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75歲退休語文教師 一雙巧手剪出幸福晚年

2020-12-23 騰訊網

邱芸芷在市老年大學和湖裡區老年大學都有課,每周兩節越劇、一節國畫,還有絲網花、珠串課。她笑著說,老伴心疼她學得太多,但她就是喜歡,「做自己愛做的事,就感到很幸福、很快樂」。

《金鼠送福》《雙鼠迎春》……為了迎接農曆鼠年的到來,75歲的邱芸芷剪了幾幅應景作品。她說,每年都要剪上一些,讓家裡更有年味,有些還會送給朋友。應記者之邀,她花了四個小時,特意剪了一幅《金鼠送福》,為廈門晚報廣大讀者送上鼠年祝福。

【太痴迷】

經常一剪幾個小時 壞了剪刀痛了肩膀

邱芸芷退休前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她說,自己從小就愛剪紙,退休前還曾在學校手工勞動課上教學生們剪紙。但以前都是憑興趣自己琢磨,有些技巧總是不得法。

2011年,得知廈大老年大學開設了剪紙班,她立刻報了名。「可惜開了兩年不辦了,我還難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她說,但兩年的學習已讓她受益匪淺。比如,老師告訴她,剪紙要先從細節、細小的圖案剪起,再由小及大,最後剪邊框。這些都是她以前不知道的。

邱芸芷用「痴迷」來形容自己對剪紙的喜愛,已經用壞了四五把剪刀。剛開始學習時,只要一有空就剪。有時剛洗好碗,在廚房裡就拿起剪刀和紙。老伴形容她「一剪起來就沒日沒夜」,有時甚至剪到凌晨三點多。因為經常一個姿勢保持幾個小時,她患上了肩周炎,痛了兩三年,穿衣服都得老伴幫忙,一度住院治療。

邱芸芷笑著說,自己性子比較急,很想快點知道剪出來的效果,「就像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就很想看看孩子長什麼樣」。

【愛創作】

加上自己想像重新構圖 讓畫面更有故事性

邱芸芷喜歡創作,不拘於簡單的套剪。在廈大老年大學上剪紙班時,她就有意識地創作。老師教大家剪松樹,她就再加上太陽和山,組成一幅《日出東山》;老師教大家剪牽牛花,她則添上了一隻鳥兒,取名《晨曲》……給原有的圖案加上自己的想像,重新構圖,讓畫面更豐富,更有故事性。

邱芸芷說,看到一句歌詞,一句古詩,或一個故事,就會想剪出來,於是就剪出了《春江水暖鴨先知》《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月光下的鳳尾竹》等作品。

她在生活中也處處留心,看到好的圖形、風景,就用手機拍下,回家畫在草稿本上,留作素材。看到陽臺上的爬山虎長勢喜人,她就去臨摹。花盆上的紋飾、衛生間牆磚的圖案、春聯紙邊的雲紋、圍巾上的百合花圖案、別人曬在院子裡的草蓆花紋圖案等,都成了她的素材,呈現在不同作品中。

她說,之前從周莊旅遊回來,就心心念念要剪一幅《小橋流水人家》,雖然已有了草稿,但目前還沒有構思出滿意的設計圖來。

【樂分享】

親朋好友家有喜事 根據主題剪紙祝賀

2019年,邱芸芷創作了兩幅大型剪紙作品《祖國萬歲》和《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

開始創作《祖國萬歲》時,她的右眼剛做完白內障手術不到十天。光是構思、畫圖就花了十來天,剪又花了十多天,前後用了近一個月,5月5日開始創作,到6月份才完成。

她說,在這幅作品中,青松代表不屈不撓,牡丹代表繁榮富強,還有象徵高潔的梅花、萬年青,以及和平鴿,寓意和平發展。她家裡還留著許多草稿,捨不得扔掉,「花了我多少心血啊!」

為了剪紙,她已經學了四年的國畫。她說,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構圖,更好地創作。比如,如果沒學過國畫,就不知道要怎麼畫牡丹、剪牡丹。

她還以廈門的市花和市鳥為元素,創作了作品《我愛廈門》。她說:「來廈門十來年了,對這座城市越來越有感情。」逢年過節或遇到親朋好友結婚、過生日,她也會創作應景的作品相贈。好友過七十大壽,她送去作品《麻姑獻壽》;朋友的孩子結婚,她剪一幅《喜上梅梢》祝賀;侄子結婚,她剪了十來幅不同樣式的「囍」字祝福……

