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星美控股官網
文 | 彭鄭子巖
來源 | 界面(ID:wowjiemian)
當你慣常在周五下午打開電影訂票軟體,自然希望晚上能在家附近的影院看到最新上映的大片。不過,如果你家附近的影院恰好是星美影城,那對不起,很可能你只能看到已經上映好幾周甚至幾年的作品。
8月24日周五,漫威新片《蟻人2》上映首日,作為星美上海旗艦的正大廣場店當天的排片前五為《西紅柿首富》、《小偷家族》、《風語咒》、《狄仁傑四大天王》以及《妄想症》,前四部起碼還是最近兩個月內上映的作品,而《妄想症》則是2016年5月的國產恐怖片,豆瓣評分4.2。當一家電影院無法在第一時刻上映新片時,試問還會有多少觀眾選擇這家影院。
部分上海星美影院已經出現了無新片可放的情況。來源:界面
無米下炊,二季度票房收入減少近四成
對於星美來說,就連他們的一線員工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家影院是否能順利上映當周新片。
從2016年開始,星美旗下影院因拖欠分帳款無法獲得新片密鑰的情況就偶有發生。在今年五月,界面娛樂的調查中就曾提到,在《復仇者聯盟3》上映時,有多家星美影院因為沒有密鑰導致預售退票或者無法排片,甚至還有上映後因為無錢續交被下片的情況發生。而根據此前一位長期在星美影城工作的員工表示,星美在大片上映前會進行全國統一排片,但最終能否獲得密鑰其實需要等到上映前一天看集團能否正常支付之前拖欠的分帳款。
三個月時間過去,星美無錢上映新片的現象似乎有越演越烈之勢。目前,星美在上海共有11家影院,僅有6家還在保持營業,其中僅有3家影院提供了《碟中諜6》排片,《蟻人2》則僅有兩家影院還有排映。同時,上海外高橋店單日僅有一部電影可供選擇。
當界面娛樂致電外高橋店詢問是否會有新片排映,其員工也表示也不知道。而即使是7月初開業的星美影城上海奉賢佳源店,儘管目前有《碟中諜6》放映,但始終未出現過《蟻人2》這些之前的熱門大片。對於其他影院來說早早開啟的預售在星美旗下影院幾乎是不存在的,影院的日常經營似乎已經陷入了停滯。
多位分散在全國各區域的星美員工向界面娛樂印證了上述猜測,由於長期拖欠分帳款、員工工資、商場租金、水電物業費甚至是影院收購款,全國各地的星美影院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其中有員工罷工,有拖欠房租被物業斷水斷電,有拖欠分帳款導致無片可放,也有長期拖欠工資被起訴導致法院強制執行凍結保全影院資產。
據知情人士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截至8月14日,星美旗下在2018年就有51家C類影院長期停業或者被其他股東直接接管,同時從2016年星美大舉擴張開始到現在,該類別停業門店總數到達了72家。
剛剛公布的星美控股2018年中報顯示,旗下影院數量為365家,但根據一份內部業績報表可知,2017年星美實際產生業績的影院數量為312家,今年公開宣布新開影院三家,但在2018年有多達51家陷入停業風波的情況下,其實際運營的影院數量為254家,較其財報數據下降超過三成。
僅在影院數量方面,剛出爐的2018年中報與2017年財報數字完全相同,這意味著2018年上半年星美的高速擴張明顯陷入停滯。
而據此前星美幕後操盤手覃輝的說法,在今年年底前星美旗下影院總數要達到450家,這表示在2018年還剩下4個月的情況下,星美既需要保證目前所有影院正常營業,同時還要再新開近兩百家新影院才能完成這一目標,即使在星美發展的最高峰,其一年新增影院數量也從未達到過200家。
今年上半年,星美的財務數據也並不好看。截至2018年6月30日,星美6個月實現收益24.48億港元,同比增加8%;毛利8.83億港元,同比增加14%;淨利潤為3.01億港元,同比下滑2%。在上半年國內票房同期增長約17.9%的情況下,星美主營的電影院業務分部產生收益約15.24億港元,較2017年同期減少約14%。
值得注意的是,中報顯示星美上半年影院票房收入為9.95億元,而根據其公布的第一季度該項收入為6.2億元,由此可得其第二季度票房收入大跌約40%,僅為3.75億。
花式欠費,數十家子公司被最高法公示為失信公司
