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麒麟是我們常見的肉質莖植物,又名麒麟掌,原產於南亞熱帶,是霸王鞭的變種。玉麒麟開花少,既不同於其它觀葉綠植,又不是喬木、灌木類盆景素材。但它的葉片層層疊疊形似雞冠,形態可鞠,類似莧科的千穗谷、雞冠花。如果養護措施正確,整體樹形不亞於盆景造型,有時連玉樹也自嘆不如,尤其適宜北方室內養植。
家有玉麒麟,顯祥瑞、帶好運。但是玉麒麟是大戟科植物,與其它大戟科花卉一樣,如澤漆(貓眼)、蓖麻、巴豆、橡膠木、斑地錦、通奶草、一品紅,都是汁液乳白色稍有毒性。有小孩子的家庭要做好防範,設置安全距離和防護措施。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如何養護玉麒麟,讓它成為我們的麒麟盆景。
1、玉麒麟的生長習性。玉麒麟根系發達,但是主根少鬚根多,根系柔弱呈須狀;耐旱不耐寒,可以耐高溫。北方養植越冬溫度不能低於10-15度;耐瘠薄,稍微喜肥水;喜光照通風,尤其忌悶熱無風的天氣;對腐殖土的ph值沒有特別要求,一般來說中性種植土就行,只是怕澇不能積水。
2、玉麒麟需要的腐殖土。室內養植玉麒麟,配好腐殖土就成功了一大半。我們上盆栽植玉麒麟時,要為其配製適宜生長的土壤。玉麒麟耐乾旱,如同仙人掌類、多肉類、沙漠玫瑰、酒瓶蘭。露天養植時,春秋季節半月20天不澆水也沒有關係。但是根系怕澇,需要配製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栽植。盆土可用沙質菜園土、松針土、河沙按照4:3:3的比例混合攪拌在一起。此處注意,因為玉麒麟的根系須狀,所以配製腐殖土時不能使用過多粗大的顆粒。既要不積水,還要基質細膩,需要注意這三個方面:一是河沙粒徑不能太大了;二是不要使用過多保水性能高的腐殖土;三是嚴禁使用半熟肥、生肥。如沒有完全腐熟的牛羊雞兔糞便、豆餅、黃豆水都不能使用。使用生肥,爛根分分鐘的事。
栽植前先在花盆底部鋪設一層3-5cm厚的粗河沙或者木炭、陶粒、碎磚,以利於排水,防止後期澆水過多出現潮氣過大爛根。上盆後不要急於澆水,先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2-3天,再移到散光處養護。
3、養護玉麒麟需要控水。玉麒麟怕澇,非常耐乾旱,平時可以按照"不幹不澆、澆則小澆"的辦法來澆水。即沿著花盆邊緣慢慢向內轉圈滲透,距離主幹中心5-10cm就不要澆了,讓其自己滲透就行了。每次澆水時的盆土狀態為:當盆土發白變幹時或者盆土與花盆已經幹的有縫隙,敲擊時有嗡嗡的聲音。在生長季節,春季室內養植時,15-20天澆一次水,室外養植每周一次就行;夏天室內養植,澆水要稍勤一些,視通風透氣情況7-10天澆一次水,室外養植5-6天澆一次。高溫時要避開中午,選擇較涼爽的早上或傍晚後澆水;秋末冬初澆水要比平時減少一些,使盆土保持微幹狀態即可,一般要在20天左右澆一次水。需要注意的是,玉麒麟如果不做好控水,會引發枝莖徒長,出現返祖退化,葉片不再是雞冠狀。
4、玉麒麟喜光照通風。
(1)光照。玉麒麟和仙人掌類植物一樣喜光。雖然耐半蔭,但在生長季節要保證充足的光照。如果長期放在沒有光照、通風的環境中養護,就能萌發若干細長的肉質莖,顏值大為下降。充足的光照能讓植株產生更多的營養成分,促使玉麒麟生長健壯。在冬季如果溫度15-20度左右,玉麒麟不會休眠,還是繼續生長。所以霜降、寒露時要注意保溫、增加光照,入室後將盆栽放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
(2)通風
玉麒麟在夏天高溫悶熱時,必須保持通風透氣。它尤其喜歡自然風,當土壤太潮溼時,就容易出現真菌感染,導致根莖腐爛。所以平時要保持環境通風良好,避免盆土過於潮溼。只要腐殖土不積水、通風透氣好,有時水多點也問題不大。如筆者的玉麒麟就是夏季露天養植,喝天然水,暴雨暴曬,享受大自然的供奉,長得鬱鬱蔥蔥。
結束語:綜上所述,北方室內養植玉麒麟,只要把握好腐殖土不積水、通風透氣、增加光照、越冬溫度不太低四個方面,一年長成大盆景輕而易舉。關於玉麒麟的肥料,無須使用太多,生長季節使用3-4次腐熟的有機肥和磷鉀肥就能滿足生長勢頭。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分享。如您喜歡請關注筆者。
本文原創。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