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盤點了徐匯學區房,才知道並不是所有學區房都在猛漲

2020-12-25 一房一萬

內容來自:@一房一萬

公眾號:fangdis

內容由 @一房一萬 授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一直以來學區房都是購房者們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特別是今年作為公民同招實行的第一年,可以說自二季度以來的樓市回暖有很大一部分就源於學區房的貢獻。

學區房置業已經成為了樓市中愈發重要的一塊細分領域。

然而就目前來看,市面上涉及學區房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圍繞某個學區房小區、或是某所優質中小學展開,最多也就是談及某些優質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板塊。對於剛開始接觸學區房概念的購房者來說既不直觀也不系統,甚至有些內容還有失偏頗。

因此我們決定自己來繪製上海的學區房地圖,用最直觀的方式給到購房者們有用的參考。

今天我們先來看一看上海的教育大區——徐匯

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在不同的媒體平臺和論壇上收集了關於徐匯區中小學的相關信息,整理出了公認比較優質的一、二梯隊中小學,並進行了交叉驗證,最終得出了以下優質中小學名單。

需要說明的是優質小學部分的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華展校區),以及優質初中部分的徐匯中學(南校)雖然都是一流學校或教育集團開辦的新學校,大家對於教育質量的預期也都非常高,但畢竟還沒有經過實際的考學驗證,因而單獨列為一檔,並在後文的分析中作為二梯隊來進行統計。

並且我們用小學對口的居委的名單結合徐匯區的居委會劃分,把徐匯區小學、初中的學區範圍繪製成地圖,以不同的顏色來代表對口學校的梯隊水準。具體而言就是:

深紅色代表一梯隊小學、初中;

淺紅色代表二梯隊小學、初中(包含高預期新校)

藍色代表三梯隊及以下小學、初中,即非學區房範圍

可以看到徐匯作為教育大區確實名不虛傳,優質的小學、初中數量非常多,幾乎覆蓋了土地面積的一半。

細分來看,徐匯北部區域的天平路街道和徐家匯街道集中了頭部的四大公辦小學,中部的漕河涇、楓林、康健、長橋等街道則聚集了大量二梯隊小學,而北部的華涇鎮則受益於高安路一小分校至少在預期上已經完成了教育配套能級的躍升(據說高安路一小分校與總校共享師資)。

△徐匯區優質小學學區地圖

初中的教育資源與小學類似,一梯隊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天平路、徐家匯街道,中部則是大量的二梯隊初中,華涇同樣受益於徐匯中學南校區的建設完成了教育資源能級躍升(至少在預期上)。但不同點在於優質初中的覆蓋範圍更廣,而且一梯隊的徐教院附屬實驗也為中部帶來了更強的競爭力。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徐匯小升初是學籍對口+派位的方式,並非完全的確定性。高安路一小就有可能派位到相對較弱的五十四中,因而在四大公辦中略遜一籌。

△徐匯區優質初中學區地圖

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到徐匯區優質「雙學區」的地圖,其主要組合如下表所示:

地圖中深紅色區域為小學+初中雙一梯隊的學區範圍,淺紅色區域為二梯隊小學+一梯隊初中學區範圍(徐匯不存在一梯隊小學+二梯隊初中的雙學區組合),黃色區域為雙二梯隊的學區範圍,藍色區域則表示小學與初中至少有一個不在前二梯隊中。

△徐匯區優質雙學區地圖

作為一個房產公眾號,我們當然還要結合具體的樓盤來給到購房者預算上的參考。因此我們將學區地圖結合今年的掛牌數據為每一種學區組合計算了參考預算(今年所有掛牌房源的總價均值):

不過在計算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那就是徐匯學區房今年的漲幅或者說漲價方式與我們預期的非常不同。

我們將各種組合的學區房對應小區1月份與12月初的掛牌價格進行了對比(總計約900個有效小區被納入統計),整理出以下表格: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

1.雙學區房漲幅並沒有非常高,特別是對於雙一梯隊小區來說;

2.徐匯今年二梯隊小學單學區房漲幅格外高;

3.小學非學區房,而初中是學區房的小區漲幅相對較高。

4.徐匯今年非學區房漲幅也較高

對於這幾個疑問,我們大致想到了幾點可能性

1.關於雙一梯隊學區房漲幅較小:

一方面作為教育大區的雙一梯隊學區房,每年都受到購房者們的熱烈追捧。所以今年公民同招下很多原本不受重視雙學區房大熱,反而原本就炙手可熱的徐匯雙一梯隊學區房其實「變化量」較小;另一方面來說,雙一梯隊學區房供應量過於有限,也限制了其統計意義上的漲幅變化。

2.關於徐匯今年二梯隊小學單學區房漲幅格外高:

我們將其中漲幅最大的幾個小區找了出來,發現主要就是來自於兩所高預期新校的影響。復旦大學附屬徐匯實驗學校帶動了楓林路街道南部很多小區的房價大幅上漲,最典型的就是宛南六村1-11月房價漲幅超過20%;而高安路一小華展校區的設立則大幅帶動了華涇的房價行情,比如華涇綠源、紫陽花苑今年的漲幅都超過了30%。

