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麒麟、舞麒麟……跟著這爺孫倆一起走近咱黃驊的國家級非遺項目(視頻)

2021-03-01 陽光黃驊

每年過年的時候,舞龍舞獅大家可能看得很多,但今天小編帶您看的是一項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麒麟舞,它盛行於齊家務鄉,是一種獨特的漢族舞蹈表演藝術,據說它傳自皇宮,有著獨特的製作和表演方法,那麼我們首先就帶您趕往大王莊村,那的祖孫倆正忙著扎麒麟。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楊治康:大家好,我叫楊志康,我是黃驊市大王莊村人,雖然到年底了,我現在工作很忙,但是我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往我爺爺家趕。

楊治康的爺爺楊印海,今年80歲了,是黃驊麒麟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他在等著孫子,這是今年他最後一次給孫子做示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這是頭上那個圈兒,竹子必須要勻,要好,錯了不行,差一點也不行。

天漸漸暗了下來,爺倆兒吃完晚飯後,接著趕工。扎麒麟首先過的第一關就是劈竹子。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幹多少時間你劈這麼一點兒,你還不夠麻煩呢,看 ,這麼劈不就行了兩邊一晃悠,對,你不晃悠,刀子不走,你咔咔劈著走呢, 你光這麼蹭著走啊,你看我劈這一點,手有事嗎?

楊治康手法很慢,竹子劈得厚度不均勻,這點讓爺爺非常生氣。算來算去,楊治康已經跟他扎過十隻麒麟了,按他們這行的說法,孫子也該出徒了。那麼扎麒麟為什麼要用到竹子呢?原來麒麟與我們見到的獅子不一樣,個頭既大又高,從頭到尾巴,全身都要用竹子做骨架。楊印海手裡操著的小刀,在硬度和韌度很強的竹子裡輕鬆的遊走。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楊治康:啊,比我爺爺還是差多了,我爺爺就是說劈竹子吧,不看竹子,直接拿著刀就劈過去,就知道薄厚,而我呢得看著他慢慢劈,這是差距!

竹子分為青皮和瓤子兩部分,青皮韌性高,硬度不足, 瓤子沒有韌性,但硬度極高,麒麟身上每一根竹子都要用到這兩部分,因為部位不同,青皮和瓤子使用的比例也不同,楊印海摸摸竹子,就知道質量,一下刀就能準確的把握青皮和瓤子的比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我這個劈竹子不用練,怎麼說不用練呢,我是以前唐山鬧地震啊,天津編這個防震笆,弄小筏,防震啊,弄的竹條子,條子粗了不得劈開嘛,我是劈那個練出來的,到以後真用上了。

楊印海的刀法爐火純青,而孫子的刀法還欠火候,劈竹子成了要克服的第一個難關。楊印海明白這急不得,夜漸漸深了,楊印海已經回去睡覺了,把楊治康留在了祖屋裡獨自一個人練習。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楊志康:以前呢,都是跟爺爺扎制麒麟,看著我扎的。我現在呢,想自己扎制一個,就算是出徒了吧!

楊治康暗下決心,今年一定要獨自一個人扎出麒麟來,而扎麒麟最難的就是扎麒麟頭,他決定從扎頭下手,在自己家裡獨自練習。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楊治康:我跟我爺爺他們扎麒麟,扎個四五年,自己才敢扎這個麒麟頭,這個舌頭啊,你看上頭有個鐵絲,吊著它,你看到了沒,後頭固定上,看麒麟腦袋一晃悠,它就晃悠,這樣不就顯著好看嘛,觀眾們瞅著,耶,這舌頭還能動!

