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才女多薄命:24歲北大姑娘患絕症,白天強顏歡笑晚上捂被痛哭

2020-12-23 隔壁Lao老陳

我們說上天經常因為嫉妒一個人的才華而使他過早去世。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這樣的案例,許多傑出的人都早早的去世了,我們今天提到的北大才女也是如此。

她出身貧寒但是卻文採出眾,翻譯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國外著作。在她短暫的一生當中完成了許多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量,並且寫下了轟動了整個文壇的《賣米》。這樣優秀的才女,卻因為身患白血病而過早去世,不禁讓人感嘆紅顏薄命。

我們說的這位北大才女張培祥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同時也是筆名為「飛花」的著名網絡小說家。

出身貧寒的北大才女

張培祥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庭條件並不算太好,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貧困。父母的身體都不是太好,母親小的時候曾經患有小兒麻痺,並且中年時期還曾經做過乳腺切除手術,父親也是體弱多病常年需要吃藥,家中缺少勞動力。家裡除了張培祥還有一個年幼的弟弟,一家四口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

這樣的家庭條件註定讓張培祥的童年生活過得十分辛苦。但是她十分愛讀書,或許是為了逃避生活的重擔,年幼的她經常去書店看書,在新華書店一看就是一整天,這也培養了她後期創作的文學素養。也是由於家庭條件太差,張培祥差點失學。由於家裡缺少勞動力,張培祥為了維持家裡的生計決定要退學,南下去廣州打工來照顧家庭。

但是校長知道她成績良好,並且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十分看好她,聽說了她的家庭條件之後主動提出要幫助她完成學業。在學校和家裡親戚的幫助之下,張培祥順利的繼續了學業,並且成績優異經常可以拿到獎學金。高中畢業之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法學院,在校期間的成績領先於其他同學,並且也因此獲得了保研的資格,順利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張培祥深知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因此十分勤儉節約,經常拿獎學金補貼家用。並且在課餘時間半工半讀,賺取自己的生活費。幾年的時間下來,張培祥不僅沒有向家裡要錢,並且還為家裡添置了冰箱、洗衣機等大件家具。無論是身邊的老師、同學還是遠在家鄉的親戚都十分看好張培祥。

寫下《買米》轟動社會

張培祥在半工半讀之餘,又開始了寫書和譯文的的工作。她從小就熱愛讀書,能夠沉下心來在書海中遨遊一整天,再加上與生俱來的文學天賦和後期在北京大學學習到的知識,張培祥在寫作這條道路上逐漸摸到了訣竅。這時她又接觸到了網際網路和當時大火的校園bbs網站,於是取了一個筆名叫「flyingflower飛花」就開始了她的文學創作之路。

翻譯外國的文獻開始,張培祥陸續翻譯了暢銷書《所向披靡》和《你像你的狗一樣快樂嗎?》等等優秀作品。此外她開始在校園論壇上發表自己的創作,曾經寫下了《七種樂器》、《大話紅樓》、《飛花讀紅筆記》、《紅樓十日談》等十多篇或是長篇或是短篇的小說。張培祥在北京大學讀研期間展現出了驚人的創作能力。

其中最著名的小說,還是她在就讀期間寫下的《賣米》。這個小說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她的真實生活。故事的內容大致是由於主人翁的父母身體不好,因此家裡種田的面積並不是很大,但是好在她家米的質量較好,因此可以賣個好價錢。有一天身體不好的父親在田間耕作時身體不適暈倒了,主人翁和母親為了給父親買藥需要和收購商不斷周旋賣米。

主人翁和母親為了賣個好價錢,將上百斤的大米挑到城裡,但是由於沒有賣到預期的價格,只能再原封不動地把這上百斤的大米挑回家裡。這個 故事不僅是張培祥真實生活的映照,還反映出了一些社會現象。有的人可以斥巨資吃一頓豪華大餐,也有的人為了幾塊錢的米價而辛苦周旋。因此這部小說一經發表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不僅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還引發了人們對這一社會現象的思考。

