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火、爆炸、鬥毆、槍擊……美國國會的黑歷史

2021-02-07 軍武次位面

上周,川普狂熱粉絲們(以下簡稱川粉)攻佔美國國會大廈、嚇得議員們抱頭鼠竄的場景,震驚了全世界,被認為是有史以來美國政治席位爭鬥中最激烈的場面之一。

然而,這並不是美國國會大廈首次遭到暴力威脅。在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國會大廈曾經不止一次遭遇過襲擊,甚至有議員險些被同僚打死。我們扒一扒美國國會的這些黑歷史。

 

歷史上,美國國會遭遇過得最嚴重的襲擊,是1814年的」國會縱火案「。


▲美國國會縱火案?和希特勒沒什麼關係

故事要從19世紀初說起。1812年,美國抓住歐洲拿破崙戰爭的機會,發動了入侵加拿大的戰爭。當時,英國深陷歐洲戰場無法提供有力支持,美國很快攻入加拿大,一度攻佔加首府多倫多,放火燒毀了當地的議會與民房,還搶走了執政權杖,最重要的是還帶走了英國人在加拿大的標誌:一個金獅子。


獅子可是大英帝國的圖騰,英國皇家徽章上就採用了金獅子和獨角獸的圖案,是可忍孰不可忍!沒過兩年,萊比錫戰役終結了拿破崙百戰百勝的神話。騰出手來的英國人,在1814年就發動了對美國人的反攻。


在這一年8月的布萊登斯堡之戰中,牛哄哄的8000美國民兵,硬是沒打過不到2000人的英國遠徵軍。儘管傷亡了不到20人,但美國民兵竟然就潰散了,一場團級規模戰鬥的失敗,就此決定了美國首都的命運。


1814年8月24日,滿懷著復仇情緒的英國軍隊,佔領了華盛頓城。為了報復美國人先前在多倫多搶劫放火的行為,英軍指揮官對英國皇家工兵團下令,焚毀美國首都的公共建築,包括美國總統大廈(那時候還不叫白宮)、國會大廈、財政部和船塢等,都在焚毀之列。


國會是從南側被點燃的。傑斐遜總統退職時把自己的3000冊圖書捐贈給了國會,並在這裡建立了一個圖書館,如今它們成了最好的助燃劑,烈焰張天,火災很快就發展到了北側。這場大火徹夜燃燒,連玻璃都被燒炸了。

▲大火焚燒後的國會大廈(油畫)


好在英軍對華盛頓的佔領只持續了26個小時,兩天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阻止了國會大廈的徹底毀滅。建築師班傑明·亨利·拉特羅布認為,這座建築留下了「最宏偉的廢墟」。大火之後,人們驚訝地發現,這些被燒的華盛頓建築很多沒有倒塌,評估後認為修複比新建要便宜得多。麥迪遜總統返回華盛頓,很快便撥款50萬美元,重修國會大廈等建築。


比國會大廈更有名的,是美國總統大廈也被燒得烏漆麻黑,變成了「黑宮」。為了掩蓋大火燒過的痕跡,1817年,時任美國總統門羅下令,在總統官邸外牆的灰色沙石上,再漆上一層白色的油漆,這也是今天「白宮」這個名字的由來。


1814年這場大火,是美國自獨立以來至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首都被佔領,而且國會大廈等主要建築慘遭焚燒。

▲英國駐美大使館在推特發布的白宮造型的蛋糕


在美國人的心裡,歷史的這一頁也沒有翻過去,2014年英國駐美大使還搞了一個「慶祝火燒白宮200年」的活動,引發了不少美國網友的白眼。

▲先打別人的屁股,再打自己的臉

英國人這番騷操作……


3個小時後,英國大使館被迫發表致歉聲明,稱「我們原本是為紀念這一歷史事件,並慶祝兩國現在的和平友誼」。這一番神邏輯和騷操作,在國際外交界傳為笑談。

 

國會大廈不僅要浴火,而且還要挨槍。事實上,」國會山的槍聲「,從19世紀一直響徹到21世紀。

▲刺客槍械失靈、射術不精

使傑克遜逃過一劫


國會大廈見證了美國歷史上首次有人企圖暗殺總統。1835年,時任總統傑克遜參加完國會議員葬禮,打算從國會大廈離開時,英國移民、失業油漆工理察·勞倫斯突然衝他開槍,幸運的是攻擊者的手槍突然啞火,當他又用第2把手槍開火時,卻沒有擊中目標,刺殺失敗的襲擊者,最終被周圍人撲倒。


