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退休女人自述:想要晚年生活幸福,請你學會「薄情」一點

2021-01-18 騰訊網

導語:

人的這一生非常短暫,從出生到退休,短短幾十年,經歷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人的前半生非常忙碌,小的時候,為了學業奮力拼搏;成年時,為了工作堅持努力;中年時,為了孩子和家庭付出。好不容易熬到自己退休了,卻發現自己變老了,忙忙碌碌的前半生,一下子閒了,反而有些不習慣。

有的人退休後,會選擇去旅行;有的人退休後,會選擇和子女同住;有的人退休,會選擇和好姐妹跳舞逛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晚年生活都不一樣。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晚年生活,都要學會「薄情寡義」一點,這樣晚年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58歲退休女人的自述

周阿姨今年58歲了,她退休已經8年了,這些年她從剛開始得不適應,到現在生活過得如魚得水,她說:自從學會「薄情寡義」,晚年生活越過越有勁。

周阿姨50歲時就退休了,剛退休的周阿姨,選擇幫女兒帶孩子,她順理成章的搬進女婿家,當一個帶薪保姆。

周阿姨就只有一個女兒,女兒女婿都要工作,沒人帶孫子,所以她女兒就要求周阿姨幫忙帶孫子。剛開始的時候,女兒還會給周阿姨1500元生活費,可是時間長了,周阿姨問女婿要生活費時,女婿每次都板著個臉。

一家人1500元的生活費完全不夠,多餘的生活費全是周阿姨拿自己的退休金來補貼。女婿還經常嫌東嫌西,不是說菜鹹了,就是說飯菜不合口,甚至覺得飯菜太差了。周阿姨心裡很不是滋味呀!要知道豬肉都三十多元一斤,什麼菜都貴,天天希望吃好的,吃都被吃窮了。

周阿姨在女兒家呆了一年多的時間後,實在呆不下去了,周阿姨主動給女兒1萬元,讓女兒叫自己婆婆來照顧孩子,自己一個人回老家住。周阿姨說:再在女兒家住,我一定會得抑鬱症的。

周阿姨回老家後,經常和小姐妹逛街、跳廣場舞,生活過得還算可以。小姐妹裡,有幾個人和周阿姨一樣都是喪偶單身,幾個小姐妹就商量著一起開生活,一起買菜做飯,除了吃飯外,都是各回各家。

周阿姨覺得反正自己都要做飯,幾個人一起吃也有伴就同意了,幾個好姐妹一起買菜做飯,晚上一起去跳廣場舞。可是沒幾個月矛盾就出現了,有個別姐妹懶不願意煮飯,有的感覺自己吃的少虧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她們散夥了。

好姐妹散夥後,周阿姨很少和好姐妹聚會逛街了,晚上跳完廣場舞,她就趕緊回家了,以前還和好姐妹去吃夜宵等,現在她很少參加了。周阿姨喜歡繪畫,有時間就去畫廊繪畫,下午看書,偶爾寫點東西,她非常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間。

周阿姨覺得不管是在女婿家,還是和好姐妹搭夥吃喝,時間長了都會有矛盾,而且還不能對別人太好,時間長了別人會覺得那是理所應該。周阿姨經歷過這些,她也想明白了,這把年紀了,對人對事都應該「薄情寡義」一點,有時「不合群」反而更幸福。

中老年人的「薄情寡義」,反而更幸福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是一個大學問,即使關係再好,也要懂得把握分寸感,特別是對於退休的中老年人而言,不交朋友會覺得孤獨,交朋友又難相處。所以不管是與親人之間,還是朋友與朋友之間,最好保持一定距離,有時「薄情寡義」一點,反而更幸福。

幸福——對親人「薄情寡義」一點

周阿姨退休後,就去女兒女婿家幫忙帶孫子,周阿姨是心疼女兒,想著自己幫忙帶孫子,女兒就可以出去上班。可是讓周阿姨沒有想到的是全心全意的付出,換來的卻是女兒女婿的不理解。

周阿姨和大多數父母一樣,退休後都會選擇幫子女帶孩子,可是換來的卻是子女的不理解。所以呀!退休的父母們,對親人「薄情寡義」一點,除非子女需要,不然千萬不要和子女同住,保持一定距離,和子女之間的關係更親密,晚年生活更幸福。

幸福——對朋友「薄情寡義」一點

朋友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天談心,有困難的時候,朋友會幫你一把,這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間也應該保持一定距離,有時對朋友「薄情寡義」一點,相處反而更幸福。

周阿姨和好姐妹搭夥吃飯,看似和諧的一群人,當矛盾出現時,你會發現,原來,只要有人群得地方就是江湖。看似很好的關係,經不起長期時間近距離的相處,保持一定距離,才是朋友之間真正的相處方式。

幸福——學會享受孤獨

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到最後你才發現,能陪你走到最後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不管對愛人、親人和朋友,都要保持一定距離,學會享受孤獨,生活反而更幸福。

周阿姨退休後,經歷了女兒女婿家的生活,經歷和好姐妹搭夥的日子,最後她學會了和自己相處,享受孤獨。一個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想過的人生,和親人、朋友保持一定距離後,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總結起來就是對任何人都要「薄情寡義」一點,保持一定距離,學會獨處,才能更好的享受人生。

寫在最後:

「薄情寡義」這個詞是貶義詞,但是這個對自己而言卻是褒義詞,不管是中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要學會「薄情寡義」一點,這樣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今日話題:

你想做一個「薄情寡義」的人嗎?

