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活在他人的眼光裡,做自己就好

2020-09-05 Ashley璟知

「平平無奇」,是來自一部《圓月彎刀》的劇,古天樂飾演的男主丁鵬被一群江湖人士吐槽長相平平無奇,彈幕上吐槽這些江湖人士對平平無奇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很多網友表示也想長成這般平平無奇。

你們確定一下,是對顏值有什麼誤會還是對平平無奇有誤會!——他人的眼光其實也不過如此!

第二次聽到「平平無奇」,是來自吐槽大會上,蕭亞軒的自嘲,說自己不過是個平平無奇的戀愛小天才,畢竟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只有蕭亞軒的男朋友可以!

我也想做個平平無奇的戀愛小天才,春天種下一粒粒的希望的種子,到了秋天收穫好多25歲年輕帥氣的藍朋友呢!

我們再說回到今天的主題——焦慮,我從網上看到一組數據,當代年輕人有96%的人在焦慮,而其中54%的人幾乎每天都在焦慮。

焦慮,源於他人的眼光

因為我們出生在一個最好的時代,有無限的機遇和可能,付出努力,多少都會有回報;而我們又生在一個最壞的時代,充滿競爭,崇拜強者,卻不同情弱者。財富成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指標。

這是一個崇拜精英的年代,每個人都被要求做個領域內的佼佼者。然而,佼佼者只有少數,所以作為大多數的我們,只能望著別人的背影,感受差距帶來的羞辱感。其實被他人注意,得到他人的認可、讚美和支持,是我們想要得到的價值體現。因此,我們的身焦慮是對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擔憂。

在乎,來自內心的不甘

為什麼我們如此在乎自己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因為地位的高低決定了人情冷暖:當我們功成名就時,他人笑顏相迎;而我們落魄無依時,他人冷眼相看,更別說坐個飛機,還有頭等艙、商務艙和經濟艙,不同的艙位,不同的服務,或者說,是與你所在艙位等值的服務,所以,每個人都在爭先恐後的向上攀爬,欣賞過高處的風景,誰又會甘心守著山腳的荒涼。

反思,認清社會和現實

幾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自己想像角色,這個角色絕對不會是一個普通人,我們曾經都以為自己是最特別的那個,總是假象著給自己增添一些不平凡的色彩,而隨著我們慢慢的長大,現實一次次的打擊和挫敗中,認清自己的平平無奇。幾乎沒有一個人在學生時代不想考一個100分,而現實中除了極個別的學霸,大多數人還是在60-90分之間徘徊,還有一群比例接近學霸群體的學渣們,拿著60分以下不及格的考卷,成為老師心中恨鐵不成鋼的對象。不得不承認,其實人生從一開始就沒有過公平,有的人一堂課聽下來,不僅記住了所有的知識點,還可以舉一反三,1%的努力,收穫百分之99%的成果,而有的人用盡了所有的方式,題海,補課,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學習,卻只能收穫杯水車薪的1%,就像有的人出生的起點,是別人拼命想要抵達的終點。

其實這個過程挺痛苦的,當有一天,你默默低下了曾經高傲的頭顱,承認自己不過是一個平凡人的時候,意味著你與曾經憧憬的夢想割裂,甚至你對自己的期許降低,甚至,意味著希望的破滅,原來,自己不過是芸芸眾生中普通人,別人發光的背景板,這場戲,你註定只是一個配角,除非你甘願做一個綠葉,否則,怎能不生出幾分嫉妒心和不甘心。

無視,做自己就好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啊,

是不是應該放棄?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

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

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

曾經志在四方少年羨慕南飛的燕 ,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漸行漸遠 。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 ?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

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選自筷子兄弟《老男孩》

筷子兄弟的歌唱出被現實蹂躪後夢想少年的心聲,不經意回想,原來夢想已經遙不可及,被迫著長大,被迫著肩負責任,周圍很多跟我們一樣的人,為了收入做著自己並不開心的工作,一邊吐槽,一邊屈服,在嚮往的城市裡紮根,背負著房貸或房租,小心翼翼的盤算著開支,為了過上想要的生活,負重前行。

