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三水
正文共4489字3圖
預計閱讀時間 12分鐘
陶行知先生說:「手和腦在一塊兒幹,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 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教育業的融合,推動了創客教育的發展,也豐富了教育資源、拓寬了教學活動、開闊了學生視野。2月19日,知更鳥網對火星人俱樂部創始人劉揚進行了專訪,訪談內容如下:
Q1 知更鳥網:火星人俱樂部致力於創客科學教育,目的是為了讓青少年愛上科學。劉總最初是怎麼看到這個賽道,想到創辦這樣一個俱樂部的?是出於自身的興趣和情懷,還是更多的基於商業上的考量?
劉揚:跟興趣愛好相關,反而和商業沒有什麼關係。
就是在讀研究生的時候當家教,教過幾個小孩,還教過一個高考數學滿分的學生,在教課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家對學物理都非常的不感興趣,很討厭,但是學物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於是我就做了一堆的教具,去教他們,就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去學,然後發現,中學生很少有時間去參與動手製作,所以就開始教小學生,學生越來越多,於是就在五道口開了一個輔導班,後來又開第二個第三個。
在16年的時候拿了一筆投資,拿到投資後算是正式成立了一個公司,結果,因為之前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壓力有點大,就耽誤了畢業,整個方向也發生了變化,我本來是學晶片的。
Q2 知更鳥網:說到畢業,我知道劉總是北大的,同時俞敏洪(新東方創始人)、張邦鑫(學而思創始人)、張熙(精銳教育創始人)、李永新(中公教育創始人)等人也是北大的。在教育行業裡的頂級公司前100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來自北大,那麼想問一下劉總,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北大人投身教育行業呢?
劉揚:很多學校的學生都有切入做教育行業的,但是他們能堅持下來並且做得還可以的一個原因是,很多北大的學生沒有那麼重的營銷色彩,張邦鑫算一個,他是一個非常理工科的料,他最開始先做網站,把各種知識體系的內容做出來,然後發現,把產品內容做好了,再做營銷的時候,它的競爭力相對是強的,所以我感覺,他們的內容更好。包括李永新,在做市場的時候,先把產品給夯實了。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堅持以內容為王。
Q3 知更鳥網:之前看過一篇報導稱,您在整個公司的這個發展過程中,因為銷售員工的銷售崗員工過度銷售,然後就把銷售崗砍掉了,真的有這件事嗎?
劉揚:對,真的有,現在我們公司沒有銷售崗,我們的老師承擔了一部分的銷售。但是教育機構是靠地理位置的。北京的學校肯定不會教到天津的學生,所以都是基於周邊的小區,其實大家都是一個線下社群,對我們評價的好壞,一個家長就能傳給另外好幾個家長。我們把銷售砍掉之後,發現在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這些老師都挺實在的,因為老師是一個服務者,如果他把自己的東西說上天了,他還要自己去落實,所以他不會去過度營銷,都很實在。家長們對我們的評價都是挺實在的,所以社群的周邊社區,對我們的認識也發生了一個很好的變化。
Q4 知更鳥網:在最一開始砍掉這個銷售崗的時候,會不會影響學生的獲客量?您是怎麼渡過這個艱難時期的?
劉揚:肯定影響,很明顯。只能是對自己有信心,相信我們的用戶。因為我們的業績有一半是續費,老用戶交了新課程的費用,所以並不是說一下子就廢掉了,相對還是健康的。後來就比較容易了,因為我們鼓勵家長幫我們轉介紹,而家長覺得我們都挺實在的,支持力度也比較大,所以很快就渡過了這個艱難期。
Q5 知更鳥網:學生學習的最佳方式是動手實踐,然而現如今的許多教育是通過線上直播來完成。如何看待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關係?
