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4種食物,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進入體內,勸你不要貪吃!

2020-12-19 大眾微健康

現在是十人九胃的社會,可能從你身邊經過的每十個人裡,就有九個是胃問題攜帶者。胃問題的程度可大可小,疼痛的感覺也可輕可重。但是只要還在能夠忍受的範圍內,許多人就不會將過多的關注度放在這上面,導致胃病越來越嚴重。

其實胃病不是一天形成的,但是程度絕對不會只在一個範圍內,會持續發展。在眾多胃病原因裡,有一個是佔比率最高的,那就是幽門螺桿菌纏身。

幽門螺桿菌是胃內極易生存的細菌,如果你經常吃一些不乾淨的食物,它們很有可能會導致幽門螺桿菌進入你的身體。即使再喜歡最好也閉上嘴巴,不要再往嘴裡塞了。到底是哪些食物呢?來看看吧!

一、經常吃4種食物,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進入體內,勸你不要貪吃!

1、醃製的食物

家常的醃肉是很多人都喜歡的食物,尤其是一些老人平時在喝粥的時候,最喜歡配一些醃菜來吃。

雖然這種食物極易保存,可以吃很久,但是當我們通過它攝入過多的鹽分時,就會導致其中的鹽分在體內發酵成亞硝酸鹽,也就變成了對胃有害的物質,不僅會增加腸胃的負擔,甚至還會讓幽門螺桿菌更容易進入人體,寄生在胃裡損害健康。

2、刺激的食物

經常性地吃一些辛辣的食物,是現在年輕人普遍都存在的一種現象。這樣的食物味道不壞,但是經常吃,可能會刺激脆弱的胃表面健康,出現胃表面損傷等嚴重後果。

這就製造了一個幽門螺桿菌容易進入的環境,當我們的胃變得脆弱,幽門螺桿菌的繁殖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3、路邊攤食物

路邊攤食物的製作過程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如果周圍空氣汙染嚴重,可能會造成汽車尾氣直接附著在表面上,或者是空氣中的灰塵沾染在其中。

所以我們經常吃這些食物,也可能導致胃部不適,增加幽門螺桿菌纏身的風險。

4、冰冷的食物

一些沿海地帶的人們,幾乎都有吃生魚片的習慣,也許這樣做會讓他們覺得生魚片的味道更自然,營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但如果沒有經過烹飪加熱,這些生魚片可能會攜帶有寄生蟲和細菌,經常吃可能導致胃方面的健康問題以及幽門螺桿菌的纏身。

二、胃不好的人,喝喝這種水,或能為腸胃築起「保護屏」,趕走幽門螺桿菌!

在腸胃發展的過程中,幽門螺桿菌會對胃的正常運轉造成損害,增加胃的負擔,甚至可能誘發胃方面的健康問題。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纏身了幽門螺桿菌以後,要及時進行滅菌措施。

其中飲食療法,飲茶受到不少人歡迎,運用具有抗炎殺菌作用的食材,是有助於消除胃內幽門螺桿菌的,保持胃的健康,所以可以選擇每日飲用黑糯紫米茶。

這種茶中有黑糯米、丁香葉、桂花三大「養胃君子」組成,可以為腸胃保駕護航。

這是因為黑糯米有豐富的花青素,可以修補受損的胃表面,改善腸胃環境;

丁香葉中的丁香酚和丁香油,對幽門螺桿菌有抑制作用,為滅菌打好基礎;

桂花有散寒暖胃的作用,還可以祛除口臭,緩解胃不適的情況。

結束語:

平時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去保護自己的胃,少做一些傷害胃的事,比如暴飲暴食、胡吃海喝等,如果行為上不能控制,那麼腸胃的抗菌力會變得越來越低,最終無法對抗幽門螺桿菌。與其花時間去補胃,不如從現在開始就保護自己的胃,不讓幽門螺桿菌有入侵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劉豔春, 喬麗新, 蘆珊. 餐具和食物是幽門螺桿菌的載體[J]. 中華中西醫學雜誌, 2005, 003(012):13-15.

[2]聽琴. 關於幽門螺桿菌的熱點問答[J]. 大家健康, 2013(8):38-38.