相關焦點

  • 66歲阿姨自述:退休後沒有繼續找老伴,我才過上幸福晚年生活
    但有些人並不這樣認為,有些人覺得年老後,即使孤單,也不想找老伴,特別是年老的女人,他們不找老伴的原因就是怕做別人的保姆,也怕找不到好的,所以,還是不要找吧。男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下面這位66歲的姑姑自述:「退休後沒有選擇找老伴,我就過著想要幸福晚年的生活。」
  • 退休老人自述:到了晚年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靠譜
    2位68歲老人自述:「人到了晚年之後,錢應該放在哪裡最安全?是給兒子還是給女兒?這兩個人之間哪個最靠譜?」但其實,到了晚年之後,錢自己拿著最安全,因為,自己拿著就不用伸手問子女拿,想幹嘛就幹嘛,也不用擔心感冒生病的時候沒有錢治病。
  • 餘生,做一個「薄情」的女人
    而有的男人,對待愛情卻不夠認真,甚至把愛情當作兒戲,不知不覺中傷了女人的心。當一個女人嘗過拋棄和心酸,她就會成長。如果女人的天真不能帶來幸福,那她應該讓自己變得「薄情」。其實,女人「薄情」是在保護自己,給自己築起一道保護牆,才讓自己不受感情的折磨。感情裡,太善良的女人,往往會讓自己傷痕累累。
  • 一個58歲女人的自述:不合群的生活,才讓我真正享受心靈的自由
    在這種思想影響下,許多人進入單位後委屈求全,小心謹慎,只為了讓別人接納自己,而不是以個體形式的獨立存在;退休後,又希望融入一個圈子,與自己同樣的人打成一片,好像這樣才算找到了組織,找到了歸屬,可這樣,人生真的就幸福嗎?
  • 為什麼父母年歲越大越對子女「薄情」的呢?3個60歲女人說了實話
    後來漸漸長大,也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只把開心快樂的事情跟父母說說,那些傷心難受的事情,讓自己慢慢的消化,不願再讓父母跟著操心勞神。父母也是一樣的,以前還跟我們抱怨這裡不舒服,那裡疼痛,慢慢地也不再跟我們說這些了。每次電話都是一句「家裡都很好,我們身體也很好,你安心地工作吧,別惦記我們'。
  • 一個56歲女人的內心獨白:退休後想要生活幸福,需要明白一件事
    1  自從過了50歲,我發現身邊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多數已步入退休的中年女人們,生活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她們沒有了養育孩子的負擔,沒有了工作上的羈絆,仿佛一下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每當在朋友圈中看到這樣的圖片,我心裡都會有一個疑問:  這樣的生活是否真是她們想要的?抑或是,她們只想告訴周圍人一個現象:那就是,我退休後的生活並不那麼孤單寂寞,有這麼多的朋友,生活很快樂。  但這樣的退休生活真的就幸福快樂嗎?
  • 65歲老人自述:自從給兒孫發紅包後,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幸福
    這樣的願望滿足不了,跟兒女的生活壓力有很大的關係。那既然如此,老人為何不換個思路呢? 65歲陳阿姨坦言:晚年退休後,自己一個人獨居,兒女忙於工作家庭無暇來看望照顧我。獨居的晚年生活讓我倍感孤單,自從我給兒孫們經常性地發紅包後,我的身邊又有了兒孫們圍繞著,晚年生活越過越幸福。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人到六十,要對這三個人薄情一點,有理
    所以,做人,有時候要學會對某些人薄情一點,對一些事物,難得糊塗一點,才能避免我們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啊。特別是人到六十的人,更要懂得難得糊塗,更要學會對這三個人薄情一點,其實,是很有道理的。首先,人到六十,要學會對狐朋狗友薄情一點。
  • 88歲老人說:人到六十,要想安享清福,請記住這8個字
    這天午後,我和鄰居88歲的退休老人,坐在開滿了紅紅豔豔蔦蘿花的小院子裡聊天,我們聊起人到六十的話題,老人說:人老了,都是想能夠安享清福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夠安享清福。一個人到六十的人,要想安享清福,就必須要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與此同時,在自己的精神方面,也要牢記這8個字,我們才能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把我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有質量啊。
  • 「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人到六十,要對這四個人薄情一點,有理
    所以,做人,有時候要學會對某些人薄情一點,對一些事物,難得糊塗一點,才能避免我們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啊。特別是人到六十的人,更要懂得難得糊塗,更要學會對這四個人薄情一點,其實,是很有道理的。02◆首先,人到六十,要學會對狐朋狗友薄情一點。
  • 宋丹丹正式退休,人藝生涯終究落幕,60歲安享晚年也是幸福
    著名喜劇演員宋丹丹老師在北京人藝舉辦了一場表演講座,演員孫茜在平臺曬出了宋丹丹講座現場的照片,並發文稱這是宋丹丹 60歲的生日也是她正式退休的第一天。時光荏苒,六十歲的宋丹丹走到了退休的路口,演藝生涯幾十年的藝術之路一幕一幕在人藝的屏幕上回放著,臺前的宋丹丹談笑間揮灑自如
