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風箏》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2021-01-07 老祝哥說事

最近電視劇《風箏》大熱,街頭巷尾老頭老媽都在談論,確實是多年來諜戰劇的回歸力作。隨著劇情接近尾聲,評論中讚揚和批評的明顯呈兩極化現象,讚揚的說非常好,真實的反應了大歷史背景下各個陣營裡諜報人員的悲歡人生;批評的則指責全劇情節零散,細節不夠嚴謹,更有對部分演員的表現吐槽失望。更有人指責這部戲的立場有問題,對國民黨軍統特務進行了正面歌頌。我想這也是這部劇被禁五年的原因。

《風箏》這部劇到底要和我們講述的是什麼呢?其實它根本就沒想給我們講述一個多麼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沒想製造多少懸疑讓人們去揪心猜迷,它要告訴我們的只是這個國家近100年來歷史大變遷這種背景下一部分特殊群體的悲歡離合,這群人有堅定的信仰,有驚人的意志力,在外敵入侵時奮不顧身浴血抗敵,又為了各自服務的階級和自己的信仰出生入死。而他們個人在歷史這個大舞臺上其實都是悲劇式的人物。

主角鄭耀先,長期潛伏於國民黨軍統高層,在抗戰時期帶領軍統的弟兄們出生入死,在那種環境裡,搭檔之間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他們之間必然會結成了生死之交。抗戰勝利後,他作為中共潛伏的諜報人員,他們之間又成為敵我關係,鄭耀先為了給自己的組織傳送情報,又要時刻提防他們,利用他們。解放後為了清除殘存的特務組織,他又要把他們一個個 親手送上斷頭臺,其中的心理煎熬可想而知。劇中對這個人物的刻畫是非常真實到位的,柳雲龍大神級的演繹確實把控好了這個人物的細微心理變化。

女主韓冰,是國民黨潛伏於共產黨的高級諜報人員影子,在長期的潛伏生涯中,她完全用一個共產黨人標準來要求自己,比共產黨員還共產黨員。但解放後,她卻在反右派的運動中,莫名其妙的被錯劃成為了右派,並在以後的歷次運動中受盡屈辱和打擊。雖然最終得到平反,卻真實身份也即將被揭露。而鄭耀先最終完成了老陸代表組織交給他的任務,找到了影子,但這個影子卻和他在艱苦歲月裡成為最知心的愛人。完成任務的解脫,卻是以犧牲愛人為代價的。人生的荒誕,莫過如此。

該劇對於其他國民黨潛伏人員的描寫,在整個影劇史上是創新性的,也是最大限度接近真實,還原歷史。這個劇最終能得以播出,不能不說是社會環境真的寬鬆了不少。宮庶和延娥的形象無疑是成功的。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國民黨敗退後他們為了自己信奉的三民主義信仰潛伏下來,成了新政府的對立面。特別是延娥,還深入的學習了毛澤東思想,用來武裝潛伏人員的頭腦,而長期的野外潛伏和等待,讓她變成了白毛女。其實他倆的故事就是一個國民黨版的喜兒和大春的故事。

這些國民黨潛伏特務的形象顛覆了過去影視劇中過於臉譜化的表演程式,他們首先是人,是有兄弟之情,有男女之愛的人,他們也有理想和親情,也為抗戰做出了貢獻和犧牲。

劇中還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袁農,這個人物的形象遭到了廣大觀眾一致吐槽甚至是憤恨,其實這個人物在那個年代恰恰不乏其人。從一心鋤奸為犧牲的親人報仇的地下黨領導人,到建國後思想偏左的政工幹部,袁農是真實的,他真的愛過韓冰,但在一次一次的政治運動中,他不但保護不了她,而且還自身難保,他並沒有大的過錯,也被打倒,被迫害,最後自殺,是非常悲催的人物。

最後,再次對柳雲龍的表演致敬,他對鄭耀先化身周志乾這個小人物的演繹完全顛覆了他以前那種帥氣勇敢的精英特工形象,特別是在抓捕孝安一場戲表演中,從扮演叫花子,到發現自己女兒並怕被認出,再到孝安被擊斃時的複雜矛盾心理,簡直是教科書級的演繹啊。

《風箏》在劇情細節上確實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該劇一定會成為新年裡最耐看的一部大戲。

