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走了......

2021-02-28 我的考試

年過九十,已經退休許久的李嘉誠,應該不會想到他會以這樣一種方式頻頻走入人們的視野中。

最近香港暴徒事件鬧的沸沸揚揚,也可以說就沒消停過。

從一開始的打砸搶,到襲警、割喉、刺殺,再到最近的一次潑油燒人,這些行為也慢慢的升級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當然,懂得人自然能懂,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一群暴徒將香港各個學府攻陷,背後的物資總得有人持續不斷地送,「前線」的暴徒才能吃飽喝足有武器可用吧。

但是,這些暴徒的物資都是誰送的呢?

來來來,看下面

👇👇👇

▲ 在暴徒補給線被切斷的時候,李摘瓜老爺子旗下的百佳超市,向暴徒派出了補給車

被暴徒愛稱為「誠哥」的李嘉誠,其名下企業百佳超市,曝出向暴徒運送物資,更有人起底稱,發放給暴徒的「酬金」就是百佳超市的代金券。

▲ 得到物資補給的暴徒

想想幾個月前,李嘉誠還要假惺惺地貼一張黃臺之瓜何堪再摘出來。如今,戲也不用演了,直接私下面具光明正大地送物資了~真的貼心!

幾十年來,一直被看作財富與智慧化身,無數人為之崇拜折服的商業巨子,竟是如此之人?

圖窮匕見,風度盡失。

每一隻兇暴的惡龍,在多年之前,都曾是勇敢而正直的屠龍少年。

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

1950年,一個綠意盎然的早春,筲箕灣。

22歲的李嘉誠,在一間一百多平的廢棄倉庫內創辦了長江塑料廠,為了節省房租,他只能將廠址選在筲箕灣租金低廉的廢棄廠房。

▲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筲箕灣

3月11日,長江塑料廠正式開業動工。

▲ 李嘉誠就是靠做這樣的塑膠花起家的

▲ 50年代的長江塑料廠內,工人們在生產塑膠花

「擁有屬於自己的地皮和廠房,長江才能再不受物業和房主的掣肘擺布!」

1958年,剛過而立之年的李嘉誠,在香港最繁華的北角購下一塊地,這是李嘉誠和他的長江咬碎牙才拿下的第一塊地,部分自用,剩下一部分用於出租。

▲ 長江最早的辦公大樓

▲ 1967年,全港發生發起發起反英暴動


▲ 香港的地標性建築——長實大廈

▲ 中環是香港最繁華的核心CBD

▲ 遠眺香港金鐘夜景

▲ 屈臣氏業務遍布24個國家/地區,共經營超過12000間零售商店

▲ 葵湧港,全球吞吐量第二大的貨櫃碼頭



▲ 香港碼頭業職工會總幹事何偉航

是啊,李嘉誠確實是只想著賺錢,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不要用空洞的道德來衡量我。

因為他是商人,所以他的立場從來都是資本,他的目的也從來都是賺錢,至於用什麼樣的方式,這不重要。

任何方式,只要能賺到錢,在李嘉誠眼中就是好方式。

李嘉誠的組合拳:花式炒房+寡頭壟斷

李嘉誠最早進軍房地產時採取的策略是:只租不售。

相較於高風險高回報的預售樓花的方式,只租不售是一種更為穩妥保險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的資金回籠實在太慢,而且也無力負擔更大投入的項目。

▲ 上世紀七十年代排隊買房的港人

▲ 香港樓價與租金齊飛

更何況低價買入需要勇氣,高價賣出需要本事,房產開發也需要資本,這都是硬實力的一部分。但是隨著手頭的地皮越來越多,這樣簡單「質樸」的常規開發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李嘉誠的需求了,他開始摸索房產開發的「花式操作」。

今年7月,港媒曝光長實持有的香港油塘東源街5及8號工業地將轉為住宅用地,政府補價超過22.1億港元,每平方英尺補價約5283港元(合每平方米超過58000港幣)。這片地皮,長實持有已經超過二十年而未開發,轉手一賣便是幾十億的收入,簡單粗暴到連施工開發都省去了。