廈門晚報記者:許雲芬 劉東華 通訊員 陳玉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早年被醜妻「騙婚」,晚年被兒女當「提款機」,今75歲不敢退休
    在生活中,已經75歲的張洪傑根本不敢退休,不僅需要照顧已經癱瘓了將近30年的妻子。婚後,兩人也生下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一家5口十分幸福恩愛。由於妻子沒有穩定的工作,一家5口人花銷的錢只能由張洪傑一個人承擔。於是在46歲那年,張洪傑轉行進了娛樂圈發展,擔任《三國演義》導演助理,並在劇中客串了十幾個角色。
  • 社區老年人齊聚一堂 巧手剪出「精彩」生活
    12月10日,在甘家巷社區一幅其樂融融的場景,這正是社區為培養老年人視覺與動手協調能力,促進老年人相互交流與學習,聯合甘肅柏草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的「巧手剪精彩 大家齊歡唱」老年人活動。剪紙是我國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一張彩紙、一把剪刀。
  • 58歲的退休女人自述:想要晚年生活幸福,請你學會「薄情」一點
    有的人退休後,會選擇去旅行;有的人退休後,會選擇和子女同住;有的人退休,會選擇和好姐妹跳舞逛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晚年生活都不一樣。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晚年生活,都要學會「薄情寡義」一點,這樣晚年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58歲退休女人的自述 周阿姨今年58歲了,她退休已經8年了,這些年她從剛開始得不適應,到現在生活過得如魚得水,她說:自從學會「薄情寡義」,晚年生活越過越有勁。
  • 宋丹丹正式退休,人藝生涯終究落幕,60歲安享晚年也是幸福
    著名喜劇演員宋丹丹老師在北京人藝舉辦了一場表演講座,演員孫茜在平臺曬出了宋丹丹講座現場的照片,並發文稱這是宋丹丹 60歲的生日也是她正式退休的第一天。時光荏苒,六十歲的宋丹丹走到了退休的路口,演藝生涯幾十年的藝術之路一幕一幕在人藝的屏幕上回放著,臺前的宋丹丹談笑間揮灑自如
  • 「原創」剪出人生百態 剪出世間萬物
    在素有「中國剪紙之鄉」稱號的的膠州,就有這麼一位剪紙傳承人,他在沒有電腦、沒有流水線的條件下,僅用一雙巧手、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剪出各式各樣的圖案。在過去60多年時間裡,他已經把中國的傳統文化、鄉土民俗融於一體並且先後創作出不少優秀的剪紙作品。如今,現年67歲的高豐緒不僅要在剪紙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為了傳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還要教更多人學習剪紙這項傳統技藝。
  • ...歲的阿木爺爺憑藉一雙巧手在YouTube走紅。不用任何現代機械...
    【63歲中國爺爺成油管網紅】最近,63 歲的阿木爺爺憑藉一雙巧手在YouTube走紅。不用任何現代機械工具,就能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拱橋、將軍案、會動的小豬佩奇等木製品。其YouTube頻道播放量已經突破 2 億,被網友稱為「當代魯班」。
  • 「教師風採」安順一中語文教研組部分教師簡介
    品德為學生楷模,言行為學生表率學識令學生折服,教法令學生滿意安順一中語文教研組部分教師簡介省級骨幹教師——潘紅潘紅,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市首批市級骨幹教師,安順市高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市級骨幹教師——熊春花熊春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市級骨幹教師,曾獲市級優質課一等獎,教學設計、教學論文曾多次獲省市級一、二等獎。市級骨幹教師——王曦王曦,中共黨員,市級骨幹教師。在教學上不斷磨礪、提升教學水平。
  • 石家莊:桃園路「修鞋哥」 巧手收穫幸福
    桃園路「修鞋哥」 巧手收穫幸福  23年前懷揣80元來石謀生 現在買房娶妻生子享受生活樂趣今日推出「脫貧路上你我他」第一篇,關注一位殘疾人自強不息,用一雙巧手換來幸福生活的故事。  在石家莊市長安區桃園路上,「老二修鞋部」遠近聞名。修鞋部的主人是一位因小兒麻痺致使下肢殘疾的「修鞋哥」,23年前,他懷揣80元錢,獨自從邯鄲大名來到石家莊,這些年,他憑藉一雙巧手和一顆善心,在石家莊買房、娶妻、生子,過上了幸福生活。
  • 75歲張洪傑:帶著老伴四處拍戲,為賺錢不敢退休,直言子女是狼
    「啃老」不僅在平凡人的生活中是普遍現象,就在演藝圈也有將父母視為「提款機」的子女,而75歲的張洪傑就是其中一位。那麼,75歲的高齡本是退休頤養天年,張洪傑又為何這般「拼命」呢?了,根本不敢生病,如果自己病倒了,一大家子就都亂了。
