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滕華濤指導、江南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戰爭片《上海堡壘》於2019年8月9日在國內上映,雖然上映已經過去一年,但在B站各大up主還在樂此不疲的吐槽《上海堡壘》,該片一度成為B站爛片之首。
臣妾不禁自問《上海堡壘》憑什麼就成為爛片之首了?難道就沒有比它更爛的片了嗎?至少在臣妾看來特效部分還是可以加分的。
那麼咱們就來討論一下《上海堡壘》為什麼能蟬聯爛片榜?為什麼這麼讓人津津樂道的去吐槽。
在未來,地球上的上科技非常的發達,這讓遠在外太空的外星人很眼紅,於是不遠萬萬裡來到地球搶奪資源(注意:萬萬,不是寫錯了,是要凸顯遠),地球上的一些國家相繼潰敗,上海成為了人類最後的希望。
鹿晗飾演的大學生江洋追隨舒淇飾演的女指揮官林瀾進入了上海堡壘成為一名指揮員。外星勢力不斷發動猛烈襲擊,林瀾受命保護擊退外星人的秘密武器,江洋和幾個好友所在的灰鷹小隊則要迎戰外星侵略者,經過了激烈的戰鬥,該死的都死了,鹿晗神奇的活了下來。
影片中穿插了鹿晗和舒淇的感情線,還有一丟丟關於友情的煽情戲份。
其實故事本身很不錯尤其是《上海堡壘》這本書,榮獲過2018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組委會最期待IP獎,原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充滿濃濃的悲鳴感,尤其是結尾那種深入骨髓的遺憾和孤獨感,給人以震撼。
一般的爛片在上映後大家吐槽一下就完了,因為電影這個行業更新的太快,很快大家就忘記了這些爛片,像王晶導演拍的片子,很多都被批為爛片,但罵完就完了,但《上海堡壘》卻能一直被罵!這其中是否有什麼蹊蹺?
1、明星陣容:鹿晗作為流量小生,自身的流量不可限量,不僅帶來了喜歡他的粉絲,還帶來了他更多的黑粉,這就給這部影片無形的拉來了票房。
票房女神舒淇,舒淇本身就是可以撐起一部影片的,她女神的形象一直深刻在觀眾的心中,所以喜愛她的人——老中青各種,數量也是非常可觀的。
除了鹿晗和舒淇,還有老戲骨石涼、當年的人氣很旺的高以翔,還有灰鷹小隊的年輕演員,總的來說,陣容龐大,讓大家非常期待。
2、前期宣傳:滕華濤導演在2016年透露為了拍好這部科幻片,他從2014年就開始準備劇本,足足創作了兩年,才開始著手拍攝。
在影片未上映時就曝出,這部科幻片耗資2億,有1600個特效鏡頭,單說1600個特效鏡頭觀眾可能沒什麼特別驚豔的感覺,但是如果告訴大家《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也是1600個鏡頭,有了這樣的對比,那大家應該就能感受到這1600代表了什麼。
為了拍攝《上海堡壘》呈現原著中的「上海戰場」,劇組專門搭建了15500平方米的宏大實景,15500平方米有多大,號稱京東潮白河畔第一休閒沙灘——北京通州新的潮白沙灘官方數據佔地面積15500平方米,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下。
導演滕華濤曾介紹說,《上海堡壘》是由中國電影人自己製作的、與外星文明交戰的科幻戰爭片。滕導還表示:「希望通過《上海堡壘》,去挑戰中國電影工業現有的製作能力,看看到底能走到多遠。」
好了,明星陣容+前期宣傳,看的觀眾心潮澎湃,國人自己與外星人大戰的科幻片,這樣的情懷不捧場都說不過去,用萬眾矚目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觀眾心中的期待值過高,這是原因之一。
創作源於生活,一般來說劇情的切入要符合生活邏輯,反映正常人的喜怒哀樂,結構完整。
科幻題材因為附帶了科幻兩個字適當的天馬行空其實大家也是能接受的,但是該片不僅是沒有反映出原著的精華還添加很多生硬的煽情部分。
《上海堡壘》的書迷都知道,原著通過文字塑造出的江洋,敏感易碎少年氣,但電影是用視聽語言去表達,區別肯定是有的,而且改動肉眼也看的出來。
機械科幻的宏大場面搭配中國特色的隱晦情緒就顯得極其不平衡,為了描述書中未來的上海和傳說中的仙藤,影片用了大把的時間和鏡頭還有錢,這時那種隱晦的暗戀,憂鬱的內心的情緒就無法撐起整個影片發展線,讓人看的很摸不著頭腦。
其中有一些鏡頭切換的過於迅速,讓觀眾看起來非常迷惑,比如說:灰鷹小隊的成員正準備對戰外星人忽然就是開始憶從前,此時還想起來煽情的歌曲,但就這一情節也能看出滕華濤導演是一個特別理想化的文藝青年。
但作為觀眾來說,我是來看科幻戰爭片的,忽然來個強煽情,這個真的太難過了,比片中的回憶還讓人難過,就好比我要買個烤雞,你給我來了個烤雞架,還煽情說雞架是烤雞靈魂的延續。
臣妾以為滕華濤想要通過外在的渲染來襯託人物的內心,但是對於鹿晗來說這個標準似乎有點高,畢竟鹿晗才剛30歲,經驗有限,但就憂鬱來說臣妾以為鹿晗表現的還是不錯的。
還有就是終極對戰,前期鋪墊的上海堡壘多麼牢固,結果被一個半死不活的外星小B給突破了,而且為了保住終極武器把基地給炸了,這劇情真的,狗血劇都沒有這麼演的。
正常的人物塑造包含兩點:1、要觀眾能看出這個人物想要幹什麼,即人物動機準確;2、人物表現細節要精彩,符合他的性格和人物身份,通過這些細節要讓觀眾能明白這個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先說一下人物造型,主要是鹿晗和舒淇。
作為領導只是動嘴,這裡倒是描述的相當準確,畢竟領導的工作不是開會就是發號施令嘛,但是作為戰爭片是不是來點適當打鬥更討喜呢?