荒蕪的土地,直接印出滾滾而來的鈔票。

▲ 香港油塘大量工業用地空置


▲ 嵐山樓盤中的16平方米「豪宅」

樓盤信息被曝出後,立刻遭到外界的冷嘲熱諷,繼「千尺豪宅」之後,又湧現出一個新詞彙——劏房豪宅。長實更是被冠以「無良開發商」之名,吃相之不堪,竟至於此。

可就即便再罵,香港人卻仍然離不開李嘉誠,因為李家的力量已經滲透進港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阿公阿婆們早上起床買菜煮飯,去的是家門口附近的百佳超市;年輕人買個護膚用品,去的是公司樓下的屈臣氏。

港人看電視和聽電臺,服務商是李澤楷的電信盈科;家中安裝的電話網絡,則是和訊黃埔的。

還有一大批年輕人,在李家的碼頭、工地、超市中打工,然後收入的一大半又償還給長實的房貸。

▲ 李嘉誠的香港「帝國」

香港人每天為李嘉誠打工,然後又把李嘉誠支付的工資在李嘉誠提供的消費渠道裡還回去。


嚯,完整閉環,實現永動。

港民兜裡的錢,就這樣源源不斷的被吸納入李家的腰包當中。

745萬港民,只不過是龐大商業帝國下的區區螻蟻,不過是維持帝國高速運轉的一顆螺絲釘。 

▲ 破舊的住房,高昂的房價

香港的根本問題不在於房價,而在於推高房價背後的人。

和香港定位高度類似的新加坡,國土面積是719.1平方公裡,總人口是567.5萬人,人口密度比香港還要高,但是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0.5平方米,列全世界第15位,而香港的人均住房面積是——

15平方米。

差距在哪?

▲ 新加坡政府興建的整潔明亮的組屋

新加坡超過70%的住房由政府興建,為82%的公民提供居住,而香港,只有不到30%的人擠破頭才能住進公屋,而剩下超過70%的港人,都背負著李嘉誠這些地產大亨樓盤的巨額房貸。

不過地產大亨們也不是一無是處,在有一點上他們做的相當出色:在他們買下的地皮中,給香港人保留了相當多的自然景觀和郊野公園。

▲ 香港美麗的郊野公園

全港人均郊野面積達到105平方米。

底層港民每天蜷縮在4平米像棺材一樣的劏房裡,再大的公園,再好的高爾夫球場又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 底層港民居住的劏房

▲ 同樣是實業出身的宗慶後否定李嘉誠

▲ 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的百佳超市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對李嘉誠有這樣一番評價:李嘉誠可有製造一件營銷世界的商品?沒有。他投資地產、收購港口、超級市場、電訊公司,全靠和壟斷結盟,所以他十分成功。然而他不過是順市而行,什麼行業當紅便進入該市場。」

▲ 李光耀當然有資本這樣說,在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孕育出虎牌啤酒、新加坡航空、悅榕莊酒店、虎標萬金油這樣的頂級本土企業,向世界輸出著他們的產品。

李光耀的話一針見血。

▲ 近年來,長實的投資戰略就是出海併購

外部的新鮮力量進不來,裡面的壟斷勢力也不出去。以自由貿易而著稱的香港,開放的一直只是商品的通道與流通的機會,在市場的話語權上,壟斷的港商們從來都寸步不讓。

進進出出的是煙土和銀子,大門封閉的是一切外來人員。黃四郎的碉樓,就是這樣築成的。

今天的香港,正在陷入看不到明天的內捲化泥濘當中,沒有技術的突破,沒有新增量,以一種極為簡單粗暴的方式自我重複,消耗掉社會大量的生產力,卻看不到任何飛躍式的發展。十年後,二十年後,香港還會是這個樣子,甚至還有可能更糟。

不掙最後一個銅板

李嘉誠有一句名言:不掙最後一個銅板。聽起來這是一句非常寬厚的話,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嘛。但實際上,這句話的潛臺詞是——

「你的全部錢,我要掙到只剩倒數第二塊銅板,最後一塊銅板,留給你活命」

之所以不賺最後一塊銅板,因為這最後一塊銅板,就是主人最後的希望,是他的全部,是他的身家性命,拿走最後一塊銅板,就需要付出以命相搏的巨大成本。所以精明的李嘉誠不賺最後一塊銅板。

