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第十一屆新疆農產品北京交易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拉開帷幕。作為本屆交易會的主辦方之一,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積極組織協調對口支援的和田地區及兵團第十四師特色農產品企業進京參展,展示了北京援疆的最新成果。
本屆交易會以「新疆是個好地方」為主題,展銷面積達3500平方米,匯集了全疆近千種特色農產品。在主辦方特別搭建的和田地區展銷區內,來自和田地區及兵團第十四師的30餘家企業帶來了大棗、核桃、玫瑰花等特色農產品,讓人既飽了「眼福」,又飽了「口福」。
「這就是和田大棗嗎?跟雞蛋一樣大!」在展廳正中,觀眾們對一桶和田大棗產生了濃厚興趣。原來,這就是著名的224團大棗。在和田,許多地方都產大棗,而兵團第十四師224團的大棗名氣最大。在紙皮核桃、皮山石榴、玫瑰精油等和田特色農產品的展位前,也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體驗。
上個月,北京對口支援的墨玉、洛浦兩縣正式脫貧摘帽。在本次展會上,來自墨玉和洛浦的企業也帶來了各自的扶貧農產品參展。維吾爾族姑娘古麗努爾來自墨玉縣一家香菇生產企業,大家聽說她的家鄉今年剛剛脫貧,便好奇地問起她脫貧前後的變化。
「以前好多人沒工作,只能在家裡幹農活兒。這幾年許多廠子來到墨玉,農民進廠變成了工人,可以賺錢養家,經濟條件也好了。我們都特別感謝北京!」古麗努爾說,以前農村大多是用土壘的房子,現在大家住上了能抗震的富民安居房,在北京的對口支援下,墨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展臺前,北京援疆幹部、墨玉縣商務工信局副局長胡志芳現場「帶貨」,為墨玉香菇幹做起了推介。「這些香菇都是墨玉本地養殖的,品質有保障。」胡志芳介紹,當地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企業落地,教會貧困戶養殖香菇,既提升了勞動技能,又帶動了就業,讓貧困戶有了穩定的收入。目前,鮮香菇在和田本地供不應求,企業生產的香菇幹、香菇醬也備受市場歡迎。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副指揮、兵團第十四師黨委副書記、副政委趙衛東介紹,今年以來,援疆指揮部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積極協調北京市相關單位,以政府搭臺、市場運作、專項資金支持的方式,促進受援地特色優質農產品進京銷售,並輻射全國市場。截至11月底,北京援疆共助力和田地區銷售農產品3萬餘噸,實現銷售額4億餘元。
同時,援疆指揮部積極拓寬大宗採購渠道,通過組織大型採購商集中前往和田地區一市三縣和兵團第十四師各團場,籤訂大宗商品採購框架協議,實現了產銷對接。今年10月中旬,北京首農食品、物美集團、京東三家公司已與和田地區洛浦縣、墨玉縣以及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籤訂了2000噸扶貧鴨、20000噸大棗的框架協議。年底前,還將有40餘家大型採購商前往新疆和田,助力當地農產品銷售。
據悉,本屆交易會將於12月6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