點,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81.2%

  ●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三大支柱產業分別實現產值483.6億元、191.3億元、146.6億元,同比增長9.2%、4.4%、17%;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輕工服裝四大優勢產業分別實現產值82.7億元、191.3億元、127.7億元、213.5億元,同比增長21.2%、6.6%、11.2%、16.9%

  ●「341」現代工業產業中七大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91.9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能源化工、生物醫藥、輕工服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11.2%、19.8%、20%

  紅色旅遊

  「煲」出紅色「廣安味道」

  廣安旅遊,底色為「紅」。廣安擁有鄧小平故裡、華鎣山、紅巖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如何把資源變為資產?充分實現紅色旅遊研學的教育功能、政治功能與社會功能,加快建設紅色旅遊勝地的步伐,也是代表委員關心關注的話題之一。

  「一年來,廣安市通過各項舉措,『煲』出了紅色『廣安味道』。」市政協委員、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韓剛說,去年廣安市圍繞紅色主題講好中國故事,深入實施鄧小平故裡核心區提質、小平幹部學院等標誌性工程,捷報頻傳:小平幹部學院被中組部列入全國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鄧小平故居、華鎣山旅遊區被命名為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創作愛國主義題材大型川劇《南海李準》,入選四川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品。

  同時,用紅色旅遊架起區域旅遊合作橋梁,「走出去、引進來」碩果纍纍。推出市內紅色經典之旅、醉美賨城之旅、初心教育之旅等10大文化和旅遊精品線路,聯合重慶、成都、川東北五市發布紅色文化區域精品路線,聯合廣東中山、湖南湘潭組建「中國20世紀三大偉人故裡旅遊聯盟」,與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10個紅色旅遊城市抱團打造紅色旅遊勝地,共推紅色旅遊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鄧小平故裡—華鎣山—重慶」等3條紅色旅遊線路納入全省16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練好『內功』,提升景區競爭力是鄧小平故裡旅遊區的一大亮點。」市人大代表、鄧小平故裡管理局局長錢奇說,一年來,鄧小平故裡核心區提質工程持續推進,全面完成了協興園區水體治理工程、圍牆及旅遊區道路修復工程、避雨設施及休息長廊維修工程和改建文化讀書長廊工程,對照5A級旅遊區標準,進行了遊客中心功能完善和智慧旅遊區建設,「軟硬」環境優化後,接待遊客數量再創新高!

  「華鎣叫響『紅旗飄過華鎣山、紅日照耀華鎣山、紅星閃耀華鎣山』文化主題,將紅色文化植入城市建設。」市人大代表,華鎣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曉梅說,華鎣市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在城市厚植紅色基因,讓「紅巖故裡、山水名城」形象深入人心,用厚重的紅色文化來提升生態城市內涵。同時,把「三線建設」文化元素注入城市發展,讓城市既有「面子」,更有「裡子」,實現紅色文化與生態景觀共舞。

  市政協委員、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韓剛:期待廣安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希望整合紅巖文化、小平故裡、華鎣山遊擊隊等紅色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共同開發大華鎣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提升渝廣紅色旅遊在全國的戰略地位,構建宣傳營銷聯動體系,促進文旅市場大繁榮。

  市政協委員、協興園區管委會主任石國平:協興園區將聯動鄧小平故裡旅遊區和小平幹部學院發展,高標準打造廣安北大門,實現濃溪片區由「後院」至「前廳」的轉身和亮相。未來,協興園區將是廣安紅色文化旅遊中心、生態休閒區和紅色旅遊產業集聚區。

  市人大代表、武勝縣寶箴塞鎮方家溝村民段方芬:隨著遊客的逐年增加,廣安市旅遊基礎設施短板日漸顯現。如何讓景區充分滿足遊客需求,做到「進得來、停得下、留得住」,景區配套服務設施建設至關重要,希望各方加大景區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提升旅遊服務接待能力。

  2019大事記

  4月 小平幹部學院被中組部列入全國幹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廣安區成功創建為全省首批10個天府旅遊名縣之一,獲得省級獎補資金3000萬元。

  5月 廣安市2019年紅色旅遊勝地建設管理專題培訓班在山東大學成功舉辦。

  7月 全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召開,提出「鑄造鄧小平故裡和華鎣山兩大紅色旅遊品牌」「打造全省紅色旅遊國際形象展示窗口」;廣安市推出的紅色音樂劇《雙槍》、川劇《南海李準》,參加第二屆四川藝術節劇目展演。

