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關於即興演奏的文章,有感而發的
想要用非理論的方式來講即興演奏這件事情。回想起自己也曾經有過那種想要進入即興演奏的世界,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日子,那時候我已經彈了一年多的吉他,正巧遇到一位雖然只跟他上了一堂半的課,卻幫助我找到那扇門的老師。事實上,我們只花了三十分鐘,也就是那「半堂」,整個流程就是他開始彈奏一段反覆的背景音樂,Am調,然後叫我開始彈,彈的好時他會說好,彈的怪的時候他會要我停下來,再想一想。時至今日我已經不記得他的名字,但那三十分鐘之後,至少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即興演奏我自己的旋律。不可能僅靠讀讀書就能學到即興演奏,因為缺乏互動性,尤其是當你對音樂的了解很破碎的時候,但是若在沒有老師可問的情況下,想要進入即興演奏的世界,多少還是可以靠一些小方法,去找尋一些訣竅。
撇開複雜的和弦,奇怪的音階,難搞的爵士理論,單純就「即興」這檔事來說,其實就是創造旋律。
創造旋律這件事情不僅僅在爵士樂裡發生,也在藍調、搖滾、抒情歌、舞曲、甚至是嘻哈中發生。因此,還不需要講到那些複雜的理論與奇怪的聲響,單單在一般的流行歌曲中,就可以進行即興演奏。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彈吉他也是一樣,除了不世出的天才之外,平凡的我們在開始
即興之前都必須要經歷過一個重要的階段,就是模仿,而模仿的第一步,就是照彈。你可抓歌、看譜,但就是照彈,這不單單是練習技巧而已,也在於累積自己的語彙。就像學講話一樣,你能講出自己的話之前,一定是先學別人講話。練的歌曲越多,表示你累積的句型和詞彙也越多,但是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話,那可就浪費了你花時間來練這些歌。小時候,有種練習叫做「造句」,老師會給你一個「就算‧‧‧‧‧‧,我還是‧‧‧‧‧‧」這種題目,要你造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來,而今天
我們要做即興練習,就是從音樂上的「造句」開始。我們暫且不去想複雜的音樂理論,也先不去擔心是不是學過的音階還不夠多,和弦還不夠複雜,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來做。
1、首先你要找一首歌,一首你夠熟悉、而且和弦變化不要太快的歌曲,然後挑選其中一個段落出來。2、如果你有伴奏機或伴奏軟體(例如Band in a Box),可以把和弦進行輸入進去,然後放出來當背景音樂;如果沒有,就把吉他拿起來,看用隨身聽還是電腦等等都可以,把
這段和弦進行錄幾個反覆來當作背景音樂。3、接著,把背景音樂放出來,
把原本的旋律彈出來,仔細去聽聽看旋律和和弦之間的互動。你可以試著把
旋律中比較長的音抽出來,用一個四拍的長音彈滿整個小節。4、然後以原本的旋律為基礎,
去改幾個音,先
不要更動原始旋律的節奏,把下行的音改成上行,或者是把上行的音改成下行,
試著把旋律裡所有的音提高三度彈彈看,然後再改一改,慢慢的,你會發現你所改出來的旋律,越來越不像原來的旋律。5、
記下那些你覺得不錯的變奏旋律,然後延伸它們,再做變化,這個動作一直下去,逼自己去想一些新的動機出來,然後
開始刻意避開原本旋律的節奏,在長音裡加上裝飾音,把你想出來的旋律往後或往前挪動。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目的在於讓自己從依樣畫葫蘆,到逼迫自己去思考和創造一些旋律,一開始就像是在造句,然後是參考一篇短文去改,去刺激你的文筆。一開始它們可能只是一些片段,但久而久之就可以變成一篇文章。
6、換一首你喜歡的歌,繼續做這些事情,
用一個你不熟悉的調,然後聽更多的音樂,學習更多的知識,那你的「文章」,就會越來越精彩了。
許多以即興為主題的教材都以樂理知識為主,你學到了樂理卻不能把它們和音樂聯結起來。我認為即興最重要的不是奇怪的音階、繁複的和聲,而是得
先學習用你已經會的東西去創造出旋律這件事情。我們所學到的任何理論都只是素材和工具,你在模仿中學習利用這些工具去使用素材,越來越熟練,自然就能將這些手法延伸到更高的領域去。總之,這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你在即興這檔事上的腦袋已經打開了,別停下來,繼續去吸收學習更多的素材和工具,你會發現那些書上的理論,是可以在你手上出現的。
更多精彩請關注Eastman微信公眾平臺↓
微博官方平臺二維碼↓
公眾號/微博/抖音:EastmanGuitars
QQ:3193700249
郵箱:eastmanguitar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