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相信孩子的話

2021-02-08 傳媒觀察眼

 

「奇怪」的電影往往會給人留下過很深的印象,今天卡叔要給大家介紹的《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就是一部「奇怪」的電影。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改編自美國作家丹尼爾·漢德勒的《雷蒙·斯尼奇》系列童話。雖然說是童話,但無論原著還是電影都充斥著濃鬱的哥德式風格。

哥德式風格起源於中世紀的法國,推崇陰暗的情調,所以在《雷蒙·斯尼奇》系列故事中,就連主人公的姓名都借用了驚世駭俗的《惡之花》(一部表現西方精神病態和社會病態的詩歌藝術作品)的作者「波德萊爾」這個名字。漢德勒本人更是表示:在我的小說裡不要指望看到什麼美好的結局或者快樂的童話故事,這裡甚至都不會有令人愉快的開場。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也沿用了原著的陰暗風格,影片一開始就有畫外音「親切」地響起:很抱歉這不是你要觀看的影片,因為(接下來)您將看到的影片會令您非常不適。

 

電影中第一個出場的是講述人「雷蒙·斯尼奇先生」,他敲著打字機,用低沉的聲音開始講述一個關於姐弟三人的充滿詭異且不幸的故事。

 雷蒙·斯尼奇先生

姐姐維奧萊特·波德萊爾14歲,是一個發明家。

姐姐維奧萊特

弟弟克勞斯·波德萊爾12歲,記憶力驚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書蟲。

弟弟克勞斯

最小的妹妹桑尼·波德萊爾只有2歲,還不會說話,她有個嗜好:喜歡咬東西。

 最小的孩子桑尼

 

姐弟三人家境富裕,生活無憂無慮。一天,有位名叫「波爾」的銀行家為姐弟三人帶來一個消息:他們的父母在一場奇怪的火災中喪生了。

銀行家波爾

波德萊爾夫婦

失去父母的姐弟三人將被奧拉夫伯爵收養,陰鬱詭秘的街道、建築、氛圍、以及背景音樂都暗示著這奧拉夫伯爵可不是什麼好人。

充滿了哥特風的建築和色彩

奧拉夫伯爵的扮演者金凱瑞

 

果然,奧拉夫伯爵和送姐弟三人來自己這的銀行家假惺惺寒暄幾句之後,很「自然」地就問到:「我該在哪兒籤收那筆財產?」

 

原來這位詭異的奧拉夫伯爵收養三個孩子的真正原因是他家的財產。

 

銀行家波爾離開以後,奧拉夫立刻變臉,一改之前慈眉善目的面孔,把孩子關進了陰森破舊的小閣樓,並給他們安排了大量的家務勞動。

 工作清單

 

更可怕的是奧拉夫是個「變態」,他有一個劇團,經常排演一些奇怪的劇目。他還會讓孩子們去做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家還有一個奇怪的閣樓,禁止孩子們上去。

要求孩子們做一頓大餐,卻只有抽屜裡有一些食材

 

面對這一切,弟弟克勞斯忍不住提出了離開,他說:「這不是家,家是父母讓你晚上睡覺的地方,是他們教你騎自行車的地方,是對你入學之日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的地方。」

 克勞斯忍不住想逃離

 

可姐姐維奧萊特·波德萊爾認為這是目前唯一能收留他們的地方。姐弟三人糾結去留之時,奧拉夫則開始打起了小算盤:用火車製造「意外事件」殺死他們,奪得遺產。

 即將被火車撞擊的三人(在車內)

 

好在姐弟三人危急時刻化險為夷,緊接著波爾先生再次出現帶走了三人,轉交給另一個監護人蒙蒂。新監護人蒙蒂的屋子裡有各種奇怪的生物。

 

但他對姐弟三人很友好,當他們是家人。

將三人當做家人的蒙蒂叔叔

 

中國有句古話叫:「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奧拉夫伯爵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他殺死了蒙蒂的助手並冒充成新的協助者來到蒙蒂身邊。孩子們識破奧拉夫的詭計,提醒蒙蒂,神經大條的蒙蒂卻完全不在意。

準備下死手的奧拉夫(蒙蒂身後的黑影)

結果蒙蒂被殺了,三個孩子再次被波爾先生送去了新家。

這次等待著他們的監護人是約瑟芬姑媽。

卡叔覺得約瑟芬姑媽肯定看過《死神來了》!她極度神經質,不點壁爐因為怕爐子爆炸,不用門把手開門是因為怕把手碎成碎片傷到眼睛....

