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養家之人》:貧窮是負擔,也是財富,心懷希望定會遇見美好

2020-12-22 沐蕾

文|沐蕾

圖|網絡

電影《養家之人》是由黛博拉艾裡斯的《帕瓦娜的守候》改編的。看了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就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是幸福的。

那些在戰火中的人們,飽受飢餓的煎熬、家人分離的痛苦,甚至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帕瓦娜雖然只是一個普通十幾歲的小女孩子,卻詮釋了一個人活著的意義。無論遇到怎樣的遭遇,請一定不要丟掉自己的善良,努力做一個心懷希望的人。

帕瓦娜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一家六口人其樂融融。隨著戰爭的開始人們的日子越來越艱難。

她的哥哥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她的爸爸也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為了維持生計帕瓦娜和爸爸每天都到集市上去賣點家裡值錢的東西,順便幫助別人讀信賺取微薄的收入 。

可是有一天父親被軍人強行抓進了監獄,家裡就剩下她們娘幾個了。如果沒有男人陪同,家裡的女人和兒童是沒有辦法出門的。

即使出去也不會有人賣給她們吃的,甚至還會被那些軍人追趕或者抓走。因為沒有爸爸在,她們必須想辦法生存下去。

帕瓦娜擔起了養家的重任,因為她還小沒有男女特徵,也因為她經常和爸爸出去擺攤對外面的情況比較了解, 帕瓦娜女扮男裝是最好的選擇。

帕瓦娜剪掉了自己的長髮,穿上了哥哥的衣服,開始了她的養家之路。她努力賺錢保證了家裡的吃喝,更想多攢點錢早點找到爸爸。

她也通過幫人讀信賺取收入,也看到了生活新的希望。雖然日子過得很煎熬,但帕瓦娜依然相信一切都會好的。

故事的最後帕瓦娜的家人去了馬扎裡,說那裡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但後來也一樣遭遇了不幸。帕瓦娜找到了爸爸,她一個人推著爸爸去找她的家人。

未來會發生什麼,也不會嚇到勇敢機智的帕瓦娜,那樣一個善良的女孩,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女孩,一定會和自己的家人團聚。

帕瓦娜並沒有把貧窮當成自己人生的負擔,而是勇敢地接受那些因為戰爭帶來的苦難。因為她明白懦弱和哭泣改變不了什麼,只有去爭取打破被困的僵局她們才能生存下去。

帕瓦娜選擇勇敢地接受貧窮的現實,並想辦法擺脫貧窮帶給她們的痛苦。她一直堅信一切會好的,也相信自己一定會找到爸爸。

她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想辦法賺錢,想辦法找到了父親。雖然不知道戰爭何時結束,但帕瓦娜那顆善良堅定的心,一定會指引她努力活下去。

同樣是一件事,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如果帕瓦娜消極的看待生活裡的事情,可能她就不會有那麼頑強的信念去做很多事情賺錢養家。也不能等到爸爸回家,也不能練就一身本領。

正是因為帕瓦娜懂得貧窮的真正含義,能夠勇敢地面對現實,才會讓她自己越來越強大。不服輸,堅信自己可以做到,那就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就像《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他更明白貧窮帶給他的意義。一個人只有真正經歷了苦難貧窮才會明白生活的真正含義。

孫少平雖然經歷了很多苦難,但他從來沒有抱怨過生活,而是很認真地接受生活帶給他的那些苦。並在艱苦的日子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他堅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他堅信只要自己能夠走出去,未來就有希望。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也堅信貧窮的生活只是暫時的。

一個人最該做的是,在貧窮裡也要堅持做自己,也不要忘記武裝自己,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會有未來。只要自己足夠強大,就一定能挺過那段艱難的時刻。

帕瓦娜和孫少平,他們都是經歷貧窮和苦難的人,但他們並沒有被苦難打倒,最終也是苦難和貧窮成就了他們的人生。

生活沒有一帆風順,我們總是會遇到一些難事,但無論何時你都不要放棄自己。你要心存希望,堅信日子不會一直這麼糟糕下去。勇敢地接受現實,並真正地去做些什麼,讓日子不再那麼艱難。

