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食物經常吃,幽門螺桿菌或會找上門,勸你不要貪吃

2020-12-19 大眾微健康

隨著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亞健康的人也越來多,尤其是胃部疾病,可能在遇到的十個人中九個人都是胃病的攜帶者。

胃部問題可大可小,疼痛的感覺也是有輕有重。但是很多人都是在還能夠忍受的範圍內都不會去重視,從而導致胃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其實胃部也不是一兩天就會形成的,但是導致胃病的因素卻是有很多的。而且在眾多因素中,有一個是佔比率是最高的,那就是胃裡面有了幽門螺桿菌。

一、3種食物經常吃,幽門螺桿菌或會找上門,勸你不要貪吃

1、醃製的食物

很多經過醃製的食物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尤其是在早上喝粥大部分人都喜歡和鹹菜搭配來吃。

大多數的醃製食品都是通過大量的鹽來幫助保持食物不變質,而且在醃製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而大家都知道亞硝酸鹽是屬於一種致癌物質。比如鹹菜、臘肉等,經常吃的話不僅會增加腸胃的負擔,甚至還會導致癌的風險增加。

2、刺激的食物

經常吃一些重鹽、重油、重口味的食物會刺激到我們的胃黏膜。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特別的喜歡吃一些辛辣的食物,雖然味道很好,但是辣椒中所含有的辣椒素,經常吃會導致胃酸的大量分泌,而且攝入大量的辣椒還會引發胃火旺盛的情況,所以像一些辛辣的食材是胃病的源頭,在生活中一定要儘早忌口。

3、路邊攤食物

路邊攤食物的製作過程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如果周圍空氣汙染嚴重,可能會造成汽車尾氣直接附著在表面上,或者是空氣中的灰塵沾染在其中。

如果經常吃這些食物,除了導致胃部不適以外,還是增加幽門螺桿菌纏身的風險。

此外,如果你是平時特別喜歡去路邊吃燒烤或者麻辣燙的人,那麼一定要及時的注意,因為燒烤經過煙燻之后里面還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尤其是這種物質在經過高溫加熱之後再進入到我們的體內,會嚴重的損傷胃黏膜,還會加大胃出健康問題的風險。

二、胃不好的人,多做2件事,或能為腸胃築起「保護屏」,清除幽門螺桿菌!

1、多吃一些養胃的食物

常見的輔助養胃的食物有:猴頭菇、沙棘、砂仁、丁香、萊菔子、益生菌等。

如果把這些養胃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其更能幫助胃的健康。如何搭配到一起呢?猴菇砂仁食用菌液,就是很好地選擇。

胃不好的人可以每天飯後喝一點,除了養胃以外還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2、注意生活細節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幽門螺桿菌的纏身,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也多注意,比如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飯是儘量使用公筷;飯前便後要洗乾淨手;不要暴飲暴食、胡吃喝海;大人也不要用嘴給嬰幼兒餵食,小孩子抵抗力弱,更容易被幽門螺桿菌纏身。

結束語:

平時我們也要有意識地去保護自己的胃,與其到還沒花大量的時間去補胃,不如從現在開始就保護自己的胃,不讓幽門螺桿菌有入侵的機會。

參考文獻

[1]李博. 打響保"胃"戰[J]. 生活與健康, 2016(2期):6-20.

[2]李豔鳴. 胃不好的人冬季該如何養胃?[J]. 農村百事通, 2014(1):65-65.

