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電影,大手筆!北京電影製片廠近現代建築群修繕保護正式啟動

2021-01-08 京攝匯

2019年02月22日,北影廠北區北圍擋包圍起來的建築群。當日,北京電影製片廠近現代建築群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根據保護修繕設計方案,北影廠主樓、錄剪樓、洗印樓等近現代建築群的修繕面積約1.2萬平方米,工期計劃503天。(圖文原創,禁止盜轉,歡迎關注本人百家號)

修繕將按照「保護優秀建築、傳承電影文化、合理使用建築功能」的理念,對北影廠南區近現代建築群進行保護建設。據了解,成立於1949年的北影廠作為與共和國同齡的電影製片廠,是中國電影事業的重要文化地標。70年來,參與製作、出品了大量經典影片,為社會提供了多方面、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服務。

據悉,修繕後的優秀近現代建築群(辦公區)將與電影文化創作區、電影文化交流區、電影歷史陳列區、電影文化雕塑區、電影文化長廊等一起構成首都電影文化地標。

2019年02月22日,北影廠北區圍擋裡施工的建築群。

2019年02月22日,北影廠北區被圍擋包圍起來的建築群。

2019年02月22日,北影廠北區被圍擋包圍起來的建築群。

2019年02月22日,北影廠北區西門的北京電影製片廠門牌。

相關焦點

  • 北京電影製片廠「八一樓」2019年迎大修
    北三環中路77號,一座外觀低調樸素的廠院,卻有個響亮的名頭——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記者9月4日獲悉,北影廠於今年啟動了近現代建築群保護修繕工程,俗稱為「八一樓」的三棟上世紀五十年代老建築剛剛完成樓體結構加固。未來的北影廠,將成為集結電影創作、電影交流等六大功能為一體的首都電影文化地標。
  • 龍江頌-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年拍攝現代京劇電影截圖連環畫
    龍江頌-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年拍攝現代京劇電影截圖連環畫
  • 誰在修繕保護600歲的故宮?《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年末央視開播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不斷延續著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於12月31日晚登陸央視紀錄頻道。《我在故宮六百年》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古建歲修保養為線索,通過故宮博物院古建部、修繕技藝部、工程處、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故宮人的工作視角,踏上故宮再發現之旅。
  •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播 聚焦古建修繕保護
    中新網北京12月25日電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不斷延續著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於12月31日晚登陸央視紀錄頻道。
  • 八大電影製片廠的「後時代圖景」
    更早些時候還有北影廠、長影廠陸續退出歷史舞臺,像上一輩人所熟知的「八大國有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 、上海電影製片廠 、八一電影製片廠 、西安電影製片廠 、珠江電影製片廠 、峨嵋電影製片廠 、 瀟湘電影製片廠,似乎都沒能逃脫這股浪潮的侵襲,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面。那麼,為何這些國有製片廠們沒能迎來新世紀的曙光,反而成為時代的「棄兒」,只能空憶往昔崢嶸歲月呢?
  •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啟動修繕在英北洋水師水兵墓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 歷經百年風霜,位於英國聖約翰墓園的五座北洋水師故勇墓已經斑駁陸離、殘損嚴重。昨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宣布對墓地修繕啟動公募。 十九世紀末,清王朝風雨飄搖、國勢衰微。
  • 北洋水師故勇在英墓地修繕啟動公募
    11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勵小捷宣布,「北洋水師水兵墓修繕」公募項目正式啟動。    接收軍艦,年輕水兵客死異國    19世紀末,清王朝風雨飄搖、國勢衰微。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湘系、淮系開展「洋務運動」,購軍械、興實業、辦學堂,史稱「同光新政」。
  • 2000多年歷史的保山板橋青龍街將於6月底啟動道路保護修繕
    6月10日,記者從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隆陽區板橋青龍街道路保護修繕工程將今年6月底正式啟動,預計今年年底完工。新聞發布會現場 隆陽區委宣傳部 供圖青龍街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永昌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是中原文化進入永昌、傳向西方的第一大驛站,有「迆西第一大集市」之稱。青龍街老式店鋪林立,居民集中,沿街兩側100多座民居、民宅的歷史風貌保存完整,形成了獨具生態文化、建築文化和馬幫文化的風貌,是雲南省內保留較為完好的古鎮之一。
