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歷史的保山板橋青龍街將於6月底啟動道路保護修繕

2020-12-24 雲南網

6月10日,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隆陽區板橋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工程將今年6月底正式啟動,預計今年年底完工。

新聞發布會現場 隆陽區委宣傳部 供圖

青龍街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永昌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是中原文化進入永昌、傳向西方的第一大驛站,有「迆西第一大集市」之稱。青龍街老式店鋪林立,居民集中,沿街兩側100多座民居、民宅的歷史風貌保存完整,形成了獨具生態文化、建築文化和馬幫文化的風貌,是雲南省內保留較為完好的古鎮之一。

青龍街急需進行全面修繕 隆陽區委宣傳部 供圖  由於多年風雨侵蝕和部分人為因素影響,青龍街部分古道凹陷,石板破損,管網建設不完善,保存現狀不容樂觀,給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急需進行全面修繕。

2018年以來,隆陽區相關部門先後聘請相關專家多次實地勘察、調研,編制完成了《隆陽區板橋鎮板橋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工程方案》,同年5月26日,省市區專家評審組對該方案進行了評審,12月12日,對修改完善後方案進行了批覆。2019年,該項目納入了保山市2020年10項重點工作督查,並同步納入《隆陽區2020年10項重點工作》和40項重點項目。

夜晚青龍街 隆陽區委宣傳部 供圖  隆陽區板橋鎮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工程總投資概算1267.63萬元,起於板橋鎮青龍廣場,向北延伸,交與板橋鎮北津街,止於青龍北街,全長767米,重點圍繞石材路面鋪設、排水改造、管線架空入地、及增設綠化、照明燈等附屬設施組織實施。

「經過相關專家反覆論證,此次修繕重點圍繞板橋悠久歷史文化,結合地方特色優勢資源,根據青龍街道路殘損現狀,按照『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 』四保存原則,遵循歷史照片、文獻描述,堅持修舊如舊、原樣修復,盡最大努力恢復青龍街歷史風貌,凸現歷史文化內涵。」隆陽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海表示,由於青龍街大部分原材料破碎,需要更換部分新材料,經過篩選最終選用跟原材料顏色相近,抗壓性、抗腐蝕較強的玄武巖,經過做舊燒制,交替鋪築。

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蹟在青龍街得以完整保存隆陽區委宣傳部 供圖  幾百年來,隨著時代變革,青龍街也歷經興衰,但各種文化、習俗在這裡都得到了交流和傳承。青龍街不同於別的街道縱橫交錯,而是南北蜿蜒延伸,十分方便過往商旅購買物資。兩邊商鋪臨街而建,前鋪後院,完美解決了經商和日常生活的融合。現存房屋建築風格多為清未、民國初期樣式,青瓦屋面,高低錯落顯得古樸雅致。街道路面選用當地青石板和彈石鋪設,南北貫通,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

如今的青龍街依然店鋪林立,雜貨店、裁縫鋪、餐館、茶館鱗次櫛比,使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蹟得以完整保存,形成了以絲路文化、馬幫文化及古民居建築為主的文化旅遊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雲南網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相關焦點