  • 蘭州丨社區老年人齊聚一堂,巧手剪出「精彩」生活
    12 月 10 日,在甘家巷社區一幅其樂融融的場景,這正是社區為培養老年人視覺與動手協調能力,促進老年人相互交流與學習,聯合甘肅柏草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的 " 巧手剪精彩 大家齊歡唱 " 老年人活動。剪紙是我國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一張彩紙、一把剪刀。
  • 宋丹丹正式退休,曾婚姻不順,如今成返聘藝術家晚年幸福!
    就在8月24日,孫茜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今天是丹丹姐的生日,也是她正式退休的一天。以後就是返聘藝術家了!宋丹丹當時很坦然的回答不會了,當時全場頓時安靜了將近一分鐘的時間,觀眾和嘉賓都用不舍的眼神看著她,為了緩和氣氛,宋丹丹解釋說,人不可能一直會演,不想讓觀眾虛下去!在那個時候就知道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以小品的方式給我們帶來歡樂了!
  • 國家一級演員張洪傑:75歲賺錢養家仍不敢退休,直言子女就是狼
    ,但是相比於75歲的張洪傑來說他卻又是幸運的。張洪傑是一位國家一級演員,如今依舊是75歲高齡,早就已經過了可以退休的年紀,但是他卻依然勤勤懇懇的帶著自己的癱瘓的妻子在四處拍戲,不敢老去。而說起原因就是自己的子女十分的不爭氣,如今還要靠著他來幫襯。
  • 年輕時被騙婚,晚年被"啃老",75歲張洪傑:我身後有十多匹狼
    雖然長相併不出眾,彼時25歲高大帥氣的張洪傑是滿臉的嫌棄。他也慢慢的釋懷,一家五口幸福的甜蜜。他的工資已經退休工資已經被兒女們月月榨乾,面對兒女的"啃老「,他在節目中含淚對主持人說:如今已經75高齡的他遲遲不敢退休頤養天年,並且自己的妻子還常年臥病在床
  • 早年遇醜妻"騙婚",晚年當"提款機"養3子女,75歲張洪傑還能撐多久?
    事業家庭美滿的張洪傑還沒享受幾年這樣的幸福時光,妻子因為長年累月的忙於家裡和廠裡的事情,在46歲的時候患上腦血栓,經過一番折騰後,妻子的命是保住了,但卻成了一個癱瘓的人。仨子女輪番領他的養老保險金,75歲能撐多久就撐多久因為張洪傑從小的疾苦生活讓他對於3個子女的教養上特別重視,自己早年嘗過的苦日子。
  • 廈門這六位「無價之師」講述光陰的故事 揭示「當老師的意義」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傅春榕 圖/受訪者提供)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每年的教師節,廈門市教育局和廈門日報都會聯合策劃報導,我們報導過身邊好老師,教育的成就,難忘師恩……  今年,我們決定換一種方式。我們從全市選取了六名教師。
  • 老戲骨張洪傑:攜癱瘓妻子拍戲75歲不敢退休,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說起老戲骨,想必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桿秤,他們精湛的演技可以說秒殺很多流量明星。在熒幕中也有很多老戲骨上了年紀依舊沒有退休,而這其中的緣由也是各不相同。在北京擁有上億四合院的李光復74歲仍然在拍戲,由此看來他拍戲純粹是為了愛好這一行。
  • 少年被「騙婚」,晚年被「啃老」,75歲張洪傑:我身後十多匹狼
    對於很多老戲骨來說,演戲演了一輩子,總希望在有了代表作品之後光榮的退休。但是對張洪傑來說,退休卻是一個難以實現的願望。雖然已經是75歲年紀的他早已從工作單位退休,但是這些年一直在不停拍戲的他,只是為了養活自己背後一群成家的兒女。
  • 60歲宋丹丹從北京人藝退休,兩段失敗婚姻終獲幸福,兒子很孝順
    8月25日,是「小品一姐」宋丹丹60歲生日,兒子巴圖,徒弟劉濤,還有圈內梁天、張一山、楊紫、華晨宇、林大竣等好友為她慶祝60歲生日!,劇院回應表示,退休並不意味著不演出了,該演出還會演出,不過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安排。
  • 國家一級演員,養癱瘓妻子20年,被三個子女啃老,75歲不敢退休
    我們都知道,已經83歲的老戲骨張少華,晚年為了幫兒子還房貸,不惜依舊活躍在演藝圈,其實,娛樂圈中,像張少華這樣,為子女的老戲骨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說的這位,他也是一位低調有實力的國家一級演員,不曾想,不僅養了癱瘓妻子20年,而且還被三個子女輪流啃老,導致,現今75歲的他,不敢生病,也不敢退休,為的就是多賺一點錢,他太難了。
  • 96歲退休教師每日讀報摘抄作後輩榜樣 四世同堂延續閱讀好家風
    上世紀六十年代,程淑美回到永康,先後在方巖鎮獨松村和上裡葉村的小學擔任語文老師。「語文最講究的就是知識的積累。那時候教學資源匱乏,很多貧苦孩子買不起課外書,我就從報紙上給學生找美文、新聞等課外資料。」在程淑美看來,報紙是豐富學生課外知識的重要來源。一有時間,她就扎進圖書館,翻看大量的報紙,將相關資料運用到教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