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雖然禁止了13年,但禁酒令時期可說是雞尾酒發展並推廣的黃金年代。傳奇黑幫 ,速度激情 賽車運動都是禁酒令時期的產物。
禁酒令簡介:
1920年1月2日,禁止釀造和發售酒類的《沃爾斯特法令》在美國生效。長期以來,輿論界強烈主張禁酒,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美國已有2/3的州是同意的。 但是,需要有一個全國性的法令來最終完成禁酒的使命。美國20年代國會立法頒布了禁酒令,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簡單的說是婦女運動造成的。由於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問題,為了保護婦女權益就實施了禁酒令。而且酒在宗教上也和罪相聯繫,也是宗教組織所反對的。但是禁酒令反而造成私酒泛濫,很多人通過販賣私酒中飽私囊。《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主角蓋茨比就是靠販私酒發家的(雖然小說裡沒有明說,但是所謂藥房,就是指私酒坊。因為唯一可以合法販賣的酒精是醫用酒精)。美國禁止酒精飲料的釀製、轉運和銷售的憲法修正案。工業資本家認為工人飲酒影響勞動紀律和生產效率,於是在他們施加壓力的情況下,國會於1919年頒布了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自本條批准一年以後,凡在合眾國及其管轄土地境內,酒類飲料的製造、售賣或轉運,均應禁止。其輸出或輸入於合眾國及其管轄的領地,亦應禁止。"這一修正案也得到美國基督教新教徒的支持,因為他們有一種禁慾苦行,節儉自製的思想傾向,禁酒令符合他們的要求。但這修正案的實施,引起了非法釀造、出賣和走私酒類飲料的新的犯罪行為,禁而不止,而聯邦及各州政府又需要以酒稅補充其財政收入,1933年國會頒布憲法第二十一條修正案廢止了禁酒令。

禁酒令執行的第一年,確實銳減了酒精的使用量,但從第二年開始,酒精的使用又開始逐漸恢復往年的水準,根據統計,禁酒令執行期間,地下酒吧(Speakeasies)的數量是禁酒令執行前的一倍…這個道理我想醉漢應該很容易理解吧?
當時的底下酒吧
為什麼地下酒吧叫做speakeasy?當時為了要躲避聯邦探員的追緝,酒吧只好派人在門口把守,門拉開一個縫或開一扇小窗跟人客對話,過濾對方是不是聯邦探員(探員沒有搜索令不能進入民宅),想進去的人客必須輕聲細語的說服看門人,因此得名~
 當時的搜查隊
接下來是搜查隊查出來酒和蒸餾器的處理方式圖
美國禁酒令導致黑幫崛起
美國禁酒令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禁酒令根本無法消除人們喝酒的欲望和需求,在正規市場被禁的同時,地下黑市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非法製造和買賣酒類製品帶來的暴利深度挖掘了酒販子潛力:有人把福特汽車的中間掏空,有人用嬰兒車來偷運葡萄酒和白蘭地,有人在家裡藏酒的地方安裝假門。尤其嚴重的是,在禁酒令實施之前,因為沒有財政依據,美國的黑社會波瀾不興,而在實施禁酒令之後,依靠私酒貿易帶來的暴利,美國的黑社會開始發展壯大。與此同時,警察也日益腐敗,犯罪率不斷上升。
當時禁酒令帶來的健康問題:
禁酒令還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因為私釀酒品質不穩定,有時還會摻入甲醇等有毒物質,使得失明、殘廢、和奇奇怪怪的中毒病症越來越多,根據美國大都會人壽的統計,1930年死於酒精中毒者是10年前的35倍至多。
禁酒令的結束
禁酒令實行後,卻沒能如預期一樣,實現美國人道德情操的淨化。市場上沒有合法的酒類出售了,秘密酒館取代了合法酒館,酒的走私活動由於獲益甚豐,日漸猖獗。至30年代初,即美國禁酒令頒布10年之後,許多美國人開始呼籲解除禁令。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危機,全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美國人希望飄香的美酒能緩解他們緊張憂慮的心情,喚起他們對新生活的渴望,希望重啟的釀酒業、售酒業能刺激深陷危機中的經濟,使之早日復甦。1932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把開放酒禁作為其競選綱領之一,獲得了美國人民的支持。1933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第二十一條憲法修正案,該修正案也分三款,第一款規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修正案第十八條現予廢除。"第二款規定:"在合眾國任何州、準州或屬地內,凡違反當地法律為在當地發貨或使用而運送或輸入致醉酒類,均予以禁止。"第三款規定:"本條除非在國會將其提交各州之日起七年以內,由各州修憲會議依本憲法規定批准為憲法修正案,不得發生效力。"第二年,隨著猶他州作為第三十六個州籤署此弛禁法案,美國的禁酒令便正式明令廢止了,曾經轟轟烈烈的禁酒運動也隨之結束。
相關美劇
美劇大西洋帝國(Boardwalk Empire)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20年代的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聯邦政府頒布禁酒令(1920-1933)後,公開售賣酒類商品成為一種違法行為。在這種背景下,各種黑幫組織為爭奪黑市控制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該劇首季為12集。2011年1月16日,第68屆金球獎獲獎名單中,《海濱帝國》成2011金球獎電視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