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受把自己定義為網紅嗎?」
「心底裡是接受的,但是說出來會不太好意思,感覺『網紅』這個詞有點……小傲慢。我可能會說自己只是粉絲比較多罷了,或者只是在某一個平臺上發展的比較好。」
斜槓在左,她是南京大學大三的學生;斜槓在右,她是小紅書上擁有11萬粉絲的網紅。菲娜,作為一個擁有多重身份、做著各種職業的斜槓青年,學生、網紅不過其中一二。
比起網紅,菲娜覺得叫她「自媒體人」更好——一個可以在網絡平臺上通過自己的作品吸引流量的人。10月13日凌晨00:08,菲娜在微博上記錄下自己下半年六位數的小目標達成。
「哦,那個網紅」、「長得到底有多好看」,可能是學校裡許多人聽到菲娜的第一反應。美女學霸、正能量、精緻、完美主義者、熱愛生活,則是粉絲們給菲娜的標籤。
斜槓在左,她是眾人眼中美麗、優秀、永遠積極向上的學霸。菲娜接受這個身份,她深知這是自己「網紅」一職得以做下去的原因,也是這些設定支持她做得更好。
斜槓在右,菲娜也是一個會逃課、會迷茫的大學生。對於自己不願意聽的課,菲娜也會偶爾逃掉放鬆一下。大二一年,她也為自己的專業迷茫過,是繼續學,還是轉專業?菲娜最後選擇爭取雙學位,她表示,總要努力一下的。
如果給自己一個標籤,菲娜認為首先是自律:每天早上5:55起床,10點上課之前的近4個小時,都被用來處理網絡帳號的工作;晚上11點開始背單詞,背二、三十分鐘,背完開始整理微店庫存、補貨。
微店店長,是菲娜的第三重身份。她開了三家微店,分別賣文具、衣服和首飾。開微店是「網紅」的衍生職業,靈感來自粉絲。瀏覽自己vlog下的留言,菲娜總會看到不少粉絲希望得到視頻中某些商品同款,但有些東西只是生活中隨手購買,無法給出連結。菲娜想,既然大家願意相信自己的眼光,何不自己開個店?在菲娜看來,這個店更多是用來和粉絲分享。
(圖源菲娜的微店)
反省是菲娜每天必做的事情,從學校回家路上的十幾分鐘時間,她都會用來想這一天哪裡沒有做到位:是不是最近廣告發的多了、乾貨分享少了?有沒有那句話表達不太準確?有沒有什麼消息還沒回復…… 「我今天要是躺了一天或者玩了一天,我會很恐慌」。回憶起上一次這樣的經歷,菲娜說是暑假在家睡了兩三天,因為生病了。好像除了生病,沒有什麼理由能讓菲娜停下。
雖然做網紅不是菲娜在平臺上分享的初衷,但對於自己的感染力,菲娜卻相當自信。「你跟我在一起呆一個星期,說實話,我也有信心那個人絕對會被我改變很多東西」,菲娜戲稱這是一種「洗腦能力」。
斜槓在左,菲娜是「一呼百應」的網紅博主。除了微博、小紅書等平臺上的互動粉絲外,菲娜還有十幾個與粉絲直接溝通聯繫的微信群聊,每個群幾乎一建立就能瞬間滿員500人。
很多人眼紅過:為什麼你一建群就能立馬滿員?為什麼你能建起那麼多群?
斜槓在右,菲娜是一個天天給群員「灌雞湯」的「勵志群主」。
除了三個被她戲稱為後宮團的粉絲群,菲娜建的更多的是學習群。因為微博內容中分享的很多是自己的學習生活,很多人會在她的微博下評論:希望有個這樣的人能帶著自己好好學習等。為了滿足大家的願望,菲娜想到了建群的方式——既然身邊沒有這樣的人,那就在群裡互相督促,慢慢的,四級考試群、六級考試群、考研群等等學習群逐漸成型。
已經運行了一年多的學霸群,是目前粉絲們學習的集中群。現在,大家每天在群裡打卡日常學習、提交周計劃、進行周總結。有什麼問題也會放到群裡一起討論、尋求解答——按菲娜的話來說,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群。
但這個群成立之初,卻是另一番景象。大家進群是奔著菲娜而來,整個群主要靠她與粉絲之間對話支撐。在群裡問問題,都會@菲娜,那時候菲娜每天要花兩、三個小時回答問題、分享經驗。「每個人的問題都要回答,不然回答了上一個人的問題,而沒理下一個人,他就可能會受傷,大家也會覺得,你是不是厚此薄彼」。
群聊的建立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拉近了博主和粉絲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博主的更多面要被粉絲看到。「一個群,500個人,都在看著你說得每一句話。」
有壓力、有焦慮。粉絲轉路人,甚至「粉轉黑」,可能是每個博主都會擔心,也會經歷的事。菲娜也會擔心,言多必失,在群裡說得多了,眾口難調,就不能保證說得每個觀點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菲娜你怎麼變了」「你怎麼和我認識的不一樣了」菲娜也真的遇到了這些質疑,「我就會求生欲很強,會說這是我個人的觀點,有些東西你最好是聽過大家的意見,再選出你認為最能接受的最好的。」自然也逃不過有人不再喜歡她而退群,但至少現在還沒有出現「粉轉黑」的情況。對自己在群裡說的每一句話負責,對大家負責,「周全一些,才能更好的經營下去」。
