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書說到,涇河龍王聽聞竟然有個算命先生專能指導漁人捕撈魚蝦,大怒之下便要去手刃那算命先生。龍宮群臣唯恐事情鬧大被玉帝得知,便勸龍王變化人形先去看個究竟。龍王便化作一個白衣秀士,到了卦局和算命先生袁守城打了個賭賽,專賭何時下雨,得水多少。袁守城本就在此等候龍王上鉤,便依計而為,接了賭賽。
卻說涇河龍王出了長安,回到水府,龍宮的文臣武將一齊接著,見面便問:「大王訪那賣卦的如何?果有這麼一號人否?」
龍王笑道:「有!有!有!只是這廝不過是個口敞說大話的江湖術士而已,空把卦局裝點得好大排場,又慣會大言妄語,我觀他便是個欺世盜名之輩。」
鰣魚軍師湊趣道:「諒此鼠輩原不足汙了大王的刀劍,只是平白放過他卻也忍不下這口氣,大王沒有教訓教訓他嗎?」
龍王笑道:「我豈能饒得了他?我假作求卦,問他明日可得下雨,他袖了一課便說有雨。我只恐他萬一有點運氣,明日不定哪裡飄來一點雨雲,便被他討了巧去,便又問他下雨的時辰、數目。這廝居然信口胡謅起來,說什麼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住,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我料他是見眾人在場,恐壞了名聲,故而如此胡說,便跟腳和他打了個賭賽,教他不能轉口。我說若如他所言,便送卦金五十兩,若他算得不準時,便拆了他的招牌,教他滾出長安城。」
眾魚鱉蝦蟹聽了都笑:「這廝此番可是觸了黴頭,正是魯班門前弄大斧,竟然在大王面前妄言雨水之事。大王是八河總管,司雨大龍神,有雨無雨,得水多少,全在大王手裡。莫說他只是個凡夫,便是長安的城隍、土地,又怎敢如此狂妄?這廝輸定了,明日我們便和大王一同去砸了他的卦鋪,博得眾人一笑!」
涇河龍王聽了這話,不由陶然自得,便命擺酒,群臣簇擁逢迎,一室歡笑。正說笑間,忽聽半空中有個聲音喝道:「聖旨下,涇河龍王接旨!」
龍王抬頭看去,原來是一個金甲力士,手裡捧著玉帝的敕旨,徑投水府而來,慌得趕緊整治衣冠,擺了香案,焚香叩頭,帶著龍子龍孫、龍婆龍女、水府公卿,一同跪接聖旨。
金甲力士也不多言語,只說了句:「涇河龍王接旨!」便將聖旨交予龍王,自行騰雲而去。龍王待力士離去,方敢起身,將聖旨擺在香案之上,拆封一看,不覺魂飛魄散,兩腿一軟,頹然坐倒在地,只叫兩聲「苦也」,竟而昏厥過去。
眾水神見狀,無不嚇得筋麻腿軟,且不去理會龍王倒地,都慌忙圍過來先看聖旨上寫了什麼。卻見龍飛鳳舞幾行字,分明寫道:「敕命八河總,驅雷掣電行,明朝施雨澤,普濟長安城。」下面一行小字,寫明了雲雨雷電的時辰並下雨的點數,竟與袁守城算得分毫不差!
原來袁守城見龍王走了,眾人散了,便收了傢伙,徑至侄兒袁天罡處,備言賭賽之事。袁天罡便教李淳風請來魏徵,三人略一商議,便由李淳風做了一道祈雨的奏表,到城隍廟燒送了。城隍正等消息,見了奏表哪敢怠慢,忙將此事奏請玉帝,一邊又叫小鬼報知觀音。
玉帝看了奏表,見是長安城道家弟子的求雨文書,又看了求雨的時辰點數,不由大喜。原來李淳風等善察玉帝心意,知其喜好吉慶福瑞之數,袁守城也久聞其事,故而和龍王賭賽時,便押寶說了辰巳午未的時辰,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的點數——辰時乃雲行從龍之時,故教辰時布雲;巳時乃是陽之極,午時乃是陰之初,陽將盡而陰始生,蓋陰陽生克之理,萬物造化之道;未為土居中,至此則陰陽相交,水土調和,氤氳之氣動而為雷,燻而成雲,降而成雨,乃得天地自然時中之道;三尺三寸者,在數為三十三也,合之四十八,並得八十一,此乃純乾九九之數,陽極而以陰接之,象水火相濟,誠一不二,合乎為君之道。
玉帝乃是道家至尊,如何不省得此中玄妙,不禁捻須微笑道:「難得長安城中有此等弟子,知道朕有好生之德,且能以數術之妙,教長安百姓均沾朕之雨露,甚好!準奏!」遊奕靈官得了口諭,即傳令當值天師,教寫了降雨旨意,分送風雲雷雨四部天神,教待時行雲布雨。
涇河龍王雖然託名道家神仙,卻哪裡修過什麼道,習過什麼經,怎知道此中玄妙,乍一見玉帝詔書,只道賣卦先生算得準,竟而預先猜到玉帝心思,一時驚怒氣苦,登時悶塞倒地,如何還會去想箇中道理?
