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天津日報2019年援疆記者 「本報記者」帶貨「新疆味道」

2020-11-18 天山網

  浙江日報徐健、江西日報尹小軍、遼寧日報王鐵軍、天津日報馬健龍——作為援疆幹部,2019年,他們在新疆日報工作了整一年,足跡踏遍天山南北,對新疆有著特殊的情感,對「新疆味道」更是情有獨鍾。全國兩會召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離開新疆4個月的他們,不約而同地關注到意見中提出的「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牧業全產業鏈、價值鏈轉型升級」等內容。於是,這4位曾經的「本報記者」圍繞「新疆味道」展開群聊,為新疆特產帶貨。

  連線主持人:記者梁偉

  發現「新疆味道」

  江西日報尹小軍:回南昌已經4個月,但「新疆味道」仍讓我留戀。在江西,25歲的米拉迪力·麥麥提阿吾伍拉經營新疆農產品小有名氣,通過電商銷售,去年光是和田大棗銷量就超過100噸。

  浙江日報徐健:在杭州,有一家特別有名的新疆特產專銷店「驛疆南」,這裡賣的全是新疆特產,像黑枸杞蜂蜜、駝乳粉、糜子酒、紅富士蘋果冰酒等產品,都是其他商店不太能見到的。

  遼寧日報王鐵軍:回到瀋陽後才發現,想要吃正宗的新疆美食,在皇姑區就有一家「西域來客新疆特色飯店」;想要買新疆特產,可以到「駱駝背絲綢之路新疆特產店」,「塔城禮物」連鎖店遍布各區。

  天津日報馬健龍:我比你們都有口福,因為和田夜市進天津了!去年,寧河區運河碼頭美食街引入和田夜市美食,有烤蛋、薄皮包子、面肺子、椒麻雞、饢等,天津人讚譽這是「絕不容錯過的深夜食堂」。以後,我請你們到天津衛逛和田夜市!

  品評「新疆味道」

  浙江日報徐健:「十城百店」 升級外銷

  「十城百店」產業援疆工程是浙江省援疆指揮部、阿克蘇地區共同謀劃的一項民生工程,「驛疆南」是該工程主要品牌。通過「旗艦店+直營店+加盟店」經營模式,「十城百店」目前已有667個網點,覆蓋了全省80%的區、縣、市。截至今年4月底,「十城百店」工程和「驛疆南」銷售的新疆特色農產品已累計達到27.6萬噸,銷售額累計達43.1億元。下一步浙江將打造「十城百店」升級版,進一步拓展線下網點,同時發揮浙江電商大省的優勢,深入拓展線上渠道,雙線聯動賦能阿克蘇農產品銷售,助力阿克蘇特色農業形成全產業鏈、價值鏈。

  江西日報尹小軍:物流成本 困擾外銷

  從事6年新疆乾果電商經營的米拉迪力·麥麥提阿吾伍拉告訴我,新疆農產品在江西銷售的瓶頸在於物流,通過公路運到江西倉庫分發,時效差、成本高。將烤肉店開成50多家連鎖店的民族團結模範阿卜杜拉·吾拉西木也有些遺憾,他銷售的羊肉大都來自山東和內蒙古,雖然也很想用上純正的新疆羊肉,但物流成本太大,缺乏價格競爭力。新疆商人王世毓2017年將「西域春」品牌引入江西,但由於運輸成本居高不下,一袋在新疆賣價不超過3元的酸奶,到江西要賣到6元以上。這些在江西的新疆籍生意人希望政策更給力、物流更便捷,暢通新疆農產品外銷的「綠色通道」,讓更多的「新疆味道」走進內地餐桌。

