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長效機制
老馬能夠查到的,最早的「長效機制」的提法,來自2013年新華社的一篇報導《業內人士: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正在調研》。
有興趣的可以去搜一搜,看一看。
文中是這樣表述的:「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的相關調研正有序進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樓市調控的「關鍵一招」。」
在往後的好多年時間裡,「長效機制」一直被掛在嘴邊!
但是,對於「長效機制」的解釋,卻一直不到位。
甚至,人們一度認為,樓市的「長效機制」,就是房地產稅!
「房地產稅」一旦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自帶流量,吸引一大波的眼球。
現在,終於有人出來解釋了,長效機制,最主要的,不是什麼房地產稅,不是立法,不是建立某種機制,而是:
「長期調控」。
02
長期調控
接近自然資源部的某專家,2020年7月份透露:
長效機制的主要特點在於調控的常態化!
表面上看,這句話過於簡單、過於粗糙、過於敷衍,就這麼對待流傳了7年的」長效機制「,會不會太草率了。
起初,老馬也是這麼想的,但是仔細研究之後你會發現,這句話是最有分量的一句話。
以前,樓市的周期律是什麼?
市場火爆,房價瘋漲
樓市調控,房價回落
市場蕭條,出手救市
市場火爆,……
無限循環。
現在,市場夠火爆麼?對於深圳、東莞、南京、杭州、重慶這些萬人搖的城市來說,依然火爆!
但是,對於鄭州、長沙這些城市來說,開發商已經到了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時候,多少項目從期房賣成現房,每個項目的月去化套數都不超過3位數,甚至有些郊區改善樓盤,是個位數的去化。以前兩年一個項目,如今三年也賣不完。這一切都說明,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十分蕭條。
但是,政策是如何對待的呢?
火爆的城市,直接收緊調控,切斷假離婚、增加社保限制,直接減少房票,抑制炒房。
蕭條的城市,政策依然沒有絲毫放鬆的意思,反而以「長沙」這種「炒房客來了就走不了」的城市為榮。
那些偷偷放鬆調控,想要抓緊出貨的城市,要麼被點名,要麼約談,要麼政策一日遊。
這就是現階段的做法:
所有城市的調控,一點都不允許放鬆;
熱點城市的調控,還要再緊一緊!
房價控制的好的城市,提出表揚!
長此以往,三年之後又三年,調控十年時候,樓市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政策的目的將會達到:「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樓市、房價,將真正的實現「軟著陸」。
03
再見,炒房客
長期調控,最重要的影響就是:
房子不能炒了!
炒房的核心在於,房價上漲,快速出貨!
現在,限購、限貸、限售、限戶口、限離婚,直接切斷了房子短期的流通。
限售3年的城市,加上2-3年的交房周期,最起碼需要5年持有時間。
限售5年的城市,最起碼需要7年的持有時間。
5年、7年,即使是二手房,3年!一套房子賺的錢,還不夠二次交易的稅費!
賠錢的買賣,沒人幹!
另一方面,哪個城市房價漲,就收緊哪個城市的調控政策!
漲價,只能漲一時,還沒等房子賣出去,直接套牢,鎖死流通。
炒房?賺錢?開玩笑呢?
04
投資,買對房子
炒房,快進快出不行,投資總還可以吧!
當然可以!
但是,上文提到過,持有周期,3年以上,甚至5年、7年。
老馬曾經算過一筆帳,加上房貸利息,每年房子的持有成本在4%以上。
換句話說,如果房價每年上漲不到4%,那就是賠錢貨!
以鄭州為例,150萬買套小三房,3年交房,1年拿證,3年限售,7年過去了,不算交易稅費,不算裝修家電,賣190萬不賠錢!
當然,可以租出去,抵消部分成成本,但是鄭州房子的那點租金,能不能抵得上裝修、家電、交易稅費,還不一定呢。
所以,房產投資,將不再是一門閉著眼睛就賺錢的生意,需要挑地段、挑品質,才有可能賺錢!
地鐵口、主城區、品質過關,能租,能賣,能住。這才是優質的投資標的。
但,政策高壓之下,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房票,可以去買房投資。
05
剛需,最好的時代
都說政策會誤傷剛需,但是如果你真的是首套剛需,有房票、有首付、還得起月供!
那就去各大售樓部裡轉轉吧,你會發現,你就是整條街上,最靚的仔!
大家就喜歡首付夠,月供充足,而且有房票的客戶,這才是標標準準的,準客戶。
那些買二套的,那些投資的,那些需要解決限購的,那些需要製作假流水的,那些需要首付分期的,都有可能退房、挑毛病、維權,唯獨首套剛需小白,什麼多餘事情沒有,而且沒經驗,好成交。
南京、寧波等城市,還發布了「剛需優先搖號」的政策,同時搶房的時候,剛需第一批搖號,搖中的機率更大!
長沙、鄭州這些不需要搖號的城市,首套剛需,拿著錢,可以狠狠的砍價、要優惠,可以在各個項目之間,挑挑揀揀,可以貨比三家,可以提出任何不違反開發商原則的要求。
剛需,才是現在市場上最強勢的一方。
炒房此路不通,調控已成常態,投資不再賺錢,剛需最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