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詠春拳為什麼不能實戰?傳統武術為什麼不能實戰?

2020-12-24 刀哥聊健美

譯自《武術世界》

詠春拳在實戰中真的有用嗎?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不僅是外行人有這樣的疑問,更重要的是,很多詠春門人也會這樣問。這反映出了詠春在當下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

一方面,詠春拳宣稱自身是一種具有毀滅性的近身格鬥體系,但是另一方面,詠春帶給很多人的感覺是技法在實戰中很難發揮出來,於是就造成了名不副實或者沒有作用的結果。

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對於任何武術流派來說,其技法或防衛體系不會自己發揮作用,而需要使用者讓它們起作用,或者更確切地說,你必須要讓它們為你所用。在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壓力測試,這方面我感覺很多人都忽視了,尤其是在詠春中。人們關注的似乎都是套路和黐手的練習,而現實的對抗和防身呢?

其次,詠春門人似乎一直熱衷於各種爭論,樂此不疲。在網上隨便一搜,你就能看到各種無盡無休地爭論,包括派系和套路中手法的爭論,或者確切的說,是爭論套路或技法的哪個版本才是正確的或正宗的。雖說爭論有時也不是壞事,但是這些爭論大多跟拳術的實用性無關,而且也偏離了人們本身應該關注的東西,他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自身的發展,以及他們的學生的發展。

簡言之,人們都是在爭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沒有關注於壓力測試的技法,也就無法成為具備實戰能力的拳手。

不過,我覺得情況比這更糟,因為對於任何武術來說,其成功都要基於壓力測試背後的原理。

比如說,拳擊手會學習大量的出拳技法,但是當機會閃現時,他們之所以能夠選擇並應用適當的技法,依靠的是對距離、時機和發力的理解。顯然,如果你只練習技法,那麼在應用時你會遇到問題,除非攻擊者採用的攻擊方式跟你練習的完全一樣。你必須對我所說的「時機、方式和反應」進行深入地理解。

所以,理解這些原理至關重要,但是我覺得很多詠春拳練習者對於核心原理及其應用方式都缺乏正確的理解。就是因為他們並沒有進行「時機、方式和反應」的練習。

那麼這都是師父的問題嗎?

不,沒那麼簡單。如果你的師父並沒有學習過這些原理的應用,也沒有學習過壓力測試,那麼其實他也沒辦法再教你更多的東西了。然而,如果他被武術的「神秘感」所蒙蔽,而選擇不去質疑或探索,甚或更糟的,他們被禁止去質疑或探索,那麼……是的,這是教練的問題。

有一位很知名的詠春師父,他曾經展示過一些詠春地面格鬥術,用於對抗柔術之類的技法。他所展示的東西完全就是垃圾,在街頭實戰中沒有任何用處,而且說實話,這些東西肯定是來自他豐富的想像力,而不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技法。

我覺得,嘗試把方釘放入到圓孔中不是壞事,體現出了思路和探索精神,但是我不以為然的是,這些技法顯然沒有在掌握柔術技法的人身上測試過,這種情況下去對抗經驗豐富的柔術或摔跤選手,詠春練習者會被玩得像個傻子一樣。

不過,同樣地,學員也應該反思和質疑一下自身的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出拳是不是足夠好嗎?你知道某個技法是不是有效嗎?我的意思是真的知道,而不是因為你的師父告訴你它有效,你就覺得它有效。如果你不知道,那麼你該通過什麼樣的檢驗方式來評估技法的有效性和你的進展呢?當你開始問這些問題的時候,你就邁出了讓詠春拳為你所用的第一步。

在我向學生展示技法的時候,學生經常會問:「如果我這樣做或者那樣做會怎麼樣呢?」我說;「好啊,你試試唄。」哪怕根據我的經驗,我知道那樣做是無效的。接下來,我們會討論一下它為什麼無效,這就是學習和理解為什麼一種技法在某種情境下有效,而在別的情境下無效的過程,這才是真正的知識。

這些聽起來可能都太平淡無奇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平淡無奇也值得一提。

那麼你這不也是在批判其它派系的詠春拳嗎?這不同樣是在搞詠春內戰嗎?

不,我正是我不想做的。說實話,我不關心你的師承或者你的派系。至於你的套路,只要我大體上覺得它跟我的差不多就夠了。我並不關心它跟葉問的套路一樣不一樣。如果葉問的兩個兒子打出的套路不一樣,那就說明葉問在分別向兩人傳授時對於拳術的表達是不同的。我真正關心的是,你是否理解你的拳術的內在原理,以及需要時能不能把它用出來?