心理學家西伯裡說:「所謂活得好,其實是接受原本的人生,接受原本的自己,接受原本的結果,抓住機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並滿足於這個結果。」

學會接受,不抱怨也不放棄,接受那些改變不了的,也不放棄自己追求更好的權利。只有這樣你才能夠超越那些痛苦,遇見更好的人生。

很多時候打垮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自己繳械投降了。是我們自己心中的那團希望之火滅了,再也看不到未來。

黛博拉艾裡斯也在她的書裡寫到:「希望,是棲息於靈魂中的一種會飛翔的東西。」只要心中有希望,你就一定能越過那些痛重新出發,去尋找你想要的生活,你想要的人生。

那些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一定不會因為貧窮和苦難就自暴自棄。也不會走上「追求」,「彷徨」,「墮落」的道路。他們總能另闢蹊徑找到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那些在苦難貧窮中不斷努力的人,生活也不會拋棄他們,正所謂是越努力越幸運。不盲從也不彷徨只是按著來自心靈深處的指引,去贏得自己的人生。

不要抱怨生活,把自己所面對的貧窮當作負擔,你要勇敢接受它,努力去闖一闖,畢竟這是最好的選擇。

經歷歷練的你所收穫的所有,都是沒有人能夠給你的,這樣的你足夠配得上你擁有的那些美好,你也終將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天堂的孩子》:奔跑,冠愛之名,心懷希望的姿態是最美的活法
    也許,我終其一生都無法再遇見笑容似她一般美好的人了,但事情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某天某刻突然再刷小視頻的時候,被一個孩子純真的笑臉給吸引了,搜到相關的視頻才知道這個孩子是電影《天堂的孩子》的小男主。馬基德馬基迪把男女主人公的童年的純真,以及他們生活在窮困生活裡,依然溫情、善良,心懷希望的姿態一一剖析開來,讓人看得熱淚盈眶的同時,也會緬懷自己曾經的童年歲月。
  • 2021心懷慈悲,遇見美好
    ,感恩過去的昨天陪伴我們的老師同學及朋友,感恩父母,伴侶及家人,感恩辛苦的自己,陽光心情,善待生命,熱愛生活,讓生命之舟一路風順,高歌向前。過去的一年裡,艱辛的我們一路挺過來真的不容易,一路跌跌撞撞,跌宕起伏,人在旅途、堅持不懈,努力拼搏、人在路上,選擇堅強,微笑面對生活,讓煩惱隨風而去,讓憂愁換個歡喜的模樣,讓煩惱切換快樂的狀態,讓我們帶上平安健康邁向嶄新的一天。
  • 養家之人:充滿絕望的世界中仍有一絲希望,心酸之餘十分暖心
    《養家之人》這部影片以動畫的形式為觀眾們展示了一個來自阿富汗小女孩的遭遇,影片整體被蒙上了壓抑灰濛濛的色彩,讓我們看到在塔利班的統治下哪個國家人民的生活不再有詩和遠方,而使苟且都變成了奢望。故事對感性思考就是極具有導向作用,當你選擇相信一個故事就一定會做那個講故事人想讓你做的事情。小女孩帕瓦娜先是在父親的監督下被迫講故事後來父親被帶走之後開始學著主動為這個家庭講故事以解家中的煩思之事也用故事給這個家庭帶來生活的希望。
  • 這部奧斯卡提名動畫電影《養家之人》終於上映啦!
    曾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的電影,《養家之人》已經定檔2019年1月11日。安吉麗娜·朱莉會關注這部電影,並為其不斷奔走,也是因為這部動畫真實展現了阿富汗婦女兒童的生存現狀,讓所有觀看的人為之觸動。目前,這部電影在豆瓣獲得了8.3的高分,得到眾多豆瓣網友的點評和肯定。
  • 令奧斯卡評委落淚的《養家之人》:縱使一無所有,希望也要留心間