約瑟芬姑媽

 

在約瑟芬姑媽這裡,孩子們享受到了短暫的平和,弟弟克勞斯開始追尋父母喪生之謎。此時奧拉夫伯爵又陰魂不散地追來,這次他化身瘸腿水手,取得了約瑟芬姑媽的信任,開始密謀殺人事件。

約瑟芬姑媽識破了奧拉夫的陰謀躲了起來,聰明的弟弟克勞斯識破了約瑟芬姑媽留下的信息,找到了她。

姐弟三人希望約瑟芬姑媽出來指證奧拉夫的罪行,幾人回途中遇見可怕的悲哀水蛭。危急時刻奧拉夫出現表示約瑟芬姑媽只要讓出撫養權就救他們,約瑟芬姑媽答應了。但本來已經安全的約瑟芬姑媽卻因為自己奇怪的執念惹惱了奧拉夫,被留在船上成為悲哀水蛭的晚餐。

 船槳上的是悲哀水蛭

 

水蛭事件後,波爾先生誤以為是奧拉夫救了三個孩子,便將撫養權再次移交給了奧拉夫,還「好言」提醒道:「除非是血緣近親或者有婚姻關係,否則孩子意外死亡是得不到遺產的。」於是奧拉夫伯爵再生一計,打算用自己的劇目「奇異婚姻」來達到和維奧萊特結婚的目的,以此謀得巨額遺產。

 

此時已經無路可逃的孩子們只能選擇反抗。奧拉夫將小妹妹桑尼關進鐵籠威脅姐弟二人。

籠中被困的是桑尼

 

在解救桑尼的過程中,克勞斯無意中發現了奧拉夫的秘密。那個禁止他們去的閣樓上,有個「眼睛」裝置:眼球的位置是一塊巨大的透鏡,它會匯聚光線點燃一切。波德萊爾夫婦就是死在了由此引起的大火中。

 「眼睛」裝置

 

謎底揭開,故事也走向結局。雖然原著的作者漢德勒曾經表示:不要妄想在我這裡看到美好的結局。但對於電影,結局還是個令人滿意也令人失望的Happy Ending,波德萊爾三兄妹和所有美好的童話故事一樣最終成功地阻撓了奧拉夫的計劃。

被燒毀的婚約

雖然電影為了迎合市場和受眾走入了俗套的結局,但是金凱瑞所扮演的奧拉夫伯爵屢爆金句,像吟遊詩人一般將黑暗的現實唱誦出來。

在約瑟芬姑媽死的時候,奧拉夫伯爵說到:「最終我被捕入獄,勇敢和崇高戰勝了邪惡,這個邪惡的世界最終變為和諧之地,所有人都會載歌載舞,像小精靈一樣咯咯笑。不錯的結局啊,這就是你們心中所想的嗎?」

 

接下來的劇情中果然不是,大人們並不相信三個孩子對奧拉夫的指控,勇敢沒有戰勝邪惡。就像整個電影中都充斥著玩偶和童謠,卻沒有帶來童趣,而是透著陰森的無望。

 

陰謀敗露之後,奧拉夫當眾指責像波爾先生一樣的人也是「同謀」:你(指波爾)才是魔鬼,孩子們早就告訴過你我的陰謀,但你不相信,沒人相信孩子們的話。

 

沒人相信孩子的話,多麼殘酷的現實。《雷蒙·斯尼奇的不幸歷險》以極具風格化的畫面,戲劇化的妝容,和戲劇化的臺詞、動作處理,打造出了這樣一段詭秘奇異的歷險記,用扭曲暗黑的風格呈現出不被信任的孩子內心的恐懼。

 充滿戲劇化的妝容

 

《惡之花》的作者波德萊爾曾經寫過:誰不曾從墳地的枯骨中汲取營養。在卡叔看來,影片中的黑暗正是每個孩子不被信任時產生的恐懼。

 

