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十大爛片,《上海堡壘》只能排第三!

2021-01-17 騰訊網

文 | 不小可

又到了一年一度盤點爛片的時刻,翻了翻今年的工傷,與往年基本持平。以下是年度十大爛片,僅代表個人意見,僅限於國產片範圍,也不包括第一時間已經避雷沒看的那些,比如杜琪峯也要恰爛飯的《我的拳王男友》,比如龍的睫毛長到地裡能出茶葉的《龍牌之謎》……

最近我學到一個形容爛片的詞:三如電影——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

對我來說,一部電影爛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爛在根上(三觀有問題)>創作態度(粗製濫造)>電影劇情(槽點無數)>導演裝逼(形式大於內容)>導演匠氣(水平有限)

所以,以下年度十大爛片,排名略分先後,最爛的先來。

第1名:《誰先愛上他的》

這是一部看完很生氣的電影。儘管其實上映於2018年底,也要把它拖進來排第一。電影拍得不差演員表現也出色,但問題就是,爛在根上。

大學教授宋正遠人到中年忽然和老婆劉三蓮攤牌:自己喜歡的是男人,現在要搬去和邱澤住了。之後宋去世,把保險金全部留給邱澤,劉三蓮跑去罵小三,反倒被小三嗆口:「你才是小三,我是男人,怎麼也應該是小王。」

電影拍LGBTQ群體很常見,而且通常都是站弱勢群體一邊;即使是拍同妻家庭,也可以有辦法不讓立場一邊倒——隔壁《翠絲》就拍得讓人同時同情男女雙方,而不是一邊倒地站在女主立場控訴騙婚同志。但《誰先愛上他的》是怎麼操作的呢?它打亂敘事線,巧妙引導觀眾盯一個問題:誰先愛上教授的?表面上看是小王插足,實際上原來小王認識教授還早於劉三蓮,只是教授迫於世俗眼光才選擇了劉女士拋棄了邱澤,人到中年又「迷途知返」,重新尋回真愛——這就是影片的惡臭價值觀嗎?

更氣人的是劉女士的兒子還在這場「奪保險金」戰鬥中站到了小王的一方,因為討厭母親的控制索性住到小王家去,還動不動以死相逼。這十幾歲的熊孩子叛逆也要有個限度好吧?

最後一幕,劉女士發現小王給前夫治病欠了高利貸,於是情願放棄了保險金,給小王送去各種領保險金需要的戶口證明資料之後,她走到小巷口,買了兩塊炸雞排吃——電影中途曾表現劉女士為了健康總是給兒子送蔬菜色拉,言外之意是,原來她自己偷偷躲起來吃不健康的炸雞排。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以也別怪前夫投奔真愛而去。

OMG!這電影是希望人人都當個聖母是咋地?老公騙婚,不應該憤怒出醜,當然是選擇原諒他體諒他;小王囂張跋扈,不應該去爭去搶,最好和前夫一樣愛上他(畢竟找了美男邱澤來演);兒子去投靠小王了,不應該恨他不爭氣胳膊肘往外拐,更不能罵生塊叉燒好過生你,就該給他們送飯送菜打掃房間除蟎除塵當個免費鐘點工!

看完電影,只想讓小王帶著熊孩子一起原地爆炸,給劉女士留個清淨,前半生就當是被瘋狗咬了。

我友說得對:看《翠絲》的時候沒覺得特別好,看完《翠絲》再看別的,就覺得《翠絲》真的挺好的。起碼,姜皓文演的異裝癖騙婚同志,有過掙扎和內疚,不像宋正遠教授,一臉的「我就是來通知你一聲,我要和小王一起過了」。

放大海報,看姜皓文的鞋

好的電影,是看過以後能讓原本堅固的價值觀鬆動一點點,比如我覺得同志騙婚是錯的,異裝癖是噁心的。但看完《翠絲》,又覺得異裝癖只是一種癖好,談不上是非,姜皓文演女裝大佬也挺可愛的。同志騙婚仍然是錯的,但錯的還有傳宗接代的封建糟粕和社會恐同大環境。