三天後,楊印海來到孫子家裡吃飯,在飯桌上他告訴我們,在齊家務鄉,到處可見麒麟的壁畫,麒麟與鳳凰,龜,龍被封為古代的四瑞獸,麒麟上能騰雲駕霧,下能穿江入海,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吉祥之首,麒麟舞原本是皇宮各類慶典中必有的表演藝術,稱為麒麟聖舞。明朝滅亡之後,黃驊本地一位皇宮藝人將他的麒麟舞絕技帶回家鄉,代代相承,才得以流傳至今。而楊印海這次到訪並沒有對孫子的製作麒麟頭髮表意見,這反而讓楊治康踏實了,他繼續抓緊時間趕工。有時候爺爺也來督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這標準呢就是一個麒麟八十斤,八十斤以裡,七十五斤以外。

楊印海不斷的敲打孫子,提醒孫子要注意,要注意使用竹子的重量,當然也直接表示了對進度的不滿意。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你扎麒麟,你光幹,25天扎這一對,你要是兩個麒麟,在25天之內扎不出來,你還幹嘛呀,就得說還得要快,還得要好。

工作之餘,楊治康都趕在夜裡加工,他告訴我們,以前麒麟的頭,鱗片等,幾乎全部用紙糊,後來他爺爺改進了麒麟的製作方法,用彩色絲綢和鐳射紙做出一片片鱗甲,把它縫製在麒麟的絲綢外套上,頭部、牙齒等部位用油彩繪製,這樣做出的麒麟色彩鮮豔、形象逼真且結實耐用。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楊治康:他這些年改進的這些東西,我是相當的佩服,我希望以後啊,我也能多改進一點兒,希望把麒麟越幹越好吧。

看似簡單的背後,其實麒麟裡隱藏了很多製作的小秘密。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楊治康:你們看了嗎,這裡面有個機關,看到那個環了嗎,那個環我也是練習了好長時間,才練習好的,有了這個環啊,這個麒麟頭就可以晃來晃去,如果這個環弄不好,這個麒麟頭就晃不起來了。

整整用了十一天,趕在爺爺的規定的期限內,楊治康紮好了一隻麒麟。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楊治康:我現在就是害怕我爺爺看到這個犄角,我現在還是沒有底兒,還有這個麒麟的尾巴,這個尾巴的彎度啊,我怕我爺爺一眼就看出來。

麒麟能不能過關呢?這讓楊治康心裡很沒底兒。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行啊,就扎這兩下,就可以行了,就夠這個標準了。這個犄角有點差距,為嘛有點差異呢 ,你看這個犄角啊,這有點寬,要窄一點就好了,爺爺?你看這個尾巴扎的行嗎?行夠標準。它的尾巴為的就是往上挑,有個彎兒,它耍起來呢 就是特別的活。

果然,麒麟存在的問題,沒有逃過爺爺的火眼金睛。

記者:爺爺 他學成了你百分之多少?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百分之多少,怎麼算呢,夠百分之九十五,還不夠一百分呢,還得繼續努力 治康,繼續努力。

治康總算出徒了!這些製作完成的麒麟長約2米,寬度達到了80公分,如何才能舞動這樣巨大的麒麟呢?楊印海說舞麒麟和扎麒麟是分開的,舞麒麟得需要專門的人員,體力好,個頭高。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那舞麒麟呢?舞麒麟,我不行,就得是他,咱們要找的這個人,對咱們要找的這個人,他是在這個村,就這個地方是最棒的了,

記者:就是在黃驊地區是頭一把交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楊印海:對了。

楊印海帶我們找到的這位村民叫王鳳柱,曾參加國家、省、市的多場大型表演,一提起舞麒麟來,王鳳柱就來了精神。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王鳳柱:耍麒麟最主要的幾點你得注意,不許邁大步,你必須得小步走,踩小步,麒麟這個東西啊,又溫柔又兇,溫柔的地方 一開始必須得溫柔,小孩都可以摸,趕瘋起來以後 小孩們看到都害怕,見到就跑 害怕它特別兇啊。

王鳳柱說,麒麟舞不像舞獅子,舞龍,從祖師爺傳下來的那一天,就有特殊的步伐與套路,數百年來傳承不息,而為了播出的需要,我們需要在春節前錄製一場麒麟舞的表演,希望王鳳柱能組織人來表演。

記者:那咱們舞一場麒麟需要多少人啊?

