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在八月的結尾看完了《normal people》。
畫面非常清新、有一些些復古,女主長相大氣美麗,有些安妮海瑟薇的影子,男主身材健碩,擁有藍色清澈的眼睛,這些因素給這部劇以美好外殼,細膩複雜的心理描寫和身體接觸高度配合情感變化給這部劇以深刻靈魂,真實又動人。
男主女主都在不同的階段因為自己心理上的一些需求非常非常想要融入一些圈子,但是融入之後發現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難得之處在於他們在彼此生活中始終給予對方最大的包容和愛。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很相似,他們都有一定的自己認為自己「殘缺」或者不那麼「normal」的地方,他們彼此理解治癒,他們靈魂相通。
最真實的地方在於,愛情,尤其是人會發生巨大變化的十幾二十來歲的年齡,其實會有很多笨拙和不成熟的地方,會因為經驗不足、勇氣不足等等誤傷到對方。這部劇雖然感覺節奏很慢但是矛盾衝突也很多,每次出現男主欲言又止或者偶爾自私、女主誤解以及不夠共情、階級差異逐漸明顯,都讓我感嘆,這就是現實啊。但是看到他們內心的不安、不舍和絕對的真誠、互相理解,也讓我感嘆,這就是愛情啊。
曾經急於想要製造並享受愛情帶來的美好,比如學業生活上互相促進、獲得安全感、有情感依靠,也總是太追求完美於是總是事與願違,覺得自己的愛情有「殘缺」的地方,經常選擇短暫逃避。可惜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劇中女主問男主的,「跟我在一起的時候,你還會覺得孤單嗎?」
結合前段時間看的《親密關係》前半部分中寫到的,在感情裡人們常常經歷這樣幾個階段,剛開始互相展示最好的自己,接下來發現並沒有那麼美好,各種期待希望開始幻滅,隨後開始爭吵進行愛情中的權利鬥爭,最後倖存下來的情侶們進入靈魂相通階段。
劇中的男女主感情線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這個規律。我們(我)很容易被別人家甜甜的愛情帶偏,男生們周到體貼成熟睿智和女孩們溫柔自律可愛努力,看到這些標籤就會莫名難過,會反思自己的愛情到底是怎麼回事。但實際上,這些都是部分愛情的美好外殼,一份感情的靈魂在於,因為有對方的存在,我們敢於面對自己最脆弱最不堪的一面,我們始終彼此溫暖支持,我們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並看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光芒,我們確定自己值得被愛。我們的靈魂再也不孤單。
十幾歲的時候希望愛情是一罐透明彩色糖果,標準就是甜和美。二十四歲的時候發現愛情其實是一杯拿鐵,有牛奶的香醇溫柔也有咖啡的苦澀理智。
看完這部劇我對於生活開始充滿感激和感恩,除了伴侶之外,我也更加深愛我的家人與幾個朋友,他們的存在與對我的理解,已經讓我很久很久沒有孤單的感覺了。
這部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對於暫時性異地戀的看法,曾經我覺得生活中的陪伴是愛情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要珍惜時光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也要一起度過很多艱難時刻,這樣愛情才會在時光流逝中慢慢變得堅不可摧。
但現在我不這麼覺得了,異地戀不過是換一種模式相處,但是信任不變,互相理解不變,三觀保持一致,我們仍然是被愛著的,我們也從不孤獨。
Mariana對Cornell說,你去紐約讀書吧。我很喜歡Mariana的做法,她不限制他。在這短短12集裡,他們彼此互相治癒一起成長,即使他們再遇到與自己靈魂更契合的人然後各自開始戀愛,我也不會覺得可惜,人這一生啊,就是在不斷尋找自我的過程,只要不胡亂沉淪不犯道德錯誤不傷害他人,做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就足夠了。
我們都長大了,好開心啊!
(前面有幾集看的真的揪心,好在最後還是互相治癒了啊!去循環folklore了,貌似有部分靈感來自這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