劉揚:我們非常注重線下教育,如果是線上老師隔著屏幕跟小朋友去交流,這是一件很難的事,尤其是教科學的老師,比如說要做一項很難的東西,如果沒有老師帶他是很難完成的。
所以我們不做線上2C,只做線上2B。
教育機構需要一個講課講得很好的科學老師,但是他們沒有,那麼我們就先去訓練他們的助教,他們助教的動手能力要保證,一定的科學素養要保證,然後跟小孩的溝通交流能力要保證,以及與小朋友的協作能力要保證,我們只是負責把科學講解的這一部分拿到線上去,解決他們暫時沒有科學老師的問題。當然在上科學課之前,我們已經把所有的硬體布置到教室裡去了。所以線上主要做2B。
Q6 知更鳥網:火星人俱樂部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會更側重於2B和2C哪個方向?
劉揚:我們的線下2C這一塊肯定是放在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不斷的去發展,第一我覺得這件事一定對一部分人是有益的,他們確實學到了喜歡的東西;第二,線上的東西複製是更快的,所以可能我們線上的體量會很快超過我們的2C。
但是2C一直是我們覺得最重要的,因為我們的產品,如果在我們自己的C端都跑不通的話,那去B端就是去騙人了,我們得保證我們自己的校區是被社會所認可的,上課的質量是好的,他本身也是賺錢的,才能夠負責任的把這個產品推出去。
2C的發展一直沒停下,但是發展的慢一些,發展快了之後,老師的培訓跟不上,對小孩是不負責任的。
Q7 知更鳥網:從2014年成立至今,火星人俱樂部在4年的發展歷程裡累計獲得了4輪融資:2016年獲堅果創投的400萬元天使投資;2017年1月順為資本的2000萬元A輪融資,同年11月獲得英諾創新空間、火橙資本的戰略投資,以及最新一筆高思教育的A+輪融資。這種融資速度在行業內相對是比較快速的,劉總認為能獲得投資的主要核心點是什麼呢?這些資金未來主要用於公司的哪些方面呢?
劉揚:每一輪都不一樣吧。最早的時候,我們天使投資人跟我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壓力還是蠻大的,他說早期投資就是投人,覺得你是一個靠譜人,才會去投,不然天大的項目,再好的項目也不能投,因為一個人能不能幹成這個事兒,人更重要,比事情重要,所以第一要做到自己的能力一定是可以的。
再往下一步,我們的方向一定是對的,在大家投一個A輪公司的時候,如果這個方向不是很對,那麼可能再努力也是白費,所以人靠譜、事靠譜。
再接下來,我們現在又拿了一份高思的戰略投資,就發現這個隊伍也挺重要的,一個人很難把整個大的架構產品體系、市場運作全部都做好,需要一個大的、好的團隊。
可以總結為人是踏實的,方向是有意義的,團隊是有激情的、團結的。
我們絕大多數的錢都放在了我們的研發方向,因為我們線下開了幾個校區,幾乎每一個都是賺錢的,而我們線下開社區的一個原則就是,我整個線下部門不燒任何一分錢,賺到了錢再去開,我對線下的一個判斷就是家長認可的往往就能賺到錢,而一開始就不賺錢,要燒錢養兩年,那最後發現也賺不了錢,所以線下教育它本身就應該是一個慢的、穩紮穩打的事情,所以我們物聯網團隊做了好多的產品,比如說:APP,小程序,網頁,還包括我們物聯網的雲端的一些東西,這塊投入還是蠻大的,剛才看到的那些產品,我們有投入了一個數百萬的生產線,還有一些研發設計,這個設計的外包也都蠻燒錢的。
Q8 知更鳥網:現在市場上的競品很多,比如鯊魚公園、青橙創客等,你認為跟他們這些競品差異在哪?你們的優勢點在哪呢?