我覺得很多詠春門人對於壓力測試的理念只停留在口頭上。他們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套路,用黐手進行攻防訓練。他們也會戴上拳套和護具進行對練,但是你要想真正把所有的要素整合在一起,產生有價值的東西,這些還遠遠不夠。

這是不是說,很多拳館教的詠春都是不對的?

是,也不是。我認為,大多數拳館教了技法、套路以及詠春的基本原理,但是缺失了一些東西。這些元素並沒有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效的「整體」。結果就導致人們以為自己學的不行,我覺得尋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也許我應該向那些不熟悉詠春拳的人解釋一下,尋橋是詠春的第二個徒手套路。詠春拳的套路包括:小念頭、尋橋和標指。另外三個套路:八斬刀、六點半棍和木人樁通常是在徒手套路學完之後再學習的。不同的拳館教授的順序有所不同,但是基本都是按照上述的順序教授徒手套路的。

我認為這種教授順序或者思維模式會給實戰防身帶來一些問題……

在以前,幾乎所有的套路都是秘不外傳的,只能傳授給入室弟子。很多人只學了第一套和第二套就此打住了。為此,我認為尋橋是所有徒手套路中的支柱,只要正確理解了這套拳,就能讓你應對,或者對抗99%的對手。不管你從第三套拳或木人樁裡邊收穫了多少。

有個段子:葉問說,如果有徒弟學了第一套和第二套拳並且都理解了,卻被人打敗了,他就自己從房頂上跳下去。

我想知道,讀到這段話的詠春練習者,有多少人覺得自己從前兩套拳,尤其是尋橋中學到的東西足以應對街頭的實戰?我覺得很多人都沒有這個自信。

那麼葉問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我認為,答案就在於葉問所說的,學會並真正理解的人。對我來說,這就又回到了原理提煉和壓力測試上了,因為一旦你開始分析原理並明白了哪些東西是「無效」的,接下裡你就必須通過自我分析和師父的支持來讓它們變成有效的。