與此同時,前述資料還匯總了各家門店停業時的資金缺口。每家停業門店的資金缺口可謂五花八門。以6月下旬鄭州一家停業影院為例,其拖欠款項包含房租租金、水電物業費、分帳款、員工工資、社保以及公積金等,總欠款金額超過300萬,這份資料涵蓋的部分影院從2016至今的各項欠款總額就已經超過1.8億元,其中佔大頭的則是其拖欠過億的影院收購尾款。
在2013年還僅有83家影院的星美,從2016年開始進入瘋狂擴張階段。當時一二線城市優勢地段所剩無幾,星美將目光瞄向了國內更廣闊的三四線城市,通過大舉收購縣城各種不知名影院來擴大其規模,以期實現「一縣一院」的目標。
截至2016年年底,星美在中國主要城市擁有260家影院共約1820塊屏幕,而一年過後,星美集團旗下影院數量達365家,銀幕總數超2290塊。
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星美的租賃土地及樓宇、租賃裝修及電影院設備支出增加約6.9億港元,另有17.19億港元用於收購多家影院。
但就目前來看,其暴風驟雨般收購速度卻產生大量遺留問題,在已停業的影院中就有數十家收購影院都存在拖欠收購尾款的問題。一位湖南某家影院的老闆對界面娛樂表示,他的影院於2016年4月被星美以620萬的價格收購,然而當他按照合同約定將所有相關營業執照手續變更完成之後,兩年多時間星美一直拒不支付剩餘160多萬的尾款,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前往星美深圳總部索取欠款。
員工就星美拖欠相關費用申訴所得回復。來源:網絡
就在一些人上門討債時,還有一些人也在嘗試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根據裁判文書網顯示,光是今年星美影院的運營主體成都潤運就在三起關於影院股權轉讓的訴訟敗訴,原告主要訴求均是要求成都潤運或其關聯控股公司支付上百萬的股權轉讓款。其中大連佰融與成都潤運、南京星美文鼎等公司的股權糾紛訴訟在經過了今年2月的一審以及8月二審維持原判後,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最終因後者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對其進行了強制執行。
同時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星美運營主體成都潤運相關風險高達兩百餘條,其中包括數十家影院管理公司被以各種事由起訴或被法院強制執行,進入高院失信名單的公司8家,甚至還有多家管理公司因為拖欠稅款被列入欠稅公告名單。
多家星美旗下子公司被最高法公示為失信公司。來源:天眼查
此外,還有未進入訴訟階段的欠款糾紛持續發生。西南地區某星美影院在8月26日再次收到所在物業公司催款函,該影院拖欠4月至今租金及物業費210萬元,產生欠費滯納金近40萬。另據該影城員工透露影院目前也拖欠包含一線十幾名員工七八兩月工資,影院也已進入了停業狀態。
八月某家星美影院因拖欠租金收到物業的催款函。來源:網絡
「債多不愁」的星美在香港與內地均有與銀行間的欠款糾紛上演。
據香港《信報》報導,今年6月13日,香港滙豐銀行接到一張由星美開給導演王晶名下星王朝有限公司1480多萬元支票,因星美戶頭只有約220萬元結餘,滙豐遂根據條款,向星美提供約1260萬元透支金額,並按現行利率計算利息,現為每年13釐;其後滙豐多次要求星美還款,包括發出律師函等,但均未收到這筆欠款。目前滙豐銀行已經向法院起訴向星美追討欠款、利息及律師費等相關開支。
而星美從2015年開始運營的網際網路生活平臺——星美生活,被星美視為是其非票收入的重要來源。
今年一月星美喊出「新營銷、新零售、新發展」口號,計劃年內改造100家門店,此後不超過3年對全國所有星美影院進行改造,試圖引入這一新概念緩解影院票房收入的疲軟,但目前來看這一概念更像是套路。
據與星美生活有過合作的經銷商楊先生透露,他從2016年6月與星美控股旗下星美影商城某員工合作,長期從星美進購高端白酒,而在去年十月下旬,該員工在收取其預付貨款之後,並未按預定全數發貨,之後該員工卻被星美公司清退。
今年一月南昌市警方以該員工涉嫌職務侵佔犯罪立案偵查,而目前楊先生依舊未能如數收到全部貨物,星美方面也並未退還其剩餘的107萬貨款。
債臺高築,公司喊話幕後大佬覃輝救急
