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麒麟的創造與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據說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不傷人畜,不踐踏花草,故稱為仁獸。麒麟的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麒有獨角,麟無角,口能吐火,聲音如雷。中國古代用麒麟象徵祥瑞。相傳只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此獸才會出現,亦作騏驎。
所謂「集美」,通俗地說是將一切美好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事物上的一種表現。這種理念一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追求實現的目標和願望。因而,麒麟所選擇的鹿、牛、馬、魚等吉祥動物進行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二、麒麟的傳承與儒家思想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了十分優秀的品質,比如,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獸」。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發展傳承中被廣大民眾和統治階級所接受,正是因為這種「仁獸」所具備的品質正符合幾千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範。
在民間傳說中,麒麟與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也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說孔子降生的當天晚上,有麒麟降臨的孔府闕裡人家,並吐玉書,上有「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五,徵在賢明。」字樣。既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孔子家人將一彩繡系在職角上,以示謝意。周敬王末年時,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時,竟挖出了那條當初繫於麟角的彩繡。以後,人們又引申出玉書三卷,孔子精讀後成為聖人。至今,在文廟、學宮中還以《麟吐玉書》為裝飾,以示祥瑞降臨,聖賢誕生。
孔子生活的時代,「禮樂徵伐自諸侯出」,禮崩樂壞,社會動蕩不安。傳說麒麟見於郊野,為人所賤,孔子喟嘆麒麟「出非其時」,標誌著世界的日暮途窮和哲人的窮困,所寫《春秋》於此絕筆,故《春秋》又別稱「麟史」、「麟經」。
三、麒麟的吉祥意義與人類的趨利心性
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著並不多方面顯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徵。民族的不同,種族的不同,還使人類在形體、膚色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人又有著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徵。有關人類基本心理特徵相同的理論,學術界稱之為「心性同一說」。其中之一便是趨利心性。
趨利心性的「利」,不可狹隘地理解為利益、錢財,它泛指對人類有利的一切事項,是人類嚮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萬事萬物向有利於自身的方向發展,對事物的發展往往作有利於自身的解釋或賦予其有利於自身的特徵的一種心理特點。審視古往今來存在過、存在著的人們,不論何種民族、何種文化,他們都具備這樣的心理。沒有人嚮往災難、禍患,沒有人希望萬事萬物朝著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基督教、佛教教義要求人們吃苦、禁慾,其指歸也在於解脫原罪,了卻前緣,導引人們進入天堂或極樂世界,體現了這種趨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樣具備這樣的心性。如同在傳統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國敘事文藝作品"大團圓"的結局一樣。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傳不衰的主要緣故。
四、麒麟的造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麒麟,是上古中國人最企望出現的吉祥動物,它們的出現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時的人們希望麒麟總是伴隨著自己,給自己帶來幸運和光明,而闢除不祥。當上古時代的這種信仰被傳承下來的同時,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義也隨之被廣大民眾公認且牢牢地存在於人們的意識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種意的象徵,某種意境的表現,某種力量的顯示,並啟發人們的想像,引導人們的精神去契合某種意念,進入一種特定的境界,給人們以希望、安慰和某種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方面。
(一)求子與育子。中國傳統的生育觀念是希望早立於嗣,多生兒女,子孫滿堂,多子多福,並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將不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視為最大的不孝。這種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無論從婦女懷孕,還是到嬰兒降生、百晬兒、及其他慶賀活動,無不體現出人們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為麒麟曾降臨過孔子這樣的聖賢之人,因而人們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於是,以"麒麟送子"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現象不僅見於圖畫、祝禱之語,而且也見於歲時活動,表現形式十分廣泛,意在祈求、祝願早生貴子,子孫賢德。
就《麒麟送子》的圖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簡。繁者或以童子為中心,戴長命鎖,持蓮抱笙;或為童子騎麒麟,角掛一書:或為童子背後有一仕女護送,仕女張傘持扇。簡者為童子騎麒麟,手持蓮花。在民間版畫作品中,還多配吉祥聯語「天上麒麟兒,地下狀元郎」。
(二)建築裝飾物。磚木雕刻是中國古代建築裝飾的重要方式,題材豐富,刻工精良,賦予建築造型以生動形象。磚雕多用於磚結構建築貼面和木結構建築的磚牆外簷;木雕除在建築外簷使用外,更多地用於內簷裝修。天津磚雕當屬磚雕藝術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慶年間還屬瓦作兼作的細活,磚雕藝人被稱之為"刻花活兒"的。道光年間,發展成為獨立的行業,形成聞名於世的「天津刻磚」。而垂花門、內外據雀替、額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裝飾上的木雕工藝亦堪稱一絕。中國的建築尤其是居民建築多為磚木結構,盛行在房簷、房山牆、門楣、窗框、影壁、柱礎、板牆、屋脊、抱鼓石等處以磚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裝飾寓意深刻的吉祥圖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動物。有的在大門的兩側裝飾石雕麒麟,既顯示門庭高貴,又鎮宅避邪。
(三)佩飾與紋樣。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以麒麟的工藝造像作為護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質地有金、銀、銅、玉等,尤其講究為嬰幼兒佩戴「麒麟鎖」,以此為孩子祈禱長命百歲。此外,以麒麟的藝術造型為圖案的傳統紋樣也被廣泛使用。唐代武則天時,以麒麟作紋飾繡於袍服,名曰「麒麟袍」,專門賞賜給三品以上的武將穿用。清代時,將麒麟繡於武官一品的「補子」上,成為等級制度的標誌。在民間剪紙、年畫、刺繡、臘染等工藝美術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鮮活的影子。
(四)贊語與祝詞。民間多以「麒麟兒」、「麟兒」、「麟子」等為美稱讚揚別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陳書·除陵傳》曰:「時寶志上人者,世稱其有道,陵年數歲,家人攜以侯之,寶志手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徐卿二子歌》:「君不見徐卿二子生奇絕,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以「麟子鳳雛」比喻貴族子孫;以「麟趾」祝頌子孫賢惠;以「麟趾呈樣」作為結婚喜聯的橫批,祝頌生育仁厚的後代;以「麟肝鳳髓」比喻極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鳳嘴」、「鳳毛麟角」稱讚和說明物品珍貴。
樂道官方微信號:Ledaoguoxue
樂逍遙微信討論群:
樂道國學生活館地址:武漢市西北湖路3-85號萬豪國際沿湖首層A128-129店
聯繫電話:027-85559381
太和琴社地址:武漢市漢陽區知音大道7號—附3(琴臺大劇院、音樂廳背面)
聯繫電話:18064129855
三步分享到朋友圈:
1、點擊屏幕右上角
2、點擊分享到朋友圈
3、點擊發送
四種方法關注我:
1、點擊屏幕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關注
2、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輸入「Ledaoguoxue」查找-關注
3、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輸入「樂道」-點擊那個放大鏡-關注
4、添加朋友-掃一掃-掃描上面的二維碼圖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