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左」這詞竟是我天朝自創!中國終於向西方逆向輸出了價值觀

2021-02-25 INSIGHT視界

有個詞中國網友流傳很久了,那就是…白左。沒想到,今天已經能在搜羅網絡用語的英文在線詞典urban dictionary上查到了。而對於白左的解釋還是咱們中國作者做出的呢!這次,中國終於向西方逆向輸出了一次價值觀,跟著主頁君來看看這到底怎麼回事吧。

提到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影響,很多讀者都會開始唉聲嘆氣,縱觀娛樂產業,好萊塢日漫KPOP,哪個都比國產的強啊….咱們天朝什麼時候能夠入主西方文化

不過最近,天朝網文在外國大火,幫我們扳回一城!!誰說咱們天朝沒有文化輸出!《鬥破蒼穹》《盤龍》《逆天邪神》等等,這些網文都在外網上有強大的讀者基礎,甚至還有美國小哥因為看天朝網文戒掉了自己頑固的毒癮...

這療效,堪比老乾媽啊。

不過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Naive!我天朝文化博大精深,怎麼可能止於區區起點文?這不,就在一周前,又有一波咱們的中國特色走出了國門,這一次,是一個詞

隆重介紹(其實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

等等,啥?這是,『白左』??是的,你沒有看錯。給你講個鬼故事,以後嘲笑自己的liberal美國同學為『白左』時要小心了呦。人家沒準對這個詞的理解比你還清楚,不信看看下面的英文釋義

主頁君身為中國人,都不敢說能把『白左』這個詞總結的這麼精妙簡潔。瞧瞧這定義,如此翔實嚴密,還有造句用法也非常合理,就連urban dictionary都有這麼嚴謹的時候,美帝人民看來真的是對這個詞非常有共鳴啊

Reddit、Twitter等大型社交網站上也都有討論,隨手一截就是一片網友在拿它做造句作業

jerbullfrog: 臥槽!我現在開始喜歡中國了!!哈哈哈不過說真的,就是很搞笑啊,完全正確嘛,連中國人都在笑話美國這裡左翼的虛偽了。

主頁君:中美友好靠白左?哈哈哈哈哈~

@Flatland_USA:  白左死活看不清自己,然而中國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人民看的明明白白。

這位美國兄弟,承讓,承讓啊。不過確實,白左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總是活在自己的泡泡裡,不能設身處地想想泡泡外的世界。

@bicyclo222octan:中國人發明了一個種族蔑稱:#Baizuo 翻譯過來是 #白色左。它主要描述被洗腦了的愚蠢白人自由主義者

一針見血啊有木有,不過主頁君發現:只要一涉及政治話題,大家好像都喜歡互相攻擊對方被洗腦……原先以為『你被洗腦了』只是外媒針對天朝的專利攻擊而已。

@spinaway17:他們是一幫虛偽的人道主義者,倡導和平與平等只是為了『滿足他們自己的道德優越感』#baizuo

@imsiriust:連『共產黨』#中國人都討厭西方左翼分子 #Baizuo #知乎 #先進 #自由主義者 #左翼 #正義之士(Social justice warriors) #中國

這位似乎是個中國通,打了一串tag裡面居然還有知乎……不過,可以感受到美帝人民激動的情緒。

@CirqueElectric: 瘋狂的德國人要讓他們的#baizuo 總理留任!

這確實是有點瘋狂了.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改名德意志斯坦了。

以上對於白左話題的反響之熱烈,連Fox News電視臺都驚動了....Fox名嘴卡森(Tucker Carlson)在他星期二的主播節目Tucker Carlson Tonight中介紹了紅色中國眼中的美國左翼文化,並在節目的末尾介紹了『白左』該詞。卡森的介紹全文如下:

作為美國全部左傾的主流媒體中的一股清流,Fox News這次依然站在了川普(以及我們)這邊


——卡森以這樣一句評論做了整個節目的結束語:

『川普曾經說過『中國人在笑話我們』,而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這話說的有多么正確。』

據介紹:該詞被推廣給美帝人民,還要歸功於一位中國作者於5月11號發表於openDemocracy上的一篇文章,該文矛頭直指中國網民對白左的過度仇恨,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熱議:

除了白左,還順便(有立場地)科普了一下『聖母』即站在道德高峰上用聖母光環普照人間

雖然是介紹性文章,張女士還是在文章中加入了自己鮮明的立場,表示堅決批判國內的這種輿論氛圍,認為這是對左翼思潮進行汙名化、妖魔化。在文章的末尾,她宣稱,

中國政府以僱傭大量網絡水軍(被稱作五毛黨)著稱 (原文: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en known to hire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et commentators』 (known as the 50 cent party))』………

在文章下的200條評論中,還可以見到作者關於廣州黑人問題的一些見解。看來張女士的數學很好,只要基數大(廣州總人口1400萬),4000個黑人根本不是事兒。。。

鑑於作者在原文中就已經展現出的『白左』價值觀,這樣的結論也是hardly surprising呢.well……..科科。就不評論了。

當然,為了反政治正確而反的『政治錯誤』是絕對不可取的。政治正確有的時候確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但話說回來,『白左』一詞中蘊含的對西方價值觀裡的一些嘲諷,未嘗不是一種對其金玉其外的表象的揭穿。俗話說『兼聽則明』,多聽聽來自對方世界的不同觀點,多接觸接觸與自己不一樣的價值觀,不管是於天朝人民還是於美帝人民,都是有利無害的。