    於是,看完了近日上映的高分動畫電影《養家之人》,答案依然滯留在唇口。好吧,如果看完電影之後,你也覺得在哪裡讀過這個故事,不妨告訴我。我快要被這種明明十分熟悉卻又迷幻的感覺折磨死了。但願我不是一個人。好吧,進入正題,給大家推薦一部高分動畫電影《養家之人》。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
  • 《養家之人》:努力與耐心!活著就有希望
    《養家之人》:努力與耐心!活著就有希望文:田金雙這是一部溫暖的動畫,憂傷的劇情,不動聲色的音樂,很容易讓人聯起到安徒生那部《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宮崎駿那部《螢火蟲之墓》。但就電影主題來說,這部《養家之人》顯然比前兩者積極向上且富有穿透力得多。戰爭充滿悲情和憂傷,平民孤力無援。當塔利班炸掉巴比揚大佛那一刻,令世界瞠目。同樣,在阿富汗一個普通小鎮,女孩子帕瓦娜一家生活在塔利班的嚴酷統治之下,非但不準女孩上學,更規定女性必須男性陪同才可外出,違者可遭毒打。父親本是學者,在暴政下失業,由十一歲女兒帕瓦娜陪伴,到市集代人寫信。
  • 《養家之人》:好電影該是什麼樣,這部影片告訴你!
    正在上映的愛爾蘭動畫電影《養家之人》,便是用「動畫的肩膀,擔起人間大義」的優秀作品。有人說《養家之人》是「女權」電影,其實影片並不僅限於此。 誠然,影片用大量畫面、筆墨揭示了阿富汗女性的不幸。所以,《養家之人》所揭示呈現的是飽受戰火摧殘的阿富汗的現狀,這裡對男人、對女人都很殘酷。生活被毀,只要心中尚存有愛和希望,就總有機會看到「心中的大海」。
  • 《養家之人》:給每個孩子與大人的勇敢之書
    《養家之人》,這是我隨手從兒子的書架上拿下的一本彩繪故事,也是同名電影《養家之人》授權的原畫大圖繪本。其實之前我就對這部動畫電影有所耳聞,將近十萬人、高達8.4評分的成績,可以說是動畫電影中的翹楚了。除了讓你會讀信寫信、會看書閱報外,在你身陷困厄的時候,它還會為你帶來希望和奇蹟,它就像是黑夜裡的月光與星鬥。」正是這樣的一個「火把」,一個帶著愛與希望的「火把」,從爸爸的手中傳到了她的手裡,也支撐著她在一家人陷入困境之時,用她11歲的稚嫩肩膀扛起一個家,成為了「養家之人」。
  • 《養家之人》畫風和劇情一樣簡潔明了,結局不是大團圓
    《養家之人》畫風和劇情一樣簡潔明了,結局不是大團圓《養家之人》現實社會太殘酷,就像是電影裡媽媽一直不願意說出蘇萊曼的結局,讓人無力。但這部動畫本身就像是電影裡貫穿的故事,讓人看到了夢魘裡的點點星光。隱約知道電影裡哥哥為什麼不見,但是當謎底揭曉還是淚目。
  • 紀伯倫:笑與淚,最溫暖的笑來自內心,最有力量的淚是心懷希望
    在這篇文章中紀伯倫的優美的文字,讓我眼前展現出一幅如同電影中的畫面,鏡頭下的大自然,陽關墜入地平線,月亮升上天空。山間優美的景色,雲朵瞬息萬變,山間小溪潺潺。《笑與淚》紀伯倫在路上行走,遇見的第一對情侶,青年對著姑娘開始長篇大論,他說將帶著她一同四處遊玩,帶著她去娛樂人間。他許她像公主那般對待她!未來的日子裡將多麼美好呢?全部是與金錢有關,「歡度蜜年。
  • 《養家之人》一部很好的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希望的故事!
    《養家之人》一部很好的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希望的故事!這一部電影真的是很感人,在戰爭下的阿富汗,小女孩帕瓦娜的遭遇是每一個家庭的縮影,戰亂侵擾著這個城市,讓每個人都生活在苦難裡,而在這種生活狀況下,希望便是最珍貴的東西,就像小女孩帕瓦娜給弟弟講的故事一樣,最終故事裡的小男孩最後還是感動了大象王。
  • 有感於《養家之人》|當苟且都成為奢望,也要頑強的生活
    從前,我一直這麼認為,可當苟且都成為奢望之時,又該如何呢?《養家之人》給了我答案。抱著一絲希望的母親出門去投送申冤信時遭到了毒打,看清了他們的世界後心灰意冷,姐姐抱著出嫁改變全家命運的決心準備嫁給她連面都沒有見過的男人,弟弟才剛剛咿呀學語,蹣跚學步。面對全家即將斷水斷糧的困境,帕爾瓦娜剪掉了秀麗的長髮,女扮男裝,擔起了養家的責任。這個世界如此之苦,連童年都不例外,對於有的孩子來說,不是要不要去無憂無慮的玩耍,而是能不能的問題。
