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千億俱樂部,時代中國2020年銷售增速達28.1% - 經濟觀察網...

2021-01-08 經濟觀察網

面對疫情影響、融資環境趨緊的大環境,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統計,百強房企在2020年末交出一個全年累計全口徑銷售增速達12.4%的結果。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1233.HK,以下簡稱「時代中國」)則逆勢突圍,最終實現2倍於百強房企平均水平的銷售增速。

1月4日晚間,時代中國發布年度未經審核經營數據——2020年全年,時代中國累計完成合同銷售(連合營項目銷售)額約1003.81億元,籤約建築面積約673.1萬平方米。相比2019年,這兩個指標的增速分別達28.1%、25.9%。

這是時代中國首次正式躋身千億陣容,事實上,疫情之下,房地產銷售所遭遇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曾直接映射到時代中國去年的銷售目標中。按照原定計劃,時代中國將2020年目標設置在823億元上,如今粗略估算,完成率已經高達122.0%。

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2020年,時代中國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不過,千億之於時代中國,並非是一個意外。早在2018年,時代中國就預判過,千億目標大概率在2019或2020年能完成。這兩年,時代中國也確實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前進。

過往長期深耕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前瞻性,促進了時代中國銷售增速的大幅增長。去年上半年325.7億元的銷售額中,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117個項目就貢獻了259.86億元。

若從月度銷售額走勢來觀察,時代中國的業績高峰期更多聚焦於2020年下半年。從2020年9月份起,其月度銷售金額便持續超過100億元;9-12月份四個月間,時代中國的銷售額達到全年業績的50.8%。而「繼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大力提升所在區域市場份額」,是時代中國在2020年中期業績會上,所提出的下半年策略之一。

截至2020年6月底,時代中國的總土地儲備達到2180萬平方米。其中,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土儲面積佔比近90%(含清遠地區),這些龐大的「麵粉」為時代中國後續增長提供了充足的「糧草」。

「粵港澳大灣區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區域,不但經濟非常活躍,市場開放程度也非常高,(這個地方的)人口導入以及產業升級都走在國內前列。」時代中國董事會主席岑釗雄此前提到,伴隨著地價不斷往上走,會有更多人購買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子,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深耕粵港澳大灣區之外,時代中國為業績插上的另一對「翅膀」,是城市更新項目的加速轉化。自從兩年前城市更新業務首次錄得收入之後,每每出現在業績發布會現場,城市更新的轉化都會被岑釗雄提及,並視為公司的業績及盈利保障。

基於疫情影響,時代中國原計劃在去年4、5月份轉化的4個城市更新項目,被迫推後至6月份才掛牌,7月份才落地。在2020年中期業績會上,岑釗雄曾透露,全年完成10個項目的轉化是大概率事情。

如果按照落地時間推算,這些城市更新項目大部分都在2020年下半年轉化成新增土儲,預計可售總建面約200萬平方米,貨值大約700億元。

可供對比的是,2019年,時代中國轉化的10個城市更新項目,有8個納入新增土儲中。最終,4個城市更新項目實現了21.68億元收入,營收佔比達5.5%。

同樣是在2018年,時代中國曾將發力的地方進行一點調整,「拿地支出減少,舊改投入增大」,這是時代中國投資策略的轉變。2020年的中期業績會現場,岑釗雄也表示,下半年會按照年度資金安排,優先購買城市更新轉化出來的項目。

截至去年6月30日,時代中國所擁有的城市更新項目超過150個,潛在總建面約5200萬平方米,遠高於時代中國2180萬平方米的總土儲。

2020年中期,時代中國的毛利率為26.9%;但如果按照2018-2019年城市更新業務的盈利水平來看,這一業務板塊可貢獻的毛利率介於50%-60%之間。可以預料的是,伴隨著城市更新完成轉化的數量越來越多,在業績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時代中國的毛利率水平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城市更新加速轉化所帶來的較低土儲成本、龐大土地儲備,都將為時代中國在接下來變幻莫測的樓市競爭中確保一席之地。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時代中國高速增長的背後還保持著穩健的財務政策與資金量的暢通。

根據時代中國2020年中報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時代中國淨負債比率71%;擁有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345.33億元,較2019年底增加17.9%,可充分覆蓋短期負債。