本文系原創稿件,歡迎更多有想法的出國黨小夥伴們向主頁君的郵箱:weinsight@163.com 投稿,主頁君每天都會查看的哦!歡迎分享到朋友圈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相關焦點

  • 標籤化的「白左」:一種中國式想像
    中文網際網路能檢索到的最早使用「白左」一詞的文章來自於2010年的人人網用戶「李碩」,他在《西方「白左」和中國「愛國科學家」的偽道德》一文中使用「白左」一詞,用於描述1949年以前對共產主義革命抱有同情態度,而來到中國幫助中國革命的外國左翼青年。「李碩」在文中對於這類人是抱持一種諷刺態度的,此處的「白左」沾染了一種貶義的、否定的色彩。
  • 「白左」社會適合避難嗎丨硬核生存指南
    這就給一些危害社會的非主流的奇葩或骯髒思想,提供了可以藉機顛覆社會秩序的機會。並最終導致整個社會陷入爭鬥和混亂。例子:中國的公知。白左雖然最初指白人,白左這個詞卻是中國創造的。而白左也通常只在中國人的吵架中普遍使用。美國人開始也不大明白白左的含義,後來他們明白了,還有fox電臺主持人專門給美國人普及什麼是中國人說的白左。
  • 中國· 新文藝復興,始於「漢服」
    可以說,近百年的中國是一個將務實主義發展到極致的國家,這在以前封建王朝時是難以想像的。就拿晚清來說,慈谿自大的向「全世界」宣戰,鹹豐對國事不暇深求。整個社會的運轉都依靠著前人經驗與聖人之言,「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觀點甚至在一些官員看來仍舊適用,似乎只要道德文章做好便能天下大吉。
  • 劉亦菲 成為「中國公主」之前
    在很多北美影評人眼中,這部《花木蘭》之於中美合拍片的裡程碑意義,不亞於18年前的《英雄》——如果說後者是第一次將中國電影的西方印象剝離於傳統武俠之外,向那個崇尚個人自由主義的西方世界展現了一場來自東方江湖與廟堂間的對話,那麼《花木蘭》所追求的,則是在集體主義回流個人主義的背景下,好萊塢電影公司首次將一位具有獨立象徵的中國女性以絕對的「
  • 我們和《天朝渣男圖鑑》的創作者聊了聊
    這首翻唱源自著名音樂劇《芝加哥》的選段「監獄探戈」(cell block tango),原作是六個女囚犯殺死丈夫的故事,這一版借鑑了這一設定,以「胡同」「薩克斯」「龜兒子」「嗶嗶」「十四樓」「妹兒睡著」的關鍵詞引出了源自中國真實事件改編的六段「謀殺渣男案」。
  • 因為中國,世界越來越不西方了,西方也越來越不西方了?
    西方國家逐漸失去了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世界局勢逐漸脫離西方國家的控制。西方越來越不西方化,這是西方國家內部的衰落和離心。不是某個國家的發展造成的。什麼是「西方」?「西方」是一個帶有冷戰後心態的概念。它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包括歷史沿革、地理位置、哲學文化、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和不同的利益。
  • 從「戰狼」到「八佰」,一場知識分子與普通國人情感撕裂!
    當我看了電影「八佰」後,在微博、豆瓣、知乎平臺看大家的感想和評價時,一些背景介紹為某大學教授、研究員或某知名媒體人能問出一些類似「為什麼要綁著炸藥包跳樓?」的話語後,我似乎有點明白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各種西方文化一股腦進入這個相對閉塞落後的國度,對國人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學校、社會形成了留學美歐的熱潮,漸漸讓他們形成了以美歐體系為標準的價值觀,而這類電影直接挑戰了他們的認知,因此他們必須找一個方式把這類電影歸於一類,並在談話節目或網絡上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對這類電影進行一種戲謔譏諷式的評論,久而久之,當人們聽到主旋律電影時或多或少都會排斥,票房就可想而知了!
  • 對中國的「莫須有」報導是西方新聞界最大的醜聞
    這當然也更要求媒體真實客觀,記者面對內心的良知。須知「第四權力」的偉大和從容不是來自其他,而是來自於它對真實世界的努力陳述。2018年10月4日,全球最大財經資訊服務商彭博通訊社旗下的《彭博商業周刊》發表了一篇封面報導。
  • 「小丑竟是我自己」是個什麼梗?
    當時山泥若、炫、OttO 三位遊戲主播天天在直播間裡玩梗,如果你最近有看 LOL 直播的話,你會在彈幕裡隨處看到,「像個沙口一樣,真可憐」這句話。 後來這個梗終於從遊戲圈火出圈了,我們才能看到現在的各種版本。