一旦你理解了這一點,你在壓力下從實戰應用中獲取的知識就可以用來分析拳術套路及其內在的原理。

這就是你作為一名拳手不斷進步的過程。如果沒有原理,詠春拳就會淪為打架鬥毆,而如果沒有在壓力下對原理的檢驗,那麼你剩下的就空有套路,根本不能實戰。

百鍊堂健美格鬥教室,每天分享最實用的乾貨,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1929年全國武術擂臺賽,南北高手對決後,觀眾:傳統武術不能實戰
    隨著時代的變遷,「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武功已經成為了過去,人們對輕功心法等神功產生了質疑,現代人對武功的唯一印象是民國的各種拳法,比如說一代大師霍元甲的詠春拳等等。事實上,為了展示傳統武術,喚醒全國同胞,1929年時,杭州舉辦了全國武術擂臺賽,這一場比賽又被稱為浙江省國術遊藝大會。然而,這次比賽雖然戰況慘烈,但是並沒有令人驚嘆中國武術的厲害,反而讓人對傳統武術的實戰型產生了質疑。
  • 詠春拳大師慘遭KO,傳統武術以後該怎麼吹?
    但由於受《葉問》、《一代宗師》等影視劇影響,許多人認為詠春拳已經過現代改良,能真正體現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大有將詠春拳視為傳統武術最後希望的意味。結果,連這個希望也被一個中年業餘胖拳手給擊碎了。並要記者帶話給徐曉冬:你等一下去採訪一下徐曉冬,這兩天能不能吃飯,你說實在不好意思,下手可能快了一點,我也不知道打了多少拳,可能有七八九拳吧。本以為兩位詠春拳「傳人」在失敗之後,能有所反省,提高自己的實戰能力,未曾想,他們卻發了一篇長文。
  • 詠春拳的黐手能不能實戰?
    詠春拳的三套拳中都沒有教過我們怎麼樣向人攻擊,只教過我們怎麼樣發拳、起腳、線路、位置等等。這三套拳都是技擊學上的高標準要求,技擊學的理論,再三套權重要求我們能清楚了解我們的目的及集中我們的意念,也就是訓練我們在技擊學上正確的理論觀念和技擊的基礎。
  • 實戰對抗 中華功夫能不能打?武術套路是花架子嗎?客觀分析
    截拳道宗師鎮樓我們在講中國功夫能不能打能不能實戰之前先說說中國的功夫熱和中國武術的歷史只有這樣講,大家才能知道中國功夫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中國功夫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當然作為晚輩目前的水平也解釋不清楚(就是大家看到的打的不好看,很失望的打法,雖然如此但是散打很實用,集合了武術中的優勢精華等對於目前世界搏擊規則下的「新武術形式」比較有我們自己的特色和實用,這個我們接下來一點點講,耐心看完)然後傳統武術套路≠實戰搏擊舞臺賽下的武術感覺不能打的套路是因為沒有形成和沒有一個幾年如一日甚至十幾年如一日的搏擊規則下形成的練習方式
  • 中國武術是如何逐漸喪失實戰的——中國武術歷史全面科普
    民國時代武術家唐豪就非常痛心的譴責說:「(武術界)出主入奴,欺騙弟子,互相標榜,非子不傳,非徒不真……」那麼,為什麼中國武術界有這麼多的陋習呢?中國武術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點點的喪失實戰的呢?詠春拳個人認為在一開始並沒有詠春拳,其實應該叫詠春刀,拳是一種輔助練習方法和掩人耳目。徐皓峰說,詠春拳是反清復明的刺客拳,個人比較認同。
  • 馮鍾雲:傳統實戰武術沒有觀賞性,一般只有一個回合
    武術功法是蓄養能量,反對挑戰極限,高難度的花架子即沒用又不能養生,初學進入者要選擇真正功夫,會真功夫的老師。窮文富武,真正傳統武術家都和宗教、幫會、官僚、商人有著密切關係。一九四九年以後歷次政治運動,很多武術家被作為反革命、牛鬼蛇神、封建會道門成員鎮壓破害下放,境遇非常悲慘。同時把打把式賣藝的花拳秀腿表演套路扶植了起來,因為這些武術中看不中用對社會構不成威脅。
  • 揭秘真正的中國傳統實戰武術
    很多年來,總覺得實戰武術應該像金庸的那樣,因為電視上各種的格鬥比賽,都是交手很多回合的。後來了解了真正的傳統武術之後,才發現高手過招更接近古龍寫的那樣,一招見勝負,快的你都看不出過程。其中蘊含的自然與人體的奧秘更是讓我驚訝。
  • 日本最強格鬥家號稱街頭霸王,晚年時嘲笑:中國實戰功夫不值一提
    那麼中國傳統武術為什麼打不過落後幾千年的西方全集搏鬥之術?曾經有位武術大家趙道新說過這麼一段話引人深思,「中國的傳統武術,主體已經脫離了實戰,脫離了技擊術,已經走入了宗教。」而在日本,就有一個這樣的武術家,他被評價實戰最強的格鬥家,還有一個別樣的稱呼街頭霸王。曾經在街頭格鬥100多次,竟然沒有一次失敗的戰績,在晚年的時候,曾經嘲笑中國武術:「中國也有實戰?」
  • 他很早就說過傳武不能實戰,而且列舉出了例子,你們怎麼看?
    他很早就說過傳武不能實戰,而且列舉出了例子,你們怎麼看?傳統武術在你們的世界裡面是什麼存在的呢?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前的梁老師梁宏達就說過了傳統武術不能實戰了吧。在他的節目中,梁老師說過了一句話:傳統武術太極為什麼沒有人拿來打架呢?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身體素質。