但差的那種,就是明明揣著明白還要裝糊塗,還強行洗白,最好天下惡事都是我來做,別人個個都是聖母人設隨時準備原諒我,這就太噁心了。

第2名:《三夫》

對從前的陳果有多喜歡,對《三夫》就有多討厭。

從前的陳果也喜歡加插私人惡趣味,比如把衛生棉條投到樓下人家的茶包裡。但是那會兒至少還能看出趣味,如今卻只剩下噁心,生理層面的不適。那些用過又用的鮑魚、黃鱔,更覺江郎才盡。

不少觀眾看完心疼女主曾美慧孜,也是因為電影完全配不上她的付出——白白犧牲了肉體。

一個有性癮的弱智女子和三個丈夫的漁船生涯拍成AV既視感,與其說政治隱喻,倒不如說譁眾取寵。

第3名:《上海堡壘》

雖然這片在今年夏天引起群嘲,但還只能排爛片第三,因為它爛在第二個段位:粗製濫造。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科幻論壇上,導演滕華濤說自己拍得很認真,細緻到「每個演員進組的時候,我們都發了大概這麼厚的一本戰術手冊,因為他們所有的防禦系統有一套操作設備,那套操作設備,我們詳細到每一個按鍵是什麼,每一個按鍵大概手勢做什麼」。

我還真信了。結果一看電影,舒淇和鹿晗整天都在談戀愛,請問他們要這本戰術手冊幹什麼?

整部電影的拯救世界計劃就靠上海灘黃浦江上一門炮,打外星人。全世界都指著這門炮才能活,這門炮又依靠「上海堡壘」裡的指揮官,指揮官相信英雄出少年,於是最終拯救世界的計劃就落在了「灰鷹小隊」裡「神經反射值超過180」的鹿晗身上——我真替世界人民捏把汗,還不如靠變異的小蜘蛛呢。

可鹿晗在幹嘛呢?忙著和指揮官舒淇姐弟戀。你說談戀愛要是真談出點什麼來吧也還算了,大不了全世界崩塌,成就這段傾球之戀唄。然而鹿晗和舒淇之間的隔膜又比上海和外星人之間的泡防禦還結實。拍個偽科幻冒充硬科幻也就算了,到頭來連個愛情片都沒撈著,這可真有點說不過去了啊。

導演說現在中國科幻片管理體系不健全,不能跟已經成熟的好萊塢比,道理不是沒有,但是你看人家郭帆也是小米加步槍搞出來的「小破球」,攝影棚還是跟《瘋狂外星人》借的。要說體系不健全大家都不健全,《流浪地球》連個UI組都沒有,但有誠意和沒誠意,下沒下工夫,拍出來的東西還是一眼就分得出來。誰當觀眾傻,誰就是真的傻。

可別讓大家再說「中國科幻開啟於2019春節檔,終結於2019暑期檔」,替小破球覺得心酸吶。

《上海堡壘》也是高以翔生前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浪費,真浪費

第4名:《人間喜劇》

這片吧……爛到屬於「導演孫周是不是欠裸貸了,要是欠了你就讓艾倫在電影裡眨眨眼」。

開心麻花越拍越爛,連麻花演員都快成爛片標配了。爛得你看完就迅速忘記了情節,仿佛大腦已開啟自我保護程式,免得一不小心反芻又噁心自己一回。

時隔9個月,我努力回想又回想,能想起來的只有金士傑演了三分鐘的「打鐵花」,還挺壯觀的,這算非遺吧?現在會打的人不多了。

那麼拍成三分鐘的短視頻不香嗎?為什麼要扯成90分鐘長來噁心觀眾呢?

第5名:《新喜劇之王》

2019年賀歲檔,星爺臨門進來夾一腳。當時傳聞都說是臨時拍的,從策劃拍攝到後期一共只花了2個月,所以連宣傳都沒工夫弄就匆忙上映了——搞得我還以為是周月馳拍來山寨星爺的,這白雪公主的造型居然逃過了迪士尼的法眼???

劇情是水到不能再水了,從陳百強的懷舊金曲開始,從王寶強的嘶聲力竭開始,從星爺一貫的做人沒有夢想和鹹魚冇分別開始……真是流水帳一筆,一筆流水帳。全篇仿佛打著碩大的水印——我就是來圈錢的,你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

哎不是,《美人魚》的時候大家不是已經還了嗎?