PS:拋開劇情,鹿晗這張圖片真的帥啊
作為軍人,帽子戴的非常帥氣(正常軍人肯定是不敢那麼戴的),也許導演是想來一點美國大片軍人那种放蕩不羈,但是可能選錯人了。
再說一下細節,舒淇大半夜的不睡覺去修路燈碰見了鹿晗,於是二人一起修路燈。
那麼舒淇為什麼二半夜的去修路燈呢?體現了一個領導心繫民眾嗎?還是為了偶遇鹿晗去修路燈?好吧,那就修吧,修一半開始亂轉是什麼鬼?作為正常人東西壞了,肯定是要快速修好。
當然戀愛中的人想要彼此多待一會,這個能理解,導演還用了旋轉拍攝來凸顯戀愛時那種天旋地轉的感覺,但是本該浪漫的情節,被拍的即無聊又眼暈。
還有人物全程主角光環,各種打不死,英雄們的視死如歸全都靠喊,聲音的高低並不能代表實力的強弱,這是演技不夠聲音來湊?
最後經過大戰的洗禮鹿晗再次回到了那個熟悉的麵館,憶往昔崢嶸歲月,強扇了一把情,英雄歸來的服化道到是讓觀眾有一種開始入戲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出現的時間好像太晚了,畢竟結尾曲再好聽也掀不起高潮了。
OK,以上3個原因讓《上海堡壘》成為了爛片之首,其中2、3原因來自於影片本身,這個無可厚非,一部電影拍攝出來有好的就有壞的,有成功之處就有失敗之筆,畢竟十全十美的東西這是世界上是沒有的。
那麼原因1作為主觀原因就是重點,忘了的朋友網上翻,再回顧一下。
實際上,大家為什麼熱衷於吐槽《上海堡壘》是個爛片,這裡要說一下B站的up主的真的很賣力,正著吐完倒著再吐,真正的原因不是觀眾心裡落差大,是對國產科幻片的恨鐵不成鋼,妥妥的就是來自老母親操碎的心。
就好像國人對國足的吐槽來自於內心的期待,同樣在美國科幻大片《阿凡達》就不說了,那個目標有點大,«星河艦隊»、«超級戰艦»、«獨立日»,這些影片充斥著國人的生活的時候,我們打心眼的希望自己也能製作出這種牛X的大片,那麼就在這個時候《上海堡壘》出現了,滕華濤導演也是盡心盡力的去拍攝去籌備,但是失敗與成功往往就差了1%,這部影片就是敗在了這1%。
臣妾以為這1%是時機,時機還未成熟,在《上海堡壘》裡我們看到了大規模的科幻打鬥,看到了演員們的很努力,但是,就差那麼一丟丟,少了些什麼?
有人說是煽情太多,但其實戰爭片可以煽情,就算是電影《異性》裡面也是有感情的存在的,不僅存在,還很感人。
當然也有強插感情戲的法國電影《狼之歌》,這個電影講的是潛水艇的聲吶員的故事,影片中強插了男主與一個書店老闆的情事,讓人特別費勁,但是法國人的浪漫大概就是這樣吧,但是這樣的強插並沒有影響這部影片的主調,它的結尾依舊是感人的。
我國科幻片雖然起步晚,但是我們進步快啊!作為娛樂事業,臣妾以為國家是不是也上點心,好好扶持一下,畢竟這種往臉上貼金的東西,還是越多越好,不要出去了人家只知道孫悟空,那就太尷尬了。
如果有了皇家的加持,再加上電影人的努力,那麼稱霸科幻大家還是可以想一想的,只是現在還需要再沉澱一下。
最後說一個臣妾對於《上海堡壘》這部影片的看法吧,其實可圈可點,作為一部探索性的影片,導演的誠意,演員的心意,包括大手筆的投資還原場景,都可以看到國產科幻的潛力是無限的。
被標為爛片,其實是一種激勵,激勵電影人再接再厲,這就像我們也只是在家罵罵國足,要是外國人罵國足,護犢子的我們也是會罵倒他祖宗幾代的。
不管怎樣國產科幻做成《上海堡壘》這樣還是很錯的,它的爛不關乎劇情、不關乎演員,它只是時機不夠,希望滕華濤厚積薄發,再戰科幻!
我是@自在小姐,關注我,做快樂吃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