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做好歷史建築修繕保護和利用酒店配套多種業態齊發力

2020-12-28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揚子飯店

頤和路

  重要近現代建築保護和利用也是安居集團運營的重要板塊。

  日前,由國際品牌米思瑞諾主辦的《百年霓裳展》主題活動在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赤壁路5號舉行。活動展陳了百年以來中外流行服飾樣品及服裝製作工藝工具,向觀眾分享了關於服裝設計、高級定製以及時尚本身的理念。該活動是赤壁路5號院落修繕後舉辦的首場活動。另一處莫幹路2號也即將進入修繕後的首開。

  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是國家首批公布的30處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街區總面積35.19公頃,分為13個片區,共285處院落,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綜合考慮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院落特色、綜合利用等多方面因素,計劃開放79處院落,由安居集團旗下頤和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公司負責實施修繕。眼下,該公司正在推進第11、13片區的更新改造工作。

  街區的歷史文化內涵得到了充分探究。頤和歷保公司委託南京古都學會牽頭對街區的歷史文化要素進行深度挖掘,目前已完成30萬字研究成果,內容涉及具體建築的相關史實和數據以及名人逸聞軼事。成果終稿已於10月27日通過專家評審會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研究成果定位準確、數據詳實、價值突出,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

  在建設和修繕之外,安居集團的資產運營也是處處開花。日前,安居集團「頤和」品牌繼頤和公館、頤和揚子飯店、頤和芥子園、隱逸水街以及鹽城大洋灣等項目之後,首次走出江蘇,在雲南大理巍山古城再添一個文化主題精品酒店項目——「頤和·耘熹進士第」。

  成立短短7年,頤和品牌就以獨一無二的選址、獨具匠心的設計、獨特文化屬性的打造以及完善的品牌服務標準,在市場中獲得良好的口碑及客戶認知,已逐漸成為高端精品酒店的標杆與象徵,品牌影響力和項目拓展能力不斷提升。

  除了「頤和」品牌的不斷開疆拓土,服務保障房的商業配套項目也逐個推出。

  8月8日,由安居集團旗下資產公司負責引進和運營的丁家莊二期悅·拾光商業中心盛大開業,填補了該片區綜合商業體的空白,為居民增添了一座購物休閒的娛樂場所。

  據介紹,自2018年以來,資產公司潛心研究四大片區商業業態統籌和品質升級,針對商業不同功能,逐步形成了以「頤和」為主系的「惠民坊」「時光裡」「悅鄰匯」「生活廣場」四大商業品牌產品線。

  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未來一段時期內,資產公司將持續深化落實片區商業產品線打造,逐步引進更多、更優的服務配套,為片區住戶提供高品質服務,打造品質商業圈,樹立安居商業運營標杆項目。

