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2037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因逾期8個月仍未退還今年年初購買電影票的票款,星美票務被多位消費者投訴。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9月2日,星美票務的投訴量已達到超百件,不少消費者均要求該平臺儘快退還此前的票款。值得注意的是,星美票務是星美集團旗下的在線票務平臺,而該集團的多個業務均面臨著發展挑戰,除了星美票務外,負責影院業務的星美控股也已面臨著巨額虧損等處境。如今,星美票務的官網已經無法正常打開,同時星美集團的官網與官方微博也已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更新新的消息。
01
票款未退、客服無人回應
曾在春節期間於星美票務上購買電影票的消費者,目前正因延期8個月仍未拿到電影票的退款而煩惱不已。消費者李先生表示,自己在春節前夕購買了大年初一的電影票,當春節檔影片相繼撤檔,同時全國影院暫停營業後,便開始聯繫平臺進行退款,但現在已經到了9月,仍未收到退回來的電影票款,「目前星美票務App無法使用,客服電話也沒人接聽,不知道該如何要回自己的退款。」
李先生不是唯一一位遭遇該情況的消費者,消費者王先生同樣也表示,「當時想著春節假期看電影的人多,因此提前購買了三張大年初二的電影票,但沒想到這筆錢就像打了水漂,既沒有看到電影,也沒有收到退款。雖然總共價格只有120元,但這筆損失不應由我來承擔。」
公開資料顯示,星美票務是星美集團旗下的在線票務平臺,可以提供包括線上訂電影票、在線選座在內的多種服務。但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至9月2日,星美票務的相關投訴量已達104件,其中不乏逾期8個月,仍未收到電影票退款的消費者。此外,還有消費者於年初在星美票務購買了會員卡或是星美年卡,並對此申請退款,但也一直沒有收到退款信息。
現階段,無論是星美票務還是星美集團的官方微博,雖然許久未更新,但底下卻有不少消費者留言要求退款。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網絡搜索星美票務官網後發現,該網站已處於「網頁無法訪問」的狀態,同時星美集團的官網也已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更新新的消息。此外,通過電話聯繫星美票務及星美集團方面,截至發稿時也未有人回應。
02
多重業務受經營挑戰
不只是星美票務因被多位消費者投訴而陷入漩渦,星美集團旗下的其他業務也面臨著發展挑戰,其中不可不提的便是負責經營影院的星美控股。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8年以來,星美控股便因被曝出存在拖欠員工工資、供應商貨款等問題而處於聚光燈下,隨後星美控股還爆發大量影院停業事件,一度陷入風口浪尖。為了緩解經營挑戰,星美控股也曾嘗試過不同的方式,如進入移動電信行業,吸納更多在線客戶並獲得相關通信收入,以擴大公司的營收規模,此外,星美控股還曾與星美文化旅遊訂立諒解備忘錄,後者計劃收購星美控股在國內運營的影院資產等,但從星美控股發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出,該公司的發展情況仍不容樂觀。
據星美控股今年5月的公告顯示,公司被頒令清盤,而破產管理署署長獲委任為該公司的臨時清盤人。隨後不久,星美控股又發布公告稱,本公司於2月27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恢復該股份買賣之建議。根據聯交所日期為5月8日致本公司的信件,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於5月7日考慮本公司案件,並決定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 項取消該股份於聯交所之上市地位。
在國內某影投公司經理周翔看來,「近年來電影行業尤其是影院領域,確實面臨著競爭加劇、成本增加等方面的市場挑戰,同時今年特殊情況的出現,讓排在市場前列的公司及平臺都出現了利潤下滑、虧損等情況,更不用說此前便出現欠債及停業等經營問題的星美控股,承受的衝擊也會進一步加劇。」
03
當下發展面內憂外患
經過諸多風波,星美集團在國內電影市場的規模及影響力已出現下滑。據貓眼專業版顯示,在2020年影投公司排名中,星美影城已排在40名開外,但在兩年前,星美影城還位居行業的前十位。
與此同時,據星美控股今年2月才姍姍來遲的2018年財報顯示,該公司當下面臨著巨額虧損。2018年,星美控股的收益為16.72億港元,同比減少55.87%,年內虧損則為50.82億港元,每股基本虧損則為160.61港元,這較2017年虧損2.67億港元相比,星美控股的虧損規模進一步擴大。此外,儘管星美控股暫未正式公布2019年及2020年業績情況,但貓眼專業版顯示,今年以來星美影城獲得的票房尚不足2000萬元,可見經營情況仍將不容樂觀。
而此次星美票務出現的票款延期多個月仍未退的事件,則是讓星美集團在消費者間的品牌形象受到損傷。且北京商報記者在星美票務、星美集團的官方微博中看到,不少消費者留言稱該公司為「騙子公司」。對此,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認為,當一家公司將此前從消費者中積累的信任感慢慢磨滅後,後期若要重建,將會耗費比此前更大的精力。此外,中國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則表示,消費者可通過聯繫協會等方面,幫助消費者與平臺溝通協商,讓消費者儘快收到退款。
「今年以來整個電影行業均受到衝擊,尤其是涉及到線下端的業務,正出現整合的勢頭,以進一步提高市場的集中度。」在曾榮看來,正承受自身業績衝擊、消費者逐漸喪失信任感等多重影響的星美集團,在當下的市場也是面臨內憂外患,若要從這一處境中脫身難度不小。
記者丨盧揚 鄭蕊
編輯丨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