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給年輕人一個哭泣的機會

2021-01-10 和訊網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在公號們紛紛刷起《地久天長》,各路影評人開始討論王小帥所代表的第六代導演坎坷命運的時候,一部電影卻在哭聲和罵聲二重奏中成了最大的黑馬——《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你一定想不到,這部無IP、無扛票房的演員,且早就被豆瓣打入爛片行列的電影,累計票房已經達到8億,預測票房將接近10億。換算一下,在2019年上映的內地電影中,票房排名第七。這部電影大概率將超過《阿麗塔:戰鬥天使》的票房成績。

這是一部充分體現了人群割裂的電影:抖音上,隨處可見在黑暗中瘋狂擦淚的姑娘和在影院洗手間門口等待女朋友補妝的小夥,她們說,如果這部電影裡的劇情都戳不到你的淚點,那你一定是個很幸福的人。但豆瓣網友顯然沒有這麼感性,直接給出了4.8的低分,並憤怒地評論——有的人哭是因為腦子裡有太多事,有的人哭是因為腦子裡裝太多水

高網齡的人將這種兩極評論歸因成「審美隔離」。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

先允許我簡單複述一下這個故事:

男主與女主是世間一對慘人,男主的父親去世後,母親拋棄了他,女主則父母雙亡。兩個人相依為命十幾年。終於,男主發現自己身患絕症不久於人世,就為女主找到了一個醫生作為結婚對象。女主假裝不知道這一切,跟醫生結婚。後來陪著男主度過了他生命裡最後一段時光之後,就跟他一起死了。

最大的分歧正在於此,女主在和別人結婚之後,回來找到男主,帶他回家,一起抱頭痛哭,一起看曾經的照片,回憶過往的快樂時光,陳意涵的眼淚撲簌簌的往下掉,全片透露著一種「年輕人,你們不哭還是人嗎」的氣氛

豆瓣網友一個個黑人問號臉,理性分析起了其中的Bug:如果女主要跟他一起死,為什麼還要嫁給別人?如果男主最後還是跟女主回家了,為什麼一開始計劃推開她?這部電影應該叫《比悲傷更悲傷的男二》。但哭到抱住座位的姑娘和小夥,並不需要思考哭的邏輯,只需要一個哭的機會。

在貓眼的用戶畫像裡,不滿24歲、來自二三四線城市的姑娘構成了主力觀影群體。

圖片來自貓眼

而這群年輕人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時代呢?

在綜合了2018年騰訊和紅杉的《00後研究報告》後,我大概總結出以下幾個共性:

1. 階層流動性降低:父母雙方教育背景良好,雙方均為本科以上學歷佔比45%,雙職場背景比例較高;

這張圖被稱為蓋茨比曲線。圖中縱軸代表了代際收入彈性,即子女的收入多大程度上由父輩收入決定,數值越高則表明父輩收入對下一代的影響越大,代際流動性越低。橫軸則代表基尼係數,即社會不公平程度。中國代際收入彈性非常高,在圖中所有國家中僅此於秘魯。

也就是說,00後父輩的豐厚積累,將成為他們的重要籌碼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的一句話大概可以成為上面判斷的最佳註腳:

我衣食無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而且在大城市,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近幾年的高考狀元,也很難再看到農村裡面供養出來的,很多都是家境又好,自己又厲害的人。

2. 物質生活更加優越:00後的存款約為90後的3倍,00後平均存款為1840元。

3. 家庭和學校的環境更民主:願意聽孩子意見的父母和允許學生辯解的老師佔比都高於90後10個百分點左右。

簡而言之,如果80後~90後還要面對學歷不高的父母,兇狠的老師,那麼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95後~00後,在學業、生活、經濟上,都不會再遭遇什麼挫折。

而這些年輕人都還沒有走入社會,不必和甲方周旋,沒有房貸、車貸、孩子的重壓,唯一完全脫離他們青春期掌控,不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事——就是感情。