相關焦點

  • 瀋陽將修繕懷遠門等14項重點建築
    近日,瀋陽市盛京皇城綜合保護利用工作方案印發,今年開始,瀋陽將利用三年時間實施19類「88+N」項目推進皇城綜合保護利用,「確保三年內高質量完成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街國家步行街及歷史文化名城項目實施等目標」。
  • 頂著安全帽遊走在腳手架間 看建築遺產如何保護修繕
    鵝卵石、清水磚牆、斬假石、水刷石等建築外牆工藝有何不同?上海文物建築遺產修繕保護和活化利用有何秘訣?大家可以從《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中找到答案。  正值上海被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4周年,也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工程行業協會成立一周年之際,「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將於12月19日在閔行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展覽將持續4個月。
  • 推進名泉保護修繕,泰山景區完成泉井開發保護利用13處
    泰山山泉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雙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泰山景區管委會對泰山名泉進行全面摸底,加快推進名泉保護修繕工作,目前已完成13處泉井的開發保護利用。△改造提升後的玉液泉周邊2018年,泰安市首部地方性法規《泰山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條例》頒布,將保護泰山名泉及泉瀑、泉潭形成的自然景觀列為重要內容,保泉護泉的各項措施進一步得到落實,一大批歷史名泉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得到恢復和治理,泰山名泉走上了依法保護的軌道。
  • 遠洋集團「建築健康」全國巡禮落地深圳 「春牛堂」保護修繕工程...
    遠洋集團「歷史文物建築是一座城市精神風貌與價值取向的生動展示,修繕保護深圳明清文物『春牛堂』,體現了我們對於深圳歷史文化傳承與共生的美好期許,也希望能夠為這座現代化城市延續新春天的故事。」隨著「建築·健康」產品在全國布局的不斷拓展,「建築·健康」的內涵也隨之延展和升級,今年發布的《遠洋集團健康建築體系1.1》更加注重建築的人本關係與建築本體的健康體系化實踐。而這一理念與體系,不僅在住宅領域,更在辦公、商業等業態中得以延展落地。位於深圳前海窗口的遠洋濱海大廈,則是遠洋健康建築理念與體系迭代升級的全新之作。
  • 百年建築陳廉伯公館修繕完成
    陳廉伯公館位於龍津西路沙地一巷36號,已有百年歷史,其內的大型螺旋樓梯曾被譽為「廣州最美旋轉樓梯」。然而,因維修不當、自然侵蝕等因素,公館長時間荒廢。2016年,荔灣區政府委託建築團隊對陳廉伯公館進行修繕設計,於日前修繕完成。公館修復難度如何?何時面向公眾開放?將作何用途?
  • 成都:有機更新,讓歷史建築「活在當下」
    今年,《成都城市有機更新實施辦法》出臺,明確要求對歷史建築進行全方位保護,提出「在城市有機更新中融入現代城市發展理念,推動歷史文化保護與文化、旅遊、體育、商業等行業融合發展,鼓勵、支持對保護保留建築進行活化利用」。  時光荏苒,歲月滄桑,這些從歷史煙塵中走來的老建築,如何在當下綻放新生?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幾處老建築,探尋城市有機更新究竟是如何再次賦予它們全新生命力的。
  • 傳承歷史文脈 留住城市記憶——仙遊縣推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經濟...
    □湄洲日報記者 陳祖強 通訊員 張力 文/圖  仙遊縣統籌做好文物古蹟和歷史風貌保護,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係,積極培育鄉村文旅新業態,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中,不斷提升幸福感、增加獲得感。  走進仙遊,就如同踏入了一座館藏豐富的露天博物館。
  • 《百載重光》展,讓你感受上海建築遺產是如何保護修繕的
    為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推廣上海在城市更新中加強建築遺產保護利用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經驗,充分發揮文物保護成果惠及社會的積極作用,弘揚工匠精神,彰顯民族自豪感,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文物局)指導,上海市文物保護工程行業協會和閔行區文化和旅遊局共同主辦,閔行區博物館承辦的
  • MEM知者行|走進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
    但現在的它,隨著保護與利用工程的啟動,正在蝶變重生!此次保護與利用,將按照「突出文物保護、做到安全改造、注重應急避難、兼顧群眾健身」的原則,以傳承體育歷史文脈、提升城市品質為目標,一方面對體育場本體進行保護性修繕加固,另一方面對體育場地下和外廣場空間進行整體打造,完善配套功能、豐富健身項目、提升環境品質。
  • 歷時四年,百年建築陳廉伯公館修繕完成
    2010年,實施荔枝灣湧揭蓋復湧工程時,水利廳職工遷出,此後該建築處於閒置狀態。 荔灣區住房和建設局二級調研員江偉輝介紹,之所以一直沒有開始修繕,是因為公館建築內部破損嚴重,原貌難以辨清,「職工宿舍時期除了在建築內部加建分隔空間的牆體外,原建築的四坡屋頂被改成平屋頂,花園的部分園地被加建亂建,地板、門窗、灰塑等破壞都很大,修復難度極高。」
