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過買學區房在上海進大學名校,想多了

2020-12-02 幸福裡

今天轉一篇我看到的文章,各種分析不無道理。

中考新政策搖號入學實施一來,直接助推名校周邊學區房的價格飛漲!

學區房背後的邏輯無非就是用機會金錢為孩子博取一個可能進好學校的機會,以求一個可能的好未來。

有房產中介說全市比較好的學區房基本都已經清光了,又間接助推了家長們的這種焦慮。學區房背後的邏輯無非就是為孩子博取一個好學校好未來。

下面我們看看這篇文章的觀點。個別地方有點絕對,我也不是特別認同,但整體上還是認可的。

很多老破小已經單價擊破20萬/米,比周圍溢價50%以上,這個已經到了一個極高風險的地步。

學區房問題,以前也談過。也是大多數低年齡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那今天就詳細說一下:

學區房都是公辦,沒有民辦小學和初中,因為民辦小學都要超額搖號,中籤才能入學。學區房的概念到底是誰提出來的?確切的說有兩個。(1. 希望房價漲,自己可以賺上大幾百萬。2.希望房價熱銷,自己可以賺上錢。)不難判斷,前者是周邊的居民,後者是售房的中介。所以,他們希望房價越高越好,大把鈔票可以進帳了!

如果沒有官方的評價,那問題來了,以什麼標準去衡量學校的好壞呢?怎麼才叫好學區?

目前民間最直接的評價標準有三個:

1.在該區家長們口口相傳的口碑。

2.初中後的出路,初中有個公示的四校和八大預錄取率。【中考成績不公布的,看中考分數就是扯淡】

3.這個學校是否有高中的爹或爺爺。以目前前灘花兒為例,因為有個花兒高中的爺爺和爹,房價單價直逼20個W。恐怖呀!


除了以上三點,基本沒有明確的具體化的依據。


那現在問題來了,進了學區房就能考上好高中嗎?由於九年義務制教育,所有學區房都是公辦小學和初中。為什麼沒有高中?因為高中是要考的。也就是說,即使你進了優質的學區房,不代表你可以進好高中和好大學。有人喜歡抬槓,那買了好學區房就讀傳說中的好學校,那進好高中的概率就大多了。理論上存在,但實際上不存在。

以某著名公辦學校為例。之前有2個全市聞名的理科班,今年聽說招了三個。三個最強理科班中,有大概80人來自全市範圍(人戶分離,你們懂的)。該校的人數達到了500人+。一直以來該校預錄取四校八大的自招人數大概在60人左右。那就問大家了,你們覺得預錄取的60個自招名額,是來自理科班還是其他平行班呢?


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會說:「理科班!!」


沒錯,絕大部分都來自於外區人戶分離而來的理科班同學。也就是說,即使你買了學區房,可以對口入學。也很難進這三個班,也只是這60人的陪襯。從理論上,你們有可能能超越他們,搶他們的名額,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因為理科班的老師和平行班的老師是完全不同的資歷。懂了嗎?

今年該校還併購了一家普通初中,然後突然把該初中也變成其分校,周圍的家長還樂了,他們本來不屬於該名校的對口房,也突然變成了學區房。但他們又多少了解過新中考的制度?在同校競爭的模式下,學區房的地段生,只不過是幫助學校多拿名額分配的人頭罷了。同校並不同資源,作者很難想像平行班的地段生,怎麼去超越享受最好師資力量的特色班學生?


所以,現在學區房給大家最大的誤區就是進了好學區,就可以考上好高中和好大學。


在以前全區和全市比拼的舊中考制度下,的確有可能。你們的孩子可以和學霸們一起去搶別的學校的高中名額。但2022年新中考的名額分配到校佔據50%的名額形式下,同校競爭才是大頭。學霸和條子,只會踩踏著地段生,登上他們的升學之路。

最近有幾家名校頭銜的公辦新開,輿論鼓吹嚴重,儼然是名校。其實上海的資深老師就那麼多,多出來的學校,也不可能是本部過去的,最終還是新教師為主。這種類似借屍還魂的事未來還會有很多。要麼是某老校長退休去發揮餘熱,要麼就是掛個羊頭賣狗肉。