對在職場摸爬滾打過幾年的人來說,見男友不會比給老闆準備明天季度會的PPT更重要;分手的眼淚都要精打細算,等到跟甲方要單子、跟老闆討加薪的時候再流

但年輕人不一樣,越是沒有經歷過痛苦,越會沉迷在細微的感傷裡。實際上王小帥的《地久天長》同樣讓人落淚,但因為這部電影呈現了國企改制、計劃生育等等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對年輕人來說,有更高的觀影門檻,反而不會吸引他們走進電影院。

一部分人沉迷其中,另一部分人嗤之以鼻,不同群體對這部電影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審美差異,而是人生經歷上的差異

有人問,「這部電影都不能戳到你的淚點,你一定很幸福吧」。其實恰恰相反,他們「為愛情流了這麼多眼淚的你,是因為還沒有吃過生活的苦。」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但是流淚和真正的哭泣,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流淚是有理由的,我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因為哪一個情節而流淚,情節過了淚也就停了。而哭泣是無邏輯的,只是,因為整部片子碰到了內心最最柔軟的地方,酸酸的,鈍鈍的,所以就哭了,從頭到尾,講不出一點道理,也沒有一點收斂的餘地。時隔24小時,再想想這部片子,好像還是不應該有什麼特別戳到我的。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影片觀後感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作為臺灣地區2018年的票房冠軍,上映之前業內對它的預期票房是2億左右畢竟它是部翻拍片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戳中情感軟肋
    微博熱搜「淚點集合」、抖音刷屏病毒式「哭泣」營銷,《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以來,排片率和票房一路逆襲上揚,成為3月影市的黑馬。但是,在不少網友為影片「奔走哭泣」背後,我們也發現了「比悲傷更悲傷的事」:這部主打「虐戀情深」的影片,雖然擊中了都市年輕人的內心世界,但過分推崇的情感煽動,無疑讓故事在邏輯和思想深度上都落了下風,失去了回味的空間。
  • 簡評——《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之前發布過《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長篇的影評,今天給大家發一版精簡版的,希望大家喜歡。這樣的劇情在愛情片中比較常見,然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講述的愛情故事是兩人相愛很久後兩人為彼此做的事情。電影開頭採用倒敘的手法通過他人引出這個故事。很多人看這部電影看哭了,我也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的三分之二的時間我都是在流淚的過程中度過,這部電影開始悲傷的地方就是敘述男主張哲凱身患絕症後的劇情。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白色情人節公映,今日發布「夢中的婚禮」版公映海報和由男主角劉以豪演唱的主題曲《有一種悲傷》MV。時光網訊 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3月14日白色情人節正式公映!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雖然充斥著悲傷的氣氛,但導演林孝謙想傳遞給觀眾的,絕不僅僅只有這些。「愛」依舊是電影最大的主題,愛的力量時常被人低估,愛情也往往難以解釋,這部電影正想透過主人公們不同的愛情觀教會觀眾學會珍惜所愛、珍惜當下,勇敢地把愛說出口。底色是悲傷的,但電影所呈現的卻是能夠治癒心靈的溫暖力量。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催淚票房冠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白色情人節3月14日這天正式公映,這部電影唯一的觀影提示就是帶夠紙巾,而電影上映後得到最多的評價也就是「催淚」「好哭」。這部電影以狗血的劇情獲得了最好的催淚效果,這部電影翻拍韓國同名電影並獲得了中國臺灣華語電影票房冠軍獎。
  • 《有一種悲傷》——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A-Lin03:57來自音樂美耳朵不知道這部電影講述的愛情故事是真是假,但不管怎樣,導演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首先這是一部翻拍片,它的另一個同名電影於韓國拍攝,而且在豆瓣評分遠高於這部翻拍片,但這並不影響《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臺灣獲得華語片的票房冠軍地位。可能演員演得太好了,可能導演對情節拿捏得太好了,可能我們的淚點太低了。不論是哪一種可能,在看這部影片之前,電影院的唯一觀影要求:請確保帶有足夠的紙巾。
  • 你能理解「悲傷」和「更悲傷」中《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名字嗎