但現在的問題是,那些一家六口三代居住在30平米居室中的人,那些背負巨額房貸不敢休息不敢生病的人,那些居住在牢籠一般4平米劏房中的人,他們真的只剩下一個銅板了。

▲ 這倒是應了李先生前幾天登出的廣告語了

香港的基尼係數達到極度危險的0.539(國際危險水平是0.4,美國是0.45),2018年全港排名前十的富豪身家總額佔全港GDP的42.5%。

一個一窮二白毫無背景的年輕人,無論他多麼勤奮,多麼努力,多麼聰明,多麼好運,他都不會有任何機會成為下一個李嘉誠了。

要麼是從18歲開始全年無休每天工作16小時直到幹不動,最好的結局是買一套30平米的「蝸居」。

要麼是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考上名校,最好的結局是進入海關總署或者是成為一名牙醫。

李嘉誠們不會給他任何一個有競爭力的上升通道,香港也沒有土壤讓他們從事實業製造和創業創新改善命運。

當大家被賺的只剩下最後一塊銅板時,李嘉誠選擇了離開。

▲ 李嘉誠投資轉向英國

2015 年,李嘉誠擔任董事局主席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聯合公布重大重組方案,新成立的長江和記、長江實業將選擇英屬開曼群島作為註冊地,這意味著它們理論上已不屬於香港。與此同時,2015年李嘉誠加大對歐洲的投資,特別是對英國的投資,英國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近三成的天然供應市場、近7%的供水市場都屬於李嘉誠,鐵路、零售、電訊等多個行業也均有滲透。

今年8月,長江實業又全資(46億英鎊)收購了英國最大的酒吧集團和釀酒廠Greene King。

▲ Greene King旗下酒吧、釀酒廠、餐廳超過3000家

倫敦或者英國,會像香港一般建立起另一個李氏帝國嗎?這或許並不重要,但是對我們而言,李嘉誠的離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回到開頭長實集團的闢謠,梧桐山隧道的後續是這樣的:2011年,歷經8年談判,國企鹽田港集團以2.75億元的價格收購香港達佳集團(香港和黃集團旗下公司)所持有50%股份,隨後深圳市政府從鹽田港集團以2.5億完成梧桐山隧道全部資產回收,並於收回後取消10~30元過路費,實現全隧道免費通行。