第6名:《廉政風雲》

看完不敢相信是麥兆輝拍的。當年《無間道》雙導演裡,我一直覺得麥兆輝是要比莊文強好一點點的。結果2018年莊文強拍了《無雙》,雖然是抄襲的吧,抄得還算青出於藍,這《廉政風雲》打著系列電影的野心旗來,結果所謂的系列電影就是「第一部拍得沒頭沒尾也沒關係」的意思?您這樣還有人想看二三四嗎?

第一部叫「煙幕」,要麼第二部叫「彈幕」?第三部叫「謝幕」?

張家輝演一個看起來無辜的控方證人,呃,大家會相信張家輝只是一個無辜路人嗎?

電影最後一個閃回,用先進技術還原了張家輝和劉青雲的少年時代:

咳咳,原來是一部笑片?拜託導演去看看張家輝和劉青雲真正少年時代演的那些警匪片,還夠您學幾年的。

說起來,香港近年來多的是這樣的犯罪片,全明星陣容,清一色大都會,金融商戰拍得洋氣時髦,精英氣質溢出銀幕,看過第二天就忘個精光。《寒戰》《反貪風暴》《廉政風雲》《廉政行動》《使徒行者》《澳門風雲》……建議這些以後拍電視電影就可以了,不要騙觀眾買票了。

第7名:《吹哨人》

和前幾部策劃伊始就奔著粗製濫造去的電影不同,《吹哨人》的初心還是可以的——「吹哨人」是值得探討的社會話題,又正好契合了國務院最新發布的制度。導演薛曉路跳出自己拍浪漫喜劇的舒適區,挑戰全新社會議題,值得鼓勵。

但可能是力有不逮,《吹哨人》的成果就像是三集《反貪風暴》聯播,故事的邏輯甚至還不如《反貪風暴》能夠自圓其說,槽點多得不知從何吐起,充分符合爛片三如特點:如芒在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

湯唯和雷佳音也奉獻了史上一次低水平演技,雷佳音的英文秀更是重災區,現在我腦子裡的繞腦魔音已經不是黃曉明的鬧太套,而是雷佳音的嘿為夠!(here we go)

寫到這裡覺得湯唯還是有演技的,在逃命的緊急狀態面對雷佳音這一聲嘿為夠居然能忍住沒有笑場。我坐在電影院裡可是一口水都噴出來了。

這是哪裡來的小機靈鬼兒。

第8名:《白蛇:緣起》

把這片放進年度十大爛片可能很多人不同意,因為某種程度上本片還算是年度國漫之光,但我還是覺得很爛很爛。追光做的動畫,色彩絢麗,細節豐富,技術上沒得說,但畫風不中不洋,有時水墨有時日式卡哇伊,總而言之像個大雜燴,審美上並不怎麼出眾。

但最爛的還在於劇情——開場大概是嫁接了《捕蛇者說》,讓許宣成為捕蛇為生的部落一員,目的也許是加強戲劇性,為碰見白蛇以後從恨轉愛鋪墊吧。可是結果這兩位卻是情不知所起,一炮而深。白蛇的造型露肩露胸露背露大腿,跟天上人間走出來似的,於是千年緣起就這麼始於一次約炮?

跟隔壁《哪吒》比比,一個是把「反抗父權」的傳統哪吒變成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新時代哪吒,一個卻把千年情變成了一夜情,看完只想翻出《青蛇》來洗洗眼睛,起碼那裡還有「跟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第9名:《烈火英雄》

有些片子爛在粗製濫造,有些呢,拍得也算用心,也算努力,可最終還是爛在笨拙、爛在匠氣。

《烈火英雄》本來是很有爆款相的,因為近年來頻發的災情已經把「消防員」這個職業推到了輿論風口——他們年輕,不過二十出頭,有些甚至只有十八九歲,還是個大孩子。他們早逝,不是因為疾病或者意外,而是為國奉獻,為民犧牲。我們看多了這樣的新聞,又對這樣的職業犧牲無能為力,除了轉發,除了點蠟,好像什麼都做不了。

就在這樣的時候,《烈火英雄》問世,就像打開了一個情緒的出口。它本來可以像《我不是藥神》那樣擊中時代人心,形成一場全社會對犧牲消防員的集體緬懷,對「當代最可愛的人」的集體致敬,但是可惜——題材選得聰明,電影卻沒有拍好。