但這些畢竟都是學區從無到有的漲幅,也可以理解。如果排除這兩項影響,漲幅大致與小學非學區+初中學區房的組合漲幅相當。

3.關於小學非學區而初中學區房漲幅較大:

關於這個問題正好借用之前一篇文章中粉絲的留言,用樂山四五村的案例將今年的這個現象解釋得很清楚。明年作為民辦搖號第二年,同樣的現象很可能還會發生。

4.徐匯今年非學區房漲幅也較高:

學區實際上也只是房價的組成部分之一,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板塊的城市更新。我們觀察了漲幅靠前的非學區板塊,基本都是受益於徐匯濱江的發展帶動。比如龍南小學、龍華小學學區範圍靠近徐匯濱江,今年的漲幅都已經超過了10%。

最後再簡單說幾句:

1. 買房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重要的訴求,因為預算不足的時候,買房本就無法「既要又要」。但如果明確了學區就是第一訴求,那麼實際上你會發現三五百萬也能買到一梯隊學區;

2. 隨著民辦搖號與公民同招的實行,接下來初中學區房大概率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裡變得越來越重要;

3. 現有成熟學區房實在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那就多關注規劃。近年來市區的新建學校很多都非常「給力」,不僅僅是有機會滿足孩子讀書需要,還有可能是一筆家庭財富。