2020年上半年,時代中國主體信用評級獲中誠信證評、聯合評級兩家機構延續「AAA」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2020年11月,時代中國分別獲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穆迪維持信貸評級「BB-」、「Ba3」,評級展望均為「穩定」。

在整體地產資金面偏緊的背景下,時代中國憑藉良好的信用水平,不僅順利實現多元化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並將融資成本進行了進一步降低。

2020上半年,時代中國成功發行境內公司債及境外銀團債,用於置換年內到期的債務,成本更低、期限更長,一年內到期債務均已完成置換或獲取充足額度。其中,發行境內公司債63億元,加權平均成本5.4%,較原債務降低2.7個百分點;發行銀團債折合美元2億,融資成本為5.7%,較原債務降低近1個百分點。

岑釗雄在2020年中預計過,2020年上半年,時代中國的平均融資成本為7.4%左右,2020年這一指標將進一步降低。

相關焦點

  • 時代中國近80億元公司債今年到期千億負債壓頂銷售增速持續放緩
    ABS方面,2019年5月28日,時代中國的「中山平安-前海結算供應鏈3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上交所成功發行,發行總金額為10億元,票面利率為6.3%;11月,「平安中山-粵灣1-10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深交所通過,發行規模60億元;12月30日,一筆5.48億ABS更新為「已回復交易所意見」。
  • 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小米市值再創新高,明年手機要賣到2億部?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 木森財聯社12月23日,今日華為nova8系列手機發布會之際,小米集團市值繼續創出新高,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據悉,小米11將在12月28日舉行發布會。以美元換算,小米集團身價已突破千億級別。這也意味著,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元俱樂部。今年以來,小米股價節節攀升,年內累計漲幅近200%。躋身全球前三小米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持續提升股價勢如破竹的背後,是小米手機業務的高歌猛進。
  • 新增9家有6家來自大灣區,千億規模房企擴容至44家 -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田國寶 1月14日,華僑城發布2020年業績,全年實現合同銷售額1051億元,成為年內第8家新晉千億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此前,已經有龍光、佳兆業、禹洲、合景泰富、時代中國、中駿和新力先後宣布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
  • 時代中國:失落的千億夢
    只用中期業績公告的數據,來看看時代中國的半年表現是否真的不錯。1銷售額略增、營收略降;這家太區域房企的千億目標,只能來年再說如上文槓桿遊戲簡單的數據羅列,2020上半年,時代中國的銷售額,應該說還是合格的。有增長要說都不錯。略顯不足的是營收竟然略微下滑。
  • 時代中國:千億目標落空 反背上千億債務
    對於20歲「弱冠之年」的時代中國來說,這份看似靚麗成績單背後卻暗流洶湧。早在2018年,時代中國便提出在2020年實現千億銷售目標。時至今日,千億目標未能達成,讓時代中國失約的種種因素也初見端倪。高價拿地 現金流為負過去一年,時代中國加大了拿地力度,旨在增加土地儲備面積擴大布局。
  • ...專家:鋼價平均跌7%左右,原料成本上升12%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沙鋼股份淨利腰斬,為5.29億元,同比降55%;馬鋼股份淨利11.28億元,同比降幅達81%。稍早前,鞍鋼股份年報顯示,去年淨利17.87億元,同比大降78%;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大降78%。不過,其去年營收卻略有增長。而沙鋼股份、馬鋼股份去年營收均有所下降,分別降8.41%、4.5%。
  • 伊利開啟後千億時代
    整體業績高速增長、各項核心指標繼續蟬聯亞洲乳業領先、品牌力再上新臺階……當眾人還在感嘆2020年嚴峻的外部形勢和巨大的經濟壓力帶來的影響時,伊利集團又一次交上了一份優秀的「年成績單」。在全國範圍內,伊利共有500萬個銷售網點。通過這些銷售網點,每天1億多份伊利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讓他們享受健康高品質的乳製品。每年,伊利液態奶、酸奶、冷飲、奶粉產品銷量超過370億份。
  • 小米股價創新高:市值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
    12月21日上午11點前,小米股價一度衝破30.85港幣,整體市值超過7757億港幣,換算後突破千億美金級別。小米正式躋身千億美金俱樂部。2020年Q3,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達4660萬臺,同比增長45.3%,上升至全球第3名;歐洲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7%,市佔率達到18.7%。
  • 後疫情時代新風市場需求爆發 規模或達千億
    後疫情時代新風市場需求爆發 規模或達千億 字號:TT 2020-12-23 17:43線上零售渠道:疫情後銷量回暖在2017以前,霾經濟帶動了空淨行業的短暫增長,隨著空氣品質的不斷好轉,空淨行業需求開始疲軟。2020年突發疫情,催生了健康除菌類家電產品的快速發展,而新風系統作為其中的一匹黑馬,表現不凡。在最受歡迎的健康家居產品中,新風系統位列第一。
  • 2020年雙11各大平臺銷售情況匯總