看完《烈火英雄》出來,滿腦子嗡嗡響,眼前仿佛還是一片火海。120分鐘的電影,有100分鐘就全是油罐大火災救災實錄,整部電影的畫面效果就是火火火火火,聲效又是此起彼伏的爆炸,這樣的視覺+聲效刺激長達一小時以上,散場的時候聽到好幾個觀眾說頭暈。

本來呢,用100分鐘去拍一場逆天大火的熄滅,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顯然會對編劇產生很高的要求——火怎麼起,怎麼發展,怎麼熄,怎麼滅,戰線拖得越長,就越是需要結構和布局。而《烈火英雄》給出的布局是這樣的:

第一關,油罐A01起火

第二關,油罐A01被發現串聯著幾十個油罐,導致源源不斷有原油往A01補充

第三關,油罐倉庫旁邊是化學品倉庫,一旦火燒到化學品倉庫爆炸,威力相對於20顆原子彈,整個城市藥丸。

然後片中消防員的滅火步驟是這樣的:

第一步,用水泵從附近引流海水滅A01的火,派歐豪去潛水清理水泵口的垃圾。

第二步,派黃曉明去把A01和其他油罐之間的閥門關上。

第三步,派杜江帶領精英部隊死守在化學倉庫門口,不斷用水槍澆熄燒過來的火苗。

相信你也看出來了,第一步和第三步都是杯水車薪,最後火怎麼滅呢?就靠黃曉明關閥門——是的,這個閥門不好關,每個油罐之間的閥門都要轉上8000轉,幾十個閥門就是幾十萬轉。但是,100分鐘的滅火大戲,本應是精密布局環環相扣見招拆招才會拍得跌宕起伏懸念迭起,要麼讓人佩服科學救火有勇有謀,要麼讓人感嘆水火無情人力雖渺小卻悲壯……怎麼最後就靠黃曉明擰閥門呢?

都9012年了,拍主旋律,能不能走點心啊?為什麼人物個個都好像戴著類型化的面具一樣?90後甚至00後的他們,怎麼就成了一張張相似的模糊的臉,看不出個性也看不出內心?帶隊的三位主角是面具,組隊的小夥伴也只是一群救災的符號。這年頭,連新聞都不敢寫得這麼幹巴巴好嗎。

據說《烈火英雄》的拍攝是依照真實比例搭建了港口油罐區,火也是真火,作為觀眾也真想感慨一句:都放了這麼大的火,怎麼還拍不好一場救火戲。

第10名:《慾念遊戲》

郭濤自導自演的第一部戲,片名自帶官方劇透可還行?

其實也不怪《慾念遊戲》差,idea的來源大概是麥可·道格拉斯的《心理遊戲》吧?那部電影大衛·芬奇拍的,也不怎麼好,一個普通商業片,及格分。

降維到郭濤這兒,自然再減了幾分。

有些電影吧,看起來挺關心社會的,好像爭蹦著也想拍出點時代人心來,可結果說來說去還是中年老男人那點危機。讓人想起《港囧》,男主一路心猿意馬想找當年的女神追憶似水年華,最後女神來了,他倒懸崖勒馬了,對著床上的女神來一句:我忽然發現自己一點這個(出軌的)意思也沒有。——你尷尬死我算了(確實很囧)。