佛家說,知足常樂,其實承認自己不過是個普通人也沒什麼,畢竟超人也只是存在電影和動畫片,這個世界也並不需要那麼多救世主,每個人做好自己就夠了。早一點認清現實,放棄好高騖遠的夢想,畢竟腳踏實地的感覺才是最真實的,我們都知道量身定製的衣服穿得最為舒適,給自己定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也許奮鬥的更有價值,山上的風景雖好,也要看自己的體力和配置能否支撐一路崎嶇涉險,山腰未必不是一個最佳選擇處,在自己最舒適的狀態,欣賞俯視的美景。

相關焦點

  •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或者他人的言論中
    青春時期,年少的我們喜歡用某種行為或者語言來標榜自己來吸引身邊人的眼光。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是渴望被他人認可的。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消逝,只是採取了不一樣的方式。通俗的方式就是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我能你不能,來獲得別人的認同,達到內心的滿足感。現如今大眾認可的方式莫過於獲得金錢。
  • 「親愛的,不要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你我共勉
    只能每天隨心所欲,但依然還是那個活在別人的話語裡和眼光裡的那個我,依然沒法做真正的「我」。有時候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裡。簡單來說,就好比凡事我總會先想到那個最壞的結局,然後告訴自己失敗了應該如何去承受。因為想東想西,所以畏首畏腳。到最後就真的會得到那個不怎麼想要的結局。
  • 他人眼光這麼多,你在意不來的,人生需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於世間,有時會感覺特別累,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遭遇,縱觀整個人生,我們會發現,很多人總是活在他人的眼光中,生活好像是活給別人看的,而不是為自己而活。如果我們有自己的想法,想去做某件事,只要不違法,我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做,去闖,而不是別人說兩句我們就踟躕不前甚至放棄。這些影響不應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於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 你,到底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他人而活?
    且視他人之疑目如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你的夜路。——史鐵生我們似乎都很怕被別人討厭,被討厭的感覺,確實不好受,因為怕被別人討厭,慢慢地就活在別人的眼光裡,甚至乎,按著別人想要的方式而活著,我們有時候問問自己,還記得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嗎?
  • 才發現:真正聰明的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他們不被世俗牽絆、不受凡事傷神,他們心如止水,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時至今日才發現,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聰明人。一、別活在他人的言論中文學富豪泰戈爾說過:「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群星。」如今的快節奏生活,難免讓人感覺到生活的壓迫以及焦慮。
  • 《人生海海》:有人活在他人話語裡,有人活在自己心裡
    以為打破了謠言,就能挽回尊嚴與顏面,卻不想將自己置入更深的深淵。 在心理學裡,自尊是對自己能力感和價值感的評價,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依賴型自尊,指依賴他人肯定和表揚的自尊。第二階段是獨立型自尊,指不依靠他人看法,自我產生的自尊,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第三階段是無條件型自尊,指既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也不需要和自己比較,是一種自在的狀態。我們大部分人的自尊屬於前兩類,並且,幾乎沒有人不具備依賴性自尊,我們都會在意他人的看法,這是人性使然。
  • 「毒舌」金星霸氣耿直,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為活出自己
    她在娛樂圈裡也憑藉過人的實力和耿直的性格被大家所喜愛,雖然有人說她是「毒舌導師」,然而她在娛樂圈裡的人緣還是非常好的。她只會實話實說,曾經她還直接說明一檔綜藝節目不敢請她,因為如果請了她,就不會有內幕了。這樣耿直的性格不得不說,在娛樂圈沒有第二個了。
  • 岸見一郎: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你才能活出自己
    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不喜歡做的事,跟一群並不喜歡的人嘻嘻哈哈,表面上在努力融入團體,但其實內心是拒絕的。很少有人能夠完全不顧他人眼光,有純粹做自己的勇氣。很多人都對隨波逐流心有不甘,但又缺乏做自己的勇氣。倘若連你自己都不為活出自己的人生而堅持,那還有誰會為你爭取呢?短暫的人生裡,我們可以完全做自己的時間並不多。看似我們是自由的,但其實來自社會、他人和自己已經形成的條條框框限制著我們的每一個選擇和行動。
  • 做人問心無愧就好,做事心安理得就行