  • 一旦實行延遲退休,你還有多少年可以享受時光的晚年生活?
    推遲退休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隨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回應網民熱點問題,可以看出,推遲退休是大勢所趨。那麼,一旦實行延遲退休,還有多少年可以讓你在晚年享受時光?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首先,如果你推遲實行退休制度,在65歲退休,那麼你的老年生活將所剩無幾時光。雖然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3歲,但55歲至65歲之間,是許多老年疾病的高峰期。例如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等,都是在沒有一定風險的情況下避免的。其次,在70歲之前,你可以四處走走,過上你想要的生活,實現你年輕的夢想。
  • 女人想要幸福,先學會「滿足」自己,這三點別不知!
    但女人,自己讓事情變得糟糕了,消極情緒足以壓垮了一個女人所有的幸福。所以說女人想要幸福,先學會滿足自己,這三點別不知。01.想要幸福,首先要了解自己我認識這麼一個姐姐,今年40歲了,長得就像二十五六歲的小姑娘一樣。她一輩子沒談過戀愛,但是在2020年她想結婚了。原來結婚的對象,是在網際網路上認識的,家人們為此非常的擔憂。
  • 66歲老人實錄:我有錢又有閒,但晚年生活卻用倆字來形容~心塞
    一,導語 很多老人退休後,既有錢又有錢,為什麼仍然過不好晚年? 這時候,有人肯定會反駁:怎麼會呢?有錢了,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就可以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就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怎麼會不幸福呢?
  • 73歲老人感慨:晚年日子想要幸福,在這幾方面保持「清醒」是關鍵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前幾天舅舅給我婆婆打電話,說他和表哥吵架了,婆婆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是表哥家老二馬上3歲了,表哥想著過了年就把老二送去幼兒園,可因為是插班生再加上其他原因,表哥如果把家裡老二送去他心儀的幼兒園就要花些錢,可舅舅認為沒必要,說表哥亂花錢。大概就是這事爺倆觀點不一致就吵了起來。
  • 退休女人老伴走了,再婚會不會幸福?3個女人說了心裡話
    尤其那些工作了一輩子的女人,本想退休以後跟老伴兒安享晚年,卻成了孤影一人行,雖有親情陪伴,但無法代替夫妻情,此時的她們便想要再婚找個伴兒,那退休女人再婚會幸福嗎?黃阿姨:57歲我跟現在的老伴兒爬山認識的,那時老伴兒過世還不到一年,喪夫之痛時刻在心頭纏繞。
  • 84歲老人坦言:自從給子女日結工資,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舒心
    院區裡84歲的陳大爺說,與其把自己的錢給了保姆工資,不如拿這些錢,讓自己的子女來照顧自己,那樣也舒心,親切,溫馨。 陳大爺說,自從我老伴做了個小手術後,我就跟3個子女商量,他們輪流來我這裡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我每天日結工資。現在,我的子女自動排班,輪流來我這裡做事,我感覺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好。
  • 63歲離異女自述:退休工資才2000,但因我的狠心,卻過上了好生活
    ,那到底什麼樣的老年生活,才算是一個幸福的晚年呢? 也有人說:子女健康、兒孫環繞,他們都能過上好日子,也就是自己的幸福生活。 也有人說:老年人的幸福,就是有房住、有錢花、有老伴陪…… 誠然,他們說的都沒有錯,因為每個人對幸福都有著不同的定義。
  • 一位32歲寶媽的自述:看到奶奶的晚年生活,我決定不再生二胎
    其實這種心理是比較普遍的,因為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晚年是否幸福與孩子多少並無聯繫,反倒教育才是最重要的。01來自一位32歲寶媽的自述:奶奶讓我放棄「生二胎」32歲的於女士,今年一直在糾結要不要二胎,上個月從老家看完奶奶回來後,直接告訴老公決定不要二胎了
  • 「有多少存款,才不會晚年悽涼」3個52歲中年女人說了實話
    文|小鹿與驢近幾年男人的退休年齡推到了60歲,而女性退休年齡可能推到55歲,中間相隔5年的差距。很多人對此產生疑問,這也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男人比女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更加優越。女人過了55歲,就到了退休年齡,如果手上沒有足夠的存款,個人養老保險又很低的話,晚年生活可能就比較悽涼了。都說社會崇尚男女平等,眼下看來,男人和女人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很難做到真正的平等,所以女人一定要在中年的時候,開始給自己的晚年生活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