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 一場由《天使愛美麗》引發的攝影展

2021-02-19 三聯生活周刊

我一下就被吸引了,等中場廣告才發現自己半坐在椅子,墊在屁股底下那條腿都麻了。這幾乎是我的電影啟蒙,在這之前,我從未有過「電影」的概念,以為世界上只有學習和考試,並從此記住了塔圖那張閃爍著狡黠光芒的臉。

後來重溫過幾遍已不記得,但每次看,都興趣盎然,電影中的艾米莉童心未泯、奇妙又孤獨、善良又缺少點勇氣,這些情緒特質,幾乎能夠讓一個姑娘從十三歲到三十歲的每一年,把心事交給這部電影。

《天使愛美麗》劇照

《天使愛美麗》雖然並不是塔圖的處女作,這部當年火遍全球的電影仍然讓她年僅25歲的她一夜成名,儘管之後曾有過可可·香奈爾這樣的經典角色,也與湯姆·漢克斯主演好萊塢商業大片《達·文西密碼》,這位古靈精怪的艾米莉形象,仍是塔圖身上一個無法割裂的標籤。

近二十年的法國電影當中,這部獲得74屆奧斯卡三項提名的《天使愛美麗》,是文藝青年的心頭好,豆瓣標記看過此片的人數有47萬多,全球票房1.72億美元,其中在美國境內的票房竟然有3300萬美元。塔圖頂著如今叫作鮑勃頭的髮型,用她精靈般的眼神俘獲過許多影迷的心。而位於巴黎蒙馬特地區的這家雙磨坊咖啡館,也成了許多人的朝聖地。

《天使愛美麗》海報

該片導演讓-皮埃爾·熱內(Jean-Pierre Jeunet)之後還跟塔圖再次合作過《漫長的婚約》,顯然沒有復刻《天使愛美麗》的成功。他在回顧這段過往時曾說由於《天使愛美麗》在美國的成功,他去好萊塢,那兒的電影人都叫他「那個有奇思妙想的法國人」。

而女主角塔圖,從此開始了她聚光燈下的明星生涯。

幾乎就是從這個時期,塔圖有了一個模糊的以自己作為攝影主體的紀錄概念,「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公眾為我的臉瘋狂,而我困惑於那個自我的渺小處境」,正是出於這個懵懂的自覺,她開始重拾青春期的攝影愛好。

「superfacial」該展佔地最大的一幅,拍於塔圖從小長大的祖母家小花園

攝影的主題,一方面是自我,她有時候通過拍攝鏡子裡的自己實現自拍肖像,有時候則複雜的多,比如其中一張前景中堆滿各式手提包的肖像照,她需要先四處搜羅這些包兒,找一個模特坐在沙發上,她藉此構圖和布光,然後才是她自己坐到這個位置並按下快門。

藉助鏡子「自拍」

另一方面,則是將前來採訪她的記者作為拍攝對象,在她提出的800多個拍攝請求中,只有一位記者拒絕了她。另一些,則會追問,「你要拿這些照片幹啥」。實際上,當時,塔圖只是將這些照片洗出來,並標明這些記者的名字和所在媒體、拍攝地點,以及當時是為了哪部電影所做的採訪,以對她自己電影旅程作某種紀錄。「我猜那些對此有疑惑的記者們,可能會想我是不是要拿著他們的照片搞什麼巫術呢?」

鏡面自拍大法

鏡面自拍第二發

多年後,她決定是時候將這些年來的攝影作品示諸公眾,「內心深處,我想用我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或者說,我一直都在這樣做,有時通過寫作,有時通過攝影,只不過,現在我希望我的表達能夠被大家聽到。」阿爾勒攝影節總監薩姆·斯道茲(Sam Stourdzé)正是在這樣的情境下接到塔圖的電話。

570張記者肖像的照片牆

背景裡通常時塔圖當時正在宣傳的電影,這裡是《時尚先鋒香奈爾》

他跟塔圖一起挑選了這次展出的作品。他們選了其中的570張記者肖像,將它們貼在一面牆上。一進到舉辦此攝影展的蒙馬儒修道院展廳中就能看到,它們有黑白有彩色,但全是膠片拍攝。她的其它大幅作品同樣也是,只不過它們當中的某幾幅,創作過程甚至前後需要半年,而這些以複雜方式創作的圖片共有15幅左右,幾乎全部都在這次阿爾勒攝影展中展出。