黃驊市齊家務鄉大王莊村村民 王鳳柱: 得將近二十多人到三十來口人這麼多人,打鼓的、綁鱗的、摔尾巴的、耍頭的。

王鳳柱說,表演麒麟舞三十歲是上限,現在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村裡剩下的都是老年人,眼看我們的拍攝就要成為泡影的時候,從黃驊市齊家務鄉齊北村傳來了好消息,

記者:王書記 你好,

黃驊市齊家務鄉齊北村黨支部書記 王玉宏:你好你好,

記者:我看那是咱們的麒麟都準備好了 

王玉宏: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

麒麟舞演員:搞運輸的,今天是,今天特別告了一天假

麒麟舞演員二:請了一天假,謝謝你。

齊北村的村支書王玉宏從16歲開始舞麒麟,是個不折不扣的麒麟謎。

黃驊市齊家務鄉齊北村黨支部書記 王玉宏:王玉宏:別看兇唄,比較吉祥!代表著吉祥麒麟我們跟獅子區別的地方,我們這是高蹺踩著,一個人單獨背著,(為什麼要用高蹺?)對,如果不用高蹺,它體現不出麒麟的威武來

王玉宏說,表演用的麒麟從頭到腳最小的4米,最高的5米,高大雄壯,舞起來威武生風、氣吞長虹。

黃驊市齊家務鄉齊北村黨支部書記 王玉宏: 獅子跟它的區別呢,獅子可以隨便亂蹦,它離了鼓點走不動沒法動,步伐不行這是真事兒,一會咱們可以看一下,看一看 一敲鼓就知道怎麼走

記者:準備好了嗎?

黃驊市齊家務鄉齊北村村民:準備好了敲

每隻麒麟由兩個青壯小夥表演,一前一後協力合作完成表演動作。前者腰挎麒麟頭,做騎麒麟狀,後者在其內做尾部表演。麒麟一紅一綠代表一雌一雄,成對出場,童子端坐其上,演員足踏一米多的高蹺。完成閃、轉、騰、挪等系列動作。

記者:出來了

演員一:出來了。

記者:你這控制什麼

演員一:我一控制身子 它尾巴就來回抖動

記者:平常露臉嗎

演員一:不露臉,他們露臉,這次露一次臉 ,露臉露臉

演員二:就是玩這個堅持不了,十到二十分鐘吧!間隔性的玩,要是時間太長,人肯定受不了。

表演麒麟舞,最難的是前面的演員,不僅要腳踏高蹺,而且身上要幫著重達100斤的道具,。群體表演技巧高,難度大。全場多隻麒麟在鑼鼓和音樂的伴奏下一起跳躍舞動,演出場面大氣磅礴、威風凜凜。

黃驊市齊家務鄉齊北村村民:祝全省人民新年快樂!!!!

在黃驊,每年正月人們舞起麒麟,迎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由於麒麟造型扎制用料龐雜、造價較高、費時費力、表演動作難度大等原因,黃驊麒麟舞表演規模日漸縮小,面臨失傳的危機,讓我們一起珍惜這種北方獨特的民間表演藝術。

講誠信故事,傳美好家風,春節期間張洪瑞一家登上河北新聞聯播

黃驊各鄉鎮選舉產生新一屆黨委、紀委和人大、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附名單)

春節特刊:節後綜合症不要怕,破解盡在收心大法!


本文轉自河北經濟今日資訊微信號

編輯/張瀟譽、譚宗耀

陽光黃驊,本土最權威政務微信平臺!

