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明知鳳仙郡郡主是冤枉的,為何不讓龍王降雨?

2020-12-27 文化一鍋粥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回味,就拿玉帝來說,他是大家最低估了的角色,尤其受86版《西遊記》的誤導,大家都以為玉帝被孫悟空嚇得鑽了桌子,然後高呼:快去請如來佛祖。其實只要看下原著就知道,孫悟空連凌霄寶殿都沒闖入,就在通明殿內被王靈官攔住,而玉帝則有條不紊地宣旨:請如來佛祖過來降服妖猴。

玉帝

尤其要注意的是,玉帝是宣如來過來降妖,這是有上下級的關係,而如來佛祖見到玉帝也是畢恭畢敬的,一口一個大天尊叫著,根本就沒有瞧不起玉帝的樣子。當如來與孫悟空寒暄時,如來透漏了玉帝的一些隱私: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而原著中透漏,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的歲數也就是十萬歲,他與玉帝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更何況孫悟空。既然明白了玉帝的厲害,下面的問題就好說了。

鳳仙郡郡主無意間推倒了供奉玉帝的桌子,將點心撒了一地,正好被玉帝撞見,因此玉帝下旨,不讓鳳仙郡降旨。那麼以玉帝的神通要了解到事實真相非常容易,人家肯定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就算自己懶得施展神通,也可以讓千裡眼順風耳打探消息,為什麼就要難為鳳仙郡的百姓呢?

玉帝

以玉帝的資歷,不會為這點事而上綱上線,他既然這麼做了肯定有他的道理,下面咱們就來分析下,玉帝這麼做的用意。首先,非常容易想到的是,那就是取經需要,咱們知道如來想要打通取經之路,第一個諮詢的肯定不是別人,就是玉帝,玉帝執掌三界,對於四大部洲的歸屬是最有發言權的,如來本來坐鎮西牛賀洲,可是為了讓佛教東擴,必然要打通取經之路,因此他必須向玉帝匯報,經過玉帝批准他才能實施,所以取經的來龍去脈玉帝是十分清楚的,而且非常支持,除了讓計劃審批通過,還協助如來創造劫難,這鳳仙郡就是玉帝創造的取經劫難之一。

其次,如來代表的佛派最近越來越興盛,如來也越來越浮躁,在降服大鵬金翅雕的橋段裡,如來就說了大話,原著是這麼說的:

我管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玉帝如來

實事求是的說,如來是管不了四大部洲的,充其量也就管管西牛賀洲再加上其他大洲信佛者,可他這麼一說明顯不把玉帝放在眼裡,因此玉帝要在西牛賀洲選一處顯示一下誰說了算,因此鳳仙郡多年來滴雨未下,再牛的神仙包括如來在內也休想在此地降雨,從原著後發現,不管是和尚還是道士,都是發檄文上達天庭,通過玉帝審批後,才開始降雨,因此鳳仙郡也是打壓佛派的一個例子。