  遼寧日報王鐵軍:線上線下 助力外銷

  為促進遼寧省市場需求與貧困地區扶貧產品供給有效對接,最近遼寧省對口支援工作領導小組部署11項重點任務,在全省組織動員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消費扶貧。這些任務包括以優先採購、預留採購份額方式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鼓勵引導各類企業「以購代捐」「以買代幫」參與消費扶貧;組織引導遼寧農業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培育和研發農副產品新品種,為包括塔城在內的結對縣(市)設立扶貧展銷專櫃;支持新疆特色農產品參加遼寧省省內農博會、農貿會、展銷會等。下一步,遼寧還將引導龍頭企業深度參與新疆特色農牧產品的全產業鏈發展探索。

  天津日報馬健龍:雲端銷售 帶動外銷

  就在4月28日,天津消費扶貧雲籤約活動在和田地區設立了天津對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揮部、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4個會場,籤約2.937億元和田特色產品進津。在雲端,和田地區特色農產品產供銷企業聯盟與滄州市紅棗產業聯合會籤署2億元棗業購銷合同;策勒縣籤約4000萬元的商品涉及900噸大棗、核桃、葡萄乾以及20萬隻尼雅黑雞,帶貧1000餘人;于田縣籤約銷售特色農產品3370萬元……此舉的意義,不僅解決農產品外銷,還將助力和田形成特色林果業的全產業鏈,助力實現持續優質發展和價值鏈轉型,讓農民既賣得多還要賣出好價錢。

  新疆怎麼做?織密兩張網 打通產銷路

  新疆日報訊(記者石鑫報導)近年來,新疆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搭建各種類型的展示對接平臺,推動各類市場主體與貧困地區共同構建便捷、暢通、長期、穩定、緊密的農產品營銷渠道,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

  新疆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徐濤介紹,新疆全方位推動農產品上飛機、上火車、進景區、進賓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進加油站、進移動和電信營業廳,新疆農產品已成為天池景區、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最熱門的「伴手禮」。同時,推進農村電子商務體系建設,已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點)223個,疆內92家各類電商企業加入新疆電商扶貧聯盟;新疆農產品通過北京交易會、上海交易會和廣州交易會三大會展平臺,開展農產品展示展銷,利用淘寶、天貓平臺4場線上營銷活動的推廣,累計交易農產品89.7萬噸。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構建農產品流通企業、採購商、生產者緊密合作的農商產業聯盟,形成集網上交易、供應鏈管理、網際網路金融和社會化服務為一體的服務平臺。

  「截至目前,果業集團疆內收購網布局農產品倉儲加工交易集配中心已達9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經營設施面積116萬平方米,疆外銷售網點已達3312個。2019年,我們交易農產品189.3萬噸,收購的農林產品80%暢銷疆外市場。」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苑振廷說。

  此外,果業集團還利用援疆機制,開展「消費扶貧」業務。在「京東」「天貓」開設扶貧專館,主要銷售紅棗、核桃、巴旦木、杏乾等和田、喀什貧困地區26個單品。並積極與其他援疆省市對接,加大「消費扶貧」的力度和廣度,促進新疆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