相關焦點

  • 從傳說中的上古神獸到龍崗舞麒麟,這些故事你根本想不到
    其中,坂田永勝堂舞麒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另有多支麒麟隊被列入省級、市級、區級非遺名錄。今年立春,也是農曆戊戌年的最後一天。這一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坂田永勝堂舞麒麟送吉祥。麒麟隊十幾人統一著紅色T恤、黑色褲子,或敲鑼打鼓,或吹奏嗩吶,兩隻五彩斑斕、精神抖擻的麒麟舞動著進入張氏祠堂。
  • 舞麒麟
  • 還有「非遺」項目展示……
    接下來,讓我們了解這些「非遺項目」~端硯製作技藝(國家級)在中國所產的十大名硯中,尤以端硯最為稱著。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賦詩讚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硯的歷史悠久,石質優良,雕刻精美,唐朝末年被推崇為「四大名硯」之首。
  • 醒獅頭、燈籠仔、麒麟、麥芽糖……石龍這些非遺項目成功引起了...
    醒獅頭、燈籠仔、麒麟、麥芽糖……石龍這些非遺項目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作為全國面積最小的鎮及「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石龍現存的省、市級非遺項目共有六項之多。
  • 奧拉星11/3預告吐槽:非遺聯動麒麟登場!雙十一福利沒你所想那麼好
    尊享149星幣購買超維聖王麒麟全套專屬鑽裝。·再充5元,獲得50星幣。額外領取超維聖王麒麟專屬鑽裝升滿星滿鑑培養。·再充10元,獲得100星幣。額外領取超維聖王麒麟一鍵唯我獨尊、適配星靈。吐槽:這畫風。。。。確定是麒麟不是年獸嗎?
  • 發現深圳|舞麒麟就是舞獅子嗎?(音頻)
    這傳說中的麒麟神獸,生性活潑、吉祥仁和、極富靈性。廣東人認為,獅子是地上威猛的動物,麒麟則是天上吉祥的象徵。深圳當地有「東麟西獅」之說,也就是東部客家地區多數舞麒麟,西部廣府地區多為舞獅子。但是,沙井、松崗、公明一帶在清末民初年間亦有舞麒麟。
  • 城記丨舞麒麟先出左腳還是右腳?
    民國版宣統辛亥年間《東莞縣誌》記載:「客家舞麒麟是明末清初由客家人從北往南帶來的,距今有450多年的歷史。」據記載,麒麟有全身鱗甲,牛尾,龍頭,獨角。但這也是人們虛構出來的,所以,當其他動物舞可以參照現實中的動物,從而有比較統一的套路時,麒麟舞是沒法擁有一個定式的表演套路的。廣東省麒麟舞代表性傳承人蔡玉財說,麒麟舞歷來都是各門各派,各顯神通,沒有固定套路,每個民族、每個地方不一樣。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公示 衢州兩大技藝上榜!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網站發布了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全國共337項「非遺」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衢州市柯城區邵永豐麻餅製作技藝、婺州窯衢州白瓷燒制技藝分別作為傳統麵食製作技藝、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的擴展項目榜上有名。
  • 舞麒麟--黃江鎮長龍社區的獨特客家風味
    舞麒麟是客家傳統習俗,有太平、吉祥的寓意。今天,鎮長龍社區就以舞麒麟這種傳統方式向廣大群眾展示了這項傳統藝術的魅力。
  • 你也許看過舞麒麟,但你知道這些嗎?
    麒麟走遍新郎住所後,需要在新郎房間停留一夜你也許看過舞麒麟,但不一定了解舞麒麟背後的文化內涵與社會功能。撲紙工序後的麒麟外貌麒麟崇拜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舞麒麟早已融入客家日常生活之中。《武舞民間:香港客家麒麟文化》一書,就根據走訪廣東香港各地客家村落,採訪麒麟師傅的訪談資料,輔之相關文獻,敘述客家麒麟南來香港的重要時期、並探索客家麒麟相關的文化,以及客家麒麟與中國麒麟傳說的關係。
  • 海陸豐麒麟文化
    這是一個原始的視頻模板,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把它組合,放到一個卡片布局裡面使用,這樣它就帶上卡片的邊框了。吉祥,麒麟現身, 國泰民安                                                                      ----汕尾海豐麒麟舞       古書說它「音中鍾呂,行中規矩,遊必擇地,祥而後處。不履生蟲,不踐生草,不群居,不侶行,不罹羅網」。
  • 龍門麒麟隊亮相廣東省麒麟文化節
