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廣安市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推進方案》

2020-12-2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日前,為加快構建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按照「一縣一特色」的思路,我市制定《廣安市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推進方案》,引領廣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1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廣安區龍安柚種植25萬畝,綜合產值30億元,創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前鋒區廣安青花椒種植10萬畝,綜合產值達10億元,創建成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華鎣市廣安蜜梨種植6萬畝,綜合產值10億元,創建成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嶽池縣地道食材(稻米)優質稻種植10萬畝,綜合產值40億元,創建為四川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武勝縣大雅柑種植20萬畝,綜合產值40億元,創建為四川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鄰水縣臍橙種植25萬畝,綜合產值達30億元,創建成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2

區域布局

按照「集中成片、規模經營、種養循環」的思路,統籌規劃布局廣安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廣安區龍安柚重點布局在廣安區龍安鄉、彭家鄉、大龍鎮等區域,前鋒區廣安青花椒重點布局在前鋒區虎城鎮、觀塘鎮、龍灘鎮等區域,華鎣市廣安蜜梨重點布局在華鎣市祿市鎮、華龍街道、陽和鎮等區域,嶽池縣川菜地道食材(稻米)重點布局在嶽池縣苟角鎮、顧縣鎮、白廟鎮、石埡鎮等區域,武勝縣大雅柑重點布局在武勝縣飛龍鎮、清平鎮、中心鎮、萬隆鎮、龍女鎮、華封鎮等區域,鄰水縣鄰水臍橙重點布局在鄰水縣兩河鎮、袁市鎮、觀音橋鎮、御臨鎮、高灘鎮等區域。

3

工作重點

建基地

●以廳市共建鄉村振興示範市為統攬,以鄉村振興示範片建設為突破,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按照「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種養循環、生態友好」標準,對標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產業特色鮮明、要素資源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輻射帶動力強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

搞加工

●建設一批冷藏庫、烘乾房等挑選整理、清洗烘乾、冷藏保鮮、包裝貼牌等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商品化處理設施設備,提高農產品初加工能力。

●加快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區,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園區集聚。

●大力開發肉製品、米粉、豆製品、果製品等系列產品,重點開發廣安龍安柚、廣安蜜梨、檸檬等系列飲料及功能性食品,全力開發花椒油、火鍋底料、果酒、茶葉等產品,進一步做大做強廣安農產品加工業。

創品牌

●以「華鎣山」區域公用品牌為統攬,著力培育廣安龍安柚、廣安青花椒、廣安蜜梨、嶽池米粉、武勝大雅柑、鄰水臍橙等農產品品牌,打造一批全國知名的「廣字號」農產品品牌。

●加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道地藥材、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認證力度,提高廣安農產品供給質量。

●積極參加各類農產品博覽會、展銷會、推介會,大力宣傳「華鎣山」「廣安龍安柚」等區域公用品牌,支持企業加大產品品牌宣傳力度。

控質量

●以優質安全發展為目標,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堅持「一控兩減三基本」,實施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推進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強化農藥包裝廢棄物和農田殘膜回收處理。

●建設一批種養循環基地,積極爭創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探索建立農業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強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建立完善農業資源監測預警,建立健全農業生產管理和服務的規範標準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嚴格落實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制、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暢流通

●在農業產業基地加快建設產地集配中心、鮮銷市場,推進水果、蔬菜等綜合市場建設,發展第三方配送,提升農產品配送能力。

●實施電商進農村工程,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

●深入開展產銷對接和跨產業、跨區域合作,推動廣安農產品進展會、進超市、進社區,在重慶、成都等地建立廣安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

促融合

●按照「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的理念,把產業布局與美麗鄉村建設同步規劃,建設以產興村、以村促產、產村相融、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推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休閒農業、農村電商等產業設施與鄉村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推動農文旅體養跨界融合,開發鄉村特色文化創意產品,建設一批農業博覽園和主題公園。

強支撐

●推動大宗農作物新品種試驗基地、龍安柚良種母本園、鄰水臍橙品比園、廣安蜜梨品比園、特色制種基地和工廠化育苗中心建設。

●建立優質生豬繁育體系,健全家禽良種繁育體系,精心選育符合廣安實際的新品種。

●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模式,推廣應用農業物聯網、智慧農業等先進技術成果,提升農業產業基地生產管理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及應用智能農機裝備技術,建設一批新技術示範基地。