近百年後,1954年3月1日,4名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策劃並實施了國會大廈槍擊案,他們揚起波多黎各旗幟,高喊「波多黎各的自由」,從國會眾議院的訪客席上連開了大約30槍,造成5名國會議員受傷。

▲1954年國會槍擊案的4名波多黎各民族主義者


領導這次襲擊的,是波多黎各的1名美女裁縫洛麗塔·勒布朗。波多黎各是美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一個自治邦,距離邁阿密大約1000英裡。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時,美國控制了它,並鎮壓波多黎各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1937年,波多黎各龐塞市爭取獨立的示威遊行群眾,那一年洛麗塔剛剛18歲,她親眼目睹了美軍對遊行群眾的大屠殺,仇恨的種子因此深深埋下。

▲1954年3月1日

國會大廈槍擊案後被捕的波多黎各美女裁縫


這批襲擊者的訴求非常直白,他們要求波多黎各獨立。因為波多黎各人雖然是美國公民身份,但不能投票選舉總統,也不能推舉在國會中有投票權的代表。在襲擊國會後,美女洛麗塔·勒布朗被捕,她高喊著:「我不是來殺人的,我是來為波多黎各而死的!」

▲喜歡當好人的吉米·卡特


在這起槍擊案中,受傷的5名國會議員倖免於難,4名波多黎各槍手被判入獄,其中勒布朗被判處50年徒刑,而其餘3名男子則因謀殺未遂和其他指控,被判處75年監禁。1977年,時任總統吉米·卡特為了彌合矛盾,為他們4人減了一次刑,並在1979年赦免了另外3名從犯。


▲遺留在國會大廈內的彈痕


直到今天,1954年國會槍擊案的彈孔仍然留在美國國會內。槍擊案中,最長壽的一名成員米蘭達,於2020年3月去世。他終其一生為波多黎各的獨立而戰,即使在獲釋後,還是堅持參加遊行和示威活動。2016年時,他對《紐約時報》記者說:「 62年後,我並不後悔。」

 

除了爆炸、槍擊,國會內部也不乏議員的激烈鬥毆。


▲美國國會的名場面

薩姆納遭遇「杖刑」


國會大廈內部,也曾經上演過議員之間的「全武行」。19世紀30至50年代,美國議員們身負「十八般兵器」上班,這些傢伙事兒絕非擺設。1856年,廢奴主義者參議員查爾斯·薩姆納發表了一次批評奴隸制的演講後,遭到了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布魯克斯的毒打。薩姆納被打得很慘,他整整躺了3年,才完全康復、重返國會,布魯克斯因此引咎辭職。


▲一言不合就開打


這還不算完,1858年,大約30名國會議員在凌晨2點在眾議院爆發了一場鬥毆。1860年,支持奴隸制的國會議員用手槍和棍子,威脅反對奴隸制的國會議員……


據不完全統計,國會山先後見證了70多起國會議員之間的暴力鬥毆事件,那段歷史上,美國議員們天天化身李小龍——我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打……

據《血腥之地:國會暴力和通往內戰之路》一書描述道:「從傑克遜政府到林肯政府,幾乎每次會議都會由唇槍舌戰發展到報以老拳。議員們一言不合就開打,輕則棍棒相加,重則真刀真槍。他們肆無忌憚地群毆,甚至在街頭貼身肉搏。沒有轉化為暴力行動的恫嚇、威脅更是不計其數。」

我腦補了一個場面:要是川普的粉絲上周闖進國會,遇到當年很能打的那幫議員,真可謂」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雙方鹿死誰手,也未嘗可知?


▲小樣!大爺還治不住你?