最後,通過取經團隊的運作,讓鳳仙郡老百姓知道,唯有玉帝才是左右其生活的神祇,當他們對玉帝虔誠後,玉帝同意,龍王們才敢在這裡布雨。

相關焦點

  •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西遊記》「祈雨鳳仙郡」為何這麼改
    一、食之無味:《西遊記》原著描寫的「祈雨鳳仙郡」「祈雨鳳仙郡」出自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第八十七回: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講的是師徒四人在鳳仙郡看到求雨榜文,得知此地多年乾旱無雨。孫悟空向東海龍王、四天師打聽,原來玉帝曾路過鳳仙郡意欲享用供奉,誰知郡侯與妻拌嘴,一怒之下打翻供品,被玉帝指為不敬上天,設下米山、面山、金鎖三道難題,致使全郡乾旱三年。最後郡侯誠心改悔,終令米山面山俱倒、金鎖斷裂,玉帝方下旨降雨普濟。
  • 西遊記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讀後)
    不過多日,來到天竺國鳳仙郡。進城後,看到官吏在貼告示,原來是當地三年乾旱無語,郡守放榜招能求雨的能人,孫悟空揭榜。師徒四人被郡守請到縣衙中,交流情況。問詢之後,悟空念動咒語,喚來東海龍王敖廣。敖廣說要下雨先得玉帝降旨,自己還得回去拿雨器,所以徑回東海,悟空前往天庭請旨。悟空在南天門遇到天王,說:「那地方是不該下雨。
  • 這不是龍王的工作嗎?
    我們前兩天剛剛講過車遲國中三位「國師」有些冤枉的事兒,今天,我們又發現了因一個問題——當年大旱,道教徒虎力大仙為何能求雨成功?在西遊世界裡,降雨不是龍王負責的嗎?《西遊記》裡的降雨程序到底如何?首先,玉皇大帝降旨下雨,沒有他的批准,任何人也不能自作主張。東海龍王曾對孫悟空說:「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甚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
  • 《西遊記》中為什麼國師能求雨,這不是龍王的工作嗎?
    我們前兩天剛剛講過車遲國中三位「國師」有些冤枉的事兒,今天,我們又發現了因一個問題——當年大旱,道教徒虎力大仙為何能求雨成功?在西遊世界裡,降雨不是龍王負責的嗎?《西遊記》裡的降雨程序到底如何?東海龍王曾對孫悟空說:「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甚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會令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語云,龍無雲而不行哩。」也就是說,玉帝要先口頭示意,然後由秘書班子撰寫諭旨,「太乙」再將寫好的諭旨發給專門司雨的部門——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
  • 玉帝實力,究竟是強是弱?為何要請如來降服孫悟空?
    我個人看法是,玉帝實力很強很強,這一點書中算是寫得明白;但是玉帝到底有多強,他比太上老君如何,比如來佛祖如何,我們不知道,書中也看不出來。先說玉帝實力玉帝雖然經歷了兩億多年的劫難,但是這不能說明什麼。在西遊中,沒有「修煉時間越長,武藝實力就越厲害」的規定。
  • 玉帝主演《人民的名義》,劇本名叫《西遊記》
    唐僧師徒路過鳳仙郡,見那裡大旱三年,孫悟空找玉帝論理,玉帝說三年前他微服私訪來到鳳仙郡,看那郡候「將齋天素供,推倒餵狗」。一處稅款沒收到位,玉帝就發了這麼大火,在整部《西遊記》裡也不多見。玉帝的香火錢尚且會有水分,臣下自不用說。外甥二郎神在灌江口有座真君廟,收入僅「李虎拜還的三牲」,日子過得還算湊活。而沒背景的基層幹部如山神土地,日子過得緊巴巴不算,還被隔三差五地勒索。
  • 西遊記四海的四海龍王,為何要聽玉帝命令,才敢行雨
    西遊記四海的四海龍王,為何要聽玉帝命令,才敢行雨文/成長新視點在西遊記中,在孫悟空大戰紅孩兒的時候,請來了四海龍王,當時,龍王說了一句話:降雨,需要玉帝的旨意才行。孫悟空聽了之後,要打龍王,他們才被迫行了雨。這個情景,讓人不禁感到很奇怪,四海龍王都是王爺,為何要聽玉帝的旨意,才敢行雨呢?原來,四海龍王,是分別管著各自一方的水情,受到天庭玉皇大帝節制的一方大員。他們的身份,與觀音菩薩和如來等五方五老不同,是拿著天庭工資的公務員,必須接受天庭管理。
  • 孫悟空和玉帝曾交過手?誰更勝一籌,你聽如來怎麼說
    孫悟空隨著大部隊走到鳳仙郡時,這裡的百姓們早已是怨聲載道,幾年不下雨讓他們這些靠天賞飯吃的農戶們幾乎絕了糧,平時一碗水都要分三頓喝,生怕連進食的機會都沒有,悟空在外面打聽了一圈,把他們的慘狀都看在眼裡,在善心的驅使之下,悟空找了一趟閻王,希望靠著他的這幾分薄面為老百姓們求來一場雨。
  • 西遊記中的玉帝很無能?別再被電視劇誤導了,看看他的政治手腕吧
    天竺國鳳仙郡,如來的香火轄區,竟然一連乾旱三年,老天連半點雨水都沒下。各位讀者們仔細讀讀原著第八十七回「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能否讀出四大天師(張道陵、葛仙翁、許旌陽、邱洪濟)、西天們護國天王、東海龍王敖廣配合玉帝唱了一首雙簧,給孫悟空好好上了一課:我玉帝發起狠來,如來的面子都不給,而且如來拿我還沒有辦法,何去何從你自己看著辦吧。
  • 涇河龍王為什麼必須死?| 釋疑17
    一共降雨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西遊記》裡描寫的雨有好幾場,正好做個比較。 烏雞國三年沒有下雨,下了三尺二寸: 如此三年,只幹得河枯井涸。正都在危急之處,忽然終南山來了一個全真,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寡人(烏雞國王)只望三尺雨足矣,他說久旱不能潤澤,又多下了二寸。 鳳仙郡冒犯玉帝,三年未曾下雨。
  • 史馬話西遊(105):玉帝也迷信?降雨時辰和點數的玄機
    遊奕靈官得了口諭,即傳令當值天師,教寫了降雨旨意,分送風雲雷雨四部天神,教待時行雲布雨。 涇河龍王雖然託名道家神仙,卻哪裡修過什麼道,習過什麼經,怎知道此中玄妙,乍一見玉帝詔書,只道賣卦先生算得準,竟而預先猜到玉帝心思,一時驚怒氣苦,登時悶塞倒地,如何還會去想箇中道理? 水府眾臣看過了詔書,連忙七手八腳地把龍王救醒。
  • 涇河龍王改變下雨時辰點數被殺,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為何卻沒事?
    涇河龍王改了下雨的時辰和點數就被砍頭,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沒事?同為龍王,待遇為何相差這麼大? 西遊記裡,有一個擅於算卦的袁守城,他給涇河打漁的漁夫指點,讓漁夫每日都能打到很多魚。
  • 四海龍王和孫悟空的關係如何,一件小事給出了答案
    後來孫悟空被放出來後奉命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和四海龍王又有交集,那麼他們的關係怎麼樣,孫悟空有沒有因此記恨四海龍王呢?其實還真沒有,因為孫悟空西天取經途中多次和四海龍王打交道,也多次尋求東海龍王幫忙降雨,二者之間還真是毫無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