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1年 星美控股迎退市終局

2020-12-28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鄭蕊

經過半年的覆核,星美控股仍沒有逃離退市的結局,於12月14日正式被取消上市地位。作為國內主要影院運營商之一,星美控股曾憑藉著超300家影院的規模在市場中佔有不小的地位。2018年是星美控股下滑的起點,從分拆上市計劃未能成行,到拖欠員工及供應商工資和貨款,再加上其他債務問題,星美控股高樓漸塌。對於星美控股而言,退市並不是終點,經營方面的問題也不會隨之消散,想要東山再起,難度不小。

14日起退市

「聯交所宣布,由2020年12月14日上午9時起,該公司的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予以取消。」香港聯交所的一則通知,宣告了星美控股的退市結果。

這不是聯交所首次對星美控股作出取消上市地位的決定。公開資料顯示,星美控股的股份自2018年9月3日起已暫停買賣。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若該公司未能於2020年3月2日或之前復牌,聯交所可將該公司除牌。

今年5月,上市委員會曾決定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條取消星美控股股份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隨後,星美控股尋求由上市覆核委員會覆核上市委員會的裁決。但最終,上市覆核委員會維持了上市委員會取消星美控股股份在聯交所上市地位的決定。

隨著此次正式退市,星美控股自2009年在聯交所掛牌的11年上市路正式畫上了句號。然而,該公司近年來所面臨的經營挑戰並沒有結束。

自2018年以來,經營了超300家影院,並在影院市場佔有不小規模的星美控股突然爆發出一系列危機:最多時旗下2/3的影院暫停營業、不少影院員工薪酬未能按時發放、拖欠供應商貨款及片方版權費達數億元而被訴至法院、部分影院被列入失信名單等。大量問題的同時爆發令星美控股瞬間跌入谷底,公司業績也變為虧損數十億港元。

即使到了2020年,距離當時問題爆發已過去了兩年,但問題仍未完全解決。據天眼查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星美控股與成都分眾晶視廣告有限公司因廣告合同糾紛而多次走上法庭,同時還被上海東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銀行(港股00998)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告上法庭坐上被告席。此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星美控股旗下影院也多次因年初的電影票退款超過半年仍未能到帳、影院停業致會員卡餘額無法退還等問題,被消費者投訴。

尋求外援無果

為了解決自身面臨的經營挑戰,星美控股曾試圖尋求外援。

星美控股與星美文化旅遊(港股02366)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美文化」)曾就有關可能向星美文化出售星美控股實益持有之附屬公司,成都潤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星美控股實益持有的其他所有位於中國的影院全部股本權益的共同意願訂立無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

隨後,英皇文化產業(港股00491)集團有限公司直接全資附屬公司Time Oasis Limited又透露了收購某些星美文化權益的意向。

不過,到了今年9月,星美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星美文化尚未就可能出售事項達成正式協定,Time Oasis Limited在進行盡職調查,並就收購全部或某些押記股份進行談判後,便不再有進一步的消息傳出。

而在債務重組方面,星美控股此前已宣布與貸款人及債權人進行積極磋商及討論,包括將彼等的債務或部分債務轉化為星美控股股權等。但同樣是截至今年9月,星美控股在透露與貸款人或債權人並無訂立或協定有關協議或實質性條款後,便再未透露更多進展。

此外,星美控股曾表示先前有某些人士表明了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電影業務感興趣,但尚未收到任何投資條款清單以評估其收購條件。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下資本對影院市場的布局已更為理性,而星美控股的經營困局則是擺在有意者面前的首要難題。據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儘管星美控股暫未公布2019年的業績,但2017年和2018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虧損1.29億元和38.28億元。

對此,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認為,今年以來影院市場整體因多個月的暫停營業而承受較大的壓力,並令各方看到了影院市場存在的經營短板,因此從業者在布局中也更為謹慎,更不用提接手星美控股相關權益。

非理性布局自縛

星美控股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局面,與之前的布局尤其是擴張收購新影院等動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3年時,星美控股旗下的影院數量僅為83家,此後該公司不斷擴張,截至2017年底增至365家,中間僅用了約四年時間。此後,星美控股還曾試圖衝擊400家影院的規模,但因各種問題相繼爆發而未能成行。

而星美控股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由於公司新收購影院,且以上影院的營業額沒有達到預期值,同時財務和銷售成本都在增加,所以才導致了集團虧損。