    參賽隊伍在比賽中各展身手,在角逐獎項的同時切磋技藝、交流提升,向廣大市民全面展示麒麟文化的藝術魅力。永漢鎮官田村集春堂麒麟隊在此次大賽的表演精彩十足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精彩瞬間吧!鑼鼓聲中,只見表演者舞著麒麟時而貼近地面,時而飛到空中,踢腿、舔身、採青,神態各異,詼諧幽默,讓人目不暇接。舞麒麟憑藉高大的藝術造型和驚險的高難度動作,帶給觀眾不同凡響的藝術震撼力,令現場觀眾不時發出陣陣驚嘆聲和喝彩聲。
  • 【傳承】舞麒麟在黃江歷史悠久,需你我薪火相傳
    舞獅、舞麒麟活動在黃江地區流行已久,據傳在清代既已開始。
  • 搖滾+非遺神曲《子》火了,湘西國家級非遺項目你知道多少?
    這一首搖滾+非遺的歌曲也引起了很多人對湘西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的興趣和關注,尤其是歌曲裡面直接唱到的湘西酉水號子和苗族民歌,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極高熱情!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湘西州26個國家級非遺項目。
  • 文化||東莞(清溪)影視動漫藝術創作基地亮相漫博會 奇幻電影《麒麟王》倍受關注
    東莞(清溪)影視動漫藝術創作基地(下稱動漫創作基地)與東莞市虹虹動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虹虹動漫)作為聯合參展單位,推出的奇幻電影《麒麟王》拍攝生產項目,在本屆「漫博會」上大放異彩,吸引眾多項目投資商和觀眾的關注。
  • 走進非遺,品味香港傳統文化
    這些文化傳統展現香港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反映了香港的大眾文化和生活面貌,被列入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部分甚至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  長洲太平清醮 這是香港獨有的民間節慶。長洲是香港的一個島嶼,相傳清末曾發生瘟疫,其後瘟疫解除,居民便以打醮答謝神恩並祈求平安。
  • 廣圖展映「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紀錄片
    本次活動從前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共95個優秀項目中,選出了三部來播映,這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遺傳承人技藝特色與人生故事的紀錄片是「文琰森——獅舞(松崗七星獅舞)」「季克良——茅臺酒釀製技藝」「劉永安——木偶戲(邵陽布袋戲)」。展映後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負責人田苗與現場觀眾進行了交流。觀眾積極參與討論,反響熱烈。
  • 這群設計師把非遺做成爆款時裝,它們亮相廣東時裝周時,現場觀眾都瘋了!
    廣東時裝周現場8月23日下午,廣東時裝周迎來了史上最別具一格的一場時裝秀——東莞非遺原創服裝設計項目。據說這是國內時裝周首次出現非遺服裝專場秀,它將傳統非遺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完美融合,用地道的東莞傳統非遺元素展現時尚之美,驚豔了現場近千名觀眾,隨著一個個爆款時裝亮相,一層蓋過一層的掌聲雷動,現場觀眾都瘋了。
  • 村民家門口看國家級演出 現場展示多個非遺項目
    演出現場,除了精彩紛呈的節目,還有來自北京市級以及通州區級多個非遺項目展示。2021「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演出現場。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攝維吾爾族舞蹈《盤子舞》、口笛獨奏《苗嶺的早晨》、器樂合奏《我的祖國》、女生獨唱《我愛你中國》、男女生二重唱《幸福中國一起走》……12月23日下午兩點整,演出正式開始,現場近300位村民隨著音樂的律動,揮舞著手中的「冰糖葫蘆」、風車。這是尹家河村村民首次在家門口看到國家級文藝演出。
  • 淺談麒麟與麒麟文化
    其次,麒麟文化是中國古代的先神圖騰。目前被公認的"麒麟正脈"為姬姓(現為姬姓周氏),即周天子一脈。這一脈起源於黃帝,傳說黃帝祖神為應龍,麒麟為應龍之後。女主人公與男主人公受阻於女方父母的決定,女主人公交於男主人公一隻玉麒麟,發誓"生生死死不變心,清風明月作見證,分開一對玉麒麟,這隻麒麟交於你,這隻麒麟留在身,麒麟成雙人成對,散心兩意天地不容"。等到雙方衝破重重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麒麟成雙人成對,並蒂花開萬年紅",大喜之夜雙方麒麟終於成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