[3]嶽金鳳. 幽門螺桿菌愛找三類人[J]. 晚晴, 2015, 000(010):94-95.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3種食物經常吃,幽門螺桿菌或會找上門,勸你不要貪吃
    一、3種食物經常吃,幽門螺桿菌或會找上門,勸你不要貪吃1、醃製的食物很多經過醃製的食物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尤其是在早上喝粥大部分人都喜歡和鹹菜搭配來吃。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特別的喜歡吃一些辛辣的食物,雖然味道很好,但是辣椒中所含有的辣椒素,經常吃會導致胃酸的大量分泌,而且攝入大量的辣椒還會引發胃火旺盛的情況,所以像一些辛辣的食材是胃病的源頭,在生活中一定要儘早忌口。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若經常吃4種食物,胃或會感激你
    2、燒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也會導致胃酸過多分泌,如果經常性地出現反胃噁心,並且伴隨著燒心的情況,極有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及時檢查,做出治療。3、腹脹在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也會有十分明顯的腸胃反應,特別容易出現脹氣,噯氣等情況,特別容易拉肚子。如果平時總是出現腹脹噯氣等情況,就要及時注意是否由幽門螺桿菌導致。
  • 三種食物對胃傷害大,不想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勸你最好撤下餐桌
    有些孩子家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會將嘴裡咀嚼的食物餵給孩子,這樣就可能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呼籲孩子的碗筷要專用,要拒絕咀嚼以後再餵食給孩子。另外,如果唾液裡有幽門螺桿菌,深度接吻也可以導致;3、胃-口途徑:如果患者有胃食管反流吐出來的食物裡有幽門螺桿菌,其他人接觸到也會導致傳播。部分患者還擔心做胃鏡是否會感染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總揮之不去,多吃3種食物,或能幫你滅菌,預防胃病
    地區有水汙染的人,幽門螺桿菌的生存力是極強的,一般能夠在水中生存一周左右,少數生命頑強的,甚至能生存到幾個月甚至一年,所以周邊水質汙染嚴重的地區,人們普遍都會患上這種細菌。特別愛吃辣的人,若長期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是很容易刺激到胃黏膜的,容易導致腸胃抵抗力下降,所以無辣不歡的人很容易給幽門螺桿菌製造入侵的機會。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儘量改掉4種常見飲食習慣
    它就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會損傷胃黏膜,加重胃病,還容易傳染,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儘量改掉4種常見飲食習慣1、經常聚餐經常在外面聚餐,一方面是因為外面的飲食衛生不是特別好,而且大家經常一盤菜多雙筷子一起夾,細菌容易通過唾液來傳播。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4種飲食習慣儘量及早改掉
    導語: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細菌,而且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一類致癌物質,這也讓人們引起了對於幽門螺桿菌的重視,其實多數的幽門螺桿菌都是吃出來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這種飲食習慣,減少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
  • 幽門螺桿菌大多是吃出來的?醫生忠告:4種常見飲食習慣趁早改掉
    幽門螺桿菌大多是吃出來的?醫生忠告:4種常見飲食習慣趁早改掉1、喜歡外出聚餐現在的年輕人下班之後喜歡叫上朋友一塊聚餐,但是外邊吃飯,雖然美味衛生條件有可能並不達標。2、常吃一些半生不熟的食物由於中西方文化交流密切,很多人喜歡吃日料,日料當中的生魚片或者是半生不熟的海鮮很容易夾雜細菌,經常吃這樣的食物,增加了患上幽門螺桿菌的概率,同時也刺激人體胃黏膜,導致腸胃功能紊亂。
  • 奉勸大家:3種食物要少吃,易招幽門螺桿菌,小心胃病「找上門」
    據相關數據反饋,很多胃病都是吃出來的,所謂病從口入,所以,在日常飲食中要提高警惕。說到胃病大多是吃出來的,可能大家都會想到辛辣食物、燒烤、醃製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對胃具有刺激性,多吃易造成胃損傷,從而導致胃病的發生。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除了這些食物,這幾種食物也要少吃,特別容易招惹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也會導致胃病的發生。
  • 幽門螺桿菌的「源頭」已被揭示,醫生忠告:3種食物再饞也別碰
    長期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慢性胃炎,刺激細胞突變、生長,隨著時間的推移,胃癌也會到來。目前在我國,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是攜帶了幽門螺桿菌的。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的侵襲呢? 一、幽門螺桿菌的「源頭」已被揭示,醫生忠告:3種食物再饞也別碰 1. 醃製的蔬菜 醃製的食物含有大量的鹽。鹽的滲透進去,直接對人的胃黏膜造成損害,對胃黏膜造成嚴重損害,有致癌的危險。所以,希望幽門螺桿菌患者能少吃點醃製的食物。