    小人亦或是君子不過是世人的看法,其實做人問心無愧就好,做事心安理得就行。不必太在意旁人的看法,你只需做好自己,做你該做的事情,行你改行的路,不改初心,一路往前,你就贏了。世人千千萬,如果你太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那你這一生,就會過得很累很累。
  • 暖心語錄|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活在別人的眼光裡,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Living in the eyes of others is disrespect for yourself我知道你很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決定你的未來,與其沉醉其中,還不如跳出去以一個旁觀者姿態審視自己的靈魂是否骯髒
  • 楊絳:這世上最聰明的一種活法,是認清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楊絳先生曾在《百歲感言》裡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與他人無關。」這個世界上最荒唐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硬生生的和別人扯上關係,總喜歡盯著別人的生活看,難免會生出攀比之心,從而忽視了眼前的風景。
  • 做一個堅強的人 努力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
    做一個堅強的人 努力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時間:2020-07-28 15:47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有時候,我們理想是成為我們腦海中喜歡的人,可是,活著活著,我們活成了我們討厭的人。 有的時候。
  • 《三十而已》:婚內出軌而離婚,別因為他人犯錯,放棄自己的人生
    然而現實依然是,為了孩子,為了周圍人的看法,也許自己已經青春不在,也許為了x太太的榮華富貴,都忍了。我見過忍一時男的知錯就改回心轉意小家庭依舊幸福如初的,也見過男的不知悔改女的也不可能離婚最終變本加厲的。
  • 做回真正的自己,別活在別人眼裡(名人名言英語)
    《莊子·內篇》開篇就講述了北冥有魚的故事:北冥有魚,化作大鵬,鵬要飛往萬裡外的南海,寒蟬與小灰雀譏笑它說:「我從地面急速起飛,碰著榆樹和檀樹的樹枝,常常飛不到而落在地上,為什麼要到九萬裡的高空而向南飛呢?」
  • 白宇:太在意他人看法,受傷的只會是自己
    他的黑話集錦裡從來不缺新內容,換做其他人,估計早就崩潰、抑鬱了。白宇卻有一種獨特的自愈模式:不去在意就好了,不愧是活得通透又清醒。活在他人眼裡,其實很累相反,如果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其實就會失去自我,甚至是為他人而活
  • 楊冪|何必在乎那些閒言碎語,勇敢做自己
    直到在抖音上看到一段關於她的訪談,她說:「就是我覺得好的東西是什麼,我希望給大家傳遞的正能量的東西是什麼,就算你們看到那有一個人在罵我,那也有一個人在罵我的時候,我的態度是什麼,我不會因為這些聲音影響我自己,仍然有人在罵你的時候你就不要在意你身邊那一兩個人,對你指手畫腳的人,不重要,我承受的東西比你多多了,但是我還能願意這麼堅強的站在這裡,所以不要在意那些東西,做好自己該做的。」
  •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為什麼很多人都是為了別人而活
    文/順爸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為什麼很多人都是為了別人而活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有一個來的理由,所以不管你的決定是什麼,走過的路是怎樣的,到頭來回頭一看,總覺得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別人而活。此時的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內心問自己:我到底是為什麼而活著?夫妻二人辛辛苦苦打拼,然後在海邊買了一套海景別墅,還房貸壓力很大,每天早出晚歸。然而他們家的保姆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抱著他們家的狗在陽臺上看海、喝咖啡……雖然聽起來這是一個笑話,但這也實實在在地看到了很多人把這個生活過反了。
  • 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
    2. 平靜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時候,你身邊所有的人都告訴你:要堅強,而且要快樂。勞動身體的同時,你也擦亮了自己的心緒。4. 不要想「如果當初」 人生,是一條有無限多路口的長路,永遠在不停地做選擇。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怎樣怎樣。這種話還是別再說了吧。每一個路口的選擇,沒有真正的好與壞。
  • 莫問他人是非;相信自己的選擇,莫問前程對錯
    紅塵裡有太多的是是非非,所以,千萬別問是非。愛情裡本就沒有誰對誰錯,所有,不必追問對錯。世間萬事,說是就是,說不是也不是,所以,沒有絕對。人生不管昨天有多少往事前塵,到了今天都是故事;不論我們的今天有多少恩恩怨怨,到了明天終成故事。這世上不愛的理由有許多,愛的理由卻只有一個,愛,就是唯一的理由。
  • 《狂戀大提琴》,何必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眼淚。
    踏在別人的路上,踩不出自己的腳印如今回味時,腦袋裡仍然印了很多關於Jackie的片段,她的原身是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杜普蕾,世人皆為她的大提琴技藝所震驚和最後身心的病痛而嘆息不已,可這部電影的視角,似乎可以窺探出姐姐是展開這一切起伏的活水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