(圖源菲娜的微博)
作為一個學習打卡群,菲娜也會做那個「領頭羊」,帶著大家往前跑。每天早上5:55起床在群裡打卡。哪天發現了群裡早起的人少了,連200人都不到,她便開啟「灌雞湯」模式:「大家一定要每天算算自己的排名,我每天5:55起床,我的排名一直在退步,這說明什麼,你原地踏步就是在退步,這個時代就是這麼殘酷,大家一定要加油。」打雞血,灌雞湯,無論怎樣都要帶著大家一起學起來。菲娜笑稱,自己喝過的毒雞湯,都要灌給大家。
慢慢的,群裡說活的人也多了起來。菲娜開始給群裡的成員頭銜。比如有一個同學經常在群裡分享好聽的歌,歌品很好,菲娜就封她做「音樂課代表」。有了這個頭銜,責任感也會瞬間上漲。現在音樂課代表已經每周定時分享好歌。半年多的時間,這個群儼然已被菲娜「洗腦」成功,從靠菲娜支撐轉變成了大家彼此支持。
運營自媒體六年多,向一個「專業網紅」轉型三年,直到一年前菲娜接到第一個廣告推廣,開始賺錢。這一路走的不快,卻穩。「開始賺錢了,我為了賺更多錢,那我的帳號就得做的更好」,這一年,是菲娜飛速發展的一年。
斜槓在左,很多人看到菲娜分享的生活、視頻中的場景,給她貼上「富二代」的標籤;斜槓在右,菲娜覺得只有自己賺到的錢才是真的,「富二代」不如「創一代」,自己創造財富。10月13日凌晨00:08,菲娜在微博上記錄下自己下半年六位數的小目標達成。
2018年9月30日,菲娜接到自己的第一個正式商業廣告單子——行李箱商業推廣。開始賺錢,自然是值得開心的事;但同時,對一個分享型博主來說,也是相當損耗粉絲的事。
(圖源菲娜的小紅書)
對於接廣告賺錢這件事,早在菲娜的計劃之中。她一早開始和粉絲做溝通,討論關於博主接廣告賺錢這件事,詢問他們的看法,並分享相關的文章,說明自己的考慮:博主賺錢意味著他會有自己的的物質基礎,既可以給粉絲更多福利,也能讓博主自身變得更好,同時更努力的做好一個博主,最後是粉絲與博主的雙贏。做好這樣的準備,真的開始接廣告時,菲娜收到的更多是粉絲的祝福與支持。
接廣告需要籤合同,菲娜的又一身份——自己的法務,平時學習的法律知識也派上了用場。菲娜回憶籤約時的場景,公司商務看到她是學生往往不以為意,將合同放到她面前只說需要籤個字。甚至會讓她在一分鐘內搞定。但菲娜一定會拿起合同認真看,有什麼可能會影響到工作完成後工資結算的條款,菲娜都會立即協商要求修改, 「因為有些條款,讓你無論如何都會被白白扣掉一部分工資。」憑著對合同的謹慎,菲娜也給了合作公司商務一個下馬威。
菲娜很清晰的劃分了自己帳號的職能,小紅書是工作帳號,會接廣告;微博是自己和粉絲的互動平臺,在這裡她還是會繼續分享生活、心情、自己平日的小思考,並且堅持回復每一個粉絲的留言,菲娜說這是「對粉絲們感情的反饋和堅守」。博主這個身份,在興趣的基礎上,更多了一份事業的元素。
是事業,就會有上升、有下降。2019年8、9月份,菲娜有了想要放棄的念頭。在行業競爭中,一些新平臺、新博主的發展,讓菲娜產生了危機感,看著自己打榜等數據排名在退步,菲娜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為什麼我的分享質量、內容都不差,我卻下降了?那一周,菲娜微博斷更了。菲娜的爸爸是她的忠實粉絲,了解了菲娜的疑慮後,他告訴菲娜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網絡上沒有什麼東西是能長久維持的,除了源源不斷的努力進步。「如果你斷更,那大家只會忘掉你。」
菲娜也和粉絲們在群裡聊自己的心態。這次,換成了粉絲們鼓勵她。大家自發的組織起「說說菲娜對自己的改變」的活動。菲娜收穫了意外的驚喜,「大家寫的特別多,很多是想像不到的」。菲娜收到了抑鬱症朋友的來信——除了藥物,菲娜是他很大的支撐。那一刻,菲娜覺得更多的是責任。分享,不正是自己的初心所在?調整一周後,菲娜工作照舊。
帳號越做越大,菲娜也發現,真的想要繼續走下去,就一定要有專業性,興趣和個人創意總會有天花板。已經大三的她,開始考慮要不要試試考新聞傳播方向的研究生。把握新鮮的東西,提高文案寫作、視頻剪輯的能力,菲娜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一些專業的訓練。
菲娜給自己定下了目標:如果畢業前,自己的粉絲數量能夠達到30萬,那它就可以是自己一份穩定的職業。但一切都是未知,「繼續做個斜槓青年吧,這個東西不會撂,會一直接續做,但以後會做什麼工作,把答案留給以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