模擬「監獄照」,並且故意把自己的名字拼成TATOU,因為美國人常常這樣叫她,法語發音其實跟「塔圖」還有點出入

斯道茲在接受本刊採訪時介紹說,這次展出的,只是塔圖20年的攝影成果裡非常小的一部分。斯道茲說他覺得「女明星的自畫像」是個特別有意思的主題,所以最開始接到塔圖的電話時就挺興奮。一提到女明星,人們總會有花瓶之類的既定偏見,superfacial這個展名,既強化了膚淺這個定義,還涵蓋了superface這個詞,而它用來形容塔圖這張全世界都知名的臉,又特別契合。「兩者還疊加出一種反諷。我覺得這是女演員的自我抗爭,包括她的創作動機,也是緣自於面對呼嘯而來社會關注時的自我保護」。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

相關焦點

  • 天使愛美麗
    例如父母家的後花園的色彩體系是由翠綠、墨綠、暗紅、白色、紅色構成,鄰居太太家裡的擺設:橘紅色的燈罩、黃色的菊花、暗紅的桌布、綠色的下牆壁、黃色的上牆壁、顏色各異的飾物,以及愛美麗工作的餐廳壁畫都是多色彩的構圖方式。再加上獨特的攝影手法,使色彩略顯誇張超越本色,使畫面藝術性增強。這種大膽的色彩創意顯示出法國電影特有的藝術風格,讓我們感覺到法國電影中的浪漫情調。
  • 法國影片《天使愛美麗》中的手風琴經典
    法國影片《天使愛美麗》,是由著名導演皮埃爾·儒內執導,大牌影星奧德麗和馬修聯袂出演的一部輕幽默喜劇。
  • 影評《天使愛美麗》
    《天使愛美麗》講述了法國女孩愛美麗的童年是在孤單與寂寞中度過的。八歲時,母親因意外事故去世,傷心過度的父親也患上了自閉症。愛美麗被剝奪了與同齡夥伴一起玩耍的樂趣,孤獨的她只能任由想像力無拘無束地馳騁來打發日子。終於,她長大到可以自己去闖世界了,到巴黎的一家咖啡館裡做女侍應。
  • 豆瓣8.7《天使愛美麗》:你也需要這盛宴一般的童話本質
    《天使愛美麗》是法國電影中卓爾不群的傑作,在2002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包括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在內的五項提名,而導演讓熱內對藝術超高的敏銳度和洞察力,更在無形間讓電影的地位不可撼動。影片講述了一個善良的少女愛美麗雖在複雜缺愛的環境中成長,卻通過一系列看似離譜的行為播撒善良,最後收穫愛情與溫暖的故事。
  • 第六屆「天使的微笑」公益攝影展聚焦SMA兒童
    第六屆「天使的微笑」公益攝影展聚焦SMA兒童 2019-12-10 20:03: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 電影|《天使愛美麗》—法式浪漫主義的「黑色幽默」
    《天使愛美麗》是法國導演讓·皮埃爾·熱內的代表作之一,影片極具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誇張、大膽的配色,絢麗的風格使人眼前一亮。影片講述了一個唯美而動人的故事。女孩艾米莉被父親誤診為患有心臟病,從此不用上學,後來母親因意外去世,她的學業戛然而止。父親沉湎於母親的離世而忽略對艾米莉的照顧,一個人玩耍娛樂的生活讓她形成了孤僻怪異的性格。
  • 《天使愛美麗》法國的愛美麗和日本的松子
    《天使愛美麗》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些相似。兩位女主角的生命中都有某種程度的荒誕離奇,然而愛美麗比松子幸福得多。也許這樣的差異來自法國、日本兩國的文化差異、或是電影本身的調調,《松子》給人一種油然生的壓抑感,而《天使愛美麗》從電影色調、拍攝選景再到人物表現,充滿了溫柔的法式浪漫。
  • 《天使愛美麗》電影色彩參考來自巴西畫家的油畫作品
    經典浪漫喜劇《天使愛美麗》,由法國導演Jean-Pierre Jeunet(尚皮耶居)所執導,敘述一名熱心助人的平凡女子,和周遭身邊人們生活點滴的故事。電影的視覺風格強烈、色彩大膽鮮明,令人印象深刻。而除了《天使愛美麗》外,Jeunet也拍攝了另一部受Juarez Machado色彩所影響的電影《未婚妻的漫長等待》,同樣也是由飾演艾蜜莉的女演員Audrey Tautou(奧黛莉朵杜)主演。02電影與畫作交織的奇幻配色:紅、黃、綠的使用「導演希望透過豐富的色彩,向世界展示巴黎最浪漫、美好的一面。」
  • 《天使愛美麗》的影畫視覺與配樂
    天使愛美麗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2001) 又名: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 《天使的微笑》攝影展,劉巖帶著孩子們一笑十年