某影投公司經理周翔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除了今年因受到特殊時期影響使全國電影票房的增幅未能延續外,前幾年國內票房均保持增長,但也能發現增幅有所趨緩,從近50%的增幅降至10%以下,更趨於穩定,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影院和銀幕數的年增幅卻曾一度超過了票房增速。「雖然部分城市或地區的影院市場仍有新影院的發展空間,但不少新影院的落腳點並未進行理性判斷,導致無法獲得預期效果,再加上新影院從開業到實現盈利中間需要一個過渡期,大量新影院的出現也將令成本增加,卻無法獲得對等收入的情形,帶來較大的經營負擔。」

針對旗下經營問題的處理進展以及後續的發展計劃,北京商報記者向星美控股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對方的回覆。

當下國內影院市場雖然已經陸續恢復營業,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也存在著挑戰,同時面臨著優勝劣汰的處境。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看來,經過今年這一輪變局後,影院市場也發生了倒閉、收購等情況,而此後影院市場的集中度會更高。

相關焦點

  • 至暗時刻未過 星美控股11年上市路迎退市終局
    來源:北京商報經過半年的覆核,星美控股仍沒有逃離退市的結局,於12月14日正式被取消上市地位。作為國內主要影院運營商之一,星美控股曾因運營超300家影院而在電影市場中佔有不小的地位,但自2018年以來,原本一切順利的發展格局卻顛倒了過來,分拆上市計劃未能成行、拖欠員工及供應商工資和貨款,再加上其他債務問題,令星美控股瞬間從高臺跌下。如今,星美控股又被取消上市地位,不免令人對此感到唏噓,對於該公司而言,退市的結果並不意味著所有問題也隨之離去,該公司能否重新振作起來還將面臨著一系列市場挑戰。
  • 星美控股走向末路,法院判令清盤
    新京報訊(記者 張妍頔)5月8日晚,星美系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控股公告稱,公司被頒令清盤,而破產管理署署長獲委任為該公司之臨時清盤人。強制清盤意味著星美控股的債轉股計劃落空,或進一步面臨退市危機。值得注意的是,星美控股早前將200多家正在運行的星美影院轉移到了星美系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星美聯合,資本運作十分巧妙。
  • 星美控股的最後一道附加題
    經過在三四線城市的瘋狂擴張後,星美控股資本版圖逐漸擴大,泡沫也隨之產生,商譽吞噬利潤,資金鍊斷裂。如今的星美控股,在艱難地做著留給它的最後一道附加題——如何從資金鍊斷裂和債務危機的困境中抽身?  2018年5月,新京報獨家報導了星美控股的欠薪事件,星美控股的資金鍊危局逐步浮出水面。當年9月3日,在港上市的星美控股開始停牌,至今未復牌。
  • 聯交所:星美控股下周一起將取消上市地位
    原標題:聯交所:星美控股下周一起將取消上市地位   聯交所宣布,由下周一(14日)上午9時起,
  • 星美的盤被接走了,它終於迎來了「白衣騎士」
    星美院線在星美系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控股被法院強制清盤前轉移到了星美文旅中,星美系一直努力找到白衣騎士接盤。9月11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獨家獲悉,目前中植系已經接手了星美系旗下部分影院。星美控股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債務危機,作為星美系最重要的資本運作平臺,危機重重的星美控股被「拋棄」了,2018年9月3日,星美控股開始停牌,至今未復牌。
  • 深交所終局決定:金亞科技退市!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深交所終局決定:金亞科技退市!⊙記者 喬翔 ○編輯 全澤源6月17日晚,金亞科技發布公告稱,深交所最終作出維持對金亞科技股票終止上市決定,該決定為終局決定。公告顯示,金亞科技因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13日起暫停上市。
  • 星美控股1000萬美元認購藍港互動
    藍港在線 輪次 IPO上市及以後
  • *ST富控提前鎖定暫停上市 老牌殼公司或難逃退市結局
    市場人士認為,這份決定書已經提前宣布*ST富控將暫停上市。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相關規則發現,如*ST富控按期改正,公司將觸及《股票上市規則》連續2年淨資產為負的暫停上市指標。   這意味著,無論*ST富控是否改正,其暫停上市的命運都不會被影響。   *ST富控本次暫停上市的導火索源於2019年財報。今年8月底,*ST富控遲到的2019年年度報告再度刷新市場認知。
  • 金亞科技、*ST美都確定退市:事涉IPO造假、併購掉坑 18萬股東中招
    剛剛兩家公司確定退市,事涉IPO造假、併購掉坑,18萬股東中招6月17日晚,兩家上市公司確定終止上市。金亞科技公告,深交所最終作出維持對金亞科技股票終止上市決定,該決定為終局決定。*ST美都公告,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將於6月29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控股瀕臨退市 成也張大奕敗也張大奕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30日訊(趙芙瑤)2019年4月3日,淘寶頭部網紅張大奕所屬公司如涵控股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發行價12.50美元。敲鐘當天的張大奕,激動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並在微博上與自己的粉絲一起分享了這歷史性的時刻。