  8月 以「走進紅色旅遊勝地廣安,體驗生態康養華鎣山」為主題的2019華鎣山旅遊文化節在華鎣山旅遊區舉辦;全省首屆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在小平幹部學院舉辦。

  9月 在第三屆四川旅遊新媒體營銷大會上,鄧小平故裡獲全省十大紅色旅遊目的地稱號;廣安城區開通城市紅色旅遊公交專線。

  11月 2019廣安國際紅色馬拉松賽順利開跑;嶽池農家生態文化旅遊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12月 廣安市與省文化和旅遊創意產業聯盟籤訂共建協議。

  數說成效

  ●全市紅色旅遊接待2525萬人次,實現總收入261.8億元

  ●全市50個在建重點文旅項目完成投資89.2億元

  ●推出紅色經典之旅、醉美賨城之旅、初心教育之旅等10大文化和旅遊精品線路

  ●「鄧小平故裡—華鎣山—重慶」等3條紅色旅遊線路納入全省16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鄧小平故裡管理局、鄧小平圖書館、市文管所3個單位榮獲四川省「金熊貓」獎先進集體,鄧小平故裡管理局講解員張譯文等4名同志榮獲先進個人

  ●廣安區、華鎣市、武勝縣、鄰水縣4個區市縣納入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鄰水記者站 舒豔 記者 劉婧 康建林)