相關焦點

  • ...雙11」】自治區團委開展專場直播帶貨活動:進團團巴扎 品新疆味道
    新疆日報訊(記者梁立華報導)記者從自治區團委獲悉:11月11日,自治區團委將以「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在「團團巴扎 · 新疆味道」直播間,開展專場直播帶貨活動。全場所有商品19.9元起,屆時將通過「新疆共青團」快手平臺、「團團的巴扎」快手平臺聯合直播。
  • 天津「趕大營」後人續寫家族百年援疆故事
    新華社天津11月4日電題:天津「趕大營」後人續寫家族百年援疆故事新華社記者李鯤大型人文電視紀錄片《趕大營》正在播出,這讓正在新疆支教的張代國感到振奮。「我的祖先參加過『趕大營』以及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支邊建設,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我想把我們家這段100多年援疆的家國情懷續上。」今年50歲的張代國說。2020年5月11日,天津西青區張家窩中學語文教師張代國從天津啟程,來到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
  • 【新疆是個好地方】熟悉的新疆味道又回來啦 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
    【新疆是個好地方】熟悉的新疆味道又回來啦 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全面開放 2020-03-11 17:42:35 來源:新疆日報 閱讀:
  • 諸暨日報記者用上了「全媒體記者包」
    2017-02-17 11:01 |諸暨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楊凌燕
  • 增加線上線下平臺,打通產銷渠道,各方助力——更多「新疆味道...
    記者拍熱扎提·阿不都  大棗、核桃、牛肉乾等農產品「飛抵」山東,進入高速公路服務區;南京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的新疆特克斯農牧產品展銷店裡,蜂蜜、牛羊肉、樹上幹杏、羊肚菌等多個品類的產品,深受當地市民歡迎……  各援疆省市積極探索消費扶貧新模式,在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超市、景區等場所開設扶貧產品銷售專區(專櫃),開展線上銷售和線下推廣活動,
  • 中國日報記者直擊颱風「山竹」襲擊香港
    中國日報記者 高爾強 攝2018年9月16日,超強颱風「山竹」逼近,香港天文臺於上午9時40分懸掛10號風球及紅色暴雨警告信號。這是9號暴風警告發出以後,僅僅兩個小時後再度提升警告級別。颱風「山竹」帶來的雨水淹沒了汽車。
  • 山西小店裡的「新疆味道」:聯絡援疆人情誼的「橋梁」
    中新網太原8月19日電 題:山西小店裡的「新疆味道」:聯絡援疆人情誼的「橋梁」作者 吳瓊富有地域特色的婦女畫像、種類多樣的新疆奇臺縣麵粉……19日,來到位於山西太原的新疆優質產品集合店(以下簡稱「集合店」),門頭上「援疆情」的紅色大字格外醒目,小店裡濃濃的「新疆味道」,吸引著來往民眾駐足流連,傾聽小店背後的故事。
  • 湖南日報小記者探索一粒米的故事
    近日,來自湖南日報小記者校園示範基地、衡陽高新區柘裡渡小學的湖南日報小記者們走進湖南角山米業有限公司,探尋一粒米的故事。湖廣熟,天下足。湖南歷來是大米的主要產區,優質稻米產量在全國一直名列前茅。小記者們在廠區講解員們的引導下,依次參觀了稻穀質檢室、稻穀倉庫和大米生產線。對常見於餐桌上的大米,小記者們進行了全面的探索。小記者們對於糧食安全問題表現出了很高的關注度,在湖南角山米業的稻穀質檢室,他們詳細了解了稻穀進入倉儲之前的質檢流程。
  • 「造血」式幫扶如何真見效——廣東創新產業援疆方式調查
    在對東西部對口幫扶的採訪中,記者觀察到,產業幫扶始終是一劑最有效的扶貧藥方,也是各地最花力氣的幫扶措施之一。在廣東產業援疆過程中,「造血」式產業幫扶是重要抓手,也頗具特色。2020年12月底,經濟日報記者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採訪調查廣東創新性產業援疆的獨到之處。美麗而貧困,是上世紀80年代末記者到南疆遊歷時留下的深刻印象。
  • 重慶日報記者周尤:《身邊的尹明,平凡人的愛》
    重慶日報記者周尤講述《身邊的尹明,平凡人的愛》。記者石濤 攝  華龍網8月15日14時45分訊(記者 周曉雪)今(15)日,重慶市第四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決賽在渝北區廣播電視臺舉行,來自重慶日報、重慶電視臺、華龍網、開州區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的18名記者展開角逐。2號選手是重慶日報時政社會中心記者周尤,她演講的題目是《身邊的尹明,平凡人的愛》。  周尤主要從事時政新聞採寫。
  • 河北省援疆工作考察團到新疆學習考察 陳全國、雪克來提·扎克爾...
    10月17日至19日,我省援疆工作考察團到新疆學習考察。河北日報記者 趙 威攝 河北日報訊(記者四建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10月17日至19日,我省援疆工作考察團到新疆學習考察。