許多人評價張培祥是才女,不僅是因為她創作能力驚人,更因為她在創作的同時還有多個電視臺的實習經歷。並且她曾經在北京電視臺參與節目的策劃和劇本的寫作,還在湖南衛視開設並主持了《新青年》專欄,在實習期間廣受好評。或許是生計所迫練就了張培祥的這一身本領,也有人曾戲稱張培祥是文學界的十項全能選手

天妒英才,24歲患白血病辭世

很多人都好奇,如此優秀的才女現在身居何處呢?很多人猜測張培祥不是有了更高的文學造詣就是轉行去做別的事情了,沒人能想到這位才女年僅24歲就香消玉殞了。當大家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都在感嘆天妒英才。

在非典爆發的那一年,張培祥的身體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現象。她開始頻繁發燒,並且經常感到氣喘和無力,但是由於非典的影響學校不允許學生隨意出門,因此也就沒有進一步的重視起來。後期她的病情愈發嚴重的時候,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她才走出校門進入北醫三院進行檢查。這一檢查也帶給了她晴天霹靂,她患上了急性白血病,身為家中頂梁柱的她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並沒有告訴家裡真實情況。

張培祥經常白天笑臉相迎,晚上自己一個人捂著被子哭泣。許多和老師同學、她合作過的報社、出版機構還有電視臺聽說這一消息之後紛紛表示要資助她的治療費用幫助她度過難關,醫院方面也表示要盡力醫治她。然而此時已經為時已晚,她早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進入了白血病的晚期。

2003年的時候,這位才女還是因為白血病而去世了。骨灰也按照她的遺願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留在北京,一部分由父親帶回她兒時成長的小山坡。楊培祥的父親為了懷念女兒,親手在半山坡上打造了一個小亭子。有時間的時候,父親就走到山坡上坐在小亭子裡陪著女兒。

小亭子裡還有楊培祥研究生時期的恩師曲三強為她撰寫的墓志銘。墓志銘中飽含了曲三強對她的不舍與祝願,曲三強希望她能夠在另一個世界中繼續她的文學之路,希望可以生活的幸福、快樂、自由,可以遠離塵世的紛爭和世態的炎涼。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將她銘記在心,希望她可以一路走好。