相關焦點

  • 小鬼日記|像相信自己一樣相信孩子
    小說的語言、構思、相信情節超乎一般人豈不談她寫得有多好,2萬多人閱讀量,就是這份堅持已經讓我佩服,被她圈粉了。到這裡,我在反思我們在養育孩子時的心態,很多時候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 每個人都發自內心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被稱為神童。但是,這世上神童存在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其實我們骨子裡都明白,並沒有幾個真正的神童,大家都差不多,只不過我比你勤奮一點,然後我就比你厲害,比你好。
  • 剩女心聲,再不相親就沒人要了「親媽的話好燙心」
    一群被父母在上海公園相親角高高掛起的剩女,抹著眼淚在鏡頭前講述--爸、媽,我們不是剩女,我們只想等待那個真正相愛的 人,一起攜手走完餘生--「不接受現實的妥協,我們相信愛情。」這則代言剩女心聲的廣告視頻,火遍大江南北。
  • 但我不相信她說的話
    女兒11歲時,兩口子才共同得知,孩她爹另有其人。傅晶太驚豔了。演員本人已經43歲了,但保養得像30歲。她讓我迅速忘記了誰是慄娜、誰是斯黛拉、誰是朱閃閃……這麼好看又溫柔的姑娘想和我結婚,這是上天眷顧我啊!是走了狗屎運啊!那我還等什麼呢?
  • 我為什麼選擇讓孩子相信聖誕老人?
    我和女兒一同坐下,把她輕輕抱在懷裡對她說:「這就像『奇蹟』(Miracle),有的人不相信,有的人相信,而奇蹟往往發生在那些選擇相信它的人身上。」我,是真的這樣認為。「媽媽,那我選擇相信Santa!」女兒如釋負重般地對我笑著。
  • 「你沒兒子,財產遲早都是我的」,孩子隨口說的話,傷了老人的心
    而他們的這種做法,讓老人十分傷心不說,還可能會教育出和他們一樣的孩子。「你沒兒子,財產遲早都是我的」,孩子隨口說的話,傷透了老人的心:張爺爺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有一個女兒,已經成家立業,有了孩子。因為女兒和張爺爺住得比較近,所以說,女兒平時有空的時候也經常會帶著孩子去看望老人。
  • 孩子說在幼兒園老師打他了,可以相信嗎?
    經常會把想像中的事情說的有板有眼……我閨女就是這樣那孩子說的話東一句西一句我怎麼判斷Ta到底受沒受委屈首先,切記不要引導性提問比如之前舉例的,發現孩子身上有傷,就問是不是被打了,得到肯定回答後,又問是不是老師打的……小編非常理解
  • 《喜歡的話請響鈴》喜歡的話請響鈴,沒人喜歡的話也要好好活著
    04喜歡自己的人數為0李惠永騎車經過一個公園的時候,意外撞見了一群因「戀愛鈴」沒被敲響集體自殺的人,他們的手機就在屍體旁邊,上面的數字都是0.在李惠永跟黃善宇和黃善宇的父母一起吃飯時,黃善宇的父母知道了李惠永在公園的遭遇,他們沒有關注那些自殺的人,也不關心李惠永是否受到了驚嚇,他們就是不在意這件事情。還若無其事的詢問關於李惠永工作的事,多麼冷漠啊。
  • 為何我用真心做的夢愛的人說的話,沒有人願意相信
    >走過了風雨在身上留下了痕跡回想起這一切百感交集分不清該可悲還是歡喜我真的累了累得我無法繼續有誰能看見我那顆平凡執著的心為何我用真心做的夢愛的人說的話沒有人願意相信而一個小小的天地只屬於自己卻如此遙不可及我只想用真心做個夢愛個人說些話
  • 「媽媽,我腿好疼」,8歲孩子疑似生長痛,醫生的話卻讓父母崩潰
    8歲孩子疑似生長痛醫治,醫生的話讓父母崩潰!據了解,廣西南寧一個八歲男童,父母常年在大城市裡打工,男孩在鄉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當時孩子喊腿疼,老人並沒有在意,以為是生長痛,長身體骨骼發育快,疼痛很正常。直到一天,父母回到老家時,兒子腿疼犯了,大喊:「媽媽,我腿好疼!」父母聽了後,抓緊帶孩子去就醫,這才發現已經遲了,骨肉瘤惡化,只能截肢才行。
  • 寫給總是「焦慮」的父母:「相信孩子,靜待花開!」
    女兒感到小小的不耐煩,輕輕放下手中的小倉鼠,抬起頭,小眼睛盯著我嘀咕道:「呃…老爸,我感覺你不太相信我啊…」「啊?不是,沒有,我當然相信你!」我突然有種做壞事被逮到的感覺,隨即說道:「去整理書包吧,別落下東西了!」「哦…」女兒把倉鼠放回籠子裡,「若有所思」地回到自己的房間。我沒多想,繼續做我的事兒去了。
  • 16歲「小爸爸」牢裡見到孩子後痛哭,隨後說的話,讓在場的人淚目
    16歲「小爸爸」牢裡見到孩子後痛哭,隨後說的話,讓在場的人淚目 十五六歲,花兒一樣的年齡,大部分人都在幸福地過著讀書的日子,但是有小成和小祥卻早早地成為了"小爸爸"。他們還未成年,不僅成為了要撐起重擔的爸爸,而且因為犯了錯被判刑,甚至在看守所內打架被關禁閉。
  • 孩子在超市偷拽櫻桃吃,售貨員看到大罵沒素質,寶媽的話盡顯素質