曾經被捏於他人之手的重要經濟動脈,終於回到了我們自己的掌控之下。

此番場景,恰如《讓子彈飛》的最後一幕,黃四郎的碉樓不復存在後的那番對話。

張麻子:你覺得你對我重要,還是錢對我重要。

黃四郎:應該是我重要

張麻子:你再想想

黃四郎:不會是錢吧

張麻子:你和錢,對我都不重要

黃四郎:那什麼對你重要

張麻子: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 THE END —

轉載自百度文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

相關焦點

  • 剛剛香港突然傳來,李嘉誠走了....
    1958年,剛過而立之年的李嘉誠,在香港最繁華的北角購下一塊地,這是李嘉誠和他的長江咬碎牙才拿下的第一塊地,部分自用,剩下一部分用於出租。任何方式,只要能賺到錢,在李嘉誠眼中就是好方式。李嘉誠的組合拳:花式炒房+寡頭壟斷李嘉誠最早進軍房地產時採取的策略是:只租不售。
  • 王亞軍:不知道李嘉誠為什麼來,更不知道他為什麼走
    不知道李嘉誠為什麼來,更不知道他為什麼走文/王亞軍,
  • 剛剛香港突然傳來,李嘉誠走了....
    從筲箕灣到中環,不足十公裡的短短距離,李嘉誠走了整整28年。2005年,李嘉誠向港大醫學院豪捐十億港元,為表彰李嘉誠為港大建設做出的「巨大貢獻」,校委會一致通過決議:將醫學院更名為李嘉誠醫學院。任何方式,只要能賺到錢,在李嘉誠眼中就是好方式。李嘉誠的組合拳:花式炒房+寡頭壟斷李嘉誠最早進軍房地產時採取的策略是:只租不售。
  • 霍啟剛與郭晶晶結婚時,李嘉誠參加婚姻,為何只呆十分鐘就走?
    身為參加了婚禮的嘉賓自然不能提前就走除非有事才會離開,相信人們既然來參加婚禮了就會想到這些時間上面的事情不過有一個人卻沒有等著婚禮結束再離開這個人就是李嘉誠了。李嘉誠來到婚禮上面只呆了十分鐘就走了連飯都沒有吃一口,當時人們對於李嘉誠的這個做法都表示不理解認為太不給霍家面子了不如直接不來得好。
  • 霍啟剛結婚,來了3個副國級跟上千個富豪,李嘉誠卻沒喝喜酒就走
    這個人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誠。,但是他只給了禮物就走了。那麼李嘉誠為何不喝霍啟剛跟郭晶晶的喜酒呢?有人說李嘉誠可能當時比較忙了,當時現場都來了3個副國級的大人物,他們也一直是呆到最後才走,難道李嘉誠比他們還忙,再說了李兆基、吳光正等超級富豪也來了,香港又不是只有李嘉誠一個富豪,為何偏偏只有李嘉誠一個人忙,其他人就不忙了麼?
  • 富商李嘉誠小33歲女友近照,59歲風採依舊,或將走鄧文迪老路
    在不少人看來,周凱旋就是李嘉誠的紅顏知己。事實上,周凱旋也是李嘉誠事業上的好夥伴。因為李嘉誠,周凱旋賺的盆滿缽滿。相反,因為周凱旋,李嘉誠也是收穫頗豐。兩個人初次相識,李嘉誠65歲,周凱旋32歲。周凱旋青春正盛,李嘉誠如日中升。或許,是為了事業的發展,32歲的周凱旋主動要求與李嘉誠合作。
  • 富商李嘉誠帶小女友購物,59歲風採依舊,這是走鄧文迪老路?
    就在最近,著名的富商李嘉誠小女友的近照公開了。大家也都知道,如今的李嘉誠已經92歲高齡,而他的這位小女友卻比他小33歲,兩人從當初的相知相識到如今已經陪伴多年。當年因為發展自己的事業,周凱旋主動來接近李嘉誠,想要尋求合作。在二人達成一定的協議後,周凱旋憑藉這位富商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本來自己就很有經商頭腦,再加上李嘉誠的幫助,周凱旋更是大展手腳,徹底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 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李嘉誠的3字真言,勇走創業路
    「超人」李嘉誠認為,雖然說窮人未必不適合創業,但你需要擁有這三樣東西,哪三樣東西呢?用李嘉誠的原話說,就是「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志、識、恆這也是李嘉誠白手起家成功創業的3字真言,有野心的窮人,沒錢沒人脈時,牢記李嘉誠的3字真言,同樣可以勇走創業路。
  • 霍英東與李嘉誠
    當時,內地文革剛結束不久,有些香港富豪受邀後不敢北上,李嘉誠卻主動請纓赴京,終得以獲批。在香港,但凡參加活動,李嘉誠都是一身西裝。但為了那次赴京,思考再三後,李嘉誠特意趕製了一套中山裝,帶到了北京。這是時隔39年之後,李嘉誠重回大陸。那一年,李嘉誠整50歲。主動請纓北上,趕製中山裝赴京,一大一小兩件事,都印證了李嘉誠的精明果斷。
  • 郭臺銘,李嘉誠,鄭裕彤,何鴻燊都是走的這條發家路,唯獨他不行