    近年來,雙十一電商購物節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消費狂歡季,2020年各大電商將過往的雙11打造成雙售制,使得整個活動周期被拉長,將「購物節」打造成了「購物季」,越來越多的品牌和消費者參與這場購物狂歡,2020年雙11期間,電商平臺全網銷售記錄再次被打破。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目前,31省份2020年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
  • 2020年「千億」大考,有房企負增長跌出
    在2020這一關鍵年,有房企小步快跑邁入「千億」大關,也有僅差臨門一腳,更有從原本的「千億」席位上跌落的…… 1 「千億」隊伍迎來新成員。
  • 2020年中國城市GDP50強預測:南京首進前10 重慶超廣州 福州破萬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年中國城市GDP50強預測:南京首進前10,重慶超廣州,福州破萬億在經歷了不平凡的2020年,哪些城市的經濟「抗疫力」更好?全國各個城市的GDP排名是否有變化?萬億城市「俱樂部」是否擴圍?帶著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通過多種維度的分析,估算出了2020年全國GDP50強榜單。
  • A股千億市值榜出爐!茅臺穩居第一,寧德時代升勢強勁,石化「雙雄...
    今年以來,醫藥生物、食品飲料、汽車、電氣設備行業成為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的搖籃。而這幾個行業市場表現突出,年內分別累計上漲50.60%、73.17%、43.35%、93.48%。  同時,年內上市的新股中,截至12月25日收盤,金龍魚、京滬高鐵、中金公司、中芯國際、公牛集團、中泰證券已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
  • 小米首次躋身千億美元 內資卻連番減持
    來源:新浪港股12月23日消息,小米股價近期不斷走高,今年股價翻了2倍,截至收盤,小米漲7.59%,報價31.9港元,市值8021億港元,折合1035億美元,首次躋身千億美元行列。近期因平臺經濟反壟斷等因素影響,市場對其他網際網路巨頭風險偏好下降,間接利好公司股價。小米被資金追捧的背後,小米集團是距離監管最遠的公司,無論是平臺經濟反壟斷還是外圍風險方面,小米都處於更為安全的區域。市場對於小米明年出貨量的一致預期進一步推升了小米股價表現。
  • 伊利攜手合作夥伴開啟後千億時代 硬核實力引領乳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消費者對以乳製品為代表的的健康食品需求快速增長,龍頭企業憑藉強大的運營能力、超強的創新實力,推動著乳品行業加速升級,引領著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2021年,伊利將攜手全球合作夥伴率先開啟後千億時代,迎接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 2020年雙11各大平臺銷售情況匯總 全網銷售額再創新高、天貓份額佔...
    近年來,雙十一電商購物節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消費狂歡季,2020年各大電商將過往的雙11打造成雙售制,使得整個活動周期被拉長,將「購物節」打造成了「購物季」,越來越多的品牌和消費者參與這場購物狂歡,2020年雙11期間,電商平臺全網銷售記錄再次被打破。
  • ——從2019年地方經濟看中國未來
    廣東2019年新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8.0%,佔GDP比重達25.3%;先進位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1%、7.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6.3%、32.0%。江蘇2019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6.8%,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1.8%;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分別增長7.6%、6.0%,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32.8%、44.4%,較2018年再有提升。
  • 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2%左右 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底氣足
    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2%左右——  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底氣足(銳財經)  制定出臺《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強化重大外資項目服務保障……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圍繞中國經濟、構建新發展格局、宏觀政策等話題答記者問。
  • 中科院預測中心發布2020年中國經濟預測 GDP增速預計為6.1%左右
    央視網消息:昨天(8日),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中國經濟預測》,預計2020年我國GDP增速為6.1%左右,呈前降後升、穩中有進趨勢。根據中科院預測中心發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預測》,預計2020年我國GDP增速為6.1%左右。其中,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4.4%、1.4%和0.3%。據介紹,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0.5%,消費不斷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