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1933美國禁酒令發生的事

2021-02-13 一個小鎮的調酒愛好者

禁酒令雖然禁止了13年,但禁酒令時期可說是雞尾酒發展並推廣的黃金年代。傳奇黑幫 ,速度激情 賽車運動都是禁酒令時期的產物。

禁酒令簡介:

1920年1月2日,禁止釀造和發售酒類的《沃爾斯特法令》在美國生效。長期以來,輿論界強烈主張禁酒,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美國已有2/3的州是同意的。 但是,需要有一個全國性的法令來最終完成禁酒的使命。美國20年代國會立法頒布了禁酒令,理由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簡單的說是婦女運動造成的。由於酗酒造成了很多家庭暴力問題,為了保護婦女權益就實施了禁酒令。而且酒在宗教上也和罪相聯繫,也是宗教組織所反對的。但是禁酒令反而造成私酒泛濫,很多人通過販賣私酒中飽私囊。《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主角蓋茨比就是靠販私酒發家的(雖然小說裡沒有明說,但是所謂藥房,就是指私酒坊。因為唯一可以合法販賣的酒精是醫用酒精)。美國禁止酒精飲料的釀製、轉運和銷售的憲法修正案。工業資本家認為工人飲酒影響勞動紀律和生產效率,於是在他們施加壓力的情況下,國會於1919年頒布了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自本條批准一年以後,凡在合眾國及其管轄土地境內,酒類飲料的製造、售賣或轉運,均應禁止。其輸出或輸入於合眾國及其管轄的領地,亦應禁止。"這一修正案也得到美國基督教新教徒的支持,因為他們有一種禁慾苦行,節儉自製的思想傾向,禁酒令符合他們的要求。但這修正案的實施,引起了非法釀造、出賣和走私酒類飲料的新的犯罪行為,禁而不止,而聯邦及各州政府又需要以酒稅補充其財政收入,1933年國會頒布憲法第二十一條修正案廢止了禁酒令。

 

禁酒令執行的第一年,確實銳減了酒精的使用量,但從第二年開始,酒精的使用又開始逐漸恢復往年的水準,根據統計,禁酒令執行期間,地下酒吧(Speakeasies)的數量是禁酒令執行前的一倍…這個道理我想醉漢應該很容易理解吧?

                                                            當時的底下酒吧

為什麼地下酒吧叫做speakeasy?當時為了要躲避聯邦探員的追緝,酒吧只好派人在門口把守,門拉開一個縫或開一扇小窗跟人客對話,過濾對方是不是聯邦探員(探員沒有搜索令不能進入民宅),想進去的人客必須輕聲細語的說服看門人,因此得名~

                                                                當時的搜查隊

接下來是搜查隊查出來酒和蒸餾器的處理方式圖

美國禁酒令導致黑幫崛起

美國禁酒令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禁酒令根本無法消除人們喝酒的欲望和需求,在正規市場被禁的同時,地下黑市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非法製造和買賣酒類製品帶來的暴利深度挖掘了酒販子潛力:有人把福特汽車的中間掏空,有人用嬰兒車來偷運葡萄酒和白蘭地,有人在家裡藏酒的地方安裝假門。尤其嚴重的是,在禁酒令實施之前,因為沒有財政依據,美國的黑社會波瀾不興,而在實施禁酒令之後,依靠私酒貿易帶來的暴利,美國的黑社會開始發展壯大。與此同時,警察也日益腐敗,犯罪率不斷上升。

當時禁酒令帶來的健康問題:

禁酒令還造成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因為私釀酒品質不穩定,有時還會摻入甲醇等有毒物質,使得失明、殘廢、和奇奇怪怪的中毒病症越來越多,根據美國大都會人壽的統計,1930年死於酒精中毒者是10年前的35倍至多。

禁酒令的結束

禁酒令實行後,卻沒能如預期一樣,實現美國人道德情操的淨化。市場上沒有合法的酒類出售了,秘密酒館取代了合法酒館,酒的走私活動由於獲益甚豐,日漸猖獗。至30年代初,即美國禁酒令頒布10年之後,許多美國人開始呼籲解除禁令。當時正值美國經濟大危機,全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美國人希望飄香的美酒能緩解他們緊張憂慮的心情,喚起他們對新生活的渴望,希望重啟的釀酒業、售酒業能刺激深陷危機中的經濟,使之早日復甦。1932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把開放酒禁作為其競選綱領之一,獲得了美國人民的支持。1933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第二十一條憲法修正案,該修正案也分三款,第一款規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修正案第十八條現予廢除。"第二款規定:"在合眾國任何州、準州或屬地內,凡違反當地法律為在當地發貨或使用而運送或輸入致醉酒類,均予以禁止。"第三款規定:"本條除非在國會將其提交各州之日起七年以內,由各州修憲會議依本憲法規定批准為憲法修正案,不得發生效力。"第二年,隨著猶他州作為第三十六個州籤署此弛禁法案,美國的禁酒令便正式明令廢止了,曾經轟轟烈烈的禁酒運動也隨之結束。