    每次帶孩子去超市總要花費很多精力,因為一些孩子要這要那的,還會多多少少的闖下一些禍事。這天秦媽媽帶女兒去超市採購,因為人太多了,買的東西也多,所以秦媽媽不能時時刻刻的看著女兒。就在秦媽媽買東西時,後面有人喊道:「這是超市,沒看見不能上面牌子寫著不能嘗嗎,什麼家長帶的孩子這麼沒有素質。」秦媽媽回頭看了看,發現售貨員正在看著自己。秦媽媽問道:「您在和我說話嗎?」
  • 孩子不聽你的話,卻特別聽老師的話,這時候家長怎麼辦?
    孩子上了幼兒園,或者是小學,你會發現他特別習慣於聽老師說的話,拿著老師的話當成「聖旨」,反而是生他養他的父母,說什麼孩子都不聽。 家長跟孩子說件事兒,他充耳不聞,該幹嘛還幹嘛,老師跟他說件事兒,他麻溜地去辦,一刻也不會耽擱,這是什麼原因呢?就六個字:原則、榜樣、態度。
  • 3歲孩子吃飽飯後睡了個午覺,卻再沒醒來,醫生的話讓奶奶痛哭
    可是,由於老人帶孩子會很自然地去更偏愛孩子,就會更容易出現了溺愛、更寵愛孩子的情況。就像我們即將要一起看到的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老人看管孩子的家庭裡。只是最終孩子是不幸地離開了人世,而造成這場悲劇的緣由又是什麼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吧,3歲孩子吃飽飯後睡了個午覺,卻再沒醒來,醫生的話讓奶奶痛哭。也是很值得更多的有娃家庭需要注意的地方。
  • 陳珊妮丨千萬不要太相信我今天講的話
    後來其實我人生中所有的事情,包括,萬一畢不了業怎麼辦,萬一做了唱片沒人買怎麼辦,萬一失業了怎麼辦,萬一你講了這句話大家討厭你怎麼辦,但是無論如何你只要想到那個最糟糕的狀況,你就會發現你的人生其實沒有那麼難,也沒有那麼糟糕,所以我一直都是用這樣的思維在思考。
  • 謝賢開導孫子別恨爸爸,孫子的話讓他淚目:懂事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謝賢開導孫子別恨爸爸,孫子的話讓他淚目:懂事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我們常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一個人的為人處世、性格秉性,以及對待感情和婚姻的態度,與他從小到大生長的家庭環境,以及父母帶給他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 《以家人之名》三個沒媽的孩子,最後一個讓人心疼
    有一句說得不錯:「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母親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這部劇讓我們看到,父愛也是無聲的,兩位拋棄孩子的母親讓人憤恨不已,後來的出場更是讓人咬牙切齒。雖說妹妹的意外早夭是陳婷的一個心結,雷雨交加的窗外沒人聽見小凌霄的呼喊求救,事後陳婷將一切怪罪於丈夫經常加班和兒子餵女兒吃核桃,根本就沒有因自己打牌將女兒交給年幼的兒子看管的疏忽而愧疚。
  • 葉羅麗:女王的預言沒幾個人相信,為何對時灰二人的預言深信不疑
    對於曼多拉的預言,幾乎沒幾個人相信,同是對未來的預測,為何時灰二人的預言卻沒人質疑? 無非就是大家不相信她所說的話,非但不幫她攻打人類世界,還反抗了她,曼多拉自然無法接受,一怒之下,就狠心「處理了他們」。
  • 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後的話吧
    有一次,我們夢見大家都是不相識的。醒了,卻知道我們原是相親相愛的。人是一個初生的孩子,他的力量,就是生長的力量。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1861年5月7日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文學教養的家庭,泰戈爾8歲就開始寫詩,展露出非凡的天才,直至臨終共發表《吉檀枷利》《新月集》《飛鳥集》《流螢集》《園丁集》等50餘部詩集。1913年,泰戈爾憑藉其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 夫妻同是央視主持人,結婚26年沒房沒車沒孩子,今依然恩愛如初
    提到央視的主持人,相信大家總會有那麼熟悉的幾位,比如董卿,撒貝寧,尼格買提朱迅,李思思周濤,倪萍等人,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央視主持人了,但我們今天提到的這一對,他們已經在央視工作很多年了,而且竟然結婚已經二十六年的時間了,但沒曾想的是,這兩個人竟然是夫妻這樣的關係,他們就是康輝和劉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