  • 真正的傳統實戰武術只一個回合,伸手見高低,拳打兩不知!
    過去一百年,日本的空手道已經傳播到了全世界;最近十幾年,韓國的跆拳道館在中國已遍地開花;在未來幾年,在中國的印度瑜伽館也會越來越多;從建國之後,中國傳統實戰武術卻被中國人慢慢遺忘....        取而代之的,確實體育競技武術和影視表演武術,也就是大家說的花架子。大眾根本無法了解真正的中國武術。
  • 1929年首次全國武術擂臺賽,大部分傳統武術不能實戰
    1929年,在浙江杭州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武術擂臺賽,即「浙江省國術遊藝大會」,是一次聚集了南北武林精英的比武盛事。1928年,中央國術館成立,「國術」一詞開始通行天下。比賽結束後,人們最大的感觸是,大部分傳統武術不能實戰,都是「虛設的套子」「空頭拳術」,而優勝者自報家門時雖都是五花八門的傳統門派,但無一例外地暗地另搞一套獨有的格鬥訓練。
  • 詠春不能實戰?11歲女孩KO武打演員!這檔綜藝再為傳武正名
    而到了《很高興認識你》之後,阿雅和周迅再度啟動南國之旅,這次尋訪的目標選擇為葉問的詠春拳館。這些年來,民眾對傳統武術的質疑聲音接連不斷。同樣,武術電影中所營造的夢幻感和真實傳統武術的末落,二者間更構成了極大地反差。
  • 在一個槍炮橫行的世界裡,實戰武術對普通人還有意義嗎?
    換句話說,日本的所謂「傳統」徒手搏擊術,真正發展恰恰是火繩槍在日本廣泛使用之後。走向世界更是在工業革命的環境中完成。再看歐洲。說歐洲的傳統武術,不能不提拳擊。差距不僅僅在能不能打。反觀歷史,最有意思的一點其實在於,空手道也好,柔道也好,拳擊也好,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傳統武術,而是借用、巧用傳統軀殼的現代武術。但是,因為能在高水準上持續發展,不知不覺,也成了有百年傳統的老字號招牌。
  • 拳法無好壞 功夫有高低——傳統武術能不能打是個偽命題
    傳統武術哪一派的開山祖師不是經過實踐的千錘百鍊的檢驗才開宗立派的?對這類沽名釣譽、恬不知恥的所謂傳武人,我簡直是失去了對其進行評價的任何興趣,不值一提。本文作者拳姿 傳統武術能不能打?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傳統武術要不能打那還要傳統武術幹嘛?古時不像今天,古人練武術是用來看家護院保命的,不是用來耍嘴皮子的,傳統武術本身就是為「打」而生。
  • 中國功夫為什麼不能打?
    李小龍曾經拜師學習過詠春拳,但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因為傳統武術大多重技巧和動作的優美,並不十分在意攻擊動作是否有效。絕大多數傳統武術都是一種套路的組合,套路是固定不變的。這樣的所謂「武術」其實就是一種表演。
  • 搏擊專家揭秘:為何詠春連環日字衝拳在實戰中沒有電影裡那麼厲害
    搏擊專家揭秘:為何詠春連環日字衝拳在實戰中沒有電影裡那麼厲害。今天下午,詠春大師餘昌華又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吹噓,詠春拳如何厲害,學習詠春拳的好處等等,聲稱詠春拳是目前武術體系裡面相對來說最簡單的一種,無論是養生還是技擊,都是比較簡單、直接和有效的。於是筆者就要問了,那為什麼詠春拳擂臺實戰,面對搏擊選手確實屢戰屢敗呢?
  • 說說被玩壞的「傳武實戰」
    一年前餘昌華的比賽裁判也爆料,餘昌華自己承認所學的所謂詠春拳是跟電視機學的。當然這不妨礙,一年多之後,丁浩再次被媒體封為「詠春大師」,並且再次開始被代表傳統武術。現在有種說法,說現代搏擊更科學,傳統武術技法落後。
  • 小構架的詠春拳比大開大合的長拳實用?各有各的優勢!
    有一批香港詠春拳愛好者到少林寺寺拜訪,並觀看少林武僧表演一系列的少林拳法,他們看到少林拳大開大合,動作幅度較大,當時就疑問少林拳的適不適合實戰?這些少林武僧拳法練得怎麼樣暫且不論,因為詠春拳愛好者的疑問是大開大合的長拳類武術。
  • 為什麼說詠春拳的平拳不是最好的拳法?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
    為什麼說詠春拳的平拳不是最好的拳法?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隨著功夫系列電影《葉問》的熱映,將李小龍師傅宗師葉問的詠春拳宣傳的是無所不能。用詠春大師餘昌華的說法,詠春拳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拳種,其他的拳種根本沒法比。
  • 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詠春拳「大師」丁浩又被揍了,一時間再次刷爆網絡,無數人吐糟: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武術不能打,武術實戰性受質疑,這個問題已經好多年了。這些年太極雷雷等騙子被暴揍,更讓武術的聲望一落千丈。目前的情況是,似乎在武術前面應該加傳統兩字,以跟國內的現代格鬥以區別。但我要說的是,武術前加傳統兩字是典型的自黑。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