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處女作《你好,李煥英》無疑是這個春節檔的一匹黑馬。18日,電影票房正式突破30億元,賈玲成為內地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億元的影片,同時也是內地首部女導演票房破30億元的影片。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30億意味著什麼?對賈玲來講意味著:實力。
演員,需要作品立足。賈玲小品很多經典,綜藝感也是數一數二的。很多人擔心第一次拍電影就導演兼主演,行嗎?電影《你好,李煥英》從口碑、到票房給了我們答案。
影片結尾那茅臺對二鍋頭濃度的感動衝擊,你的眼淚真不是想忍就能忍住的。尤其影片高潮部分,它已經模糊了戲劇和現實,能真切地感受到這就是賈玲發自肺腑的表達,願意相信她的母親在天有靈是能聽到這一切的。
這部電影把一把普通的牌(觀眾們花錢投出來的),口碑、票房雙豐收打出了王炸的效果,這是一部真情實感的喜劇電影自然的魅力所在。
所以去看《你好,李煥英》最重要的準備:帶紙!帶紙!!帶紙!!!
故事情節圍繞了李煥英一生來寫,賈曉玲的穿越是為了參與到李煥英的年輕時期,彌補內心的遺憾。為了讓媽媽高興,為了給媽媽爭氣,李煥英的返老還童,恰好也是為了讓賈曉玲打開心結,不留遺憾。
電影中,每一位演員的演技和細節都恰到好處。賈玲多次流淚既真實又引發共鳴,張小斐飾演的李煥英無論是在母親這一角色的塑造上,還是在人設上,都會讓人有一種親切感;沈騰和陳赫扮演的這對「一家人」,也正是我們父母那個年代青年人求愛的真實寫照。
電影的前半場笑得有多開心,後半場哭的就有多傷心,這部電影給大眾的感受就是感覺舒適,真情實感。
作為主演的的賈玲像一個彩色的點,墜入到黑白世界之中,跟隨她遊移的視角這個世界迅速被渲染成彩色,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這樣展現在觀眾面前,電影的最後一部分則回歸到母愛的本質,兒女可能都覺得應該有出息才能讓母親滿意,而母親想要的從來都很簡單,健康快樂就好。
作為導演的賈玲將自己對生命最誠摯的感悟和懷念都放在這部電影裡了,劇本很紮實,鏡頭語言也穩定,電影裡主角從平常世界進入非常世界最後再回到平常世界,這些結界的點充分運用了色彩的作用,且和整個時代背景實現了完美契合。
賈玲說並不是為了轉型當導演才拍這部電影,而是為了彌補對於媽媽的遺憾,沒有了母親,什麼快樂都會缺失一角。
馬未都也表示《你好,李煥英》中,看到最為平常的日子這樣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儘管摻入虛構成分,我們還是看見了自己在今天最容易缺失的親情。每個缺失親人的後輩,一定能深深感受到「子欲孝而親不待」這句話的分量。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30億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親情是無價的!
毫無疑問《你好,李煥英》是這個春節檔最適合帶爹媽一起去看的電影。銀幕裡的親情,不但能讓很多觀眾因產生共情而潸然淚下,還能有後續餘味真的流淌到現實生活之中,給家庭成員間的相互理解提供一個契機,這可能才是影片在「有笑有淚」的情感娛樂體驗之外,更大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