育人才

●加強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四川農大、省農科院、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推進設立廣安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建設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基地。

●加強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建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

抓改革

●抓好以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為重點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增加農民財產性收益。

●著力培育農業企業、專業性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建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支持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立跨經營主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完善「農戶+基地+龍頭企業」「農戶+業主+園區」和股份合作等模式,推廣生產託管、就業帶動、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合作方式,把小農戶帶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4

具體發展目標

廣安區龍安柚產業

力爭2025年,鞏固提質核心區2萬畝,輻射全區25萬畝,產量27萬噸、綜合產值達30億元,建成龍安柚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具有丘區特色,全省領先、全國知名的「中國紅心柚產業第一園」。

到2025年,實現種養循環綠色發展,達到標準化種植全覆蓋,聯農帶農效益明顯提高,畝均產值突破1萬元。

到2025年,形成要素完善、運轉高效的「八個一」產業發展體系:建立一個領導機構,完善一個全域規劃,出臺一個扶持政策,形成一套產業發展推進機制,引進一個科技服務團隊,建立一套農產品全程追溯體系,打響一個知名農產品品牌,建成一個現代高端農業產業,主要建設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預期目標值,龍安鄉建成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鄉鎮。

前鋒區廣安青花椒產業

按照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理念,建設青花椒科普園、體驗館,配套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遊服務設施,引進開發遊樂項目,打造省內一流集花椒生產、產品加工、展示展銷、遊覽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的花椒產業園,實現全區花椒綜合產值達10億元。

以虎城鎮為中心的「現代花椒產業融合園區」項目建設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以農民為主的新型經營主體聯農帶農機制不斷完善,到2025年,前鋒區花椒現代農業園區爭創為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到2025年,全區花椒種植面積發展到8萬畝,其中新(改)建花椒現代產業基地4萬畝,基礎設施設備全面升級。力爭培育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新增省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家。實現花椒產業質量安全全過程追溯,使用「華鎣山」區域公用品牌企業新增1家以上,新註冊商標2個以上。

華鎣市廣安蜜梨產業

到2025年,華鎣市擴建蜜梨基地至6萬畝,蜜梨產業綜合產值達10億元,力爭將廣安蜜梨建成四川省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

大力發展梨藥膳膏、梨果酒、梨片等精深加工產品,建設年加工能力達到2000噸的蜜梨脆片生產線1條。打造中國第一高山蜜梨產業園,發展「華鎣山梨花節」「品果節」「豐收節」等鄉村旅遊活動,初步建成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廣安蜜梨旅遊中心。

建設園區水肥一體化設施5000畝以上,搭建完善廣安蜜梨產業基地農產品快速檢測信息化服務平臺1個,園區綜合信息化水平達到65%以上。新培育園區品牌農產品5個以上。引進翠玉等優質高產穩產品種3個以上,推廣應用優良品種,通過嫁接、高接換種等技術改換新品種100畝,積極推行梨棚架栽培、分層主杆栽培等新技術,園區先進實用配套技術推廣應用率達到98%以上。

嶽池縣地道食材(稻米)產業

到2025年,形成完備的產業鏈體系,稻米產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米產業園功能齊全,稻米產業綜合產值達到40億元。

到2025年,建成優質稻生產基地40萬畝,在全國建設200家嶽池米粉餐飲連鎖經營店,嶽池米粉生產企業達到10戶,嶽池米製品進入全國1000家商場、超市和專業市場,基本建成「中國米粉之鄉」。

到2025年,全縣建成優質稻米生產基地40萬畝,其中,黃龍貢米生產基地5萬畝,米粉專用稻生產基地10萬畝,創建優質大米品牌2個,新引進和培育米製品企業達10戶以上,實現年加工米製品20萬噸以上,助農增收人均200元以上。

武勝縣大雅柑產業

到2025年,建成大雅柑產業基地20萬畝,產量達到40萬噸,綜合產值40億元,建成全國柑桔30強縣。

到2025年,力爭建成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市級園區4個,縣級園區6個。構建高效便捷對接全國市場、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市場銷售體系及網絡,在全國打響「武勝大雅柑」品牌。