爆炸案也時常和國會大廈結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二年,1915年7月4日,哈佛大學前德語教授埃裡希·曼特(德裔),在美國會參議院接待室引爆了3根雷管,好在事發時已是午夜,當時周圍沒有人、並未造成傷亡。他後來解釋稱,儘管美國官方對歐洲戰場保持中立,但美國金融家暗地裡又援助英國,他對此感到憤怒。

▲1983年,美軍入侵格瑞那達

引發了美國國會爆炸案


50多年後,1971年3月1日,「地下氣象員」組織為了抗議美國對寮國的轟炸,在國會參議院下層一樓男洗手間,引爆了一枚定時炸彈;1983年5月19日,一通警告電話後,一枚炸彈在參議院走廊爆炸,當場震裂了參議院二樓,事後,7名的「抵抗陰謀組織」成員被捕,他們聲稱是為了反對美國在格瑞那達和黎巴嫩的軍事行動。這兩次爆炸案都沒有造成傷亡,但都導致了數十萬美元的損失。


▲1998年國會槍擊案中

以身殉職的國會山警察吉布森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會山大大小小的襲擊案也一直沒停過。1998年,武裝襲擊者小拉塞爾·尤金·韋斯頓衝過美國國會大廈安檢,衝向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湯姆·德雷的辦公室。他先後打死了2名國會警察。警員吉布森臨死前拼死還擊,打傷了韋斯頓,阻止了他繼續行兇。事後,韋斯頓因偏執型精神分裂症,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療。國會大廈附近副總統卡爾霍恩的雕像上,至今還有這次槍擊事件留下的彈痕。


2013年,女洗牙師米裡亞姆·凱裡試圖駕車進入白宮未遂,遭到警察追捕。她被追趕到國會大廈,然後被警察開槍打死。2016年,一名精神不穩定的男子拉塞爾·道森更加搞笑,他在進入國會遊客中心後,高喊自己是「上帝的先知」,揮舞著一把BB槍指向警察,最終被國會警察開槍打傷。事後,他被判處14個月監禁。



2021年,川粉們攻佔國會大山的行動,終於給國會大廈帶來了21世紀最嚴重的危險,也標誌著美國國內撕裂達到新的高峰。


為了保衛各位議員老爺們,美國不惜在國會大廈內部署大批國民警衛隊,嚴防死守20日總統換屆時川粉「造反」。


關於美國國會山200多年發生的暴力事件,美聯社的總結最具諷刺意味:這些大大小小的襲擊事件,在不斷嘲諷著美國國會大廈眾議院議事廳主席臺上的題詞——「聯邦、正義、寬容、自由、和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雲上國防(ID:yunshangguofang)只為每天給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知識與內容,但不代表軍武完全認同此觀點。

