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技術革命來襲,新冠疫情衝擊,傳播方式、傳播技術、傳播渠道、傳播語境發生巨大變化。同時,品牌數量減少,產品極度豐富。品牌傳播地位凸顯,沒有品牌的企業將被淘汰,沒有良好傳播的品牌將無法立足。值此大變局中,品牌傳播該何去何從?
11月30日,以「變VS不變」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汽車產業品牌與傳播峰會」在京舉辦,本屆峰會由中國國際貿促會汽車行業分會作為行業指導單位,由清華大學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研究所與《選車網》共同主辦,由大成汽車研究院協辦。
當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趙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等權威專家,以及主流汽車企業高層職業經理人,汽車產業權威媒體領軍人物匯聚一堂,對新媒體趨勢下的企業品牌傳播展開充分探討。
新媒體趨勢下 品牌與傳播面臨全新挑戰
技術革命大潮下,疫情衝擊過程中,傳播方式變了,從一對多廣告灌輸式品牌塑造模式,到超級流量下的所見即所得;傳播技術變了,數據新聞、計算廣告、智能推薦成為有效傳播手段;傳播渠道變了,汽車廣告大幅下降,自媒體強勢崛起。傳播語境變了,開放性、平等性、匿名性、交互性,成為大眾化所形成的新媒體語境。
在此背景下,企業品牌傳播面臨全新挑戰。北京嘉利智聯營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輅將2020年的危機公關歸納為「耗、訾、圍、執」四個特徵。他認為:「危機公關首先是一場消耗戰,公眾在網絡上花的時間越長,媒體對危機事件的關注度就越高,報導一波接一波,廠家對媒體的投放費用預算也會不斷提高。所謂訾,是指在複雜的媒體環境中,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可能引起公眾的強烈反響,這實際上是情與理的交織,企業一定不能忽視,要學會在毀譽參半的言論裡凸顯自己正確的態度。圍,是包圍,指更具聯動性的報導,企業要面對主流媒體對傳播環境的整體控制,消費者的大量圍觀和競爭對手的圍剿的複雜環境。執,是執著的意思。比如奔馳的消費者從小的機油漏油事件,一直挖掘到金融服務費問題,表明新聞事件的當事人比以前更執著。」
企業公關危機異常複雜,原因在於中國汽車媒體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選車網》總裁管學軍分析稱:「以前『企業和個人不許辦媒體』的紅線已經被技術進步所衝破,按照資本屬性為分類標準的國有媒體、社會媒體、企業自媒體,三大體系已然形成。社會自媒體總量在快速縮減,目前汽車自媒體數量大約相當於2018年的1/6。疫情推動了線上傳播的快速增長,從而推動了以線上線下結合為特點的新零售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企業面臨的公關危機卻有增無減,與危機公關息息相關的一些基礎問題我們越來越無法迴避。」
大咖辯論:媒體的走向與趨勢
疫情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技術改變了資訊傳播的手段,那麼企業該如何把握媒體的走向與趨勢?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長聘教授潘建新分析稱:「中國媒體的發展趨勢呈現出央媒體融合化、省級媒體電視化、地方媒體社區化、專業媒體數據化的特徵。在這四個大趨勢下,傳播發生了三大變化:首先觸點變了,大眾消失了,變成了小眾群體的時代。其次內容大爆炸,但是能夠被消費者接受的好的內容越來越難得。第三技術發展太快了,媒體增長數量遠超我們20—30年前的理解,企業需要通過建立輿情作戰系統管理網際網路輿情。針對媒體趨勢和傳播變化,建議企業傳播戰略轉型為公關廣告整合營銷一體化導向。注重內容產出的布局,做好價值觀挖掘,通過官網產生內容,建立自己的內容生態。同時,建立數字傳播的思維意識,積極擁抱數字時代。」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認為:「5G時代傳播速度加快了,技術為傳播速度和影響力瞬間爆發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同時對傳播的節奏、導向和危機應對帶來很大挑戰。同時,技術發展了,很多人都有創作能力,UGC(用戶原創內容)會跟企業發生互動。這就需要企業主動利用新技術、新的傳播手段,了解新的UGC產生的規律和特點並主動應對。」
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表示:「如果區塊鏈越來越成熟,媒體會發生變化,一是網際網路的記憶力會延長,即內容在網際網路上承載時間變長。二是區塊鏈技術對公眾信息安全提供了更強有力的保障。此外,媒體原創內容會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在傳播渠道方面,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將改變傳統的傳播方式。未來企業媒體和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將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大變局之下 傳統理論是否適用?傳播呈現何種趨勢?
媒體環境變了,公眾觸媒的習慣變了,公關策略也要隨之改變,對於企業而言,曾經掌握並運用過的理論,在全新媒介生態下還能否適用?企業傳播去向何方?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公共關係與戰略傳播研究所所長張莉分析稱:「雖然當前的傳播環境非常複雜,但傳統的內容把關人理論仍然適用。在公眾層面,每個人都是自己所選內容的把關人。在傳播層面,過去傳播內容是由媒體的編輯把關,現在是平臺算法把關,平臺會根據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不同,推送不同的內容。同時,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企業需要做好品牌故事和品牌知識傳播。用好的品牌故事感染人,讓大眾形成品牌認知,改變對品牌的態度,最終形成一種消費習慣。
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高級公關經理李曉飛認為:「過去廠商傳播工作都比較類似,是按照公關廣告公司提供的套路、標準化的商品和廣告服務,結合企業的資源和特點生成傳播方案。而今,企業要從資源購買者變成內容運營者,從媒體形式、傳播的內容,包括企業傳播裡面的一些打法,都要找尋新的創造點和突破口。」
捷豹路虎中國企業傳播與媒體關係副總裁陳徵表示:「媒體數位化的趨勢模糊了傳播者和受眾者的界限。在紛紜複雜的媒體語境下,我們作為企業應該更多了解受眾的真正需求 ,更精準地找到他們的特質,跟他們建立一種價值的共識。找到這種精準的人群定位之後,用他們熟悉的語境,熟悉的習慣,甚至共同的價值觀進行溝通。」
汽車公關從引入汽車行業至今,已經走過了30年,公關推動了汽車知識的普及,推動了汽車媒體產業的發展,也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在這30年中,公關思想、公關方式都在不斷演進,這種演進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汽車工業的改革開放完全是同步的,與技術進步水平是息息相關的。
以「變VS不變」為主題的「第三屆汽車產業品牌與傳播峰會」圓滿結束了,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所言:「峰會為大家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等交流的平臺,探討品牌發展背後——媒體的變化趨勢、公關與傳播理論及其進化等很大的話題。它的意義不在於尋求到答案,更在於分享和啟發,學院派和實戰派嘉賓從理論和實踐多個角度,去幫助我們以更寬的視野和更多的維度,去審視營銷、洞察變化、面向未來。」
當前,汽車產業正處於技術革命推動的媒體變革、公關思想變革的時代。而始終不變的是,「中國汽車產業與品牌傳播峰會」將始終緊扣時代脈搏,洞悉產業大勢,這必將使其成為對未來行業走向產生深遠影響的汽車產業「達沃斯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