在規劃發展17萬畝大雅柑產業基地的基礎上,2020年新建高標準晚熟柑桔產業示範基地1萬畝,2021—2025年發展2萬畝,標準化產業基地達20萬畝。到2025年,規劃建設柑桔初加工中心26個,其中新建國有大型柑桔初加工中心1個,中型初加工中心15個,小型初加工中心10個,現代農業要素基本形成。

鄰水縣臍橙產業

到2025年,初步形成集生產、加工、營銷、休閒旅遊等產業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力爭建成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鄰水臍橙綜合產值達30億元。

按照「連片推進、產村相融」總要求,著力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力爭建設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做大做強鄰水臍橙金字招牌,品牌價值明顯提升。

到2025年,全縣引進5個臍橙新品種,建立單系母本園,培育良種容器苗木100萬株,新建基地0.9萬畝,補植補栽3000畝,改造提升0.6萬畝,早中晚熟比例實現1∶5∶4,良種覆蓋率100%;制定《鄰水臍橙種植技術規範》,建設精品果園20個;實施柑桔商品化處理技改工程,果品商品化處理率達90%以上。(廣安日報記者 盧琴/整理)

來源:廣安日報

相關焦點

  • 踐行「一縣一特色」思路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
    來源:廣安日報 日前,為加快構建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按照「一縣一特色」的思路,我市制定《廣安市現代農業「一縣一特色」產業推進方案》,引領廣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 他山之石|「小柚子」做成大產業——看廣安市百年龍安柚的現代產業...
    近年來,廣安市積極扶植龍安柚產業發展,依託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龍安柚不僅「稱霸」廣安水果屆,更是在全國積攢了良好口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明星」水果。龍安柚現代農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致力於打造以柚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和休閒觀光農業,規劃建設了大雲山龍安柚主題公園、中國廣安柚文化博覽館、龍安柚鮮果採摘體驗園和農家樂,還以龍安柚為依託,連續舉辦了七屆「中國廣安龍安柚旅遊文化節」,進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龍安柚產業綜合效益得到進一步釋放。  不僅旅遊業態開花結果,園區還深入推進農商融合,做強營銷鏈。
  • 四川廣安:做厚「家底」 下活現代產業「一盤棋」
    「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各地「341」現代工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升級加快推進,挺起廣安工業經濟「脊梁」;   一年來,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廣安市用好紅色資源、挖掘紅色內涵、做好紅色文章,紅色旅遊成為全市旅遊業一大熱門,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吸引力、競爭力不斷增強,擦亮了紅色旅遊勝地名片……   興產業,厚「家底」。
  • 文山州「三創一育」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原標題:我州「三創一育」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近年來,文山州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主攻方向,實施「三創一育」,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農業綜合效益和產業競爭力,全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創建一批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
  • 涼山打造全國知名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示範區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涼山州提出「一通道、四基地、一屏障」的發展思路,其中一個「基地」就是建設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我們將抓好優質糧油、馬鈴薯、苦蕎、菸草、蠶桑、畜牧、水果等特色產業發展,打造全國知名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示範區。」涼山州相關負責人說。
  • 關於印發懷遠縣決勝「縣摘帽」產業振興專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8年1月19日懷遠縣決勝「縣摘帽」產業振興專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懷遠縣決勝「縣摘帽」十大攻堅專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精神,深入推進產業振興專項提升行動,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一、目標任務堅持以產業脫貧工程統籌推進農業產業振興,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通過全縣特色糧油、蔬果林木、畜禽水產、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發展,和「白蓮坡貢米」、「懷遠石榴」等區域公用品牌、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建設,實現每個貧困村分別有1個以上龍頭企業和示範經營主體帶動,至少發展1項以上特色產業,每個鄉鎮至少建立2個以上特色產業扶貧示範基地
  • 湖南隆回「三三制」助推「一縣一特」金銀花產業做大做強
    在「十四五」金融業發展規劃中,也突出了對金銀花產業發展的重點支持,提出了金融支持「一縣一特」金銀花產業「擴面、增量、降息、提速」的目標。2、央行資金支持。在產業園方面,隆回金銀花無病毒種苗產業園成功建成全省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全方位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2、上市培育機制。一是實行「一對一」的股改上市專項輔導培育機制,全力幫扶金銀花龍頭企業股改掛牌和上市,金銀花產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在湖南省股權交易所成功掛牌;二是對掛牌上市企業實行單獨獎補政策。
  • 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唱響南昌農業品牌
    近年來,南昌市以都市現代農業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園區及農業品牌建設,構建農業綠色產業鏈,形成了規模大、品牌響、產業旺、鏈條長的現代農業綠色產業鏈,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實施。
  • 上海舉行《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發布會