  • 《養家之人》:我們拍不出這樣的電影,真好!
    這部電影爛番茄新鮮度95%,豆瓣獲得了8.3的高分,得到眾多豆瓣網友的點評和肯定。 該片由愛爾蘭動畫工作室卡通沙龍出品。之前由該工作室出品的《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也同樣均提名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如果說《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是給孩子的通話,那《養家之人》則可以稱得上是成年人的洗禮,但它們都屬於對靈魂高貴的動畫電影。
  • 看完《養家之人》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是什麼
    看完《養家之人》這部片子有許多感觸,小女孩和家人之間的感情,爸爸對小女孩說的那些歷史,告訴小女孩要把故事繼續說下去,那個失去妻子後要把妻子名字寫會的大叔,還有那個對海邊無限嚮往的女孩,每個人物都是令人印象深刻。希望多有這種動畫上映。從開頭曾經教過的學生加入塔利班,抓走教師後就開始讓人難捱。
  • 《養家之人》,獻給大人的童話故事
    《養家之人》就是這個黑暗時代的真實寫照。《養家之人》中的小女孩帕瓦娜是一位堅強樂觀的女孩子,她的父親是一位教師,母親是一位作家,還有姐姐和弟弟,一家人住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一樁被炸毀的大樓裡,日子雖然貧苦,卻也和睦幸福。
  • 《養家之人》:溫柔又有力量,現實又充滿理想,在殘酷世界裡守護希望
    你好呀,新的一天很高興遇見你。今天小檸想和大家分享一部愛爾蘭動畫片《養家之人》。小檸聽說這部電影是因為它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小檸很喜歡《尋夢環遊記》,知道它遺憾沒有獲獎,而是一部名為《養家之人》的動畫獲獎時,便引起了的小檸的好奇。
  • 紀錄片推薦║《為什麼貧窮?》之《出路》
    全片共8集,每集一個小時,通過八小時讓世界共同思考貧窮問題第1集:當我們窮在一起:動畫貧窮史   第2集:人之初 性本窮   第3集:有錢有庇護:金錢、權力和美國夢   第4集:耕者無其田   第5集:搖滾救貧窮   第6集:生財有「盜」   第7集:太陽能媽媽   第8集:出路
  • 看的揪心又暖心,電影《養家之人》很棒的題材!
    電影《養家之人》強烈推薦!這部片子說明,動畫片走心起來可真是看的揪心又暖心。很棒的題材。《養家之人》一個動畫片,不過感覺情節還可以,一個小女孩肩負起家庭的責任,在社會對女性壓迫,偏見較大的時候女扮男裝,生活並不是故事。
  • 《天道》:越是貧窮的人,越會有這2個毛病,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天道生存法則: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揚長避短,拾遺補缺,學會在夾縫中求生存。這句話是出自《天道》男主人公丁元英之口,王廟村要是想要脫離貧窮走上致富的道路,就需要做到別人所不能忍的事情、能別人所不能的事情,學會在夾縫中生存。
  • 「悅讀」心懷感恩 皆是美好
    心懷感恩 皆是美好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會有很多的人陪我們走過一段又一段的路程。他們或是愛人,或是親人,或是朋友,或是同事,或是陌生人,或是與我們針鋒相對的人,也正是他們,組成了我們的一生。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