[3]耿欣, 黃松明. 如何護理胃部?[J]. 解放軍生活, 2019, 000(003):P.85-85.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經常吃4種食物,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進入體內,勸你不要貪吃!
    在眾多胃病原因裡,有一個是佔比率最高的,那就是幽門螺桿菌纏身。幽門螺桿菌是胃內極易生存的細菌,如果你經常吃一些不乾淨的食物,它們很有可能會導致幽門螺桿菌進入你的身體。即使再喜歡最好也閉上嘴巴,不要再往嘴裡塞了。到底是哪些食物呢?來看看吧!一、經常吃4種食物,可能導致幽門螺桿菌進入體內,勸你不要貪吃!
  • 奉勸大家:3種食物要少吃,易招幽門螺桿菌,小心胃病「找上門」
    據相關數據反饋,很多胃病都是吃出來的,所謂病從口入,所以,在日常飲食中要提高警惕。說到胃病大多是吃出來的,可能大家都會想到辛辣食物、燒烤、醃製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對胃具有刺激性,多吃易造成胃損傷,從而導致胃病的發生。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除了這些食物,這幾種食物也要少吃,特別容易招惹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也會導致胃病的發生。
  • 三種食物對胃傷害大,不想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勸你最好撤下餐桌
    有些孩子家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會將嘴裡咀嚼的食物餵給孩子,這樣就可能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呼籲孩子的碗筷要專用,要拒絕咀嚼以後再餵食給孩子。另外,如果唾液裡有幽門螺桿菌,深度接吻也可以導致;3、胃-口途徑:如果患者有胃食管反流吐出來的食物裡有幽門螺桿菌,其他人接觸到也會導致傳播。部分患者還擔心做胃鏡是否會感染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若經常吃4種食物,胃或會感激你
    01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會有4個表現1、口臭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口臭的現象會特別嚴重2、燒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也會導致胃酸過多分泌,如果經常性地出現反胃噁心,並且伴隨著燒心的情況,極有可能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及時檢查,做出治療。
  • 醫生: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身體或會有3種表現,不妨來了解一下
    醫生: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身體或會有3種表現,不妨來了解一下1、口臭口腔的健康問題也非常重要,如果你自己平常不注重口腔的衛生,不愛刷牙又喜歡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有口臭的現象很正常。如果你之前都是沒有口臭症狀但最近一段時間口臭的現象非常明顯,也很嚴重,就算刷了牙嘴巴還是很臭,那就要思考是不是腸胃出現了問題,腸胃方面有疾病也會出現口臭情況。
  • 幽門螺桿菌總揮之不去,多吃3種食物,或能幫你滅菌,預防胃病
    地區有水汙染的人,幽門螺桿菌的生存力是極強的,一般能夠在水中生存一周左右,少數生命頑強的,甚至能生存到幾個月甚至一年,所以周邊水質汙染嚴重的地區,人們普遍都會患上這種細菌。特別愛吃辣的人,若長期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是很容易刺激到胃黏膜的,容易導致腸胃抵抗力下降,所以無辣不歡的人很容易給幽門螺桿菌製造入侵的機會。
  • 幽門螺桿菌的「源頭」已被揭示,醫生忠告:3種食物再饞也別碰
    長期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慢性胃炎,刺激細胞突變、生長,隨著時間的推移,胃癌也會到來。目前在我國,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是攜帶了幽門螺桿菌的。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的侵襲呢? 一、幽門螺桿菌的「源頭」已被揭示,醫生忠告:3種食物再饞也別碰 1. 醃製的蔬菜 醃製的食物含有大量的鹽。鹽的滲透進去,直接對人的胃黏膜造成損害,對胃黏膜造成嚴重損害,有致癌的危險。所以,希望幽門螺桿菌患者能少吃點醃製的食物。
  • 常吃3種水果,會加速幽門螺桿菌的生長,胃不好的人最好遠離
    而導致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因素有很多種,像是平時日常的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或者是生活習慣,都會導致幽門螺桿菌的入侵,所以不想胃病反反覆覆的發作,就要從日常的小事做起。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4種飲食習慣儘量及早改掉
    希望這4種飲食習慣及早改掉1、常吃生冷食物現在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比較注重養生,有很多人認為天然原生態的食物會更加健康,甚至有不少人喜愛吃一些生魚片,但是這些不熟的食物沒有經過烹飪加熱,其中攜帶的寄生蟲以及細菌,很容易會增加胃部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所以對於這類的食物,應該及早管住嘴
  • 幽門螺桿菌怕「2黃」,不是南瓜,若你愛吃,胃部或會感激你