相關焦點

  • 自古紅顏多薄命
    讀了師兄的文章,不知為何我腦海中響起範雪君唱過的彈詞《秋海棠》選段:「自古紅顏多薄命」,範雪君如泣如訴的聲音,似乎唱盡了薄命女子悲哀而無奈的一生:未曾開口淚先零,待我把往事從頭細訴君……‍‍‍‍「恨不相逢未嫁時」、「自古紅顏多薄命」、「愛女一片慈父心」……眾多經典唱段,簡直像是範雪君自己在唱自己的身世,再加上範雪君多才多藝的表演,自然引得聽眾熱捧。今天說的《自古紅顏多薄命》中,範雪君就表演了《琴挑》中的一段「朝元歌」。
  • 自古紅顏多薄命,才女詩詞知多少
    自古紅顏多薄命,佳人流落青樓是無奈的悲劇。
  • 自古紅顏多薄命,身為才女,卻最終成為他人口中的「蕩婦」
    中國古代才人輩出,他們在文學領域勢如破竹,但是同樣巾幗不讓鬚眉,很多才女靠著過人的智慧與才華,為中國古代文學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北大才女《賣米》寫哭整個朋友圈,但您知道她是怎樣一個人嗎?
    ▼初中: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重點中學,卻讀不起書1979年10月6日,張培祥出生在醴陵市轉步鄉筱溪村老屋組,父親張元賢常年多病,母親曾再雲幼時患小兒麻痺症,一隻手幾乎癱瘓,又做過乳腺切除手術。生在這樣貧因家庭的張培祥6歲入小學,才到10歲時眼看就要輟學,好心的姑父姑母把她帶到自己所在的泗汾雙塘小學上高小。
  • 真的紅顏自古多薄命嗎
    「紅顏」一般多指年青貌美的女子。在我們所看到的文學、影視作品當中,「紅顏」多被描寫成命運悲苦、坎坷多難、結局悽悽慘慘戚戚的人物形象,也就有了對「自古紅顏多薄命」的認同感。那麼,「紅顏」就真的註定是「薄命」嗎?又是什麼導致她們「薄命」的呢?
  • 盤點八大紅顏薄命的香港女星,全都不到50歲,第三位只有18歲
    中國金牌反派配角計春華於11日去世,年僅57歲,其實和計春華一樣不到60歲就去世的功夫演員還有好多,諸如李小龍、林正英、邱建國、王群、傅聲、惠天賜、汪禹、江生等,不過我們今天不說這些,要和大家念叨一下八大紅顏薄命的香港女星。
  • 為什麼說「自古紅顏多薄命」?
    中國有句老話叫:自古紅顏多薄命。這句話是有它的淵源的。我國古代女子很早就學會了化妝,從古到今,中國人傳統意義中的美人都應該是「手如柔夷、膚如凝脂。」對於女子而言,白不一定是美,但是要美肯定要白。所以愛美的女子多會飽受這些毒物的摧殘,自然身體也遭殃。所以有了「自古紅顏多薄命」的說法。
  • 被譽為最美「趙敏」的她,遭父親性侵自殺,自古紅顏多薄命,惋惜
    俗話說得好:自古紅顏多薄命,而劉玉璞就是這些紅顏中的一個。出生在軍人家庭的劉玉璞,從小就被父親以軍人的標準對待;劉玉璞還曾爆料說:小時候每次洗澡時,門是不能夠上鎖的,因為每次在她父親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對她拳打腳踢、棍棒交加;所以每次見到父親之後的劉玉璞,都會嚇得渾身發抖,舉足無措;在劉玉璞的童年裡面,他也從來沒有體會過什麼叫做父愛如山。
  • 「封面女郎」風光無限,惜數「紅顏」之薄命~
    2.美國版VOGUE史上最年輕的的封面女郎,破天荒的選了Cardi B的女兒,Kulture,登封時只有1歲3.美國娛樂新聞網站《TMZ》報導,2011年期的前美國知名雜誌封面女郎美國女模特艾希莉·馬汀利,4.16日在家中自殺身亡,年紀僅為33歲,本有大好年華,卻留遺書撒絕人寰。皆凡封面紅顏始終萬眾追迷,媒體流量高潮迭起。
  • 寒門才女張培祥:生命止於24歲,北大為她辦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卻不曾想一場噩耗來襲,24歲患病去世。去世之後,不僅有北大為其辦追悼會,更有撒貝寧致悼詞。 但即便張培祥再努力也改變不了家庭的經濟狀況,在她10歲那年,因為家裡實在拿不出錢供他讀書,只得從學校輟學了。
  • 古語「紅顏女子多薄命,福人出在醜人邊」,有何道理?
    《增廣賢文》有言:「紅顏女子多薄命,福人出在醜人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長相絕美的佳人,往往福薄命苦。而長相醜陋的女子,卻偏偏可以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自古以來,「紅顏薄命」的說法就一直流傳於民間,不管是古代的文學記載,還是如今的影視作品,在書籍和銀幕上所呈現的畫面裡,紅顏女子永遠是以一個命運桀驁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 俗話說:「紅顏多薄命,福在醜人邊」,為什麼「醜人」會有福呢?
