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段時間電影《你好--李煥英》掀起一波浪潮,讓我們都看到了年輕時候的母親,跟現在年輕的我們好像也沒有什麼差別,幼稚善良,少女心!可是一旦成為媽媽,一切就不同了。
看看我們身邊的母親:瞬間想到的詞語是強大,萬能,無私,神聖。
有人說:
「媽媽是超人。」
「媽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物種。」
「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於是,當年那個普通的姑娘,一旦接過「媽媽」這個光榮稱號,變成超人,無所不能。
她要熟練地給孩子搭配營養輔食。
要準確地知道孩子應該穿多厚的衣服。
要懂得孩子低燒高燒都吃什麼藥。
要保證孩子乾乾淨淨、不磕不碰……
如果她做不到,那周圍人都可以指著她說:連個孩子都帶不好,你怎麼當媽的?
聲聲討伐,讓她萬箭穿心,卻百口莫辯。
2
前段時間,四川米易一個27歲媽媽,帶著自己的三個小孩跳橋身亡,消息轟動一時。
這個可憐的媽媽,有一個4歲的大兒子和兩個2歲的雙胞胎小兒子。
自從生了二胎,她整日忙亂操勞,沒睡過一次好覺。
帶孩子的疲憊、周圍人的不理解,讓她不堪承受,想來想去,決定用死亡結束一切。
她留下的遺書,字字泣血:
「這幾年來,我每天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沒有人真正體諒過我。」
「我真的撐不下去了,真的太累了。每一次,不管什麼事,只要娃娃一生病或者是發生什麼,第一責任必定是我。」
「是我照顧得不好,我知道。」
——所有人都認定,一個媽媽,如果照顧不好她的3個孩子,那就是她的錯。
最後,連她自己都這麼認為了。
所以她不敢說「我扛不住了,我需要休息」,別人也不允許她說。
直到最後崩盤。
如果我們早一點承認,女人就算做了媽媽,她也只是個普通人,會無助,也可以求助,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3
我妹妹年前跟老公吵了一架,倆人直到現在還在冷戰。
那天下午,8個月的孩子睡了,妹妹忙了大半天,很累,就回自己的臥室,關上門聽了一會音樂。
正昏昏欲睡,老公「咣當」推開門:你幹嘛呢?
她說:太累了,聽會音樂。
老公瞬間怒了:你看看這家裡亂的,客廳裡沒處落腳了,早上的碗到現在還沒洗,你還有閒心在這聽音樂?!
婆婆也一直在外面說,孩子中午沒吃幾口飯,衣服髒了也沒換,言外之意:這個媽媽不合格。
妹妹氣蒙了,和老公大吵一架,離家出走。
她想不通。
老公可以出去打球,婆婆可以和鄰居閒聊,而她,連聽一會兒音樂都有罪。
「當了媽媽,就不配讓自己開心了嗎?」
她也覺得自己很失敗,從早忙到晚,卻還是搞得一團糟。
這種挫敗感,籠罩在很多媽媽心頭。
因為人們總是拿「超人」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媽媽。
希望她無所不能,希望她奉獻全部。
可是,她原本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啊。
她沒有披風,沒有鎧甲。
她會累,會煩躁,會臭美,會有小脾氣,會有知識盲區,更會有自己的夢想。
她不會因為做了媽媽,就忽然成神。
過高的期望和不公平的處境,只會讓她陷入委屈和挫敗中,無法自拔。
4
知乎上有人提問:「做了媽媽之後,你是在哪一個瞬間,突然理解了自己的媽媽?」很多答案都令人淚目。 當初嫌媽媽囉嗦和「摳門」的女兒,有了孩子以後,自己也變得嘮嘮叨叨,捨不得給自己花錢,有好的只想給孩子。 並且終於明白,母親那些嘮叨都是出於愛和關心,那些暴脾氣和大嗓門,不過是因為付出了太多辛苦,承受了太多委屈啊……三毛說:「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母親;真正走過那麼長路的人,是母親;真正經歷過那麼多滄桑的,全然用一輩子的愛來回應子女的人,也是母親。」沒錯,她是當了媽,但她首先是個普通人啊。
她該照顧好孩子,更該照顧好自己。
她應該活得快樂。
快樂的媽媽,才能有快樂的家、快樂的娃。
疲憊不堪、怨氣衝天的媽媽,只會養出悲觀壓抑、畏縮自卑的孩子。
所以,不要理所當然地把媽媽當成超人,要求她必須把一切做好。
因為她真的不是英雄。
就像年輕時的李煥英,她就是那麼一個平常的女生,活潑好動,也會不知所措。
也許成為媽媽後,她看起來很厲害,那不是因為她天生偉大強悍,她只是為了那個柔嫩的小孩,不得不緊咬牙關。
她一定會有很多事做得不夠好。
那是因為她只是一個普通女人,她沒有神力,也不可能完美。
天底下的媽媽,大多是這個樣子。
我們必須對她包容,給她體諒。
別讓她在傾盡全力後,只落得滿腹委屈。
電影《你好——李煥英》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