相關美劇

美劇大西洋帝國(Boardwalk Empire)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20年代的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聯邦政府頒布禁酒令(1920-1933)後,公開售賣酒類商品成為一種違法行為。在這種背景下,各種黑幫組織為爭奪黑市控制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該劇首季為12集。2011年1月16日,第68屆金球獎獲獎名單中,《海濱帝國》成2011金球獎電視贏家

相關焦點

  • 想要了解美國威士忌,就得先了解「美國禁酒令」
    美國禁酒令,又稱禁酒時期(Prohibition Era),是指從1920年至1933年期間在美國推行的全國性禁酒,禁止釀造、運輸和銷售含酒精飲料。19世紀時期,酗酒、家暴和以酒館為主的政治腐敗激起了由虔誠的新教基督徒領導的激進分子,去結束酒精飲料貿易,以治癒有問題的社會,並削弱政治反對力量。
  • 長達14年的美國「禁酒令」始末
    其實,美國禁酒令並非心血來潮,而是「蓄謀已久」,當時的美國社會,主流輿論一直呼籲禁酒,原因是他們認為酒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也是導致美國至1910年之後,犯罪率急劇上升的重要根源。     1920年1月17日,Volstead Act(《沃爾斯特法令》)在北美生效·,根據其法,所有製造、售賣乃至於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料,都屬違法。    美國歷史上長達14年的「禁酒令時期」開始了。
  • 改變世界的禁酒令
    我的節目一直比較任性,無論是電影還是音樂大多來自我本人趣味,除了影音,我還較喜歡歷史(俺文科生想喜歡物理數學也沒啥資格),忘了哪位牛人說的了:「如果你只了解一代人的事,那永遠只是個孩子」。我琢磨半天,那就來聊個對國人有些生僻的歷史名詞兒:美國禁酒令。
  • 美國禁酒令和黑手黨崛起
    1920年1月16日晚上,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或聚在家裡或聚在公共場合,慶祝最後一次飲酒狂歡。「今天晚上是美國個人自由被剝奪的前夜」,一位國會議員如是說道。次日凌晨0時起,全美禁酒正式開始。欲望與道德相抗爭,自由與利益相糾纏,這是一場馬拉松式的對決,無意間卻促成了美國黑手黨的崛起。
  • 【不止遊戲】遊戲中的「禁酒令」真實情況是什麼樣?
    而到了美國殖民時期,獨立戰爭和西部時代。酒精一直伴隨著美國的發展。酒精帶給人們身心愉悅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危害。尤其是那些文明和法制尚未成熟的年代,一喝多了大家就拔出左輪開始了酒館亂鬥。因酗酒成性而引發的暴亂和衝突頻頻發生。
  • 禁酒令無果而終,威士忌暴亂,酒和槍美國人的命根
    我們對於美國1920年代禁酒令肯定都聽說過。社會輿論強烈要求禁酒,理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於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正式生效。但是,禁酒可謂是一次失敗的社會管理,只養肥了一幹走私酒水的黑幫大佬,過了10年左右,就宣告結束。
  • 凱撒沙拉的走紅,居然跟美國禁酒令與《亂世佳人》有很大關係!
    01// 禁酒令下一炮而紅的網紅沙拉 // 濃鬱醬汁與翠綠葉子的鮮味交匯,讓一盤平平無奇的羅馬生菜成為無數華麗晚宴的開胃菜。凱撒沙拉作為「沙拉界的貴族」,從誕生至今,其蹤跡遍布世界各地的高級餐廳。然而,如此一道優雅秀氣的沙拉,其實是起源於1920年代美國禁酒令時期被迫開在墨西哥的一家餐廳。一戰時期,大批義大利人離開家園移居美國。義大利人Caesar Cardini與弟弟Alex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加利福尼亞州。
  • 「讀史」羅斯福總統下令廢除的禁酒令,是1920年1月2日生效的
    1920年1月2日,禁止釀造和發售酒類的《沃爾斯特法令》在美國生效。01美國禁酒令美國禁酒令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四是,當時美國的女權運動盛行,女權組織熱衷禁酒運動。由於上述原因,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禁酒令時期。
  • 《廁所穿越記》阿拉基斯的禁酒令挑戰怎麼做 禁酒令挑戰完成攻略
    導 讀 阿拉基斯的禁酒令是玩家在《廁所穿越記》可以完成的一個挑戰,要求玩家在擊敗大蟲迪尼頓(礦井守護者)之前,不使用任何藥劑,下邊就給大家帶來「Eric」分享的廁所穿越記阿拉基斯的禁酒令挑戰攻略
  • 《無法無天》講述禁酒令傳奇 眾星打造暴力史詩