    而晚餐吃太飽會讓我們的胃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復,進而損傷胃。胃還怕涼怕熱,怕情緒不穩定,我們平時也應該注意。一、這2種東西,經常食用或能使幽門螺桿菌找上門,儘量遠離1、油炸食物很多人喜歡吃油炸食物,而且不可否認,油炸的食物確實很美味。但食用太多卻會損傷胃黏膜,增加了幽門螺桿菌找上門的風險,所以要少吃油炸食物。
  • 胃不好的人最好別碰5種食物,多吃一口都是在「餵」幽門螺桿菌,別不...
    如果你胃酸過多,再吃排氣食物的話,破裂的胃黏膜遇到這些食物就會出現胃穿孔現象,是很嚴重的。 醃製食物 養胃吃食物口味應清淡,醃製食物含有大量的鹽分會使胃受到刺激收縮,多吃會對胃造成危害,而且醃製食物中還含有較多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是導致胃癌的直接原因。因此,為了胃健康,應儘量少吃醃製食物。
  • 28歲男子幽門螺桿菌1200多,消化科主任:只因愛吃4種食物!
    經過檢查發現,導致他口臭的罪魁禍首是幽門螺桿菌,報告顯示HP值高達1200+,後來才了解到小張日常工作繁忙,經常飲食不規律,餓了就叫外賣,或者在路邊攤隨便吃點,才會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
  • 醫生:感染幽門螺桿菌,身體會有這3種表現,胃不好的不妨了解下
    醫生:感染幽門螺桿菌,身體會有這3種表現,胃不好的不妨了解一下1、口臭人們每天都避免不了交流,如果另一方有口臭問題這種交流就會變得有些尷尬,有口臭也會給人帶來不好的印象。如果你能一日三餐都刷牙口腔問題肯定比較健康,但如果體內幽門螺桿菌較多,就算經常刷牙口臭也緩解不了。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公布了,若你愛吃,胃部或會感激你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幽門螺桿菌是一種極強的致癌微生物,喜歡在胃裡生存,且生命力極強,很難去除易繁殖,而且hp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因此,為了減少幽門菌引起的胃損害,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預防。如何檢測自己是否纏身了幽門螺桿菌?最好檢查一下下面的這些生理異常。如果你被纏身了,請儘快處理,不要輕易忽視它。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4種常見飲食習慣及時改掉
    醫生提醒:4種常見飲食習慣及時改掉1、喜歡聚餐現在很多年輕人在下班之後喜歡聚會,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經常三天兩頭的在外邊一起聚餐,但是經常在外邊吃飯,外邊的飲食衛生並不一定達標,並且很多人一起夾一盤菜,這樣很容易會導致細菌通過唾液傳播,尤其是一旦有一個人患上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很容易出現交叉感染。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嘴巴或許會出現這3種情況,不妨自己了解一下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嘴巴或許會出現這3種情況,不妨自己了解一下1:口臭嚴重相信有不少的人都被口臭所困擾著,當我們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口臭嚴重的人一開口就能聞到,因此就會出現很多尷尬的情況。很多的人都誤以為是自己口腔清潔沒有做到位導致的。口臭雖然和我們自己的清潔有關,但要是發現自己做了清潔還有嚴重的口臭,就要考慮是不是幽門螺桿菌的原因。
  • 幽門螺桿菌大多是吃出來的?醫生忠告:4種常見飲食習慣趁早改掉
    2、常吃一些半生不熟的食物由於中西方文化交流密切,很多人喜歡吃日料,日料當中的生魚片或者是半生不熟的海鮮很容易夾雜細菌,經常吃這樣的食物,增加了患上幽門螺桿菌的概率,同時也刺激人體胃黏膜,導致腸胃功能紊亂。
  • 幽門螺桿菌害怕的食物已找到,不是大蒜,常吃消炎滅菌,胃舒坦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口口傳播,比如情侶雙方親吻、大人嚼碎食物後餵給孩子,或者共用一套餐具等,都可能造成幽門螺桿菌的傳染。2、糞口傳播,尤其是公共場所、洗手池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也有可能會造成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儘量改掉4種常見飲食習慣
    幽門螺桿菌多半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儘量改掉4種常見飲食習慣1、經常聚餐經常在外面聚餐,一方面是因為外面的飲食衛生不是特別好,而且大家經常一盤菜多雙筷子一起夾,細菌容易通過唾液來傳播。2、常吃半生不熟的食物喜歡生吃的人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特別是西餐中的生牛排和生日本菜,在吃火鍋的時候,如果食物沒有煮熟或者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共用一雙筷子,就容易導致交叉感染,經常吃刺激性的食物也會增加入侵幽門螺桿菌的機會,導致胃黏膜受損,胃阻力下降。
  • 幽門螺桿菌是「壞細菌」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家人嗎?
    當處於不良環境中如胃黏膜病變、抗生素暴露或缺乏營養時,幽門螺桿菌可進入休眠狀態,待環境適宜時又恢復正常,因此造成了它難根除和易復發。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統計,胃癌在惡性腫瘤死因構成中高居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