對於家長,你們看重的是成績,區排名和校排名的成績,對於學校,一線工作的老師的教學質量決定成績,但一線老師的教學質量取決於老師任教的經驗,和對重大考試的應對能力。就目前初中師資情況看,帶過兩屆以上到畢業班的主課老師在公辦學校平均不足1/3。這個比例其實很恐怖,但在一線民辦初中,都是精挑細選的有經驗老師。帶過畢業的老師可能達到了3/5到4/5。這也是一葉推薦你們去民辦搖號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們通過學區房去了公辦,那就要看以什麼情況進入到好班。雖然現在明面都不分班,但實際還是有好班,資深老師和教研組長帶的大概率是好班。而好班的數量也基本就控制在班級總數的1/3。就今年情況看,好班要麼是掐尖來的,要麼就是條子和教師子弟,而對於大部分學區房的地段生,幾乎沒有可能。高昂的學區房,換來相對低水平的師資和強大的對手,我根本看不到學區房的意義!

未來集團化教學是大趨勢。遍地也許都是學區房。如果只是看成績,被集團化的學校如果不能把師資打亂,那除了牌子,別的都沒什麼變化,甚至競爭環境更惡劣。作者一直都認為,名頭,校長掛名和校舍環境都是浮雲。如果有一天,傳聞中的爹給了你們20個以上自招名額,那才是真的好。可能嗎?花兒為例,一二三四都不夠了,還會給你們五?有的閔行某新開學校家長,號稱著名高中會給幾個推優名額?作者就想問問,幾個?對於幾百個學生的學校而言,這幾個名額,誰能拿到?只要裡面有個幾個校長的自己人,就沒地段生的份了!

關於房價,與教育沒有直接關係,意思是通過昂貴的價格去購買學區房,不一定能在中高考環節取得好的成績和機會。學區房與分數沒有必然聯繫。如果有人以此為投資賺錢的目的,那就超越了教育的範疇。不在我們討論範圍內。

當然,大家都想贏在起跑線,中介還會繼續吹風,也許學區房還會繼續離譜地漲。但縱觀百年世界,任何商品都沒有永遠的單邊走勢,總有到頭的一天,但這一天在什麼時候到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兩個重要的信息:

1. 國家說,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

2.如果一旦和長寧區一樣,劃片區公辦搖號。那這個片區的房價必跌!


作者不談經濟,只是奉勸一下各位考慮入手學區房的家長。你們只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1. 你們考慮的學區,是否會改革成片區搖號?孩子上完學,還有多久?請考慮下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

2. 你們對口初中學校,是否存在掐尖的生源?

3. 你們對口進入該校,能否進入到資深老師帶的班?

4.除了只依賴學校和老師外,你們是否有能力把孩子教育到成績超過同校的對手們,而順利取得高中名額分配資格(前10%)?

5. 你們對口的學校,是否擁有大數量的教師子弟和條子生?

6. 至於爹高中給多少推優名額?也請看看爹有多少兒子?是否是親的?另外即使有名額,你們的能力是否能拿到?

7. 買了學區房後,對家庭生活水平是否會造成影響?如果要把生活水平降低一個檔次,那還是算了吧。

8.仔細研究2022年新中考政策,在該區和該校是否有機會突圍而出。

說了難聽一點,把學區房的錢給孩子買點吃的不香嗎?即使孩子成績差,一對一補課,算了誇張點,一周5000,一年25萬,補12年也不過200多萬。比起學區房價還是小巫見大巫。

所以,要買學區房的家長中,其實很多是看好房價上漲賺錢的「投資客」。那也請別把孩子教育第一掛嘴邊,弄得所有人都人心惶惶。

談到教育投資,學區房是最低檔次的雞娃模式。真正的好學生,在哪裡都可以學好?進不去好班,實際上是享受不到好學區的資源。最後還說不定給別人送了人頭。大家說對不對?