    人們常說:「紅顏多薄命,福在醜人邊」,意思是長的漂亮的女人一般都命運坎坷,而長得醜的女人反而都是有福之人,但是男人都喜歡漂亮的女人,為何福氣都在「醜人邊」呢?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紅顏多薄命有一個成語叫「紅顏禍水」,意思是長的漂亮的女人不僅不是福氣而是禍水,其實翻開歷史就會發現,但凡長的特別漂亮的女人,大多都會成為有權有勢之人的爭奪對象,有爭奪必然會產生矛盾,比如「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就是吳三桂為了得到陳圓圓而引清兵入關的故事。
  • 《西鶴一代女》紅顏怎樣煉成薄命的
    自古紅顏多薄命非一句人道立場上的同情語,而更似偈語陰魂不散地糾纏著等級制度下低層女性的一生宿命。片中女主人公春子命徒多舛的坎坷一生給紅顏薄命作了悽苦的註解。導演用隱忍但悲恨洶湧的基調拍攝了這部女性題材的現實主義佳作,時代劇的形式是對封建體制和禮教的針砭,而任何時代背景下的女性命運是藝術家的眼光始終注視著的。
  • 她18歲考入北大,24歲去世,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舉辦葬禮
    娛樂圈的眾多明星除了演技出色之外,他們的學歷也是非常優秀,不是北京戲劇學院,就是上海戲劇學院,甚至有些明星還是清華、北大的研究生之類。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才女——張培祥。讓這個本身就貧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她的父親患上了重病,母親則是從小就患有小兒麻痺症,這一切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 自古紅顏多薄命,你所不知的威爾斯王妃黛安娜
    黛安娜王妃黛安娜1961年7月1日出生於一個英國國王后裔的伯爵家庭,上有兩個姐姐,在她3歲時弟弟出生。1968年黛安娜父母離異,少不更事的黛安娜既要照顧自己又要照顧弟弟。14歲時她進入了她母親和兩位姐姐曾就讀的學校,但成績不理想,因兩次考試不合格,被送往瑞士繼續升學,但不知何故,6周後返回英國。據朋友表示,黛安娜覺得自己很可憐,很有挫折感。回倫敦後,黛安娜當上了保姆,稍後又到幼兒園當了教師,過上了無拘無束的單身生活。但這種生活很快結束,1977年1月,在一次狩獵活動中,黛安娜與英國王儲查爾斯相遇,後者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不久兩人產生愛情火花。
  • 《傾世妖顏》願為紅顏衝冠怒,未料紅顏多薄命
    自古以來,有關"紅顏"的話題總是綿綿不休,無論是"紅顏禍水",還是"紅顏多薄命",都讓人感覺到,身為一個亮麗的女子,所要背負的擔子太重太重。已經於9月27日在騰訊視頻上線的古風劇《傾世妖顏》,同樣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關"紅顏"所引發的權謀與愛情故事。
  • 為啥說長得醜活得久,紅顏則薄命呢?
    前段時間,一個長得醜活得久的歌曲火了,不僅得到了眾多的肯定,還引襯出古時候的「紅顏薄命」這一詞,那為什麼長得醜活得久,長得帥老得快,紅顏則薄命呢?其實吧原因也很簡單呢!圖片來源網絡其次,紅顏多薄命這一說也是多出於古代,那時候帝王的強權,江山美人,怎麼可能不迷戀。但是有的原本不屬於自己,那怎麼辦,基本上是得不到的寧可毀掉,這也是古時紅顏薄命所來。
  • 9歲女孩患白血病,媽媽白天工地打工晚上擺攤理髮掙化療費
    9歲女孩患白血病,媽媽白天工地打工晚上擺攤理髮掙化療費 7月18日,山東濟南。
  • 她是聞名全國的紅樓才女,24歲早逝,北大竟在八寶山為她辦葬禮!
    張培祥是一名資深的紅樓愛好者,為了解決自己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來源,她拿起了手中的筆,短短幾年,便寫出了《紅樓十日談》、《飛花讀紅筆記》、《大話紅樓》等多部文集,一時間風靡全國高校的bbs,成為炙手可熱的紅樓才女!此外,她還翻譯了《所向披靡———打造卓越團隊17條法則(美國)》、《你像你的狗一樣快樂嗎?》
  • 自古紅顏多薄命,「最美瓊瑤女郎」,在大紅時遭遇空難葬生大海
    20歲出道進入演藝圈,因為清純甜美的形象,受到當時臺灣華視娛樂公司的力捧。據說當年準備拍攝瓊瑤劇《婉君》需要挑選演員時,華視力推王玉玲,瓊瑤本人見過王玉玲以後,更是一眼相中她。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王玉玲是片約、廣告代言不斷,並出演了多部熱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