相關焦點

  • 小說《風箏》作者訴電視劇《風箏》侵權案出結果了!
    小說《風箏》作者訴電視劇《風箏》侵權案出結果了!近日,北京東城法院審結了小說《風箏》作者訴電視劇《風箏》侵權案。1、小說《風箏》肖錨著的《風箏》講述了特工鄭耀先,在危機四伏的處境中如履薄冰,為找出「影子」完成任務,隱姓埋名三十餘年,竭盡所能、無怨無悔的故事。2、電視劇《風箏》《風箏》是由柳雲龍執導,柳雲龍、羅海瓊、李小冉領銜主演的年代諜戰劇。該劇以潛伏於軍統內部的共產黨員「風箏」的人生與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故事。
  • 易解:電視劇《風箏》
    在熱播電視劇《風箏》中,有這麼一個片段:軍統六哥鄭耀先化名瘸子周志乾,隱身於公安局檔案科潛伏。
  • 電視劇《風箏》,「諜戰」只是它的一個「殼」,「野心」是什麼?
    經常看到影視迷們的分類,譬如諜戰片,最好的是誰誰誰、誰誰誰,總跑不了《潛伏》啊《紅色》啊什麼的。自然,還有《風箏》。柳雲龍在諜戰劇領域的位置眾所周知,這種事兒怎麼能拉下《風箏》?.有網友們在下邊留言,說給《風箏》打分低的,都是智商有問題,看不懂。我沒有追劇的習慣,再好的電視劇也經常看上幾集就扔那不管了。後來我來了興趣,想瞅瞅什麼劇啊還得智商的配合。很多網友千叮嚀萬囑咐,說要看《風箏》一定要看送審版51集的,46集的播出版本已經淡了味兒了,就像麻辣燙被抽去了麻辣,你懂的。51集的版本還真不好找。但只要你用心,再不好找也還是會找到。
  • 電視劇《風箏》: 唯有信仰牽繫,風箏方能高飛
    楊健、秦麗編劇,柳雲龍導演和主演的電視劇《風箏》,在觸碰哲學觀念方面,做了有益嘗試。它試圖探討一些深奧的問題:人何以為人,一個人為什麼會是「這個人」,信念有沒有可能是一個人的本質需求。這些觀念和故事並行,拔高了故事,也讓故事獲得無窮意味。  《風箏》講述的是潛伏在軍統的共產黨情報人員鄭耀先的故事。鄭耀先代號「風箏」,身居軍統高位,卻時刻不忘使命。
  • 電視劇《天道》想告訴我們什麼「真相」
    事實上,當我為考試拍攝電視劇《天道》時,這很困難。根據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它不能被評論。所以我改名為《天道》。事實上,當我看電視劇第一次時,我不知道「天道」是什麼。實際上,如果你想要看懂電視劇《天道》,我建議大家看豆豆原創《遙遠的救世主》及其姊妹篇《背叛》和《天幕紅塵》。實際上,許晴和巍子鏡頭《背叛》也挺都很好看。實際上,我們後來才知道許晴和王志文曾經是戀人關係。他們為什麼分開?因為他們是演員,所以他們不清楚自己是在戀愛還是在演戲。
  • 電視劇《風箏》之鄭耀先
    後來我靜下心仔仔細細又看了數遍,才算真正的看懂了《風箏》,看懂了導演柳雲龍想要通過鄭耀先的不平凡的一生表達他對來之不易的新中國的熱愛,表達他對那段歷史的反思,期望那種最純粹、無私、純淨的精神世界的回歸的願望,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今天在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希望重建愛國、愛黨、愛家的良好風氣。
  • 電視劇《風箏》:講信仰更要講真相
    作為開年大劇,電視劇《風箏》的熱播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總體來說,媒體對電視劇《風箏》的評價很高,大多媒體認為《風箏》在以往諜戰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無論在劇情還是演員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尤其是其中所表現出的「信仰」的力量是本劇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除此之外,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媒體指出電視劇《風箏》有幾大敗筆,值得引起注意。
  • 淺議《風箏》電視劇中鄭耀先的原型及其它!
    淺議《風箏》電視劇中鄭耀先的原型及其它!
  • 電視劇《風箏》裡的主人公「風箏」憑「信念」二字權釋忠誠
    《風箏》是一部沒有反面角色的奇特的諜戰劇,正是因為這種充滿敬意的真實,他才如此打動人心,「人性」二字是《風箏》為什麼有如此之高的評價的根本原因?主人公鄭耀先雖然經歷血雨腥風卻坦蕩從容,最後,安詳落幕在天安門升旗時刻,真箇死得其所,令人看後唏噓感嘆,久久不能平靜。導演執著於內容細節,用演技、用真誠、用心打動觀眾。
  • 《追風箏的人》告訴我們,有些東西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老師便會組織班級裡的孩子春遊踏青,所謂的「春遊踏青」無非是跑到校園外不遠處的土山坡上看看花踩踩草,相較於現在孩子們豐富多彩的校園集體活動自然是簡單的多,雖然簡單但也別有樂趣,對於整日在農村瘋野的我們來說只要不上課,什麼都好說!