  來源:廣安日報

相關焦點

  • 四川廣安:「341」產業的發展「秘訣」
    廣安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著力構建「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突出發展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3個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輕工服裝4個優勢產業,積極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
  • 四川廣安引入東部地區特色產業促增收
    四川廣安引入東部地區特色產業促增收 2020-12-21 13:54:48 參與互動   四川廣安引入東部地區特色產業促增收
  • 四川廣安做強柚產業:小小柚子樹 鋪就致富路
    群策村家家戶戶種龍安柚,但過去「單打獨鬥」不成氣候,柚子並未成為群眾的致富產業。近年來,廣安市做大做強龍安柚產業,群策村的柚子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建標準,好技術種出好果子  廣安區革新村村民唐華記得,以前用扁擔挑著柚子走1公裡多山路,一個卻只能賣幾毛錢。他和村裡多數青壯年一樣選擇了外出打工。
  • 對話183·廣安區委書記文閣:補齊產業短板 打造區域發展極核
    廣安區委五屆十七次全會專門研究了「進城入圈」的相關工作,接下來我們將加快與重慶毗鄰區縣的交通通道建設,重點推動產業的互補發展、協同發展。四川在線記者:承接產業轉移,廣安有哪些優勢?產業互補如何做到?四川在線記者:很多城市的主城區都面臨產業空心化問題。廣安區將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現代產業?難點在哪裡?如何克服?文閣:廣安區雖然不存在產業空心化問題,但一定程度上存在產業發展不足的問題。廣安主城區的規模太小,只有40多萬人,而廣安全市的人口是460萬。
  • 圖解《廣安市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推進方案》
    日前,為加快構建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按照「一縣一特色」的思路,我市制定《廣安市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推進方案》,引領廣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2 區域布局 按照「集中成片、規模經營、種養循環」的思路,統籌規劃布局廣安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
  • 踐行「一縣一特色」思路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
    來源:廣安日報 日前,為加快構建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按照「一縣一特色」的思路,我市制定《廣安市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推進方案》,引領廣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 他山之石|「小柚子」做成大產業——看廣安市百年龍安柚的現代產業...
    近年來,廣安市積極扶植龍安柚產業發展,依託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龍安柚不僅「稱霸」廣安水果屆,更是在全國積攢了良好口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明星」水果。據了解,廣安區連續多年持續不斷向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投入項目資金,累計整合各類資金2億元用於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同時區本級每年配套1000萬元資金用於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獎補。  基地建設同樣離不開農業科技的加持。「我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等機構深度合作,建立專家工作站、試驗基地,委託科研攻關,提高農產品品質。」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農業科技是支撐龍安柚產業發展的關鍵。
  • 廣安嶽池:中醫藥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四川金方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對產品進行包裝。近年來,嶽池縣搶抓全省「打造百億級、千億級醫藥產業」的政策機遇,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圍繞建設西部醫藥健康城目標,按照「產研種一體化,藥醫養食遊統籌發展」的思路,將發展中醫藥全鏈條產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讓古老而極具活力的傳統中醫藥重新釋放出巨大潛力並展現廣闊前景,走出了一條中醫藥傳承創新之路。
  • 展示廣安新形象 擴大合作「朋友圈」
    市經濟合作局、市經濟信息化局等部門積極爭取省政府及省級對口部門幫助支持,成功在知名跨國公司投資四川座談會上作推介,是全省四個推介的市州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江西正邦(廣安)安天下循環產業基地項目作為唯一一個農業類項目,被納入全省10個主席臺集中簽約項目之一。該項目計劃在嶽池縣投資50億元,建設集糧食生產、生豬養殖、肉製品加工、冷鏈物流等於一體的「一二三」產業全面發展的綜合體項目。
  • 原標題:四川廣安:75個幸福農場裡的「幸福事」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四川廣安:75個幸福農場裡的「幸福事」&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成都11月23日電 題:四川廣安:75個幸福農場裡的「幸福事」&nbsp&nbsp&
  • 「小高鐵」開進四川廣安蜜梨產業園
    原標題:「小高鐵」開進四川廣安蜜梨產業園   近日,在四川省華鎣市祿市鎮月亮坡村的蜜梨
  • 來到四川廣安,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千萬不要錯過!
    廣安,別稱:賨州,四川省地級市,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故鄉。廣安是四川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範區」和距離重慶主城區最近的地級市,納入了重慶1小時經濟圈。廣安地處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有嘉陵江、渠江兩大幹流,有有煤、天然氣、礦泉水、沙金、巖鹽、石膏等礦產資源。
  • 廣安區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小柚子種出大產業
    組建廣安龍安柚發展有限公司,按照「大園區+龍頭企業+小業主」的多元經營模式,規劃形成了一園(龍安柚加工產業園)、一基地(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科研示範基地)、四區(標準化種植示範區、綠色生態示範區、技術集成應用示範區、產村融合示範區),建成了集生產基地、初深加工、科技創新、冷鏈物流、品牌銷售、農旅融合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
  • 小平特型演員來到四川廣安
    小平特型演員陳沈茂在四川廣安
  • 四川:夯實「5+1」產業基底,先進位造強省這樣做!
    四川經濟根基在工業,家底在製造業。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我省提出要由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製造大省向先進位造強省轉變。展望未來,四川將大力推動提升「5+1」現代工業體系能級,加快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未來產業,以有速度、有韌性、有質量、有競爭力、可持續的發展態勢,向「先進位造強省」的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 綠葉銀絲織富路 廣安繪就蠶桑產業發展「新藍圖」
    這是武勝縣蠶桑產業發展的大步跨越,也是廣安市蠶桑產業再度興旺的一個見證。 廣安市全域自然條件優厚,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武勝縣和廣安區曾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全省有名的蠶桑產繭大縣。為推動傳統蠶桑向現代蠶桑轉變,廣安市鼓勵採取「家庭農場 企業」「專業合作社 企業」和村集體經濟引導等經營模式,促進種桑養蠶,拓展桑葚、蠶蛹、桑枝菌、林下養殖等多元化經營,助推蠶桑產業轉型發展。
  • 廣安華鎣市集中簽約 13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
    5月22日,廣安華鎣市舉行農業招商引資推介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該市與廣安新好農牧有限公司、四川紹瑋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籤訂招商引資合作協議。   近年來,華鎣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以綠色、有機為主打的生態農業,形成了蜜梨、花卉、油樟等具有華鎣特色的農業產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戰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力推動「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為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摸清經濟家底!四川「四經普」成果出爐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 熊筱偉 唐澤文)經省政府新聞辦批准,1月21日,四川省統計局在成都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四川省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簡稱「四經普」)取得的重要成果。省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曾俊林表示,五年一度的經濟普查是我國的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摸清我省二三產業家底的一次「全面體檢」。總的看,四川省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摸清了我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家底,系統反映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獲得了極其寶貴的海量數據。
  •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全面升級「心」服務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日前,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著力打造的心臟血管中心,以人民健康為本,為患者帶來全新的就醫體驗,深受廣大群眾好評。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心臟血管中心  優化流程 就醫體驗大升級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心臟血管中心由心血管內科、心臟血管外科、心臟超聲和心電中心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