相關焦點

  • 學區房什麼意思!在駐馬店購買學區房流程是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必刪 學區房,從某種意義上講,學區房是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同樣也是現行教育體制下的一個獨特的現象,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
  • 2020上海房價——價格堅挺但增速放緩丨7月學區房掛牌價格監測
    4-7月環比增幅一梯隊各區活躍學區房掛牌均價:二梯隊各區活躍學區房掛牌均價:三梯隊各區活躍學區房掛牌均價:一梯隊學區房均價排名閘北超楊浦,二梯隊學區房均價排名徐匯超閘北。同樣位於市中心區域的閘北、楊浦和徐匯,都是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
  • 喪鐘為學區房而鳴?不可能的
    其他區都已經出臺限制炒學區房的政策,唯獨入學熱度最瘋狂的西城區以不變應付萬變,維持既往有利於炒房的種種做法。因為現在適合家庭居住的學區房都是千萬級,下調10%很常見。實際上,儘量維持量縮價橫盤,當時價位比之2017年3月份的高點,已經在不同程度上回落了10% -20%,最高點時,德勝學區曾經達到18萬一平米,金融街則是27萬元一平米。已經有百萬元的損失,這對普通富裕家庭來說,已不是小數。實際上,任何家長都不是傻子,只要了解了真實情況以後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 學區房真的要涼涼?新規下,學區房將被取消,囤房客或將高位站崗
    自從有了房地產這個行業開始,學區房就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窮什麼都不能窮教育」和「有了房子才有家」這兩個觀念完美融合,造就了「學區房」,不關注也不行啊,在中國,不買學區房,沒戶口不讓你上學。
  • 《學區房72小時》-讓電影回歸電影
    在看《學區房72小時》之前,我以為這又是一部靠題材去綁架觀眾關注度的影片,看過之後,我知道預判錯誤了-《學區房72小時》是一部真正回歸到電影本質的電影
  • 專家透露:在成都,買這種學區房,不會白買!
    老五城區和高新區以及天府新區核心地段都是最佳的購買位置。高新區的學區房有保值抗跌的作用,所以可以入手,但面積不要過大,考慮未來出售流動性。提問:成哥你好,手上有2套房,跟老公一人一套,現在想在高新一小旁邊買套房,小孩上學,不用老人來回折騰接送,目前兩人手頭150+。
  • 黃埔老西門那的蓬萊路第二小學學區房分布在哪些小區?|蓬萊路第二...
    黃埔老西門那的蓬萊路第二小學學區房分布在哪些小區?一、黃埔老西門那的蓬萊路第二小學學區房分布在以下小區:老西門新苑、中福花苑青年匯、滄海苑、士林華苑、唐城公寓、復地雅園、獨立時代、金南新苑。黃浦區蓬萊路第二小學招生簡章[性質]公辦,重點[特色]藝術、科技[對口中學]市十中學[學區房]老西門新苑、中福花苑青年匯、滄海苑、士林華苑、唐城公寓、復地雅園、獨立時代、金南新苑[所屬街道]老西門街道[對口居委名單(招生劃片範圍)]文廟、淨土、小桃園、艾家弄。
  • 起底北京學區房 西城PK海澱
    從學區房本身來看,張大偉認為,「牛小」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積累,因而無論是海澱區還是西城區,對口的學區房大多是老房子。但由於海澱區位於四環,單價要相對較低。據鏈家網顯示,海澱區二手房均價為8萬元/平方米。
  • 光買學區房可感動不了觀眾
    2018年,國產現實主義電影已出現力能扛鼎的《我不是藥神》,擁有了7拳。下面,通過《學區房72小時》,看看國產現實電影的7拳。  《學區房72小時》,傅教授面對學區房房東出爾反爾,面對突然漲價的40萬,選擇把壓力轉給外來的牛阿姨及其兒子小寶。但傅教授的前妻劉家園開始為女兒誠誠說了假話,最後才道出實話。
  • 趙薇秦昊合作新劇《學區房》
    近日,有網上消息稱:趙薇將在新劇《學區房》中出演女主角。看這劇名就知道這是一部聚焦社會熱點的現實題材劇,類似黃磊、海清、時隔5年趙薇再拍電視劇《學區房》,此次趙薇不再飾演「虎媽」,反而變得比較佛系。男主由秦昊飾演,此次搭檔趙薇,不知道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 學區房將全面消失?新規發布,一套房鎖定一個學區的時代結束
    學區房指的是具有稀缺性學校區域的房產,是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學區房的概念出現主要源自於就近入學,本意是為了教育的公平性,但是因為教育資源的差異化,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一直是稀缺的,在一個城市中,一個名校的誕生是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沉澱。
  • 濟南名校學區房專題系列——濟南育英中學對應的學區有哪些
    濟南育英中學對應的學區有哪些一直以來,房價居高不下,就是因為房子被社會賦予了太多功能,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綁定教育資源,即學區房的概念,假如房子沒有與下一代子女的教育掛鈎,相信房價未必如此之高。然而,現實是,教育跟房產掛鈎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驅使人們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不得不尋找更好的學區房,而眾多房企也跟名校聯手籤約,不斷打造名校學區房的樓盤概念,但到底其中的虛實真假,想必了解透徹的並不算多。
  • 二手學區房太貴 有「學區預期」的新房買哪裡?
    來源: 自媒體只有頂級學區房,可以撫平家長的焦慮。所以,多貴都沒關係。 儘管很多家長其實也知道,即使砸下重金,把孩子送進名校,最終也只會培養出一個平凡的小孩。基本可以判斷:杭州學區房將進入漫長的牛市行情。我不敢說,杭州學區房多長時間漲價多少,但一定「易漲難跌」。看看「第一學區房」文鼎苑,從神壇上下來過嗎?讀了書,又賺了錢——成為了買頂級學區房最大的原動力之一。當然最原始的力量來自父母的焦慮。
  • 《學區房72小時》:抓鬮搖號+學區房下的升學,離教育還很遠!
    去年,有一部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場場爆滿,叫《學區房72小時》。 我知道你們看到我的一系列疑問,也許已經憋不住地想反問或者質問到:那不然呢?難不成什麼都不做?這是對娃負責!!!
  • 趙薇、秦昊新劇《學區房》開機
    10月23日,由汪俊執導,趙薇、秦昊等主演的教育題材電視劇《學區房》在北京舉行開機儀式。該劇以親子話題為切入點,呈現幾組家庭面對生活的難題見招拆招,最終收穫溫暖與成長的故事。劇集圍繞親子相處、親密關係、父母養老等議題,廣角式全方位呈現複雜又溫暖的現實家庭生活。 《學區房》是趙薇時隔六年再次接拍電視劇,趙薇的上一部電視劇是6年前的教育題材電視劇《虎媽貓爸》。
  • 免費看電影——《學區房的72小時》
    本周日更新的公益電影是《學區房的72小時》 ,各位影迷朋友請帶上您的有效證件可直接在影院前臺領票。
  • 想通過買學區房在上海進大學名校,想多了
    個別地方有點絕對,我也不是特別認同,但整體上還是認可的。很多老破小已經單價擊破20萬/米,比周圍溢價50%以上,這個已經到了一個極高風險的地步。學區房問題,以前也談過。也是大多數低年齡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那今天就詳細說一下: 學區房都是公辦,沒有民辦小學和初中,因為民辦小學都要超額搖號,中籤才能入學。學區房的概念到底是誰提出來的?確切的說有兩個。(1.
  • 學區房「涼」一半!那些不惜購買「車庫房」的人,如今有苦難言!
    要說什麼房子最值錢,那就不得不提學區房了,以前我們可能還覺得市中心的房子是最值錢的,結果半路出現個「學區房」徹底改變了這一說法,如今的學區房甚至要比市中心的價格還要高。我們不排除大家對學區房的實際需求變大了,但是這些年來,學區房的炒作含量著實有點高。
  • 兩個985研究生,抵不過一套學區房
    我有點兒反應不過來:「才兩個月的小孩子,報什麼名啊?」其他人一聽,紛紛笑話我:「你也太不了解形勢了,咱們這個居民區都是奔著學區房的名字來買的,幼兒園總共就兩個,你算算吧,不過等你算過來,黃花菜都涼了。」「我們二寶剛出生就讓老公去幼兒園報了名。」有人附和著。
  • 電影《學區房72小時》: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聚焦社會教育熱點話題
    從影片的市場定位上看,它走的並不是譁眾取寵的娛樂化路線,而是專注與普通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民生大事。通過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導向,在保證電影題材的流行度的基礎上,讓人產生共鳴和思考。受制於影院排片和觀眾的興趣廣度,本片的票房表現非常一般,上映兩天票房收入才接近百萬,與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相比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