與行業龍頭萬達一樣,星美旗下影院實行集中管理,每一家影院都需要依靠總部調配資金來維持日常運營,星美內部長期按照影院業績排名來發放相關資金。
據一位前星美管理層人員張白水透露:「萬達執行力很強,資金計劃做得很好,星美則相當糟糕,爛帳太多。不過星美的情況是入不敷出,跟資金計劃其實也沒多大關係。」對於排名靠後的影院來說,運營資金的不足意味著影院無法排映新片從而導致業績進一步下滑,從多數停業的三四線影院來看,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的結局便是影院無法維持正常經營。
星美缺錢幾乎已到了無法遮掩的程度。根據去年相關報導統計,星美控股從2015年3月到2017年底,共發生了超過10起融資事件,涉及金額超過80億元。為了能夠融到錢,星美從配售新股到出售相關業務,用盡各種手段。
但去年星美控股公布擬以200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分拆或其他形式,出讓成都潤運的全部或部分股權或權益,試圖借宇順電子回到A股這筆最重要的融資卻在今年4月宣告失敗,回A失敗也使得星美現金流短缺的窘境全盤暴露。
從星美控股2017年財報可以看到,2017年營收33.21億港元,淨利-1.29億港元,同比減少138.08%。這也是星美自2013年來首次虧損。帳上銀行結餘及現金僅為9716.5萬港元,較2016年底的6.25億暴跌近84.5%;2017末集團流動資產為27.72億,流動負債則達到58.22億,流動負債淨額(流動負債總額減流動資產總額)為30.5億。
手握9716.5萬港元現金即不足8000萬人民幣,卻有近300家影院和幾千名員工需要資金維持日常運營,星美的流動性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儘管星美表示第一季度集團票房收入約人民幣6.2億元(不含加盟店),對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2%,但自身收入並不足以填補各處的資金缺口,進入2018年星美的各種融資借債依舊在不斷進行。
星美帳上銀行結餘及現金僅為9716.5萬港元,較2016年底的6.25億暴跌近84.5%。來源:東方財富
3月27日,星美控股公告將旗下成都潤運5%股權出售予廈門時代,作價10億元人民幣,但此後這筆交易再無下文,從天眼查可以看到成都潤運的股東也並未增加。
同日星美控股公告,該公司附屬成都潤運擬以配售形式發行不超過3年期,總額為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款項將用作償還現有貸款以及補充成都潤運的營運資金,目前深交所還未就這一發行債券給予批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給予成都潤運及公司債券「AA」評級的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於不久前因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被證監會責令進行為期一年的整改,期間不得承接新的證券評級業務。
3月29日星美公告宣布擬發行於2020年到期本金總額為13億港元的可換股債券,但由於該項認購協議的若干條件——與宇順電子重組於4月28日前未獲達成,原認購協議於同日失效及無效。
面對前述兩筆十億級融資不成的局面,無奈之下星美只能在一個月內兩度向TVB籌措現金。今年4月23日TVB認購星美控股2300萬美元債券,5月初星美再次與TVB達成協議,後者同意以現金認購星美控股於2020年到期、本金總額為8300萬美元(約等於6.52億港元)的可換股貸款。據星美說法,其中3億元港元擬用於償還計息借貸;3億港元擬用於發展其現有業務,包括增加影院數量;另5000萬港元擬用作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今年5月,界面娛樂率先報導了「星美國際影院信託受益權二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出現資金歸集異常,應收帳款監管方的平安信託向重慶星美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等50家帳款出質人發出律師函,要求其履行資金歸集及保證質押權利價值義務等事宜。隨後,6月6日又有媒體報導,「星美影院信託受益權ABS觸發擔保啟動事件」,更是讓人看到星美的現金流吃緊已開始向融資端蔓延。