所以這些老男人自導自演的中年危機片之所以失敗,根源就在於還是太把自個兒當回事了,這是格局所限的失敗,倒不一定是業務能力不夠。所謂匠氣,也是一樣的意思。

之所以排最末,是因為電影裡郭濤那個科技住宅還不錯。而且,看完並沒有頭疼。

身為國產片觀眾,要求不可謂不樸素。

大家還都在看這些

轉載請在評論區留言,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註明作者、出處和微信號

相關焦點

  • 能夠看得津津有味的十大爛片,《上海堡壘》排第二,誰敢排第一
    每年電影出品數量上萬,其中真正的佳片數量少之又少,電影還是爛片居多。而想在浩如煙海的爛片中佔據一席之地,必須爛出風採,爛出自己的特色。B站曾經評選過公認的十大爛片。No.10《鯊捲風》鯊魚飛天,美女成群,靠著鯊魚和美女兩大特色,《鯊捲風》成功晉級爛片前十。
  • 2019五部低分爛片,《上海堡壘》排在第二,第一豆瓣僅有2.8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盤點過去2019年裡,五大低分「爛片」,看下你踩過哪一部的雷。這五部電影,雖然熱映後取得了可觀票房成績,但是影片質量卻無法獲得觀眾認可和好評,甚至有的還爛出了新高度。
  • 2019年十大國語爛片出爐……
    日前,已有多個網站、多家媒體對2019十大華語爛片作了排名,名單有差別,但《上海堡壘》《龍牌之謎》《下一任:前任》等均榜上有名。NO.10《冠軍的心》(4.6)劉奮鬥執導,楊坤、夏梓桐、餘皚磊、劉顯達主演。看到演員陣容,先是一驚,沒錯,楊坤主演,唱《無所謂》的楊坤。他飾演譚凱,一個在拳臺上,可以被打倒也絕不認輸的男人。
  • 2019年度國產十大爛片
    這一期,表姐要帶大家一起回顧2019年內地院線中的「國產十大爛片」。 當然,如果要說2019的國產爛片,寫十部根本不夠。表姐以下挑選的爛片,很有代表性,它們在辣觀眾眼睛、侮辱觀眾智商,挑戰觀眾底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 2019年度國產十大爛片
    這一期,表姐要帶大家一起回顧2019年內地院線中的「國產十大爛片」。當然,如果要說2019的國產爛片,寫十部根本不夠。表姐以下挑選的爛片,很有代表性,它們在辣觀眾眼睛、侮辱觀眾智商,挑戰觀眾底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 通過《上海堡壘》教你怎麼識別爛片
    例如知名編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汪海林,就在《圓桌派第三季》裡面給出了一個相對簡單的爛片鑑定公式。就拿這次《上海堡壘》為例。導演滕華濤。代表作是《蝸居》,以電視劇導演身份進入電影圈。那他近幾年來,拍了些什麼電影作品呢?
  • 2019國產十大爛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歲末盤點時間,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可能遲到但從不缺席的院線華語十大爛片盤點。說實話今年的十爛評選比往年還是要困難一些,往年是種子選手太多,只挑十部無法突出華語電影的下線到底有多低。NO.06【九龍不敗】這是一部幾乎無法形容的影片,如果你拿它當喜劇看,那你可能偶爾也會大喊著「什麼鬼」笑出來,但大部分時刻你都只能忍受不明就裡的煎熬。
  • 2019國產十大爛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歲末盤點時間,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可能遲到但從不缺席的院線華語十大爛片盤點。說實話今年的十爛評選比往年還是要困難一些,往年是種子選手太多,只挑十部無法突出華語電影的下線到底有多低。而今年,說實在的候選影片數量著實有限,其中真正爛的廣為人知的更是少之又少,這也許預示了華語電影整體質量的攀升,但也可能只是因為影視寒冬的刺骨風暴吹散了多年的泡沫。
  • 《上海堡壘》憑什麼蟬聯B站爛片之首?
    由滕華濤指導、江南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戰爭片《上海堡壘》於2019年8月9日在國內上映,雖然上映已經過去一年,但在B站各大up主還在樂此不疲的吐槽《上海堡壘》,該片一度成為B站爛片之首。臣妾不禁自問《上海堡壘》憑什麼就成為爛片之首了?
  • 2019十大爛片