劉揚:我不覺得是一個絕對的競品,比如說青橙,甚至我們都算不上競品,因為他們是進公立校的,而我們是C端或者是教育機構,沒有任何重疊,包括鯊魚公園,他們做了外地的大量加盟店,我們主要市場在北京,所以競爭很難談得上。
如果說自己的競爭力在哪兒的話,我覺得有兩方面:第一,我們的教研團隊只有一線的老師,他沒有自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隨便想想就拿出去教書了,他的課程寫出來不重要,在我們線下校區跑了一年,家長點讚了才是重要的,所以產品經理往往比技術比開發重要的多,所以他們都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把產品打磨得越來越好;第二就是真正的硬實力,我們應該是整個教育圈裡最早投入做物聯網研發的。
當時我們都不覺得這個事情在教育裡能用到多少,但是當我們把這個東西做出來(火星人和北大一起做的)的時候,發現還能用在很多地方,比如說編程,把我們自己組裝的機器人放在這,在我們的APP上把程序寫完了,然後一鍵設入,機器人程序就被改寫了,我們算是整個行業內最早做的吧,而且現在還有幾個同事在北大做人工智慧的研究,我們現在很難知道人工智慧能夠用在科學課的什麼地方,但是把這些東西做好了,他一定能用到,因為它代表了一個未來的事情。現在我們做了一個攝像頭,加一個CPU,加一個MCU,可以跟小朋友互動,小朋友做一個動作,他就有反饋,這些事情叫小孩去做很難,但是我們早晚會把這種語言和編程的方式,做的比較容易,到時候再拿出來,一定是有競爭力的,所以第一是對課程的打磨,第二是對研發的投入,這應該是我們比較有競爭力的地方。
Q9 知更鳥網:我國在教育資源分配上存在著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創客教育在一線城市發展很好,少兒編程已經開始普及,您認為創客教育是否會加劇教育的不公平,拉大知識鴻溝?
劉揚:不會。
首先,鴻溝是一定存在的,我是來自農村,沒有上過輔導班,但是可能在我那個年代,城市的小朋友在學習馬術、擊劍、曲棍球等,這是一個永遠的鴻溝,但我也有自己的特長,比如:對自然的認知,對戶外運動的一些能力。所以就是人的認知,是取決於自己對外界的好奇心,很難取決於誰給你教的多一些。
第二就是關於技術這一塊,雖然有一二三四線城市,但是實際上信息傳輸,雙師系統等等,就是為了把更好的教育資源普及到更多的地方去,同時包括國家的推動,現在小學生的教育,是國家非常注重的一件事情,很多好的東西都會普及到每一所小學裡面去,很難出現真正的知識鴻溝。
然後,就我個人來講,我的女兒13個月了,在上早教班,而別的沒有上過早教班的小朋友,是不是就會出現一些認知的差距了?我現在看到答案是完全不會。
我女兒過年回農村,在大山裡,我發現,她的成長速度要比上輔導班快多了,因為他能接觸到其他的小朋友,各種植物,各種動物,只要她的好奇心不被磨滅,就很難出現絕對的鴻溝。
世界上不會有一種武林秘籍,這個老師會其他老師不會,只是教授的方法有一點點的差距,如果是認真學習,很難出現一些絕對的差距。
Q10 知更鳥網:您認為,擔當創客指導教師的角色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您對想要進入創客行業,擔任創客教師的人有什麼建議嗎?
劉揚:相較於傳統的老師來說,更多注重的是引導能力。
以前的老師考察的是知識儲備量,對高考的題完全能做到每一張試卷都能做到150分,這就是好老師,現在的不一樣,老師知識儲備了多少不一定,但是老師一定是帶好奇心的,跟同學們一起探索,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更多的應該是這種引導能力吧,就是和同學們一塊去發掘,一塊去探索,一塊去總結,所以老師會漸漸變成孩子們的朋友。
我一個非常強烈的建議是,任何行業我們都可以嘗試,但是教育是一個尤其需要在負責的狀態下去嘗試的行業,因為有些行業嘗試失敗可能對自己是損失,但是教育可能是耽誤了一些人。
所以無論誰想進入這個行業,一定要是一個靠譜的老師,一個好的老師了解學生需要什麼,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做這方面應該具備三點:第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第二,他必須是一個優秀的人,有探索精神的人;第三,能夠跟小朋友互相協作,因為我們需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因為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