  • 電影《三灣改編》正式啟動
    本報訊 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危春勇報導:「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 「官兵平等」……反映中國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三灣改編》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12月18日上午在八一電影製片廠舉行。
  • 萬松園電影製片廠片或於明年供地 千億產業城市地標將崛起
    2020年11月20日,位於漢口核心萬松園的電影製片廠一期順利取得不動產權證書,為完成土地供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供地後,電影製片廠將崛起千億產業城市地標。漢口核心地段 電影製片廠地塊拆遷推進緩慢電影製片廠地塊位於江漢區新華片區青年路段,是武漢市首批啟動的「三舊」改造項目之一。
  • 盤點| 中國十大電影製片廠的前世今生(下)
    上一期,華誼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盤點了長春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本期,我們將接著帶來珠江電影製片廠、峨眉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瀟湘電影製片廠、廣西電影集團、山西電影製片廠的內容。
  • 二線國營電影製片廠的未擇之路
    大部分青年觀眾可能會不理解,為什麼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標誌性的片頭上面寫的是「北京電影製片廠」。仔細想一下,二線國營省製片廠似乎已經消失了很久,目前除了中影和已經股份制的上影之外,原來曾經輝煌無比、聲明顯赫的製片廠很少主控制作發行大片,即便是參與,其規模和身份都弱化了很多。
  • 長春電影製片廠:光影流轉,奮鬥是不變的底色
    原標題:長春電影製片廠:光影流轉,奮鬥是不變的底色 「來,咱們在這門前照一張相吧?」「不行,現在這個時間有點逆光,等一會兒參觀完出來吧。」4月12日上午,在長春電影製片廠院內,72歲的張天才和71歲的蘇洪林兩位老人在長影舊址博物館參觀時,邊走邊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
  • 連江孫察院故居產權移交啟動修繕
    福州新聞網12月2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葉建隆)記者26日獲悉,歷經600多年歲月洗禮後,福州地區不可多得的明朝古厝、省級文保單位——連江孫察院故居正式啟動修繕工作,有望打造成歷史文化展館。
  • 長春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1998年,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長影在全國率先探索並啟動了改革長春電影製片廠在譯製外國影片方面是有極大貢獻的
  • 長春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這些當然都值得一看,不過,除了這些,一定不要忘了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有一座「長影世紀城」,作為一個5A級旅遊景點,他有一個被很多中國人所熟知的母體——長春電影製片廠。這裡被稱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作為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製造了太多的經典,陪伴幾代人長大,並成為他們無法抹去的時代記憶。
  • 上海優秀歷史建築寶慶路20號啟動修繕,百年香樟庇蔭,4幢風格各異老...
    ▲2號樓修繕效果圖上海又一處優秀歷史建築群啟動復工修繕。
  • 打造電影小鎮 重慶美電先鋒電影製片廠落戶南岸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導(劉維貴):3月24日,重慶美電先鋒電影製片廠正式落戶重慶市南岸區。該廠重點項目先鋒藝術影院也成功入駐南岸區長嘉匯購物公園彈子石老街,為美麗的南濱路及山城重慶再添一抹醉人的藝術光影。
  • 八一電影製片廠」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老牌國廠如何度過「生死劫」
    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1952年建廠至今,已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隨後的《大轉折》《大進軍》的誕生為觀眾呈現了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場面和異彩紛呈的電影畫面,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一頁。九十年代,反映抗美援朝的紀錄片《較量》也成為1996年高票房的話題影片。
  • 盤點:中國十大電影製片廠的前世今生(上)|界面新聞 · JMedia
    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前世:北京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簡稱北影,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是中國電影故事片生產基地之一。在建國以後,北影廠主要拍攝的電影就是將魯迅、茅盾等作家的經典小說改編成電影,比如《祝福》《林家鋪子》等,以及60年代拍攝革命題材著名電影《小兵張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