相關焦點

  • 國會縱火案
    接著,國會官員休息室、國會大廳、議員物品寄存間、議會廳紛紛起火,火勢迅速增大,其中尤其以議會廳火勢最猛,夾雜著「噼噼啪啪」的爆裂聲„„顯而易見,國會失火了。最先目擊者是21歲的排字工維爾納?塔拉。他在國會著火的一剎那看到有個人影在火光中跑動,於是,立刻向一個往南側走的警察報告,但對方不予理睬就走掉了。
  • 數數美國國會大廈歷史上的暴力事件
    在超過220年的時間裡,美國國會大廈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景象: 大批憤怒的人群強行穿過雄偉的大理石柱,國會的玻璃被砸碎,神情緊張的警衛們將槍口指向美國人民,國會議員們爭先恐後地蹲在桌子底下
  • 自殺式爆炸餘音未了,12月26日,美國突發大規模槍擊案,6人傷亡
    首先是大選的混亂仍未結束,川普一直拒絕交權,試圖作最後一搏,川普的粉絲也在不斷上街鬧事;其次是疫情加劇,目前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1889萬例,12月前三周的平均單日新增死亡人數達到2506人,累計死亡人數超33.1萬人,平均每一千人就有1人死於新冠病毒。新罕布夏大學人口統計學家肯尼思·詹森表示,統計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美有一半以上的地區死亡人口超過了新增人口,這在美國歷史上尚屬首次。
  • 國會縱火案的真相——希特勒的政治陰謀
    第二天,希特勒在普魯士新聞公報的電臺上發表講話,稱「這種縱火行為是德國布爾什維克進行的最駭人聽聞的恐怖主義行為」。同一天,他還督促總統興登堡籤署了《保護人民和國家的緊急法令》,又稱《國會縱火法》,取消了《魏瑪憲法》賦予公民的有關保證人身自由等基本權利的條款。
  • 1814年英軍攻陷華盛頓,火燒國會大廈!如今美國自己重演歷史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國家。其中,國會行使立法權,是美國最高立法機構。美國國會所在地即美國國會大廈,是美國獨立後,由華盛頓總統親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美國獨立的標誌是《獨立宣言》的發布,而美國國會最主要和最明顯的任務,也在於立法。
  • 威斯康辛槍擊事件重燃美國對種族主義的憤怒
    非裔美國人雅各布·布萊克被白人警察連開七槍以及17歲少年槍殺抗議者這兩個事件重新點燃了美國對種族主義的憤怒。17歲少年槍殺抗議者美聯社報導截圖基諾沙警察局稱,自警方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槍擊一名非洲裔男子後,相關抗議活動一直在持續。
  • 為什麼說川普會成為美國歷史罪人
    2020年的美國在總統川普的領導下特別熱鬧,讓人目瞪口呆的鬧劇一幕又一幕;令人難以想像的悲慘事件一件接著一件;充滿寒冬及酷暑的靚麗風景線一道接著一道,讓人大開眼界,這一年美國創造了多個歷史之最:第一美國的新冠疫情確診數量和死亡人數為全球之最,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國家。
  • 川普粉絲攻入美國國會,屍體倒地,槍聲四起,川普推特被封
    去年,川普的狂熱者已經展示了他們超凡脫俗的打架鬥毆能力。為此,這次特區增派了340名士兵。  國會眾院議事廳槍擊    國會內議員倒伏躲避槍擊    圖源:紐約時報  槍擊發生後,國會內一名女士頸部中彈,稍後即被宣告死亡。
  • 美國國會遭暴力衝擊
    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就在美國國會舉行聯席會議確認大選結果之際,大批聲援川普的抗議者暴力攻破了國會大廈,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騷亂中,現場有人中槍身亡。據駐守在國會大樓的記者說,由於大樓的圓形大廳有催淚瓦斯,議員們被要求從座位下取出防毒面具,並撤離到衣帽間。這名記者表示,大家都嚇壞了,紛紛戴上防毒面具躲到衣帽間避難。  美聯社等媒體還援引多名知情官員透露,一名女子在闖入美國國會大廈後遭到槍擊,隨即被送往醫院,於當天晚間不治身亡。華盛頓特區首都警察稱,他們已經開始調查這起槍擊事件,但警方並未提供事件的具體經過及細節。
  • 美國國會復會,彭斯:暴力永遠不會勝利,讓我們繼續工作
    彭斯當時時間6日晚,在國會大廈發生暴力騷亂後,美國副總統邁克 · 彭斯(Mike Pence)宣布重新召開國會參眾兩院聯合會議,以確認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彭斯在會議開始前說,這是美國國會「歷史上黑暗的一天」。「今天我們捍衛了國會大廈。我們將永遠心存感激。
  • 國會被槍殺女子是什麼身份?真實身份不簡單,美總統這次難辭其咎