    他用小說《鏡花緣》裡的一個故事來形容這種感受:直腸國的人消化不良,一頓飯剛吃下去,就又排出來,為了節約食物,那一頓飯就要吃了排,排了吃,如此反覆幾個循環,直到徹底索然無味,才算把食物的價值最大化利用。這個類比或許會令人感到不適,但這種不適和花了錢、空出時間,卻看了一堆不知所云的垃圾比起來,也就不算什麼了。
  • 盤點2019年十大國產爛片,第1名不說你也知道
    大家好,我是天朝人民的老朋友張大戶2019年就要過去了,不說廢話。盤點一下2019年10大國產爛片。究竟是哪部電影,能擊敗這麼多強勁的對手,奪得2019年爛片王的桂冠呢。只能是它,唯一的它,中國電影的裡程碑,科幻電影的奇觀,爛片教科書。
  • 大浪淘沙:2019年十大爛片盤點
    此外,公開發表的文章不太好出現髒話字眼,所以對於十大爛片我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誤)。 我覺得觀眾對於爛片的吐槽,也是基於「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初衷,大家都想國產電影越來越好——投資方製片方能賺到錢,觀眾也能享受到精神食糧,所以吐槽爛片的部分我儘量克制一下罵街的衝動,就事論事談一談。以下是我心目中本年度十大爛片: NO10.
  • 市場觀察:《上海堡壘》首日票房口碑雙撲,次日排片佔比慘遭腰斬
    》做出市場預判,認為:單純從市場的角度出發,並不看好《上海堡壘》,該片的市場份額只能勉強堅持首日,所以,明天的口碑對於《上海堡壘》來說,至關重要!《上海堡壘》首日排片佔比約33.2%,位居市場第一,全國排映場次超過13萬,然而,明天該片的排片佔比暴跌至17.2%,全國排映場次只有6.4萬,較首日減少了6.6萬場次,跌幅高達50.77%。
  • 2019十大爛片特色吐槽,每一部都爛得那麼獨一無二哈哈哈
    各位小夥伴們,2020年新年好,在這充滿期待和動力新的一年,我居然要給大家安利2019年十大爛片,這是一個什麼心態,新的一年新的一天
  • 《上海堡壘》成為爛片,兩個方面可以說明失敗的原因
    《上海堡壘》因為影院票房慘澹,上映沒幾天就被下架了,魚樂泉沒有去影院支持這部影片,因為本人既不是鹿晗的粉絲,也不是舒淇的粉絲,又見《上海堡壘》在院線上映期間被絕大數的觀眾瘋狂吐槽這是一部爛片,諸如在影院成功催眠;玩著手機,偶爾瞄一眼大熒幕看完的《上海堡壘》之類讓魚樂泉「觸目驚心」的短評,如此「觸目驚心」的短影評成功的勸退了躍躍欲試去影院觀看的想法。
  • 日媒評2019年爛片《小丑》排第三
    時光網訊 日本電影雜誌《映畫秘寶》按照慣例,評選出了2019年度十佳和十爛作品。這本有著25年歷史的雜誌正式宣布休刊,這一期將是最後一期。(日本電影和外國電影共同參與評選,不加區別;以日本上映時間為準)  需要指出的是,《映畫秘寶》所評選的爛片,更多是指令人失望的影片,這些影片因龐大的投資、豪華的主創陣容、絕佳的口碑等原因而給日本觀眾很高期待,而看完後覺得它們不過如此。
  • 鹿晗毀掉了《上海堡壘》?
    結果,江南非常嘚瑟地跳出來:我我我,上海堡壘用的鹿晗……哈哈哈。現在,答案大家都知道了。截至8月11日18時,《上海堡壘》上映第三天,豆瓣評分跌至3.3分,票房才剛剛過1億元。相比籌備6年,投資3.6億的成本而言,口碑和票房的雙雙滑鐵盧,已經註定了《上海堡壘》的撲街結局。甚至,就《人民日報》也如此狠批:《流浪地球》給國產科幻長的臉,又被《上海堡壘》丟了?
  • 《上海堡壘》:我和你的祖國,已經忍你們爛片很久了
    01這兩天,一部叫《上海堡壘》的電影只上映兩天,就獲得了觀眾一致好評。 他們形容《上海堡壘》如同象牙山一樣的鄉村科幻即視感讓人嘆服,主演鹿晗老師的軍帽和偶像髮型,也折煞眾人,神奇的英語也充分展示了與中國軍人格格不入的詭異氣質。
  • 年度最佳「爛片」即將揭幕,金掃帚獎今天公布,《上海堡壘》入圍
    一年一度的金掃帚又到了,也是一年一度觀眾們評論「爛片」的時候了。此次金掃帚,《誅仙》和《上海堡壘》競爭力極強,大趨勢金掃帚會在二者之中誕生,近日公布。金掃帚金掃帚獎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金掃帚獎,是由《青年電影手冊》主辦發起的華語電影史上首個為年度最差影片頒發的獎項。
  • 《上海堡壘》倒掉了,中國電影有救了
    雖然《哪吒》已經上映15天,進入生命周期尾聲,但是畢竟是今年的現象級大片,《上海堡壘》略微跑輸它,不算丟人。可是到了8月10日,一切都原形畢露了:截止下午1:45,《上海堡壘》的上座率只有4.1%,票房佔比遠遠低於排片佔比——各大影院肯定會紛紛調低排片場次。貓眼專業版的票房期望值降低到了2.04億,比以前最悲觀的市場預期還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