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老戲骨布魯斯.威利斯的《虎膽龍威》系列電影,他所塑造的智勇雙全的硬漢英雄形象很難再被超越。在他主演的《虎膽追兇》裡,雖然不同於之前的人設,但是依然有著那股熟悉的味道。不同於他飾演的,生活很糟糕,危機中卻能力挽狂瀾的紐約警察麥克倫,這次是演一名外科醫生保羅,展示了典型的美國中產家庭形象。兩者區別在於,警察可以用法律授予的暴力行為來打擊犯罪,而這一次他是以平民身份,在通過警方追兇無望的情況下,以暴制暴地為妻女復仇,伸張正義。
可能,平民用以暴制暴的方法來伸張正義是引發爭議的原因之一。原本是以警察形象出現在銀幕上,無論用什麼槍,無論怎麼打擊犯罪分子都不算過分。這次卻是一名醫生,代表著美國引以為豪的中產階級。
開場時,他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既要搶救中槍的警員,也要醫治被警員擊傷的罪犯,完全是一幅大家心目中妙手仁心正面的醫生形象。隨著劇情推進,當突如其來的厄運令他痛失愛妻,剛考取心儀大學的女兒又傷重昏迷不醒後,他的內心開始起了變化。當他見到警方面對大量的積壓案件疲於奔命,對於居高不下的犯罪率束手無策時,內心中對於指望警方伸張正義的期待開始崩潰。
在妻子的葬禮之後發生了一段小插曲,他的老嶽父用車上攜帶的槍枝趕走了偷獵者,被這一幕激發了持槍自衛的想法。在這個現實社會裡,擁有槍枝可以保護自己,擊退企圖傷害你的歹徒。
於是,他第一次前往槍店進行諮詢,發現在美國合法擁有槍枝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女店員直白地告訴他按規定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手續、培訓,但是在店裡當天就能辦妥手續,隨後就能隨意選購喜歡的槍械。對於追兇與復仇的渴望,最終點燃他心中的怒火,他在醫院從1名病人那偷走了一支格洛克17手槍,然後開啟了白天用手術刀救人,晚上練習用槍殺人的日子,然後就開始了以暴制暴的追兇復仇之路。
在追兇過程中,意外成為了除暴安良的英雄,城市安全的守護者。當他逐個解決了兇手,女兒甦醒,弟弟相勸之後,決定放下武器回歸正常的生活。卻不想最後一個沒被殺死的兇手在醫院電梯裡與他和女兒照面,並且在看似若無其事的聊天中暗藏殺機。
為了保護女兒,捍衛這個已經遭受過暴力嚴重傷害的家庭,他第二次來到槍店,這回購買了槍枝。最後的結局是兇手組團來他家企圖殺人滅口並為同夥報仇,卻最終都倒在了這位醫生的槍口之下。警方雖然已經懷疑醫生就是那位以暴制暴的「死神」,但是在對話中明白了他只是想為妻女報仇的動機,並且問題已經解決不會再使用暴力,就當做什麼也不知道。這是多麼典型的美式風格,正義終將得到伸張,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用正義的暴力去解決。我嚴重懷疑這部電影的投資方或贊助商有全美步槍協會的份,美國人民必須要擁有槍枝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警察是指望不上的,必要時只能是以暴制暴。
但是電影畢竟就是電影,我們的價值觀不能被那麼輕易的左右。反倒是此片透露出了美國社會的一些真實現象與問題,中產階級易被當作襲擊目標、犯罪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較大導致社會矛盾、貧民街區裡毒品交易泛濫、警方疲於奔命、槍枝泛濫、以暴制暴,等等。
在法治社會中,以暴制暴當然是不該被提倡的。前不久發生的崑山寶馬車砍人反被砍死事件警示著我們,雖然法律會保護守法的人們,但在這種極端情況下,遇到不講理的人該怎麼辦?當對方已經使用暴力襲擊的時候該怎麼辦?誰來保護你的人身安全?依我看,遵紀守法的同時還要強身健體,對講理者應當講理,對已經使用暴力者堅決給予打擊,在未對你造成嚴重傷害前,一招制敵,使其喪失戰鬥力。若否,一切都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很可能等到為你伸張正義時,你早就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