    在我們華人世界裡,這幾位大咖的成就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他們的發家史都跟迎娶白富美有關,同樣的路,這個人就沒有走通。 第一位:郭臺銘
  • 李嘉誠眼光獨到,用5萬買走黃家駒的這首歌,如今狂賺十幾億
    說到首富,大家還是不自主的想起李嘉誠,雖然現在他已經屬於高齡,輝煌時代已經被後起之秀所掩蓋,但是光輝事跡卻一直被大眾津津樂道,人生經歷是很多年輕人的楷模。說到黃家駒大家更不陌生,是一代人的回憶,創作出了很多的經典。
  • 李嘉誠跑了又回
    初次見到李嘉誠,仿佛有一道陽光打開了莊姑娘的心門,往後的日子,莊姑娘也有意無意的向父親莊靜庵表露自己的春心萌動。畢竟,哪個女子都希望自己的心中人是一個上天入地的蓋世英雄,而不是一個在自家廠子裡做一個泡茶掃地的打雜小學徒。終於,在莊明月的幫助下,1956年的一天,莊靜庵帶著李嘉誠站在維多利亞港邊上,說可以幫助外甥開一個廠,但是你得想好做什麼。李嘉
  • 李嘉誠的原配為什麼自殺?
    當時莊的家人(包括李嘉誠親媽莊碧琴)不同意她跟李嘉誠在一起,她不惜斷絕跟家裡的關係就是要跟李嘉誠結婚,以至於他們的婚禮一直拖到了30多歲才辦,後來莊月明為李嘉誠生了兩個兒子書中曾暗示李嘉誠在外邊找了一個女人,莊月明受不了感情的背叛得了抑鬱症,後來莊月明退讓到只要李嘉誠不把女人帶到家裡就可以,結果李嘉誠把「紅顏知己」帶回家被莊月明發現,導致其徹底崩潰。
  • 李嘉誠女友罕見現身,比李嘉誠小30多歲,相戀27年,分得千億資產
    說到李嘉誠,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名字,李嘉誠不但是香港的首富,並且李嘉誠還素有「李超人」之稱,能夠提前預測很多市場行業的行情,所以這也是李嘉誠經商多年來和其他的同行相比,李嘉誠都走得非常穩,尤其是香港作為「東方之珠」,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濟快速飛漲的同時,像李嘉誠這樣的風雲人物在中國不算太多,尤其是曾經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的李嘉誠
  • 影射李嘉誠的港劇
    大家耳熟能詳的,當屬梁鳳儀所作的《大家族》,裡面寫到李嘉誠的髮妻莊月明坐輪椅有些殘疾,對於莊月明蹊蹺死因也作了一些描述。文學作品如此之少,影射李嘉誠的港劇就更少了,今天就和大家來說一說,影射李嘉誠的那部著名港劇《珠光寶氣》。作為2008年無線臺慶大劇,《珠光寶氣》可謂星光璀璨。
  • 李嘉誠的神秘花園
    房間裡,李嘉誠來回踱著步,暗黃的燈光照在他汗珠細密的額頭上,他已經這樣走了三個小時。三個小時前,歷時14天、172個回合的德國3G牌照競投,包括李嘉誠在內的競購團以巨資贏得了競爭。但是,競標成功沒有讓李嘉誠感到絲毫興奮。他謝絕了同事們的祝賀邀請,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 1996年,悍匪張子強綁架李嘉誠長子,李嘉誠為何沒報警?
    要說張子強經常會做一些大事情,就連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他都敢綁架,而且還成功了勒索了一大筆資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他。到後面張子強變得越來越膽大,竟然還盯上了富豪李嘉誠,並且他還了解了家裡情況,決定綁架李嘉誠的大兒子李澤鉅。
  • 女友周凱旋替李嘉誠出席賭王葬禮,神色肅穆戴白花,不見李嘉誠
    7月9日,賭王公祭各界名流紛紛到來送他最後一程,在這其中與賭王經歷頗為相似的李嘉誠一直被期待能夠到來。李嘉誠現在也是九十多歲的老人了,雖然李嘉誠未能現身,但其紅顏知己周凱旋特意放下工作前來,也算彌補了李嘉誠未能親自到來的遺憾,
  • 這次,李嘉誠麻煩大了!
    此前,李嘉誠大量拋售手裡的中國資產,大筆砸向英國。隨著英國脫歐這件事,現在看來,這落跑新娘的的日子,並不好過!李嘉誠即使腸子不悔青了,自個兒大腿可能也快拍淤了吧?李嘉誠在英國投資可不少,這可能是他暮年的收官之戰了!
  • 別了,李嘉誠
    靠「囤地大法」從成都爆賺38億被當地拉黑後,李嘉誠又栽了大跟頭。 最新消息,李嘉誠去年耗資430億港元買下的英國最大連鎖酒吧Greene King,還沒來得及賺錢回本,卻先扛不住了。 兩周前在成都將屯了16年的地塊高價出手,李嘉誠也是為了拆中國的東牆,補英國的西牆。問題是,英國的無底洞什麼時候能到頭,誰都不知道。 極具諷刺的是,要不是還有10%的資產在香港和大陸,李嘉誠笑的會更難看,因為正是大陸復甦的樓市成了李嘉誠所有資產中最亮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