水府眾臣看過了詔書,連忙七手八腳地把龍王救醒。龍王醒來,滿面羞慚,跌腳叫苦道:「這卻如何是好?莫非這次竟折在這個凡夫手裡?卻教我這老臉往哪裡擱才好?」
當下便有鱖魚少卿勸道:「大王莫要氣苦,既是玉帝有旨,莫管是那賣卦先生算得準,還是他運氣好撞了大運,總不能違逆聖意。大王乃是水族大神,胸懷四海,何必和一介凡夫計較一事之得失?」
涇河龍王聞言,不禁面色一沉,嘿然不語。鰣魚軍師見狀,知道龍王心高氣傲,絕不肯在一個凡人面前認輸低頭,於是心中一轉,便獻計道:「大王若想贏他,也並非沒有辦法。」
龍王聞言,頓時喜形於色,忙問道:「軍師必有高見,快快講來!」
鰣魚軍師微微一笑,問道:「臣觀每常降雨之時,玉帝總有旨意教何時起風行雲,何時電閃雷影,何時降雨收雨,只是這降雨多少,點數如何,玉帝可曾察驗?」
龍王聞聽此言,不禁一愣,隨即若有所悟道:「每次我都是按照聖旨點數降雨,倒是沒見過玉帝察驗。軍師的意思是……」
鰣魚軍師笑道:「既是如此,要贏那廝便易如反掌!大王只須行雨時差一點時辰,再少他些點數,便是那廝卜算不準,輸了賭賽。到時候打碎招牌,趕他跑路,卻不出了一口惡氣?便是玉帝那裡,不過些許差錯,哪裡就能察知?縱使知道了,也不過是個罰俸的小錯,總好過在一介鄙夫手下服輸。」
龍王大喜,擊掌喝彩道:「軍師之言,正中我心!我寧願在玉帝手裡受罰,也不願在那廝面前低頭。莫說只是罰俸,便是降職我也心甘!」
鰣魚軍師笑道:「大王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長安帝都繁華處,乃是玉帝香火最盛之地,八水盡歸大王所轄,玉帝對大王的器重可見一斑,怎會為了這小小過失便以加罪?況且西海龍王乃是大王至親,果真有些山高水低時,豈肯袖手旁觀?」
龍王大喜道:「說得不錯,軍師果然足智多謀,我能掙回面子,多虧軍師妙計也!」
鱖魚少卿插嘴道:「只是玉帝聖旨將雨水點數說得如此清楚細緻,只怕另有深意也未可知,大王還是三思為上也!」
龍王怫然不悅道:「玉帝每次都是如此清楚細緻,不過是故作高深,此乃馭下之道,我又豈有不知?他的點數全靠我奏報與他,他自己又能知道什麼點數了?我心意已決,便是有甚罪過,我一力擔當,你不必多言了!」
鱖魚少卿滿面羞慚,連忙陪笑謝罪,其他臣僚見狀,自然也都不敢多說什麼,只是唯唯諾諾而已。唯獨鰣魚軍師洋洋自得,陪著龍王自去飲酒,再不擔憂此事。
(本文節選自《大聖心猿》第五十三回:貪求勝軍師獻拙計,懼死罪龍王求生路)
***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作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馬廣彧,加拿大BC省中文協會會員,溫哥華大華筆會會員,溫哥華至善中文學校教師;微信自媒體「國學微講堂」公眾平臺主講人;著有《史馬老師講國學》系列叢書,獲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