相關焦點

  • 24萬買「一平方」,上海房價「登天」?為學區房還是真的「值」?
    買房的人都有一句至理名言:有錢,誰也不想買「老破小」!雖然事實如此,但是儘管不招人待見,「老破小」依舊是供不應求,升值速度遠甩那些新房、小高層。原因其實很簡單,大部分的老破小都是學區房!隨著學區房越來越成為「剛需」,尤其是那些一二線城市,學區房的價格已經被炒上了天,此前甚至出現一個「豬圈」被當作學區房出售,重點是確實有人買下了這個僅有幾平米的瓦房,只是為了孩子的一個上學名額。上海作為一個摩登的城市,這幾年也非常注重教育方面,雖然各個城區都在努力提升學校的檔次,但是上海徐匯區的美名早已遠揚在外。
  • 濟南名校學區房專題系列——濟南育英中學對應的學區有哪些
    然而,現實是,教育跟房產掛鈎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驅使人們為了下一代的教育,不得不尋找更好的學區房,而眾多房企也跟名校聯手籤約,不斷打造名校學區房的樓盤概念,但到底其中的虛實真假,想必了解透徹的並不算多。為了讓購房者分清哪些樓盤是真學區,哪些是炒作概念,我們特別推出專題系列——濟南名校學區房,跟關心學區房的消費者清楚明白,不被虛假學區房欺騙蒙受損失。濟南育英中學對應的學區房有哪些?
  • 兇宅你敢買嗎?鼓樓名校學區房暴降100萬拋售!探班真相
    學區房一直都是坐擁房價金字塔的頂端,向來都是供不應求的。但是目前有套學區房又是兇宅你敢買嗎?南京主城名校學區房,比市場價便宜,但是曾經發生過命案。這套房子到底發生了什麼?究竟有什麼樣的吸引力,能引發今天眾多買房人來看?到底能不能買?
  • 二手學區房太貴 有「學區預期」的新房買哪裡?
    來源: 自媒體只有頂級學區房,可以撫平家長的焦慮。所以,多貴都沒關係。 儘管很多家長其實也知道,即使砸下重金,把孩子送進名校,最終也只會培養出一個平凡的小孩。看看今年杭州學區房有多火?學軍小學(本部)的學區房,一度家長背著現金搶房,基本找不到550萬以下的房子。5月,學軍小學學區房中大文錦苑,一套約70㎡的房源,成交價高達1291萬元,足以媲美高端住宅。
  • 在中國,學歷越來越不值錢了,學區房卻憑啥越來越貴了?
    最近我老婆天天琢磨著要買學區房。可能是受了其他家長的刺激,可能是突然發現兒子天賦異稟,要不然就是想找點事緩解內心焦慮。反正就開始各種聯繫中介,安排看房。當然,看的都是西城那片40平,50平的老破小,價格麼?也就8、900萬吧。
  • 北京學區房改革,影響西安樓市?
    而一個學區房,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登記入學學位。 這意味著,繼海澱、東城、朝陽等教育大區之後,北京最後一個教育強區宣布實行多校劃片和六年一學位。 在過去,一個小區對應一所學校,只要能買到名校對應的學區房,100%可以入讀名校,即便是過道房、地下室都會引起瘋搶,這正是學位房熱度高居不下的原因所在。
  • 伊能靜自曝參加浪姐原因,為給兒子買國外學區房,也想唱兒子的歌
    第一個原因是想在浪姐的舞臺上唱她兒子寫給她的歌,第二個原因,是想在國外給兒子買一套學區房。要到達憑藉參加浪姐而賺到在國外買學區房的目標,那麼伊能靜肯定不能在節目前期就被淘汰#34;們拼體力,拼專業實力,她這樣努力打拼,其目的是為了賺足夠的錢給兒子哈利在國外買學區房其實也可以理解。
  • 合肥發布新規,「多校劃片」或要來?阜陽學區房還值不值得買?
    近日,合肥發布新規,「多校劃片」或許真的要來了。  NO.1 | 壹  合肥學區房多校劃片或要來!  近期,《加快推進合肥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20-2022)》印發,合肥市將實施教育現代化「十項重點工程」。
  • 伊能靜首次透露參加《浪姐》選秀原因:想給兒子買國外學區房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伊能靜之前在參加採訪的時候曾經表示自己參加這檔節目有兩個原因支撐著,一個原因是想在這個舞臺上唱一首兒子寫給她的歌,另一個原因就是想在國外給兒子買一套學區房。可是同臺競爭的都是30多歲的女藝人,她要跟她們拼專業,拼實力,拼體力,每一期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生怕自己一個不留神就被其他人淘汰了。
  • 《學區房72小時》:抓鬮搖號+學區房下的升學,離教育還很遠!
    去年,有一部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場場爆滿,叫《學區房72小時》。 那為何無感呢,是因為我疑問: 雞娃, 就是買學區房嗎?
