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作為臺灣地區2018年的票房冠軍,
上映之前業內對它的預期票房是2億左右
畢竟它是部翻拍片,
也沒有大咖或流量撐場!
沒想到,上映首日在排片佔比為11.6%的相對劣勢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單日票房達到1988萬,
超過了《綠皮書》;
第二天更是力壓《過春天》和《陽臺上》,
且以39.3%的票房佔比超過《驚奇隊長》,
成為當日票房冠軍,一舉拿下1.34億
截止3月22日12:00,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實時票房已突破6.37億,
有望超越《我的少女時代》,
成為在內地票房最高的臺灣片。
而這樣優秀的票房成績,
目前看來絕大部分功勞要歸功於營銷。。。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宣傳核心點只有一個
就是「哭」
影片的宣傳海報上打出的唯一觀影提示
是「請帶足紙巾」
該片上映之前,
就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做好了萬全準備,
話題「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要帶紙巾」
連續兩日穩居抖音熱搜榜第一名,
各類在影院哭泣、愛情感悟的相關視頻,
以及電影內容推薦視頻等席捲抖音,
用戶刷到此類內容的概率大大提升
情緒營銷對公眾形成的儀式感與情感共鳴,
永遠比電影內容營銷來得直接,
「催淚-紙巾-去電影院哭」形成一條以情緒為源頭,
最終促成觀影消費的反應鏈
票房大賣!
愛情片的「情緒」營銷屢試不爽
從目前已產生的抖音營銷捧紅的爆款來看,
能夠引發大眾情感共鳴的愛情片是最常見的題材
抖音電影營銷的第一個爆點,
是前年年底上映的《前任 3:再見前任》
電影主題曲《說散就散》和插曲《體面》,
成為抖音上迅速走紅的BGM,
許多電影散場後在影院或街頭暴風式哭泣的畫面,
也瞬間在抖音上風行,
還有片中女主吃芒果的情節,
也成為了大家爭相模仿的段子
然而,
並不是每一部影片都能通過抖音營銷成為爆款,
影片自身的題材類型,
是否符合抖音用戶的審美情趣,
是非常重要的
與抖音用戶審美不合的影片,
即使做了營銷也難以左右票房。
比如:去年暑期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在抖音發起「唐朝男友情話reaction」挑戰,
播放量達到4672.7萬;
同時還以明星親身示範的方式,
在抖音投放了亢龍鐧獨家貼紙,
上線6天使用人數就已突破2.8萬人
但是卻並沒有為影片市場帶來相應成倍的助力,
最終,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的票房遠不及《西虹市首富》
可以見得,
愛情片的「哭泣式」營銷
是目前比較常見且有效的方法,
畢竟在當下,
現代人的感情生活多少都會有些故事,
這種悲傷引發觀眾共鳴的情況,
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改編自十年前的同名韓劇,
講述唱片製作人張哲凱(劉以豪 飾)和作詞人宋媛媛(陳意涵 飾)
相依為命、彼此深愛的故事
前半部分以張哲凱視角展開,
罹患絕症的他想在生命結束之前
為宋媛媛找一個愛人;
後半部分則以宋媛媛的視角展開,
她比張哲凱還要洞悉一切,
不僅早就發現張哲凱的病情,
找男朋友、結婚也都是為了完成他的心願,
在他離世後,她也不再苟活於世
對于于此部電影小編想指出一點
人一生的主題並不是只有愛情,
在失去所愛時難道就要放棄所有?
這種極端的選擇,
僅僅只能感動成全自己
同樣是男主身患癌症,
英國愛情電影《遇見你之前》中
女主露薏莎的選擇無疑更為真實和動人,
她選擇陪伴,
用開朗和天真紓解男主心頭的陰霾
與他共渡最後的人生,
同時因為他發現更自信美好的自己
小編覺得在現實生活中,
與其在別人虛假的愛情裡哭得感天動地,
不如腳踏實地經營自己平淡卻真實的感情
無論怎樣,無視他人
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
都是對自己最大不尊重
不愛自己,誰還能來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