    12月7日,市委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下面就《行動方案》主要內容做有關匯報。  一、上海農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上海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 天元區: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唱響農業品牌
    近年來,天元區以都市現代農業為抓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農業園區及農業品牌建設,構建農業綠色產業鏈,形成了規模大、品牌響、產業旺、鏈條長的現代農業綠色產業鏈,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更好實施。從「吃飯農業」到品牌農業,天元區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熱潮漸已形成燎原之勢。
  • 「雲花」為「一縣一業」添活力
    開遠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供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李芬芬 昆明晉寧因花而出名,當地農民因花而致富。2019年8月27日晉寧區被雲南省政府正式列為雲南省首批「一縣一業」示範縣。
  • 綠葉銀絲織富路 廣安繪就蠶桑產業發展「新藍圖」
    這是廣安市大力發展蠶桑產業助力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廣安市圍繞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蠶業工作重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農業農村工作相關意見和《關於加快建設現代農業「363」產業體系的實施意見》工作安排,努力克服行業轉型升級陣痛,抓住繭絲綢行情回升機遇,創新工作思路、強化行業服務,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全市現代蠶桑產業基地建設和農民養蠶增收,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 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關於公布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的通知
    一、深刻認識創建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是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排頭兵,是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載體。各省農業農村和財政部門要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跟蹤指導,優化發展環境,不斷提高建設管理水平。
  • 質量興農 品牌強農——南縣以特色品牌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南縣縣委書記羅訊介紹,近年來,南縣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按照「一縣一特一品牌」思路,以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農產品品牌為目標,以「做實基地、做優品牌、做大流通」為路徑,以「生產標準化、加工精細化、營銷品牌化、管理規範化」為手段,持續做大做強稻蝦、龜鱉等特色產業,成績不俗。 目前,南縣稻蝦產業規模和影響力躋身全國三強,年產龜鱉稚苗8000萬隻,佔全國產量的三成。
  • 玉林:現代特色農業成群眾增收強引擎
    【原標題】玉林:現代特色農業成群眾增收強引擎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連續4年穩居廣西首位  記者從玉林市推進特色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該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9.36億元,增長4.1%,第一產業增加值237.60億元,增長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1萬元,增長7.9%,農業農村經濟穩定向好
  • 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20年度...
    」大市場,構建「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菠蘿、荔枝、茶葉、柚子、生豬、深海網箱養殖和農產品冷鏈物流等優勢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和一批特色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新增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形成國家級、省級、市(縣)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區梯次發展格局。深入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扶持1000個村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認定50個特色農業專業鎮。支持創建一批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一批嶺南優勢農業產業帶。
  • 廣安市綠葉銀絲織就蠶桑產業致富路
    邀請省農科院蠶業研究所專家等繪製「蠶桑產業建設地圖」,成功創建萬畝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帶動發展蠶桑農民合作社3個、家庭農場36家,建成優質蠶桑基地1萬畝。⑵塑品牌。實施「區域品牌+企業品牌」雙品牌戰略,重點打造「寶珍牌」等區域公共品牌,支持安泰繭絲綢集團公司等爭創企業品牌。
  •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持續夯實發展基礎 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業穩,基礎牢,抗禦風險的能力就強。湖南穩定糧豬生產,為經濟社會發展築牢「壓艙石」。眼下,全省各地調集勞力,搶抓「冬閒」,大幹冬修,加快水利工程進度,建設高標準農田,夯實基礎補短板,推進農業現代化。
  • 南川大觀鎮:著力彰顯「現代農業大觀園」特色
    近年來,大觀鎮把特色小城鎮建設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抓手,堅持「農旅融合、一三(產)互動」,打造「重慶鄉村旅遊十二金釵大觀園」,躋身全國重點鎮、全國美麗宜居小城鎮、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示範區和重慶市特色小城鎮、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示範區,並獲得「重慶最美生態鄉村旅遊地標」殊榮。
  • 湯陰縣「五子登科」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集群
    近年,湯陰縣充分注重米袋子、肉架子、菜籃子、油瓶子、藥簍子等民生工程,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障農產品供給為目標,著力促進農業生產經營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