  • 星美控股集團與中國巨幕強強聯合,豐富高端觀影體驗
    8月22日,星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美控股,HK00198) 與中影數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崑崙飯店召開新聞發布會,雙方就建設高端巨幕影院達成戰略協議
  • 星美控股2018年第一季度票房收入增長32% 渠道+內容+新零售助力快速發展
    同時,在今年4月初,星美控股還公布了2018年一季度票房的營收情況:2018年一季度票房收入同比增長約32%。那麼,星美控股為何要終止和宇順電子之間的重組框架協議?這一協議的終止又意味著什麼?其回歸A股的計劃又會有怎樣的新情況?我們帶著一系列的疑問,在本周三(4月18日)對星美集團執行董事鄭吉崇進行了深度的訪問。
  • 「老賴」星美
    而根據此前一位長期在星美影城工作的員工表示,星美在大片上映前會進行全國統一排片,但最終能否獲得密鑰其實需要等到上映前一天看集團能否正常支付之前拖欠的分帳款。三個月時間過去,星美無錢上映新片的現象似乎有越演越烈之勢。目前,星美在上海共有11家影院,僅有6家還在保持營業,其中僅有3家影院提供了《碟中諜6》排片,《蟻人2》則僅有兩家影院還有排映。同時,上海外高橋店單日僅有一部電影可供選擇。
  • 【奇葩】看電影的人那麼多,星美卻快窮死了!
    到今年5月,多名網友發微博稱,星美影城拖欠院線分帳款,導致大熱影片《復仇者聯盟3》無法在星美影院正常放映。在全國擁有300多個電影院的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控股(00198,HK),再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星美控股回歸A股的計劃也遇到挫折。今年1月,星美控股欲以成都潤運為主體,資產作價200億元借殼A股上市公司——中植系旗下企業宇順電子(002289,SZ)。
  • 發力高端影院建設,星美控股集團與中國巨幕達成戰略合作
    未來三年星美控股將在全國範圍內新建 50 個中國巨幕影廳,同時雙方將在影院建設與品牌推廣上開展深入合作。近年,中國電影產業實現快速增長,截至 2017 年 5 月,我國銀幕數已達 4.5 萬塊,超越北美躍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消費者對電影院的選擇標準已不限於距離遠近、場次安排等傳統因素,影院品牌、高品質的觀影感受在消費選擇中發揮的作用與日俱增。
  • *ST天寶終止上市 6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
    來源:新京報新京報訊(記者 王思煬)6月18日,深交所發布公告,因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1元,大連天寶綠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ST天寶」)將被終止上市,並自6月30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
  • 犀牛財經早報 暴風集團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 《還珠格格》取景...
    暴風集團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GPLP犀牛財經8月29日消息:暴風集團(300431.SZ)發布公告稱,於2020年8月28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自深圳證券交易所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後十五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起(2020年9月21日)起,公司股票交易進入退市整理期。
  • 星美危機峰迴路轉 超150家影院已復業
    4月2日,近期,星美集團旗下多家影院陸續完成復業。截止到2019年3月29日,星美集團旗下復業影院已超過150家,所欠院線分帳款、員工工資及社保也將陸續完成支付。
  • 「流血」上市一年多後,萬達體育計劃從美股退市,目前負債高企
    萬達體育預計將於2021年1月29日從納斯達克退市,私有化價格為2.5美元/ADS。受疫情影響,全球體育事業遭重挫,萬達體育前三季度累計營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7.74%。近年來的海外併購事業更使其負債纍纍。值得一提的是,萬達體育上市前夕不斷下調首發價格,被稱為"流血上市"。此次謀劃退市,距其上市僅一年多。
  • 電視廣播漲逾2% 高院頒令星美控股清盤
    星美控股(00198)遭電視廣播(00511)入稟法院申請清盤,案件今早在高院原訟庭聆訊,雖然星美控股一方要求押後3個月,期間作債務重組,並指債務重組涉款逾百億元,若成事將可還款,但法官拒再押後,並頒令星美控股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