  • 【每日一詞】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又,明·王熙書《滿江紅》詞碑作「朝金闕」。【韻譯】:我怒髮衝冠登高倚欄杆,一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抬頭望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壯懷激烈,三十年勳業如今成塵土,徵戰千裡只有浮雲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御著一輛輛戰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營壘。
  • 《死侍2》聯名《我愛我家》?!為了來天朝,這電影也是拼了老命....
    一提起超級英雄,相信很多小夥伴腦海中便會浮現出三個字——「偉、光、正」。誰能想到2016年,《死侍》的出現居然顛覆了這一形象,直接打破了大傢伙對「超級英雄電影」的固有印象。不僅名字很「天朝」中國風海報也很「喜慶」不得不承認
  • 臺灣內部--借「第四權」之名的糖衣毒藥
    上一篇我們談到臺灣民粹化的脈絡過程,滿多人質疑我發這樣的文章在大陸,意義其實不大,但其實我心裡的目標人群是兩個,一個是在大陸生活的臺灣人,另一個是對西方價值觀抱有幻想的大陸同胞,這波疫情及黑命貴美國的德性,在結合臺灣內部民粹化的悲哀,足夠讓人思考西方價值觀
  • 幾米音樂劇《向左走 向右走》
    1999出版至今的超人氣幾米繪本《向左走向右走》劇情講述一男一女住在同一幢大廈,因2人每天出門時一個習慣向左走、一個習慣向右走而錯過對方,最後終於浪漫邂逅,但之後卻突然杳無音訊的愛情童話。2008年首度改編成舞臺劇,由演員張鈞甯、陳柏霖、楊佑寧演出,2010年由歌手許茹芸、品冠主演,2013年魏如萱、蔡旻佑主演,今年是第四度搬上舞臺。
  • 《天朝渣男圖鑑》&《芝加哥》
    這首翻唱源自著名音樂劇《芝加哥》的選段「監獄探戈」(cell block tango)原作是六個女囚犯殺死丈夫的故事這一版借鑑了這一設定以「胡同」「薩克斯」「龜兒子」「嗶嗶」「十四樓」「妹兒睡著」的關鍵詞引出了源自中國真實事件改編的六段「謀殺渣男案」。
  • 「中國隊長」 我選吳京
    無數復聯英雄們,搭載美國濾鏡,在各國瘋狂輸出美式價值觀,收割粉絲。這就是中國電影工業一直被好萊塢吊起來打的根本原因!自娛自樂,根本不管大眾想看什麼。好在讓吳京賣房拍攝的《戰狼1》,戰績不錯,取得了5.25億的票房。
  • 叢日雲:西方知識界的獵巫行動
    所以,你要知道,他們是用這種「全球主義」或者「世界主義」來批評川普,從這個標準來看,川普就是「種族主義」,就是「排外主義」。西方進步主義者、激進的左派正在推動著西方社會全面走向「民粹化」。這種民粹主義是原來的大眾民主在走向衰敗的一個綜合症。如果繼續推動西方朝這個方向走,那就是民粹主義。民粹主義已經成為西方主流的媒體輿論,西方的民主制度、民主理論、民主文化,整體上都有一個向民粹主義發展的趨向。
  • 「瘋狂的亞洲富豪」能意味著亞裔在好萊塢崛起了嗎?
    好萊塢這兩年圍繞「性別、種族與性向」的平權運動聲量日隆,一些開創性的影片順勢出爐,引起矚目立下標杆。例如三名黑人女主角的「隱藏人物」衝擊小金人、黑人+同性的「月光男孩」登頂奧斯卡,同性+出櫃的「愛你,西蒙」進入主流院線,全女星陣容的「瞞天過海:美人計」替代十一羅漢,更不用提的第一位黑人超級英雄「黑豹」了。
  • 硬漢「雷神」的獨家健身理論,和他自創的健身APP|Class Weekly
    作為初代復仇者聯盟成員「最後的集結」,現象級IP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中國大陸的上映時間已正式定檔4月24日,領先北美2日,這也是中國大陸首次領先於其他地區上映。
  • 日語近義詞辨析「向け」「向き」
    今天的日語近義詞辨析欄目中,我們來講講日語裡兩個類似的接/尾詞「~向け」「~向き」。它們都可以接續在名詞後面,表示「面向~的」,「適合~的」,比如:この映畫は子供向けの映畫だ。那麼這裡的「~向け」就是「以特定的人群為對象,有意識地策劃、製作某事物或某種活動」的意思,強調人為的動作。而第二句是說「這是一部成人/向的動畫。」它描述的是這個動畫本身的性質,比如我們可能會想到一些少兒/不宜的情節。
  • 「推薦」關於西方總統、首相、領袖的10部電影
    吃瓜之餘不得不讚嘆這西方言論自由下的戲可真不少呀!借著這熱鬧勁兒,「星期五」來推它10部關於西方首腦的電影吧,。這些電影黑總統的讚美總統的不等,正面寫和側面寫的不等,直擊人性的和借人評價體制的也不等……但願娛樂之餘,它們能為大家補補政治歷史課,順便對西方總統領袖的概念有個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