  • 鯉城區全面加強古街區、古建築保護利用
    近年來,鯉城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通過「U」形面整體保護提升、引入多元文旅業態、舉辦系列文旅活動、開啟古城「夜經濟」模式等,用心用情,致力於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利用,新門街、西街、金魚巷等一批特色街區運營出效、盡顯魅力,成為網紅旅遊點、引流新爆點。今年,鯉城區啟動中山路及周邊商圈業態提升工程,將通過分片區提升、景觀式修復、新業態調整等方式,讓老街古巷煥發生機。
  • 「廣州最美旋轉樓梯」回歸 百年建築陳廉伯公館修繕完成
    這是剛完成修繕不久的陳廉伯公館。陳廉伯公館位於龍津西路沙地一巷36號,已有百年歷史,其內的大型螺旋樓梯曾被譽為「廣州最美旋轉樓梯」。然而,因維修不當、自然侵蝕等因素,公館長時間荒廢。2016年,荔灣區政府委託建築團隊對陳廉伯公館進行修繕設計,於日前修繕完成。公館修復難度如何?何時面向公眾開放?將作何用途?
  • 2000多年歷史的保山板橋青龍街將於6月底啟動道路保護修繕
    6月10日,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隆陽區板橋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工程將今年6月底正式啟動,預計今年年底完工。新聞發布會現場 隆陽區委宣傳部 供圖青龍街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永昌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是中原文化進入永昌、傳向西方的第一大驛站,有「迆西第一大集市」之稱。青龍街老式店鋪林立,居民集中,沿街兩側100多座民居、民宅的歷史風貌保存完整,形成了獨具生態文化、建築文化和馬幫文化的風貌,是雲南省內保留較為完好的古鎮之一。
  • 專家:挖掘歷史蛛絲馬跡
    >  「海口騎樓老街何日復春」系列報導一:網友吐槽海口真的騎樓老街比不上假的  編者按: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是海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積累起來的文化精髓,它蘊含著中西結合的中國(南方)建築藝術文化、南洋文化、儒教文化、佛教文化、紅色文化,海洋文化等諸多文化內涵。
  • 北京:鼓勵將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向公眾開放
    分布於鐘樓、鼓樓和永定門城樓的傳統城市軸線及其兩側的歷史建築和道路,以及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都被納入保護範圍。同時要求保證景觀視廊內視線通暢與景觀協調,突出中軸線的空間統領地位。鼓勵遺產向公眾開放,並適時採取預約、限流等措施對其進行保護。 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對象包括三個部分 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包含哪些範圍?
  • 關於做好環島旅遊公路和驛站旅遊業態規劃的建議
    ,您提出的《關於做好環島旅遊公路和驛站旅遊業態規劃的建議》(第0131號)收悉。對於已開發建設旅遊度假區引導其豐富旅遊產品服務,儘量在現狀基礎上採用建築功能改造、海岸資源開發等措施配套旅遊服務設施,增加水上運動、水上樂園以及婚慶旅遊等產品。對於未開發或正在開發建設的旅遊度假區制定明確的負面清單,嚴格控制用地比例,降低居住用地比例,避免旅遊產業變為房地產,為旅遊產品業態配置留出空間。
  • 南潯致力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讓千年文脈流淌不息
    善璉鎮內水系發達,石砌河岸,盡顯江南水鄉風韻,是中國湖筆文化和蠶文化的發祥地,擁有「湖筆製作技藝」和「含山軋蠶花」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近年來,該鎮深入挖掘推廣蠶桑文化,不斷探索湖筆文化與書畫藝術、研學研修、大眾旅遊相融合的發展新路徑,為群眾提供公共服務空間,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 南京地鐵車站商業配套要「上新」:主打餐飲、百貨、酒店等業態
    地鐵站作為交通樞紐,其便民服務功能也很重要,與之配套的地鐵商業區就承載著這些功能。目前,南京已經開通運營10條地鐵線,日均客流量超300萬乘次。像新街口、張府園等車站就引進了餐飲、零售業,拉動消費、服務廣大乘客的同時,也反哺著地鐵發展。接下來,還有哪些地鐵站會增加商業配套?
  •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配套規劃有關情況舉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20年9月27日(星期日)下午14:00,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配套規劃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文旅部、文物局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介紹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配套規劃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有關情況。發布會實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