  • 電視劇《天道》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真相」
    其實當時拍攝電視劇《天道》送審的時候,艱難困苦,按照原書《遙遠的救世主》是審核不過去的,所以改名叫《天道》,其實我在第一次看電視劇也不明白什麼是「天道」。其實想要看懂電視劇《天道》我建議大家看豆豆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以及它的姐妹篇,《背叛》和《天幕紅塵》。其實許晴和巍子拍攝的《背叛》也挺好看的。
  • 經典諜戰電視劇中《風箏》存在的一個疑問
    柳雲龍自導自演的《風箏》被成為其封神之作,也是迄今為止國產諜戰電視劇的經典。《風箏》敘述的是從抗戰勝利後到文革後一段較長歷史中的國共雙方特工你死我活之間的鬥爭。當然韓冰這個時候也只是知道金默然是鄭耀先,估計也沒有想像到他就是風箏的,否則早就除掉他了。在這部劇裡,鄭耀先的身份一直都是公開的,風箏則是少數人知道而已,包括袁農也只是懷疑。
  •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覺得電視劇《風箏》比《偽裝者》更加經典?
    電視劇《風箏》是迄今為止相當有高度的一部諜戰劇,它敢於站在人性和歷史的角度上去就事論事,真正刻畫出人性的另一方面,對於《潛伏》、 《偽裝者》都是低於它一個檔次的存在
  • 電視劇風箏禁播原因揭曉 柳雲龍一句話道出其中辛酸歷史
    最近電視劇《風箏》的播出,受到了很多的網友的喜歡,但是你們知道《風箏》電視劇曾經遭到禁播,電視劇風箏禁播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禁播五年,現在的播出也是時過境遷了,但是依然還是不能改變大家對於風箏的喜歡。很多的人也在想電視劇風箏禁播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追風箏的人》:人終其一生,究竟是為了什麼?
    人的一生就好像一隻風箏,有線的牽引才會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去飛翔。如果斷了線就會迷失方向,儘管可能會飛往更高處,卻也有可能掉落到最低谷。「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會犯錯,這不可避免,而犯錯並不可怕,真正讓人感到害怕的是犯了錯卻沒有這個勇氣去承認與改正錯誤。
  • 《風箏》電視劇播出2周年所感
    《風箏》電視劇播出已經兩年有餘,如今人們不但沒有忘記它,在論壇裡,在自媒體時不時能看到對這劇的評論和剖析,關注度不斷上升,它飛的越來越高了,影響越來越大,就連此劇的導演兼主演柳雲龍也說:《風箏》是酒精,可見純度之高,難怪這麼多人為之迷醉。
  • 電視劇風箏前傳的有關介紹【中】
    風箏前傳是大家都很期待的一部電視劇,眾所周知柳雲龍老師的風箏和勝算雖然都能播出但也都頗費周折、其中勝算更是用了五年的時間才得以順利播出。雖然柳雲龍老師對於藝術的完美追求值得我們敬仰,但是他畢竟已經不年輕了、勝算是五年前所拍攝的,那個時候的柳雲龍老師比現在還要年輕五歲尚且有些老態更不用說現在的他了、所以趁六哥還年輕趕快和狄大人以及蔡小姐等人再合作一次,既是廣大柳迷們的心聲也是六哥的演員生涯的又一次升華、正因為這樣風箏前傳已經提上了日程。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它,筆者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部劇的時代背景。
  • 電視劇《風箏》:超越諜戰類型 自帶史詩氣質
    電視劇《風箏》海報電視劇《風箏》超越諜戰類型  自帶史詩氣質
  • 電視劇《風箏》的幾大敗筆
    《風箏》中男主人公鄭耀先的原型在電視劇的結尾已有所暗示,依次是潘漢年、李克農、錢壯飛、胡底、閻寶航、熊向暉、朱楓、張露萍、沈安娜、黃慕蘭、陳璉等,他們都有一些與鄭耀先類似或更加鮮為人知的傳奇經歷。除此之外,從現在已經公開的出版物和網絡媒體上還披露了我黨打入到國民黨軍統和中統的情工人員有王化一(1937年8月,戴笠在南京以抗日為號召,成立「軍統局」。
  • 《風箏》觸動了誰的心弦?《風箏》動了誰的奶酪?
    如此低調到塵埃的《風箏》,萬萬沒想到一連串的奇蹟降臨到它的頭上:連續13天收視冠軍;連續14天雙臺收視破1,最高破2;豆瓣評分8·4分(這是當時的豆瓣評分,目前《風箏》在豆瓣的評分是8·8分);各大媒體不吝讚美之詞的盛讚;媒體大V充分的肯定;《風箏》頻頻上當年的熱搜,引發觀眾的熱議……擁有如此光芒的《風箏》,按照常理來說,《風箏》應該在各大權威電視劇頒獎盛典上星光熠熠,風光無量,一定會拿獎拿到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