儘管隨後星美控股公告稱公司運營與現金流運作正常,稱公司已於6月7日如期完成「星美國際影院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的一期歸集程序,包含應還本金及利息人民幣4806.14萬元。但受託管理人安信證券當日發布關於此問題的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1日,信託計劃帳戶轉付的「票房收入」未達借款人本月應還信託貸款本金和利息,差額3715.00萬元,因此才根據有關協議啟動了啟動了擔保責任。
6月底星美股價遭遇暴跌。來源:騰訊證券
不論星美如何辯解,資本市場似乎都無法再對其產生信任。
公開資料顯示,星美控股在6月21日到6月27日股價連續下跌,區間跌幅達35.19%,其中6月26日股價下跌10.77%,6月27日星美控股盤中臨時停牌,並再發公告稱已提前完成「星美國際影院信託受益權二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到期兌付,但為時已晚,當天跌幅仍達20.75%。
此後,七月底光線否認通過融資收購星美院線業務的第二天,星美控股盤中再度大跌逾20%,不到一個月內接連兩波暴跌使其市值遭遇大幅縮水。
急於挽救股價的星美於6月5日至8月3日期間共回購909.6萬股,耗資2234.96萬元。甚至其8月3日的股份回購直接違反了港交所相應上市規則,而星美控股在公告中將這次違規回購稱為「無心之失」。
因為回A事宜再次現身公眾視野的覃輝已然成為星美目前唯一的救命稻草。8月7日,星美控股公告覃輝增持公司43.2萬股,為星美注入逾102萬港元資金,但這種杯水車薪式的投入更像是一種姿態而非全力支持。
在未能得到足夠的增持支援後,星美控股選擇了直接在財報中向大股東喊話要錢,在中報中星美控股明確表示目前其流動負債淨值到達19.82億港元,考慮到日後的流動資金狀況,未來要履行其財務責任需要控股股東覃輝提供足夠資金。
儘管覃輝在之前的採訪中表示對於星美的日常業務他基本不會過問,而從各個渠道都能看到他在高管群裡不時要求解決相關資金拖欠的問題,甚至對部分高管破口大罵。
張白水對界面娛樂透露,在星美內部只有覃輝能調動大額資金,「集團資金只有他可以調度,分配到下面的都是杯水車薪,所謂的高層只能不斷的寫承諾函,欠款分期再分期,開空頭支票。」因此儘管星美在八月調整了影院管理制度,但單純的組織管理調整依舊無法讓其擺脫缺錢的陰影。
作為曾經「天上人間」的老闆,神秘的資本玩家覃輝即便是對合作夥伴也毫不客氣。
之前借宇順電子回A失敗,覃輝便在採訪中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合作方:「我負責任地講,宇順電子發布的公告是不尊重夥伴。我們怎麼礙著你們股東的利益了,這種是帶著敵意了,真的很過分。」而近日,曾通過戰略投資成為成都潤運股東之一的上海中匯金玖八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也因公司有關糾紛,將大股東深圳星美聖典文化及其控制人覃輝告上了法庭。
針對上述一系列問題,星美集團始終未對界面娛樂做出任何回應,但內外交困似乎已經不足以形容當下星美所面臨的局面。
全國各地被拖欠工資以及社保等費用的員工層出不窮,其中一部分人在苦等無望之後已經開始訴諸於法律途徑,同時龐大的資金缺口已經開始波及全國大部分星美影院的日常經營,如北京分鐘寺店、世界城店,成都大悅城IMAX店,深圳龍崗店等票房大戶都已經陷入停業。
面對如今A股傳媒板塊的整體低迷以及內地對高槓桿企業的嚴厲監管,以及明年將由稅務部門直接徵收社保等相關費用的嚴峻形勢,留給信誓旦旦要在十月讓星美回歸A股的覃老闆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文中張白水為化名)
。END 。
值班編輯:楊倩 審校:高歡歡
[ 推薦閱讀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