    我相信很多人看過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也讓很多人哭泣。那麼,在第一次中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後,你覺得這個名字有點潦草嗎?不管怎樣,當我看到第一次這個名字時,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名字很差,但是我看完電影後發現這個名字很好。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催淚上映...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導演: 林孝謙主演: 陳意涵 / 劉以豪 / 張書豪 / 陳庭妮 / 吳映潔 類型
  • 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不對準確的說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要聽嗎?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不對準確的說:這是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比幸福更幸福的結局
    愛不需要語言,即使在遠方注視著,也能給予愛,我即使悲傷也幸福。 --《再也沒有這樣的人》{源於韓國影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片尾曲歌詞}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一部面向年輕觀眾的文藝愛情電影,講述一段有緣無份的愛情悲劇,告訴你什麼叫真正的愛情。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影評
    ,是一次拯救孤單的療傷,有時對於戀人們來說,也能成為一種虐心的預示,對於曾經愛過的人們來說,也許會翻起心中痛苦的回憶,而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是這樣一部,能夠讓各類成年觀眾有所觸動且催人淚下的愛情佳作。
  • 悲傷的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只能更悲傷.
    然而,看完以後我是有點懵的。那麼在我看來,《比悲傷更悲傷》也是一種不高級的煽情。哭,並不是因為真的認同、理解、有共鳴、被感動,而是……被弄的好難受啊!甚至對於「創作」而言,資本比強權更有威懾力。於是迪士尼、好萊塢,都是這樣的模式拍了上百年,也很少有大投資敢對此進行挑戰。而觀眾也屢看不爽。明明一掃開頭就猜得到結尾,但還是想去做一個好夢。
  • 比《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還要悲傷的故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韓版
    而更神奇巧合的是,在一個初雪的天氣裡,首次見到恩媛的朱煥便對其一見鍾情,不可自拔。哲奎決定選擇朱煥為計劃的理想對象,在哲奎眼裡,他是最有可能帶給恩媛一生的幸福。所以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實現他的願望。「如果讓你預先知道我的良苦用心的話。結果,你與他的愛情不是也順利萌芽了嗎?」哲奎故意製造了恩媛與朱煥碰面的機會,後者間的感情也在他掌控的分寸中慢慢加深。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作者:夏金蘭    看完正在熱映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出來,發現一路上很多年輕女孩都還在流淚,電影院廁所裡甚至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哭聲
  •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票房連續兩天破億
    鬼鬼吳映潔飾演偶像小貓女Bonnie《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單日票房連續兩天破億劉以豪飾演溫柔隱忍K張書豪飾演穩重牙醫楊佑賢陳庭妮飾演個性攝影師Cindy陳意涵飾演元氣少女Cream年度最催淚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正在熱映 | 在「陽臺上」「過春天」是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這周有改檔數次的周冬雨的《陽臺上》、高人氣的小眾青春電影《過春天》、逗逼爆笑款的《把哥哥退貨可以嗎》、英雄就是說到做到的《我的英雄學院:兩位英雄》、哭到用完一包紙巾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3月14日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2018年臺灣華語片票房冠軍《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已於3月14日上映。
  • 韓國愛情電影影評:《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嚴格來說應該是從三條線來敘述這個故事的,從男主角的視角,女主角的視角,男二號的視角,但是相比前兩個男二號視角拍攝的比重大大縮水。而在重複場景技巧和手法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不謙虛的說,是在眾多現代電影中做到了極致,因為推動整個電影發展,推動故事情節,在這個電影中就是依賴這種技法,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韓國電影《雛菊》、美國羅伯·萊納導演的《怦然心動》,跟這個電影的拍攝手法很相似,都是一種平行的敘述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