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八月雷聲發,屍骨難回家。當時不解其意,於是與同學們探討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全體同學經過廣泛討論後認為:八月的雷聲很響,很厲害,如果在田間幹活遇到打雷的話,自己的骨頭就會被雷聲震碎成碎渣渣,是很難帶回家的。
我們同學討論後的這種解釋成了我心中的印記,所以,凡是有人問及這句俗語,我都這樣解釋。不過,許多人聽了我的解釋後便會搖搖頭,表示不信服,並認為我是在胡編亂造,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
其實,有時候我也不相信我們同學議論後所得出的答案,因為我也知道八月的雷聲並不那麼厲害,根本不會將人的骨頭震碎成碎渣渣的。但是,我又解釋不出所以然來,也只好拿我們同學討論後的結果糊弄人了。
最近與一位年長的老人聊天,我突然想起了這句農村俗語,於是,趕緊向他請教。老人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八月雷聲發
農曆八月已經過了立秋時節,熱冷空氣對撞的都不那麼激烈了。嚴格意義上來講,是熱空氣消退而冷空氣登場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一般是不會打雷的。
不過,有的年份很特殊,到了八月份的時候,熱空氣根本不願意「退場」,仍然在上空「頑強地」停留,而冷空氣卻會當仁不讓,急於「登場」。在這種情況下,熱冷空氣就會進行激烈交鋒,從而產生雷電天氣,並導致下雨。
記得有一年八月份的時候,八月份是又打雷又下雨,並且連續下了一個月,從而導致地裡還沒有來得及收穫的莊稼全部發黴腐爛了。而且,自從這場秋雨下過之後,再也沒有下雨了。並且,無雨的天氣一直持續了六七個月的時間,造成了非常嚴重的乾旱。不但莊稼都被旱死了,而且,井水都幾乎乾涸了。於是,人們不得不拉上牲口,帶上妻兒老小,四處逃荒。
至於說八月響雷下雨怎麼會導致長達幾個月的乾旱天氣,作為你們年輕人來說是應該懂得的。因為你們都學習過能量守恆定律,這個定律中就說,如果一種「形式的能」增加了,那麼,另一種「形式的能」必定減少,而且,減少量和增加量一定是相等的。如果八月份長時間下雨,也就等於將天空中所有凝結的水汽都傾瀉完了,而凝結新的水汽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的,這個過程沒有完成,天空就無雨可下,因此,就會出現長期乾旱的現象。
二、屍骨難回家
由於長期乾旱,連井水都乾涸了,人們不得不四處逃荒。但是,不出門不知道,一出門嚇一跳。原來乾旱的地域面積非常廣。逃荒的人們走了數千裡,看到的都是乾旱的景象,還怎麼能夠討得到吃的、喝的呢?因此,許多逃荒的人們便餓死或渴死在了逃荒的路上。在那個時候,除了牛車之外,又沒有什麼交通工具,況且,有許多牲口都餓死或渴死在了半路上,還怎麼能夠將死去的親人運回家呢?所以,凡是死在逃荒路上的人,其屍體都被就地掩埋了。儘管到後來許多人都想把自己親人的屍骨運回家去,但由於記不清了埋葬屍體的地方,也就作罷了。於是,就有了「屍骨難回家」一說啊!
哦!「八月雷聲發,屍骨難回家」的意思原來是這樣的啊!聽了老人的解釋,我感覺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非常符合邏輯的。看起來人們常說的「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小孩子的解釋純粹屬於胡編亂造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