    美國國會外發動的暴亂事件已經持續數天,鬧得最兇的就是川普的支持者們,先前川普被認為是背後指使這些支持他的民眾們發動抗議,但是恐怕川普本人也沒有想到,抗議活動最終會演變成群體鬥毆,而且抗議者一度衝進了美國國會大廈當中,但是在抗議的過程當中是有人死亡的,那麼現在國會被槍殺女子是什麼身份?真實身份不簡單,川普這次難辭其咎。
  • 監控視頻顯示華盛頓警察故意協助「川粉」攻入國會山,並與「暴徒」一起姿勢自拍…
    ‍今天佩洛西公開宣稱總統本人煽動叛亂說川普的恐怖主義行徑將載入歷史呼籲彭斯先生立即引用憲法第25修正案罷免川普總統的職務執法部門受到了左翼和右翼齊刷刷的吐槽,諸多美國人在社交媒體質問:為何今年夏天這群弱雞警察在黑命貴暴徒縱火和打劫時,只知道下跪,而面對「美利堅愛國者起義」時卻敢於直接開槍?美國民眾攻佔佩洛西統治的國會山全過程今年1月6日,這場針對國會大廈的襲擊來得很蹊蹺,它造成至少52人被捕,還有4人死亡,也導致華盛頓市長穆裡爾·鮑瑟宣布從下午6點開始實施大宵禁。
  • 各界名流評論全美資本的集體作惡,國會縱火案後佩洛西大本營外築起了鐵絲網…
    」(這是BBC原話,看上去BBC的小編對這些美國網友恨之入骨啊)「在國會縱火案發生前的幾天,應用程式上的討論基調明顯變得更加激進,一些用戶公開討論如何阻止國會對喬拜登當選的認證。」該應用程式上還充斥著針對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和副總統邁克·彭斯等多名美國資深人士的「未經證實的指控」和「誹謗」。
  • 美國總統川普推特被禁!歐巴馬譴責:這是美國巨大恥辱和蒙羞時刻
    川普多次強調,不會允許極左翼民主黨人和假新聞媒體「竊取美國大選結果」,現場支持者一片歡呼。這一演講原定於美國時間6日11時開始,到川普遲到近一小時才登臺。此外,川普還繼續喊話副總統彭斯,希望他做「正確的事情」。在國會大廈外,還有示威者豎起巨大的十字架(川普的支持者除了右翼分子外,還有很多傳統派的基督教信眾)。
  • 【美國國會暴亂現場照片及死亡女性照片大量曝光】美國大片都不敢這麼演!!
    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釀成四人死亡和「對民主的侵害」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在1月6日下午持械闖入國會大廈,試圖阻止國會議員認證美國大選結果。事件釀成暴力,衝擊者與警方發生衝突,目前至少已造成四人死亡。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其中一名在美國國會抗議時遭到槍殺的女子名叫Ashli Babbit,是川普的鐵桿粉絲,她生前曾在美國空軍服役了14年。事件導致認證民主黨人喬·拜登(Joe Biden)當選總統的會議程序中斷多個小時後才繼續。
  • 國會大廈上演「全境封鎖」,美國發生腎麼事了?
    一名暴徒在美國國會大廈的走廊裡穿梭,他高舉著川普的旗幟,眼看著就要把辦公室的大門敲破。「他們」指的是美國議員、國會的工作人員,以及即將要上任總統的喬·拜登 —— 這些人正躲在桌子底下、椅子背後,祈禱著自己能夠安全回家。
  • 「美國之恥!」美國會山上演瘋狂一幕,西方領導人看懵了,美國前總統...
    「歷史將正確地記住,今天發生在國會大廈的暴力事件,是由一位現任總統煽動的,他繼續在合法選舉結果上毫無根據地撒謊,這是我們國家巨大的恥辱和蒙羞的時刻。但如果我們把它完全當作一個驚喜,那就是自欺欺人了。」諷刺的聲音接踵而至… BBC記者馬紹爾發推說,美國國會大廈上一次被這樣佔領還是在1814年,當時英軍試圖奪回對美國的控制權。
  • 美國突發大規模暴動!萬人洗劫全城,縱火燒樓,事件全回顧!
    此外,當地還發生了搶劫、縱火和打砸行為,形勢十分混亂。一家超市遭到哄搶,許多貨架被搶空,美聯社稱當時並沒有警察阻攔。在騷亂期間,一名男子於當地時間27日晚被發現遭槍擊身亡,嫌疑人已被拘留。一名發言人證實,明尼阿波利斯市市長雅各布·弗雷(Jacob Frey)已經向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請求出動國民警衛隊以應對局勢。沃爾茲還在網上呼籲民眾保持冷靜。
  • 美國槍擊案司機殺死8名同事後自盡
    1,先說說美國公民有權擁有和攜帶槍枝的歷史由來:    北京青年報訊 槍枝文化的形成,是由美國早期特殊的歷史積澱所造就的。16世紀,當第一批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後,面對的是野獸出沒的廣袤荒野,時不時還與印第安人發生衝突,而歐洲列強的戰火也屢屢燒到北美地區。
  • 美國國會事件 比特幣燃料or 美元喪鐘
    美國國會於當地時間1月6日舉行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進行選舉人票的清點工作。截至目前,喬·拜登已獲得271張選舉人票,超過勝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實際上已贏得美國大選。在美國國會完成清點工作後,聯席會議主席、美國副總統彭斯將正式宣布美國總統大選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