  • 雲南保山千年板橋古鎮青龍街將於6月底啟動道路保護修繕
    雲南經濟日報訊(張楊軍) 6月10日上午,保山市隆陽區人民政府舉行「板橋鎮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新聞發布會。據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的隆陽區板橋古鎮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工程將於6月底開工,計劃工期180天,項目總投資概算為1267.63萬元,預計2020年底前完工。
  • 保山板橋青龍街將於6月底啟動道路保護修繕
    6月10日,記者從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隆陽區板橋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工程將於6月底開工,項目總投資概算為1267.63萬元,計劃工期6個月,預計今年年底前完工。板橋鎮是保山市域旅遊的重要目的地,也是國家級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旅遊小鎮、保山市創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重點打造鄉鎮、隆陽區政治、經濟、文化重鎮。青龍街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是著名的永昌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中原文化進入永昌、傳向西方的第一大驛站,有「迆西第一大集市之稱」。
  • 「古國文明的痕跡,寧靜致遠的山水」——保山板橋青龍街
    板橋古鎮的青石板街在保山城的北邊,坐落著板橋古鎮,歲月悠悠,當我再度踏上那熟悉的青石板路,心中便是另一番滋味。學校還沒開學,我的假期依然在繼續,此時的板橋青龍街銜接著雨季,那如銀色絲線的春雨輕柔地飄灑在古老的石路上,不一會兒又被和煦的春風吹乾了。五月的風颳起了遠處廟簷上的金鈴,「鈴鐸繒幡,微風搖擊」,是那清脆悠長的聲音。七旬老人享受著悠閒的時光板橋古鎮曾是絲綢古道上的重要驛站。相傳,在東漢時期,以商為市逐步在板橋出現長街。
  • 青龍街和它的兒女們
    歷史上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板橋至今仍保留著古鎮的特色和特有風韻。青龍街長875米,寬8.6米,古道歷史留下一串串馬蹄的印跡,石板路依舊,古色古香。青龍街兩旁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是外向型鋪面和內聚型住家的前店後宅式的傳統民居,格局多為小面寬、大進深,戶與戶多同梁和柱,部分為借梁生柱和靠牆主柱,雙面飛簷,形式古樸。通過河上的多座橋梁進入集鎮,形成前街後巷,自由靈活的街巷空間結構,親切宜人。
  • 國慶雙節隆陽邀您這樣玩系列(一):歷史文化名城一日遊線路推薦
    太保山森林公園坐落在城區西部,面向城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且多百年古樹,數公裡外便可看到太保山的蔥鬱蒼翠,市民習慣簡稱「太保山」。太保山從明代便一直見證著隆陽的發展與繁榮;在市民眼裡,太保山就是隆陽的一張歷史文化名片。
  • 大滇西旅遊環線上隆陽必品三大歷史文化古鎮
    板橋古鎮歷史上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向來是商賈雲集之所、文人雅士閒賦休憩之居,有青龍街馬蹄印、古道釘掌鋪、萬家祖祠、馬家大院、萬家大院等遺蹟。2001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04年被國家六部委列為全國重點建設集鎮,2005年被列為省級旅遊小鎮,並計劃將其打造成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AAA級旅遊區。
  • 北洋水師故勇在英墓地修繕啟動公募
    100多年過去了,墓碑有的倒塌,有的斷裂,急需維修。11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宣布,「北洋水師水兵墓修繕」公募項目正式啟動。    接收軍艦,年輕水兵客死異國    19世紀末,清王朝風雨飄搖、國勢衰微。
  • 連江孫察院故居產權移交啟動修繕
    福州新聞網12月2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葉建隆)記者26日獲悉,歷經600多年歲月洗禮後,福州地區不可多得的明朝古厝、省級文保單位——連江孫察院故居正式啟動修繕工作,有望打造成歷史文化展館。
  •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尋覓成都市青羊區青龍街的歷史
    這幾天翻看《成都城區街名通覽》,再次看到青龍街,腦海中始終迴蕩著「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初識青龍街是因為新華少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社區訪視,這裡是我們的轄區的一個普通街道。然而站在歷史的角度回放,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 西板橋,申請式退租啟動
    北京市首個申請式退租項目菜西片區的退租住戶已喬遷新居,磚塔胡同項目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之中,10月15日,西城區政府啟動了西板橋一期城市保護更新工作。這個項目是繼菜西片區、磚塔胡同申請式退租項目之後,西城區第三個申請式退租項目。
  • 北京電影製片廠近現代建築群修繕保護正式啟動
    當日,北京電影製片廠近現代建築群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根據保護修繕設計方案,北影廠主樓、錄剪樓、洗印樓等近現代建築群的修繕面積約1.2萬平方米,工期計劃503天。(圖文原創,禁止盜轉,歡迎關注本人百家號)修繕將按照「保護優秀建築、傳承電影文化、合理使用建築功能」的理念,對北影廠南區近現代建築群進行保護建設。
  •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啟動修繕在英北洋水師水兵墓
    昨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宣布對墓地修繕啟動公募。 十九世紀末,清王朝風雨飄搖、國勢衰微。為救亡圖存,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湘系、淮系開展「洋務運動」,購軍械、興實業、辦學堂,並將改革重點放在建海軍、強海防。1875至1884的十年間,清政府從英國、德國購置大量船舶,此間也遣專員和水兵赴英國接收軍艦、接受培訓,其中五位水兵因病長眠於異國他鄉。
  •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寶慶路20號啟動修繕,百年香樟庇蔭,4幢風格各異老...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寶慶路20號啟動修繕,百年香樟庇蔭,4幢風格各異老洋房連通成片 2020-04-15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幢《三十而已》中的85歲網紅老建築啟動修繕,將重獲「新生」
    這幢《三十而已》中的85歲網紅老建築啟動修繕,將重獲「新生」 2020-11-1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墟殷氏宗祠保護工程啟動
    昨天上午,我市文保單位黃墟殷氏宗祠保護工程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兩百多名殷氏子孫匯聚祖地,與參與保護修繕的相關專家、建設和監理單位的工程人員一同出席了工程的開工儀式。  黃墟殷氏宗祠初建於1540年,1802年重建,2004年被列為鎮江市文保單位。
  • 推進名泉保護修繕,泰山景區完成泉井開發保護利用13處
    泰山山泉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雙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泰山景區管委會對泰山名泉進行全面摸底,加快推進名泉保護修繕工作,目前已完成13處泉井的開發保護利用。△改造提升後的玉液泉周邊2018年,泰安市首部地方性法規《泰山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條例》頒布,將保護泰山名泉及泉瀑、泉潭形成的自然景觀列為重要內容,保泉護泉的各項措施進一步得到落實,一大批歷史名泉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得到恢復和治理,泰山名泉走上了依法保護的軌道。
  • 保留原汁原味修舊如舊 古建修繕花了大功夫
    當然現在看到的,也是2003年至2005年經過修繕的,畢竟解放後的這套老房子裡,曾住有29戶人家,窗戶、天窗破損都比較嚴重。後來,我們按照歷史建築修舊如舊的修繕原則,進行了修繕。」王其偉說。位於上城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胡雪巖舊居,也在2000年經歷過一次大修。
  • 承載著幾代保山人記憶的保山影劇院「滿血復活」
    隆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整合提升了保岫廣場內的影劇院、文化館等建築設施,建成了「三廊四館一園」、文明大講堂等館室,賦予了更多功能,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非遺文化、電影咖啡、運動健身……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群眾走出家門就能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向上向善,追憶歷史、暢想未來,傳承文化、傳遞文明,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