  • 光買學區房可感動不了觀眾
    《學區房72小時》,開局長鏡頭,展示華明小學附近密密麻麻的學區房。滿頭白髮的傅教授為了即將上小學的女兒誠誠,無法給學生安心上課,毅然放棄70平的不錯樓房,急買華明小學附近的30平學區老房。 從欠房租的保健品店到爬梯子頂瓦,從摩託車掛樹上到急買學區房,都是當代人所處的生活環境。這樣接地氣的處境,自然瞬間把觀眾拉進故事。
  • 梳理上海各區後,學區房終極購買地圖誕生!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85個家庭質問六師附小》的文章點燃了整個上海的朋友圈。裡面描述有85個家庭購買了六師附小對口的學區房,卻上不六師附小,被統籌去了其他學校的抗訴。這些家長對學校產生了質疑的同時,也讓無數人對學區房的靠譜性產生了不確定。
  • 10平米陋室,藏書幾萬:最好的學區房,是孩子的書房
    不久前,幼升小政策改革,公辦劃片、民辦搖號,這對很多買了學區房的家長來說真是晴天霹靂,也讓不少準備買學區房的家長開始猶豫,因為學區房似乎再也不是進名校的「保險」了。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教育成長的貢獻比學校更高。那麼為什麼學區房裡的孩子學業更優秀呢?
  • 深圳十大名校學區房價值幾何大起底:單價差9000到6.44萬
    在教育資源稀缺的深圳,學區房交易熱度始終不減。 如百花片區的國城花園,43平米小戶型總價破1000萬,單價高達23萬,雖是個例不具有普遍性,但學區房的搶手程度可見一斑。
  • 電影《學區房72小時》: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聚焦社會教育熱點話題
    導語:在暑期檔上映的榜單中,一部毫不起眼的國產電影將目光敏銳地放在購買學區房這個現實主義題材上,形象地描繪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和擔憂,並反思國內學區房存在的諸多問題。這部電影的片名叫做《學區房72小時》,用發生在身邊的真實臨場感,通過豐富的鏡頭特寫,成為深刻反映社會民生和國民教育問題的國產優質電影。
  • 杭州次新學區房迎來新一輪狂奔
    小陳告訴記者,現在西溪蝶園只要房東把房子掛出來,就會有客戶買,「不過現在房子不多,客戶很緊張,房東也看不懂行情,不敢輕易拿出來賣。」   「公民同招」的落定,加速了學區房需求的爆發。「『公民同招』的前提下,有真正需求的家庭都想有公辦學校作為保底,優質學區房的需求一下子爆發,帶有名校名頭的學校,立刻成為香餑餑。」資深業內人士、雙贏機構總經理章惠芳說道。  浙江中原首席分析師荊海燕認為,今年學區房價格的上漲,一個前提就是「公民同招」後,對於公辦學校的依賴性更強。
  • 北漂如何買天津學區房?市內六區最低門檻總價100萬
    買房,首選市內六區 也就是說,天津市內六區在中考的時候算是一個大學區。市內六區的孩子可以任意選擇市內六區的所有高中。 想考這幾所學校,首先需要上個市內六區的初中。天津升學制度是:市區幼升小是單校劃片,每個房子對應相對固定的公辦小學;小升初為多校劃片,每個公辦小學對應所屬學片幾所初中,但具體搖到哪個不確定。
  • 想等學區房降價了再買?心可別那麼大,有3類房子最好趁早買
    有錢的人已經早早把房子買了,儘管有的人還是想賭一下,畢竟這幾年的樓市調控,確實給予了部分購房者買房信心。這些年的調控依然嚴格,但是到了現在,很多城市的房價穩定了,價格卻沒有下跌,有的人不知道該不該在此時入手。而對於購房者來說,一旦聽到有人炒房囤房的消息,就會忍不住去把房子買了,房價跌不跌,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了。
  • 專家透露:在成都,買這種學區房,不會白買!
    高新區的學區房有保值抗跌的作用,所以可以入手,但面積不要過大,考慮未來出售流動性。提問:成哥你好,手上有2套房,跟老公一人一套,現在想在高新一小旁邊買套房,小孩上學,不用老人來回折騰接送,目前兩人手頭150+。是不是老小區不要考慮?旁邊近一點的小區8年左右。
  • 關 注 ┊ 六城市學區房被熱炒:北京西城區一老舊平房33萬每平
    近日,一部名為《虎媽貓爸》的電視劇,使「學區房」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劇中「虎媽」以9萬元一平米的價格買下學區房的橋段令電視機前不少家長無法淡定,這並不是編劇杜撰,現實生活中,學區房動輒幾萬、十幾萬的單價已不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