    《無法無天》講述禁酒令傳奇 眾星打造暴力史詩     電影網訊(文/坎城電影節報導組) 法國時間5月19日,好萊塢大片《無法無天》亮相坎城主競賽單元。
  • 多地出臺公職人員禁酒規定 凱裡市民點讚「禁酒令」
    連同之前全國多地出臺的公職人員禁酒規定,這些「禁酒令」近日在網絡上成為熱點「話題」,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那麼咱們凱裡市民有哪些看法呢?對此,記者隨機進行了採訪。雖然「把酒論英雄」的「傳統」延續至今,可是酒既成事也會敗事。國家出臺醉駕入罪的法律條款,「醉駕」入刑法,拘役治醉駕,讓人看到了制度性求解之道。這意味著今後凡是醉駕都將被認定為犯罪行為,並將接受司法審判、刑事懲罰。
  • 你十八禁隨你,禁酒不行
    早在中國的夏朝,夏禹就曾提出過禁酒,戰國策就記載著有「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其大概的意思就是夏禹要以身作則,也期望禁止民眾過度飲,即使這酒成了精也不能被它迷惑,而民眾只有在心裡表示管我鳥事的同時大呼「我君聖明」。
  • 《美國往事》這部電影到底有好看?看一遍遠遠不夠
    《美國往事》是由哈利.格雷徳在紐約監獄裡根據自己禁酒時期的經歷寫的自傳體小說《流氓》改編的。導演是萊昂內,喜歡看電影的人對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他也是著名的鏢客電影三部曲的導演。《美國往事》的背景是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有四十七年的時間跨度。20世紀初的美國像極現在的中國,正是一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時代,歐洲、南美以及世界各地的移民奔赴美國,尋找美國夢,也是各項制度急需完善的時代,混亂也是其中一個代名詞,電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展開。
  • 1919年波士頓的甜蜜暴擊,21人被糖淹死,美國空氣香甜是生命的代價
    禁酒運動:壓抑中激發出的法外自由 說起波士頓的這次意外事故,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在1920年至1933年這十餘年的時間裡實施的"禁酒令"。
  • 這是一部教父三代目幫警察幹倒教父一代目壯年體的美國主旋律電影
    年1月17日,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稱「伏爾斯泰得法案」)正式頒布。然而本法案的實施引起了非法釀造、出賣和走私酒類飲料的新的犯罪行為,禁而不止,本片講述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故事發生於1930年,電影開場在裝修豪華的豪宅內芝加哥土皇帝卡邦正享受著一群僕人的服務,在一幫新聞記者的恭維聲中,高談闊論發表著自己的生存哲學,同時也為自己的暴力行為做著辯解。
  • 徐州「禁酒令」即將實施!這些人一律不得飲酒
    二是少數民警發生了值班備勤期間飲酒等違紀違規問題。三是過度飲酒引發了許多次生問題,特別是少數民警喝多酒後失德失態、滋事犯事,給公安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 朱彩文說,教育整頓活動開展以來,通過查糾問題已經發現多起民警違規飲酒問題,因此將進一步嚴格地開展對民警違規飲酒問題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一律嚴肅查處,著力解決民警違規飲酒問題,進一步樹立公安隊伍的優良形象。
  • 太平天國禁酒令很嚴厲,有違反就斬首不留,為何最後卻成了笑話?
    楊秀清的禁酒是出於實用主義,軍隊行軍打仗貪杯很容易誤事,所以他的禁令是嚴禁軍隊官員飲酒,但民間卻不太管。洪秀全則是完完全全的禁酒,軍民上上下下都不能飲,要讓酒從世界上消失。洪秀全所信奉的宗教,雖然並沒有完全禁酒,如聖餐禮也要飲用葡萄酒,但總體來說,對酒是採取一種鄙夷態度,新舊經典裡反對飲酒的言論不一而足,這當然會對洪秀全產生影響,至少可以讓他更加理直氣壯地把禁酒當成要遵守的戒律。這種個人對酒的厭惡,表現到朝政上,就是強行讓大家以他本人的愛憎為愛憎。但為了不顯得那麼粗暴直接,至少要在表面上裝出是汲取歷史教訓之後所採取的、有充足理由的正當行動。
  • 禁酒令下茅臺股價創新高:白酒行業不再依賴三公消費
    面對各地方政府「禁酒令」頻頻升級,近期白酒業內人士卻紛紛表示壓力不大,貴州茅臺更在12月8日盤中創下340元/股的歷史最高價。看似奇怪的邏輯背後,印證了白酒行業告別依賴三公消費,「名酒變民酒」的趨勢。近期河南汝南發生「致命酒局」後,當地政府下達了公務員飲酒需報備,公務接待「一般不上酒,確需上酒,只上地產酒,原則上不超過2瓶」,因私飲酒也要控制標準的禁酒令。在今年稍早時候,安徽、江蘇、新疆等地也紛紛印發《公務接待禁止飲酒的規定》。「從三季報來看,禁酒令對白酒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