    對於舞蹈家劉巖來說,《天使的微笑》公益攝影展就是這樣一件事情。    十年前,她發起了這項公益活動。十年之中,很多身有殘疾的孩子因此而受益。    從即日開始直到9月20日,第七屆《天使的微笑》公益攝影展在北辰時代大廈30層開展,這是劉巖專項基金十年公益路程的回顧和總結。累並快樂著的劉巖表示:「一定會累,但是從來不會覺得會放棄。
  • 《天使愛美麗》最終也得到了如願以償的愛情
    《天使愛美麗》,其實我更願意把它稱作為《天使艾米麗》,不得不說中文翻譯很棒棒了,一點歧義也成了一種可愛。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這部影片,一直想看,但是也許很多人對於經典影片都會有一種奇妙感覺,嗯,總是不忍心立刻看完它。
  • 電影《天使愛美麗》音樂片段《La Vaise D'amelie》手風琴&鋼琴版欣賞
    朝剛手風琴網:www.cgsfq.com手風琴音樂網:www.klmtyd.com讓·皮埃爾·熱內導演的《天使愛美麗》是一部具有法國古典風格和魅力的電影和藝術作品。讓·皮埃爾·熱內的電影讓人感到明亮和溫暖,看似輕巧的巴黎影像實際上帶有嚴肅的生活主題:人與人之間的隔離是由他自己造成的,如果某個人能勇敢地試圖打破隔離並建立起心靈溝通,那麼人生就會仿佛一場美妙的彼此相遇和邂逅。艾米莉勇敢地進入別人的生活,並試圖為別人帶來快樂,這才是影片打動人的地方。
  • 陳瑜 Estelle 「天使」愛美麗
    2001年,法國電影《天使愛美麗》讓我們看到了法國姑娘骨子裡的小調皮和小浪漫
  • 《刺蝟的優雅》&《天使愛美麗》:同一個巴黎,不同的孤獨
    《刺蝟的優雅》是可以和更為著名的《天使愛美麗》連在一起看的法國經典電影,因為這兩部片子的相似與差別都十分微妙,有對同一座城的不同視角,也有對同一命題的相互延展與補充。關於地點故事的坐標都定在巴黎,《天使愛美麗》在北邊兒的蒙馬特,《刺蝟的優雅》在左岸葛內樂街七號的一棟富人公寓。
  • 電影《天使愛美麗》,我的巴黎記憶
    找尋一部屬於自己的經典電影,就像回顧一段活到此刻自身最浪漫的經歷,而《天使愛美麗》(法文片名: Le Fabuleus Destin d』Amelie Poulain)正是我心中的經典。一隻從鳥巢裡跌落的小小鳥這句話,正好是《天使愛美麗》的一句臺詞,我到好多年後才發現。而我對巴黎的印象,如同電影,始終停在那個遇見他的時間軸裡,始終無法再次轉動。
  • 《天使愛美麗》:解開心靈的枷鎖,人人都可以是愛美麗
    ——尼採《天使愛美麗》是由讓·皮埃爾·熱內執導的愛情喜劇片,於2001年4月25日在法國上映,同年,在歐洲舉行的電影大獎頒獎典禮上,它一舉拿下四個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該片在2002年拿到了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還被提名11次,豆瓣評分8.7。
  • 電影 |《天使愛美麗》:一部詩意綿綿的法國電影
    《天使愛美麗》是由讓-皮埃爾·熱內執導,奧黛麗·塔圖、馬修·卡索維茨、賈梅爾·杜布茲、多米尼克·皮諾等主演的愛情片。一名仿若天使的少女,將博愛悲憫渲染出唯美如蓮的基色,《天使愛美麗》並未將自已站於道德至高予人說教,而是以魔幻般喜劇色彩的懸疑營造了一場無瑕的溫馨童話。
  • 《天使愛美麗》:如果註定孤獨,那麼我願意去愛全世界
    文/江江南 (本文為青雲計劃獲獎文章,抄襲必究 )《天使愛美麗》是由讓-皮埃爾·熱內執導的愛情喜劇片,於2001年4月25日在法國上映。該片在原創劇本、攝影、藝術指導上分別榮獲得了第74屆奧斯卡最佳提名,豆瓣評分8.7。
  • 從《天使愛美麗》看「熱內式」風格的三大特徵及其現實縮影
    其執導的《天使愛美麗》就是這麼一部反傳統的理想主義合集。它講述的是一個童年沒有父母關懷,也無朋友相伴的孤獨女孩愛美麗,在長大成人後因為一件小事而改變了一生,從此開始懲惡揚善的「天使生涯」。接下來我們就以《天使愛美麗》為例,剖析"熱內式"風格的三大特徵及其背後的現實意義。
  • 電影時光|《天使愛美麗》,我的巴黎記憶
    來稿請投:zhuangao@lifeweek.com.cn 找尋一部屬於自己的經典電影,就像回顧一段活到此刻自身最浪漫的經歷,而《天使愛美麗》(法文片名: Le Fabuleus Destin d』Amelie Poulain)正是我心中的經典。