  • 天津援疆推進地區人民醫院信息化建設
    董濤攝今年,天津市「組團式」醫療援疆在加快培養和田醫療隊伍的同時,藉助天津智慧醫院建設的經驗,結合地區人民醫院實際,通過優化升級改造軟硬體建設,補齊醫院信息化建設短板,自助終端服務平臺、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電子病歷等廣泛應運於就診過程,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看病就診,提高了就診效率。在多功能自助終端機掛號。
  • 2020年「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走進福建 分享責任與擔當的故事
    東南網12月22日(本網記者 張立慶)12月22日,「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活動福建站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12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新聞工作者講述了新聞背後的精彩而又感人的故事。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記協的機關幹部、福建日報、省廣播影視集團等有關省直新聞單位的採編記者、福建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到場聆聽。
  • 本報開啟第二批老年特約記者招募 一起加入我們吧
    商報訊 (記者 王然) 還記得嗎,2018年的那個盛夏,本報《樂活老年》周刊面向全杭城開啟第一批老年特約記者招募。一個月內,本刊編輯部收到了近300名應徵者投出的簡歷。經過篩選,10位關注社會、熱愛寫作的中老年讀者脫穎而出,並在當年的中國(杭州)健康生活節暨杭州市第六屆老年生活博覽會上首次集體亮相,接受每日商報社頒發的聘書。
  • 吉林省第七批短期醫療衛生援疆醫療隊隊員王德民載譽歸來
    12月7日,按照吉林省衛生健康委關於組織選派2020年短期醫療衛生專家進疆開展帶教工作精神,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醫院放射線科專家王德民圓滿完成三個月的支援新疆任務後載譽歸來。王德民是吉林省第七批短期醫療衛生援疆醫療隊隊長,也是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第一醫院放射線科專家。在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區哈薩克醫醫院期間,他牢記我省支援新疆精神囑託,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積極幫助哈薩克醫醫院創建三甲醫院過程中組建放射線科,並幫助科室建章立制、優化流程、完善質量控制體系等。
  • 小葫蘆裡的「新疆味道」
    這個長著小腦袋、大肚腩的可愛傢伙 是新疆人家庭中常見的一種物品 人們稱之為——葫蘆 在新疆,傳統庭院中都種植了葫蘆。
  • 網絡直播帶貨來了「緊箍咒」 「帶貨」的同時也必須帶上責任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朱寶琛「這相當於給電商直播戴上了『緊箍咒』,希望以後看直播帶貨的時候不會再買到名不副實的商品。」李莉(化名)11月18日對《證券日報》表示。太平洋證券首席投資顧問趙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視頻及5G的發展,為短視頻電商平臺的崛起提供了肥沃土壤,加之今年全球疫情的發生,讓人們進一步看到視頻銷售、直播帶貨的火爆程度,直播帶貨重塑了網購的「人、貨、場」模式,除了提升銷售數據增長,上市公司通過直播電商渠道觸達更多消費者,完善渠道布局,也拓展了品牌。
  • 長江日報記者用鏡頭告訴你!
    長江日報記者周超 攝  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比利時王國國王菲利普於6月20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日晚11時59分,國王及王后瑪蒂爾德一行抵達武漢,武漢是比利時國王此次訪華的首站。  21日,比利時國王菲利普一行去都去了武漢的哪些地方呢?讓長江日報記者用鏡頭告訴你。
  • 【首讀】八一前夕,本報記者走進軍營,一睹軍人風採
    本報記者 李 輝 實習生 鄭睿妍 李 明猶記,上學軍訓時唱著「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的軍歌;年少時學的「中華兒女多奇志
  • 愛上新疆豫見饢 河南援疆助力哈密特產走的更遠
    河南手機臺訊(記者 劉珊 攝像 白凱)12月14日,第三屆新疆饢產業推介會在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推介會首次走出新疆,以「新疆是個好地方·情牽絲路饢飄香」為主題,集中展示200多種饢系列產品和100多種新疆特色林果產品和特色農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