  • 28歲男子幽門螺桿菌1200多,消化科主任:只因愛吃4種食物!
    經過檢查發現,導致他口臭的罪魁禍首是幽門螺桿菌,報告顯示HP值高達1200+,後來才了解到小張日常工作繁忙,經常飲食不規律,餓了就叫外賣,或者在路邊攤隨便吃點,才會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4種常見飲食習慣及時改掉
    導語:雖然我們胃部是處在強酸的環境當中,一般的細菌是很難侵襲的,但是幽門螺桿菌卻是一個非常頑固的細菌,他在這種環境當中依舊可以頑強生存,而且這種細菌的感染率非常高,超過60%,所以一旦患上了幽門螺桿菌,大家就要引起重視,否則很容易會加重胃病,甚至可能出現胃潰瘍以及胃癌的現象。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
  • 身體出現幽門螺桿菌後,或許會有這4種反應,別不當回事!
    當胃病變嚴重後,很有可能轉換成胃癌,而胃癌的幫兇就是幽門螺桿菌。身體出現幽門螺桿菌後,或許會有這4種反應,別不當回事!1:口臭當我們的身體感染幽門螺桿菌後,食物沒辦法得到腸胃的正常吸收和消化,體內的毒素和垃圾無法及時的排出,在胃裡不斷地堆積,就會通過我們呼吸道傳出。2:心熱心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燒心」。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了,若你愛吃,胃部或會感激你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極強的致癌微生物,喜歡在胃裡生存,且生命力極強,很難去除易繁殖,而且hp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因此,為了減少幽門菌引起的胃損害,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預防。如何檢測自己是否纏身了幽門螺桿菌?最好檢查一下下面的這些生理異常。如果你被纏身了,請儘快處理,不要輕易忽視它。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4個飲食習慣建議改掉,希望你能學習
    4個飲食習慣建議改掉,希望你能學習1、喜歡外出聚餐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人體唾液傳播,進入飯菜當中,然後進入胃部,引起幽門螺桿菌感染,吃飯的時候最好實行分餐制。很多人在一起吃飯,一旦有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很容易被傳染,所以儘量使用分餐制,而且要使用公筷給別人夾菜。
  • 胃不好的人最好別碰5種食物,多吃一口都是在「餵」幽門螺桿菌,別不...
    如果你胃酸過多,再吃排氣食物的話,破裂的胃黏膜遇到這些食物就會出現胃穿孔現象,是很嚴重的。 醃製食物 養胃吃食物口味應清淡,醃製食物含有大量的鹽分會使胃受到刺激收縮,多吃會對胃造成危害,而且醃製食物中還含有較多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是導致胃癌的直接原因。因此,為了胃健康,應儘量少吃醃製食物。
  • 幽門螺桿菌入胃,或會發出信號,4類食物別捨不得吃,或能養護胃
    一、體內存在幽門螺桿菌,身體會給出2種信號幽門螺桿菌喜歡呆在陰暗潮溼地方,如果胃部內部環境不好,很容易引來幽門螺桿菌,損傷胃黏膜。當胃黏膜被破壞時,身體會表現出多種症狀警告我們,以便及時做出預防和治療。
  • 醫生:感染幽門螺桿菌,身體會有這3種表現,胃不好的不妨了解下
    導語:每個人身體裡或多或少都有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的繁殖能力非常強。體內的數量如果超標就會損傷腸胃黏膜,導致各種胃部疾病。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養護腸胃,及時發現身體的幽門螺桿菌超標。雖然看不出來腸胃裡的幽門螺桿菌過多,但我們可以從身體的一些異常表現來判斷。
  • 感染一次就可能引發胃癌,小心「1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
    幾十年來,醫生們都認為潰瘍是由於壓力、辛辣食物、吸菸或其他生活習慣引起的。但是當科學家們在 1982 年發現幽門螺桿菌後,他們了解到這種病菌才是大多數胃潰瘍的致病原因。 幽門螺桿菌進入患者的身體後,會侵襲胃黏膜。食物在胃內通過胃酸進行消化,而胃黏膜的作用是保護胃免受胃酸的傷害。
  • 體內有幽門螺桿菌,嘴巴不會騙人,嘴巴頻繁出現異常,要注意養胃
    近些年來,因為幽門螺桿菌導致的胃病人數在不斷增多,感染幽門螺桿菌人體也是會有一些異常出現的,及時了解,這樣才能及早地進行治療,有利於呵護身體的健康。體內有幽門螺桿菌,嘴巴不會騙人,嘴巴頻繁出現異常,要注意養胃異常一:經常刷牙,牙齒依然發黃人體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胃部的消化出現障礙,食物殘渣不能及時的排出體外,細菌會隨著消化道來到口腔
  •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出現胃癌嗎?預防分兩步走,胃舒坦了
    很多胃病,都是由於體內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的,根據調查顯示表明,我國居民超過一半的人都至少感染過一次幽門螺桿菌。而幽門螺桿菌進入體內之後,也會引發胃炎和胃癌的情況出現,那麼對於這種疾病,大家到底對幽門螺桿菌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